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公司漏交社保法律

公司漏交社保法律

发布时间: 2022-02-16 05:53:44

❶ 公司社保漏缴纳几个月怎么追公司责任

摘要 您好,根据国家政策单位有责任给您进行补交的。并且法律对于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缴纳社保是强制要求。

❷ 离职后发现公司漏缴了社保和公积金,人事叫直接去诉讼,怎么办

员工离职后才发现漏缴了公积金和社保,有可能是公司故意为之,有的公司会拖延缴纳这些费用,如果员工离职后直接将他的停缴;要了解清楚是只漏缴了一个人的,还是整个公司的,只漏缴了离职员工的明显是故意为之的违法行为。

结语

针对你所说的情况,我不明白的是公司的人资主管为什么为叫你去起诉,这说明你们之间还有其他的劳动纠纷存在;但在劳动争议中一件事是一件事,比如工作失职,那么公司只能要求赔偿,也不能扣缴社保费用,所以员工大胆的去通过法律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就行,一定能胜诉的。

❸ 关于公司帮我漏交社保的解决问题

1、在公司上班,公司遗漏交社保一年,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交社会保险的。
2、《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❹ 企业漏交社保该争取合法权益合法吗

根据法律的规定,企业必须为其员工缴纳社会统筹保险,否则,税务机关不能为其申报纳税。你咨询的问题有两种情况,其一,如果你从未缴纳过社会养老保险,就可以要求企业为你缴纳这五年的社会养老统筹保险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滞纳金;其二,如果你以前缴纳过社会养老统筹保险,就需要你将原来的保险关系转到你现在的企业保险帐户里继续参保。在你的保险关系转移的过程中,需要你提供给企业你的保险转移单,企业方可以为你办理社会统筹保险。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
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一百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1)用人单位使其不缴纳或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应当按照什么标准加收滞纳金?《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1/22)
第十三条 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社会保险基金。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1994/12/26)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应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除责令其补交所欠款额外,可以按每日加收所欠款额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收入并入社会保险基金。
(2)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应当如何处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1/22)
第二十六条 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
(3)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虚瞒报工资总额、职工人数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应当承担什么承担?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11/1)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❺ 单位漏交社保如何赔偿

公司漏缴了社保,可以要求单位补缴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1、第38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2、第4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3、第47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根据以上,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提出仲裁,让你的单位给你补交“社保”,并解除劳动合同,给你经济补偿。不行,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争取你的合法权益。

(5)公司漏交社保法律扩展阅读

公司社保漏缴的补偿比例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规定中所称社会保险费,是指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规定提出,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职工本人,每年向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报或者在本单位住所的显著位置公布本单位全年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用人单位代职工申报的缴费明细以及变动情况应当经职工本人签字认可,由用人单位留存备查。

针对一些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规定明确,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❻ 关于公司补缴社保的法律依据

可以要求公司补缴,
补偿的方式分好多种,比如说经济赔偿,补缴也是补偿的一种形式.

❼ 公司漏交社保可以告违约吗

法律分析:公司没有交社会保险,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确属于劳动争议。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的案件是“仲裁前置”这是没有问题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❽ 公司漏缴社保怎么给员工赔偿

法律分析:公司漏交社保的,应当及时为员工补缴社保费用。但是不需要向员工支付其他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❾ 要求单位补交社保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
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你是可以要求单位给你这笔钱的。
如果公司赖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希望你能够讨回属于自己的。
建议还是请专业的律师,帮事情原委以及证据的保留都准备好,这样更容易讨回自己的应得的,希望这些对你起到帮助。

❿ 在职员工公司停交社保,是不是应该付法律责任

在职员工公司给他停交了社保公司首先肯定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因为员工在公司上班的话公司有权利有义务给员工购买社保。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