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调研文章
1. 近两年法律援助的背景是什么
近日,司法部发布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行业标准——《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规范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律师在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应注意哪些要求?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释。
记者:规范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立足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服务的满意度,对法律援助案件各环节严格规范,努力为受援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但从整体上看,法律援助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尚在起步阶段,仅浙江、上海、山东编制了法律援助服务的地方标准,缺乏适用全国的行业性服务标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机制亟待完善。为此,司法部开展广泛调研,出台了这个行业标准。
记者:规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规范适用于司法行政部门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以及司法行政部门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对提供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的其他机构及其人员进行的监督管理工作。
记者:律师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中应注意哪些要求?
答:一是充分会见。承办律师应及时会见受援人,且确保每个诉讼阶段至少会见受援人一次。二是有效辩护。承办律师应当参加庭审,发表辩护意见并提交书面辩护意见。三是及时报告。承办律师接受指派后,遇有可能导致终止法律援助的情形时,应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承办律师遇到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时,应向律师事务所报告,提请集体讨论研究辩护意见,并及时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承办情况。四是遵规守纪。承办律师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钱物或者利用承办案件的便利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过程中,应接受法律援助机构和受援人监督。
记者:规范对律师承办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提出服务标准,律师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关注哪些规定?
答:一是全面了解情况。应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耐心听取其陈述或者辩解,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其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为辩护提供依据。二是落实普法责任。对于检察机关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或酌定不起诉的案件,承办律师应向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家属解释清楚该项决定的法律意义,并告知其应遵守的法律义务及其责任。三是保障基本人权。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于语言表达方式明显不适合本案未成年被告人智力发育程度或心理状态,或者存在诱供、训斥、讽刺或者威胁等情形的,承办律师应及时提请审判长予以制止。四是保护个人隐私。承办律师发现相关办案人员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违法披露未成年被告人的姓名、住所、照片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身份的其他资料,公开或者传播案卷材料,应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并要求纠正。
2. 如何发挥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的思考
案件管理工作是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查办案件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管理。是查办案件工作的参谋和助手,是搞好反腐败工作的一项基础性、机制性和运筹性工作。切实做好案管工作,充分发挥数据统计、分析调研、组织协调、督查督办职能,对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基层纪委案件管理工作的现状 1、对案件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大部分基层纪委对案件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案件管理工作就是“对案件处分文件的收集、归档、统计、上报、查阅”等简单性工作,因此,对案件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严格,资金保障不足,工作人员配备不到位,素质不高,上级要求的工作,下级敷衍了事,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作用发挥不大。 2、案件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据调查,当前基层纪委还没有建立一套很好的案件管理工作制度,没有配设专门的案件管理机构。无专门从事案件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兼任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员工作杂、事务多,对工作不够深入。案件备案制度、填报制度、考核制度、保密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没有严格按制度落实。案件管理工作督查、调研,在工作中方法单一,没有步入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上来。 3、对案管人员培训力度不够,业务不熟悉。基层纪委负责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员更换频繁,多数从事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时间不长,对案件管理工作不熟悉,在报送案管材料时常出现错填、漏报、错报等问题。 4、案件管理工作创新意识较差。从事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员对案件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善于去观察、思考、调研,没有真正从案件管理工作的渠道来发现苗头、隐患性、倾向性腐败问题,提出创新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 5、案件管理治本作用发挥不够。多数基层纪委对案件管理工作方法单一,只是按照上级纪委的要求报送每月的报表,没有对典型性案件进行分析解剖和提出解决措施。二、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案件管工作能够为各级领导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随着反腐败斗争工作的不断深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各部门对案件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一是要配设专门的案件管理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及办公人员,把政治素质高、文化功底厚、写作水平好、分析能力强的纪检监察干部充实到案件管理机构中来,以保证案件管理工作高效运转;二是要保障案管工作经费办及办公设施,为案管室配备微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文件专柜等设施使案件管理工作运转正常。三是要加强对案件管理工作督查、调研,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其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2、健全工作体系,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案件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必须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案件管理工作体系。如案件备案制度、填报制度、考核制度、保密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并严格按制度落实。明确工作职责,明确案件管理工作室在履行各项职能方面的任务。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上来。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系统案件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全县、乡镇负责案件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从事案件管理人员提高认识和业务水平。4、增强创新意识,注重作用发挥。拒腐防变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责。通过案件管理渠道来发现苗头和隐患,并提出相关治理措施的建议或意见,是案件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为此,对案件管理人员要求具有创新意识,既要擅于观察和分析外界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阻碍经济发展的苗头性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及时遏制,从源头上刹住腐败之风,又要善于查找现行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与进俱进,加以修正和完善,善于针对一些久治难愈和新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腐败问题,通过创新加以预防和治理,才能使案件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纪检监察工作,并发挥其积极作用。5、抓治本发挥,提高工作实效。一是要加强个案分析,督促发案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建议报告;二是对一些典型性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挖掘深层次的共性问题,为领导提出从源头治理和防范腐败行为的措施和建议;三是强化警示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扩大办案作用。
3. 免费法律援助12348农保意外报销调查与事实不符,不能报销,应该怎么办
摘要 每个地方政策不一样,建议直接到当地农保办公室咨询
4. 法律援助的调查笔录
调查笔录
被调查人:
调查人:
调查目的:为×××××案
时间:
地点:回
记录人:
在场见证人:
笔录答内容:
被调查人签名或盖章
在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5. 急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报告。实践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社会促和谐。怎么写
三、建立和谐社区的对策
1、真心服务社区居民,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在居民遇到困难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尽力帮助解决,使居民有问题时首先想到有个社区居委会可以求助,成为居民生活的主心骨,就会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同。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做社区居民的知心人,为群众解疑答惑;居民出现纠纷,困难,帮助协调解决;联系一些律师事务所为本区居民提供一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对居民反映的社区一些问题,自已解决不了的可以帮助联系有关部门解决,真正解决老百姓有理无处讲、有难无处说的情况。
2、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需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此社区居委会要通过建立社区图书室、娱乐活动中心,组织文艺汇演、社区放电影、社区图书室、体育娱乐比赛、各种有益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满足居民精神方面的需求,增强社会居民的凝聚力和参与意识,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只有居民身心健康才能达到和谐。
四、和谐社会的经验
A努力发展我们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发展才能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才能更好地调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这为我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后来居上提供了重要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提高效率,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实现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根本前提。
B, 建立起完备的生活保障制度,让那些确实没有生活技能的人得到生活保证
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既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各社会阶层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逐步消除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限制,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从而减少不满和对立情绪。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人人有责。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此外还需要强化诚信的观念、依法治国的观念等等。
一是要突出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必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持续就业、稳定就业。
二是要注重解决分配问题。尤其应关注低收入群体,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努力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促进农民增收。通过财税政策,调节各阶层收入,遏制两极分化。
三是重点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和谐社区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和谐社区的建设,才能使每个居民都能自觉体会到“社区是我家”,每个居民都能从中得到周到的服务和心理的慰藉,达到和谐社区的理想状态。
6. 求文章~~~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调研组:《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10
活活搞肥鸡
7. 有没有关于法律援助的调研文章
去你们所属区的法律援助处,找资料就可以拉
8. 关于劳动者保护权益的调查报告
关于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题调研报告
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劳动力中买方市场的存在以及法制不完善等原因,劳动者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树立法律意识,充分贯彻、实施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劳动者权益保护做出贡献。针对我县自1995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推行劳动合同制至今,特别是近几年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劳动法》及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稳定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情况,政协社会法制、民宗委员会于二00七年八月二十二日,由政协副主席刘志成带队,政协常委、委员一行8人,到阜蒙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
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县的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为维护劳动者的全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专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自1995年1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县、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劳动保障部门认真履行了其职能职责,采取切实的有效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各有关的部门也密切配合,协调推进,确保了《劳动法》在我县的顺利贯彻实施,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2003年以来,县劳动监察大队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通过日常巡查检查、专项监察和举报专查等方式,依法查处职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各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平均每年对近250家单位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共查处案件近260件,补签劳动合同1万余份,追缴社会保险费500万元,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近1000万元。
(二)、促进就业,发展职业教育
近两年来,我县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年2006年里,我县培训工作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阜机关报市2006年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我县申报认定县职业中专,博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百志技校、利群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东方驾校、雅舒服装学校康太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八家普惠就业培训基地。阜蒙县全年就业培训任务为175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为1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为750人。我县截止全年末共完成培训人数5171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1469人,进城务工农民3702人;按产业类别划分一产1972人、二产1974人、三产1225人。就业率达70%以上。其中,完成下岗失业任务的14%;完成进城务工农民任务的494%;总体完成任务的296人%,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2007年是我县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开展的第二年,根据《阜新市2007年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方案》文件精神,阜蒙县全年就业培训任务为28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为133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为1470人。在07年里我县就业培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加强基地建设,整合培训就业;三、加大第一产业的培训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截止2007年上半年,我县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1066人,共开设12个专业,25个班次,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157人,为市政府下达培训任务的1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09人,为市政府下达培训任务的62%。就业率达到70%以上。
(三)、积极推行劳动者社会保险和福利权益维护
为切实维护劳动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我县自1989年推行国有企业社会养老保险统筹以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应该说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特别是经历了2001年至2003三年全省完善城镇社保体系建设的宏伟工程,作为一个省级贫困县份,我县社保能力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个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开始建立起来。从今年年初开始,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举全县之力狠抓社会保险扩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扩面工作在全地区两县五区中位次领先,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个险种协调推进,正在向应保尽保的目标迈进。
鉴于企业改革中职工福利保障问题的矛盾显现,我县在推进企业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把维护职工福利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从1998年全县大面积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至今,无论是出台企业改制政策,或者是在日常保险福利工作管理中,总是把保险和福利统筹加以考虑,无论企业改革采取何种方式,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补助、冬季取暖补助、遗嘱补助等项福利一直被保留或变通一次性发放。从2007年开始,我县对改制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独生子女补助也作为硬性规定,列为完善企业改制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政府责成财政、劳动保障和企业主管部门联合把关加以落实。总起来看,全县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权益得到了较好地维护。
1、企业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25995人
参保率:76%
离退休共计7484人,其中离休72人,退休7412人。
2、机关事业保险
在职7166人,离退休1825人。
3、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8525人,参保率96%。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912人,参保率5%,其中工伤1—4级享受待遇人数81人。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168人,参保率2%,07年享受待遇4人次。
4、失业保险
参保人数9200人,参保率60%,享受待遇24人。
5、农业社会养老保险
截至2006年12月末参保人数19.3万人,享受待遇1505人。
(四)、提高办案质量,及时对劳动者权益争议进行处理
近几年来我们加强参《辽宁省劳动争议仲裁办案规范》的落实情况,加强劳动仲裁队伍自身建议,完善办案机制,全面提高办案质量,进一步加大劳动争议受案力度,提高办案质量。在人少案多、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依法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五年间累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0起,共结案150起,法定时效内结案率100%,逐步建立了仲裁例会制度、生大疑难案件会审制度、案件报告制度、结案报告制度等。有效地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五)、加大力度,做好新《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传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即,我们着力抓好对《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引导工作,高度重视本系统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研讨等方式,有计划、分层次的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劳动合同法》,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各项法律条款的精神实质,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我们逐步加强了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管理,在农民工密集的煤炭、铁选等行业实现了农民工合同签定率100%。加强了劳动合同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凡是签定劳动合同的单位,都要建立劳动合同手册登记制度,实现对劳动合同签订、续订、变更、解除、终止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促进了劳动合员依法履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规范运行。为即将展开的《劳动合同法》宣传、推广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我县的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增长,涉及劳动者人数不断增多,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劳动关系将继续呈急剧变化的发展态势,不仅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的劳动关系矛盾十分突出,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企业与职工的债权债务、拖欠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进一步凸现。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增大,部分劳动者的劣势地位难以根本改变,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例如矿山、铁选等劳动环境恶劣、超时加班、拖欠工资、工伤事故频发损害了劳动者利益,致使一些劳动者劳而无获,严重地损害了农民工的利益,影响了农民进城打工致富的积极性。如何正确认识,引导劳动力走向市场,消除妨碍劳动力走向市场的种种障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就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
(一)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制定劳动力市场法规。政策,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注重劳动力市场信息,加强劳动力培训,保证劳动力正常流动,使劳动者通过市场等价交换自己的劳动力,从而实现劳动者的人生价值。要把建立劳动力市场,作为完善我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力市场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坚持“积极引导,面向市场,城乡开通,形式多样,加强管理,搞好服务”的指导思想,构建劳动力市场体系,确定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原则,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运作程序,把发展、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支持和鼓励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正常流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公安、交通、铁路、民政、劳动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劳动力市场的秩序整顿,保证劳动力正常流动。
(二)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劳动监察,规范劳动人事制度。从一些劳动力市场纠纷案件可以看出,当前劳动市场中,用人单位仍处于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还很普遍。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应在依法足额支付工资、交纳三险、落实工伤待遇等方面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察。同时要求用工单位内部应依法建立规范的劳动人事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建立、解除、终止等情况下应有程序、劳动合同内容等事项作出周密的规定。对于涉及与劳动者建立、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等重大事项的,应要求必须把相应文件送达劳动者本人并要求其亲笔签收。
(三)、加强劳动力市场管制,取缔劳动力黑市。这里提到的劳动力黑市,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交易的地下市场。这个市场不受法律的认可,更不受法律的保护。在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自发形成的劳动力市场。一些人手中提着“木工”、“瓦工”、“厨师”等字样的木牌或木片、纸片,这就是雇主或中介人;另外有一些寻找工作的人们跟他们讨价还价,我县也存在这种黑市现象。当管理部门执法人员一来,他们就作鸟兽散;执法人员一走,他们又卷土重来。在劳动力黑市上的劳动力交易无人管理、无人批准、不合法,当然,也就不会有任何招工的审批手续,没有任何的保障和监督。一般地,它是城镇外来人口的主要集散地。在这个市场也存在一些边缘服务业(比如洗头房、桑拿房、歌舞厅等)的从业人员,甚至从事色情服务的人员也在此寻找“工作”。由于在劳动力黑市找工作的人多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很少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更不用说办什么统筹、保险,因此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会经常发生。劳动力黑市屡禁不止的真正原因在于,各种劳动力管制政策对劳动力就业的限制。由于那些限制,劳动力在正规劳动力市场进行交易的成本大大提高,从而使不少农民工劳动力仍然选择停留在黑市进行交易。那些黑市劳动力最多的呼声就是“门槛低些,门缝开大些”、“少一些限制,多一些方便”。所以,在加强劳动力市场管制同时,应当切身为劳动者着想,降低门槛,少收费用,多提供政府服务,使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坚决杜绝拖欠农民工资现象,维护农民工劳动权利,民工工资是劳动权利的核心内容,也是劳动行为追求的终极目的。如果劳动者付出劳动后不能得工资,则法定的劳动权就会在现实中落空,劳动者的劳动目的也从根本上得不到实现。现实的严酪性还在于,劳动者的工资是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存的依靠,无论是劳动者本人的穿衣吃饭、看病住房,还是家人的养成老、上学都指望着它。所以,劳动者拿不到应得的工资就会使其本人和家人的生计无着。从这个意义上说,用人单位或雇主对劳动者工资的占有就如同对公民其他财产权的侵犯一样,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影响了农民进城打工致富的积极性。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及时足额发放,并积极实行了保证金制度,但社会上仍然有拖欠农民工资现象,对此,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劳动监察,对于拖欠农民工资的企业、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拖欠农民工资,公安、司法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五)、规范就业指导,重视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劳动力在数量上虽然供过于求,但在质量上却缺少大量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就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我县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进行阳光工程计划,都是对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有益探索。规范就业指导,加强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包括政府培训项目、积极的劳动力市场计划等。政府应为劳动者提供低价或免费培训以帮助受训者提高素质,就业的技能。同时,要提高培训师资水平和培训设施的投入,以培训高质量的专门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综上所述,我们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制定劳动力输出和输入政策,包括合同的订立、工资、福利、劳动保险等具体规定,经弥补法律法规的不足。政策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合理、严肃、具有统一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国家要授权专门机构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劳动力市场法规,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做到政出一门,直线下达,分层监督,违者必究,保证劳动力市场法规,政策的顺利实施。
9. 免费法律援助12348农保意外报销调查与事实不符,不能报销,应该怎么办
摘要 每个地方政策不一样,建议直接到当地农保办公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