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珊律师
发布时间: 2022-02-26 12:37:30
⑴ 高州师范学院的海珊堂建于什么时候
百年前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在广东高雷地区(今湛江、茂名)留下了不少民主革命的历史痕迹,位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内的海珊堂便是一处历史见证。
梁海珊,广东茂名高州泗水镇人,辛亥革命元老、同盟会成员,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袁世凯派龙济光进驻广东,次年,孙中山委朱执信主持广东军事,组织各地开展讨袁驱龙斗争。梁海珊在广州湾(今湛江)与林树巍、梁桂生等革命党人策划举事,后被法警搜捕,押解越南河内囚禁,他适逢外出免遭此难。1923年,孙中山在穗就任大元帅,梁海珊被委为高雷南路军务委员,继续为民主革命四处奔走、联络各方、不遗余力。
梁海珊侄孙梁益盛告诉记者,1907年,梁海珊与孙中山胞兄孙眉等人在广州湾成立同盟会组织,并先后在高雷各地组织起义活动。“义军进攻府署时,他鼓励弟弟率敢死队迫近府衙,清吏为之震慑。高雷一带先后光复,他力尽后勤、联络之劳,为同辈称道。”
梁海珊晚年回乡隐居,在地方深孚众望。1941年,梁海珊病逝故里,享年59岁。为纪念父亲为辛亥革命所做的贡献,梁海珊的儿子、抗日名将梁华盛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在高州筹建海珊中学和海珊堂,振兴地方教育,为国储才。
学校80周年校庆,校方斥资重修海珊堂,保留了建筑的主体结构,对其屋顶横梁、砖瓦、外墙等进行了修复,并规划内部装修,把古老的海珊堂建成集音乐厅、报告厅于一身的多功能场馆。学校对海珊堂进行重修既是为了满足办学场所的需求,又是为了保留学校建筑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学习前辈梁海珊心系国家安危、为推翻满清政府反动统治的民主理想奋斗一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打造高州师范又一个历史教育基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