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顾问2011年甲公司与乙公司
A. 1999年10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由乙公司于2000年1月15日向甲公司提供一批价款为50万元
(1)我国《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所以乙公司有理由拒绝。其实在丙公司提货遭拒那天,甲公司应立马向乙公司取货,再将其转让给丙公司,这样就可以弥补了,一旦过了提货这天只能根据甲公司和乙公司合同上所约定的具体条款事项进行弥补或赔偿了。
《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在本案中,丙公司并非对挖泥船享有处分权之人,故其与戊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无权处分,效力待定。因此选项AB正确。由于甲公司制止了丙公司将挖泥船交付给戊公司的行为,表明甲公司作为该挖泥船的所有权人,拒绝追认丙公司与戊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因此该合同归于无效。《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据此可知,合同无效后,戊公司有权要求丙公司返还预付款,因为此时的预付款是一种不当得利,因此选项C也是正确的。此外,《物权法》第106条第1款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在本案中,因挖泥船尚未交付给戊公司,故戊公司不构成善意取得。选项D错误。
C. 「真题试题」(2009年多项选择第79-82题)企业法律顾问,民商与经济法律知识
应该属于可撤销的合同,机床已经由第三人取得,只能要求偿还债务。所以选A、D
D.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业务资料如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完成前,是可以调整应交所得税的,但是如果汇算清缴完成了,只能调整递延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允许此类调整在以后扣除。
E. 2004年10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一张应由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负担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甲公司会计人员张某以该原
(1)会计人员张某的做法不正确。理由是: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负担时,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开具原始凭证分割单给其他应负担的单位,而不是给复制件。
(2)会计人员李某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是: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不得销毁。
希望你把分给我~
F. 未决讼诉产生的预计负债(赔款)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吗拜托各位大神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2006) 财会[2006]3号 第十条 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 由于这个预计负债,税法未确认损益,而会计已经确认,会产生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所以答案是“会产生”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简称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两者在或有事项的概念和确认条件上是一致的,但对预计负债的计量不同。旧准则对预计负债的计量只有初始计量,即按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计量。而新准则对预计负债的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初始计量按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计量,如果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应当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后续计量指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作相应的调整,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和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财会[2004]3号)的规定,由于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预计负债是纳税人根据有关情况预计的,其尚未发生,金额也是估计的,违反了真实发生原则和确定性原则,与其相关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只有待预计负债实际发生时,与其相关的损失才允许税前扣除。如果企业因预计负债而确认的或有损失在当期纳税申报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转回或实际发生时可以作相反的纳税调整。 例1:2007年10月15日,甲公司因与乙公司签订了互相担保协议(与取得收入有关),而成为一起诉讼的第二被告。截至2007年12月31日,诉讼尚未判决。但是,由于乙公司经营困难,甲公司很可能需要承担还款连带责任。根据公司法律顾问的职业判断,甲公司很可能需要承担100000元的还款连带责任。至2008年底,该诉讼还未判决,这时,公司法律顾问认为甲公司很可能需要承担150000元的还款连带责任。2009年,乙公司经营情况好转,在年底还清了全部欠款。假定甲公司每年实现的利润均为1000000元,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抵扣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甲公司因签订互相担保协议而成为诉讼的第二被告,符合“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条件。因此,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一项金额为100000元的负债。 借:营业外支出 100000 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100000。 税法规定与预计负债相关的或有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甲公司在申报2007年所得税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000元,应缴企业所得税363000元[(1000000+100000)×33%]。 2007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000元,计税基础(成本)为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两者之间的差额100000元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3000元(100000×33%)。 借:所得税 33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3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63000。 2008年12月31日,根据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由于此时公司法律顾问认为甲公司很可能需要承担150000元的还款连带责任。因此,甲公司应将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调整为150000元,即2008年应确认预计负债50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 50000 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50000。 与2007年一样,甲公司在申报2008年所得税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6500元(50000×33%),应缴企业所得税346500元[(1000000+50000)×33%]。 借:所得税 33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65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46500。 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还清了欠款,甲公司应将往年确认的预计负债冲回。 借:预计负债--未决诉讼15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50000。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因计提预计负债而计入损益的损失金额,如果在前期纳税申报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在转回原计提的损失时允许企业在转回当期进行纳税调整,即转回原计提的预计负债而增加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不计入转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因此,甲公司在申报2009年所得税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50000元,应缴企业所得税280500元[(1000000-150000)×33%],同时,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全部转回。 借:所得税 33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80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49500。 例2:甲公司2007年、2008年的情况同例1。2009年,法院判决甲公司应承担连带还款170000元,甲公司随即用银行存款进行了支付。 借:预计负债--未决诉讼150000 营业外支出 20000 贷:银行存款 170000。 2009年,会计上确认支出20000元,而税务上确认损失170000元,会计处理比税务处理少计损失150000元。因此,甲公司申报2009年所得税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50000元。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例1相同。
求采纳
G. 企业法律顾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甲欲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股份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乙、丙)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乙、丙对该股份有优先购买权。
北京市物格律师事务所 刘轶兵律师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星火路1号昌宁大厦16E鐧惧害鍦板浘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H. 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1年5月2日签订了设备买卖合同,甲为买方,乙为卖方。双方约定: (1)由乙公司于10月3
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卖方于2001年5月2日在某汽车站将20千克货物交给买方,买方将20万元货物交给卖方。5月2日,卖方依约将货物运至汽车站,买方来接货,但未带款,卖方如果不愿将货物交给买方行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