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如何搭建公司法律体系

如何搭建公司法律体系

发布时间: 2022-04-16 02:31:43

① 如何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一)加快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承担其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法律义务,如缴纳税费、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诚实信用等,也应当依法对国家、社会、生态环境、消费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承担的市场秩序维护责任、经济责任、环境保护责任、消费者利益保护责任、员工安全与福利责任和对股东的责任等基本法律义务,这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企业在这里承担的不仅是责任,更是其应尽的法律义务。因此,政府立法机构要加快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立法,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纳人到《企业法》、《会计法》、《公司法》等之中,为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法规创造条件,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法规体系。

(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全社会推广社会责任理念,普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培育各社会成员相互支持合作、人人讲和谐、人人讲责任的新型社会文化。政府可通过税收、宣传等方式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政府要着力引导企业管理者改变思想观念,要使他们认识到,企业来自社会,也必须回馈社会,企业与社会是共荣的关系。政府通过观念引导、制度建设、完善机制等约束企业的行为,保障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为其他行为主体提供行动的支持、依据和保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三)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除应该加强政府行政执法管理的“有形的手”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这个“无形的手”,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与监督体系。

(四)建立新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应当成为一个国家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及承担社会责任程度的价值标准。科学有序的价值评价标准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指航标,它指引企业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五)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运作机制
在推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中,可大胆尝试“社会责任投资”,即普通股民和投资者首选把钱放在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运营中,其特点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决策依据不仅包括对投资对象短期内财务业绩的考察,而且还要对投资对象在社会、环境和企业伦理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综合考察,最终形成投资决策。它并不是要求企业牺牲经济利益为社会和环境做义务贡献,而是把握好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平衡的同时开展企业的投资活动,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互补、并存的关系,实现获利与社会责任的双重目标。这种通过直接投资于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投资方式可以有力地推动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践行,鼓励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

② 如何构建我国民间金融法律规制体系

方法步骤一、

民间金融是游离于金融监管机构之外的所有金融行为及金融主体的总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民间金融市场更趋活跃,呈现出主体全民化、取息暴利化、规模扩张化等特征。目前,我国民间金融资金总额高达数万亿,却没有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监管,且规范我国民间金融活动的法律规定相对分散、禁止性规范居多,难以发挥理想的规范作用。规制措施的捉襟见肘和立法的乏善可陈,给民间金融留下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灰色地带,不利于民间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亟须从立法上对其进行规制,从准入标准、利率管理、资金来源、资金用途和监测等方面提供操作性强的行为标准,降低交易主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风险。

方法步骤二、

民间金融法律规制体系的构建思路

对吸收存款类与非吸收存款类民间金融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并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交易主体、交易半径分别构建其监管框架,是促使监管机构有效监管民间金融活动的手段。

非吸收存款类。私人借贷通常基于一定的地缘、血缘、人缘关系,最容易发生重复博弈的情形,信息对称性强,欺骗者容易被识别。企业间借贷的交易双方往往聚集在特定的区域内,交易当事人很容易能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识别对方是否诚实履约。因此,局限在小范围内的私人借贷、企业间借贷自身存在一套约束与惩罚机制,市场竞争秩序完全可以保障其正常运行,只需在法律上对其形成的契约进行有效保护,并通过引导、鼓励逐步走向契约化和规范化。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专业放贷机构,其交易半径更为广阔、交易双方接触机会不多或人员流动频繁,导致信息网络、社会规范和惩罚的有效性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原有交易中增加专门从事收集、保存及公开违约信息的参与人即第三方市场主体,由其采取可靠的惩罚措施规避现在及未来可能存在的欺骗活动,评定交易者的信用等级。

方法步骤三、

吸收存款类。民间金融演变成私人钱庄、标会、合作基金会等吸收存款类机构后,其运作机制变得错综复杂,交易规模和半径进一步扩大,极易演变为变相吸收存款和非法集资,引发社会风险。而诉讼救济存在双方力量悬殊、诉讼成本高昂等弊端。对此,可引入第三方机构,并辅之以政府监管。即可设计一定的组织形式如投资中介组织,将企业筹资者与分散的投资者连接起来,再由第三方组织通过对投资中介的监管,将不诚信的交易者驱逐出市场;也可由第三方组织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屏障,最大限度消解二者之间的直接对抗。在政府监管层面,应采取更灵活有效的监管措施,赋予企业较大的经营管理自主权,鼓励其在内部风险控制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自律性监管。

方法步骤四、

构建民间金融法律规制体系的具体路径

完善民间金融相关法律规范,引导民间金融良性发展。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将民间金融纳入规范化轨道是促使其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民间金融规制体系的构建亦应顺势而为,通过立法确认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建议修改物权法、合同法等法律,承认民间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赋予其交易自由与营业自由,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重新界定合法与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组织之间的界限,修改贷款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放宽对企业间借贷活动的限制,将企业间、企业与自然人之间的信贷合约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修改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制定放贷人条例、合会管理办法等,明确合会、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组织的产权构造,承认各类民间金融中介组织的合法地位。对利率水平给予较大的容忍,按照借贷用途或金额的不同,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控制机制。对超过一定数额的贷款可由监管机构在科学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设定利率上限;对限额以内的借贷交易,允许民间金融的投资人与借款人根据市场需求协商拟定利率,向监管机构登记备案即可生效。

方法步骤五、

强化民间金融的法律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明确监管主体,形成以银监会为主导,央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的监管体系,明确各机构职能与分工,形成构架清晰、权责明确、信息共享的有效监管网络。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监管机构应对民间金融主体资格、业务经营能力进行审查、确认或限制,必要时可要求民间金融组织交纳保证金或准备金,防止市场风险的扩散。建立风险防范制度,根据民间金融组织的规模和运作特点,设置区别于正规金融机构的最低资本金和资本维持规则,增强其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建立危机处理制度,将民间金融纳入存款保险体系,对出现严重风险的民间金融组织实施快速有效处置措施,将其因破产倒闭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降至最低。

方法步骤六、

规范民间金融融资活动,保护民间金融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设定放贷人信息披露义务,对放贷协议、放贷人资格、放贷产品构成及风险进行清晰、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推行标准合同,由监管机构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作标准合同,为借贷双方提供规范、统一的契约文书范本,促进民间金融交易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规范营销与收债行为,确立民间金融放贷人的营销行为准则,要求放贷人在广告宣传中提供最低限度的信息,禁止采用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催账还钱。

方法步骤七、

民间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其虽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也易引发欺诈及犯罪行为,增加了金融体系的安全风险。我们只有把握民间金融的特点,遵循区别监管、分类规范、疏堵并举的原则,将其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整体框架,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相关法律规范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维护金融稳定、提高金融效率的目的。

③ 如何构建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抄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法律法规的滞后与不完善凸现出来,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比较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例如,由于对物流企业的界定不明确,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物流企业千差万别,没有谁能说清楚中国目前到底有多少个物流企业.物流市场的无序,严重影响着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下,完善的法律体系既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企业的微观活动提供了准则.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物流发展中的无序现象,成为我国物流发展中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④ 如何建立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制度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解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讨论:
一、政府角度:专主要解决“依法”的问题,属公职人员法律水平一般不如法律顾问单位高,推进顾问单位制度,主要是促进行政上的“依法”,从国家、单位到执法人员分别是:
1、推进国家依法治国进程;2、提高政府单位依法行政水平;3、强化执法人员法律意识。
二、企业事业单位角度:主要解决“商业用法”的问题,企业事业单位作为主要的商业主体,推进顾问单位制度,主要是促进商业上的“用法”,用法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个阶段,从事前预防、事中把控到事后维权,分别如下:

1、协助企事业单位预警法律风险;2、协助企事业单位解决法律问题、把控项目涉法关键点;3、协助企业自主维权。
三、家庭或个人角度:与前一点企事业单位有点相像,但企事业单位侧重于商业,公民则侧重生活,可以从知法、守法、用法这三点来展开。
总之,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制水平,让制度等上层建筑更好地发挥作用,推进社会的和谐、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⑤ 如何加强公司法务建设

您好,
任何一个法务人员都需要在上岗后明确细化法务的职能,法务的职能主要包括三块:合规部分、风险控制、决策支持。
合规部分:法务人员应当审查基础性的事项,比如印章、合同、资质证照等。对于印章管理,首先了解企业之前是如何管理的,在此基础上规范制度,责任到人,建立印章管理制度;对于合同管理,要首先了解本企业签订合同的流程,需要哪些部门经过哪几个程序,然后按照现有的程序检查是否有需要补充或者完善的环节,对于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是否合理,对于合同的审批,一般合同按照企业现有模式结合法律专业技能进行审批,重大合同需要外部法律顾问或者律师支持的,要及时反馈到管理层,加强合规安全性,降低风险;再与行政部门加强对合同和重要文件的登记制度和管理制度。
2.风险控制。这是法务工作的重要部分,前提是首先要熟悉公司的业务,然后把法务工作中的法律咨询、解决纠纷、预防风险和法律培训等几项工作分别展开。风险与纠纷一般会发生在公司的业务部门,制定一套公司适用的制度,在业务部门发现风险的时候报告给法务部门,法务部门负责提供咨询或者解决纠纷。预防风险主要是公司层面和具体各部门层面,公司整体设立发展决策上或者程序上是否存在风险,业务风险同上,熟悉公司业务之后,慢慢就会在业务开展之前了解可能存在哪些风险,提前预防;法律培训主要是指对公司内部的人员关于本公司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科普,一方面能够让管理层和各部门了解法务工作,配合法务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全公司上下都形成法务意识,共同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
3.决策支持。一般来说就是公司重大项目或者商业谈判,需要法务部门参与或者列席,进行法律风险论证,提供风险解决方案等,帮助公司决策。这种情况下,对于不熟悉的缺乏经验的法务人员,可以与外部律师合作,逐渐积累自己的一套经验,在足够熟悉业务及岗位职责之后,就能成为一个较为专业的法务人员。
以上只是法务工作概括说明,具体每一个模块例如合同审核要注意的资质证照、争议管辖、有效期、付款方式等等各种细节,还需要法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法务工作是一个整体工作,贯穿公司从上到下的各个层面,千防万防,只要出现一次失误,都有可能会抵消之前的工作业绩,所以,新手法务在工作中要谨慎、谨慎、谨慎,发挥实用主义精神,多问多跑多学习,才能尽快独当一面。

⑥ 决定法律体系的构建是什么

法律体系,又称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全部的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整体。它不包括历史上废止的已经不再有效的法律规范,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生效的法律规范。它只包括现行的国家法和被本国承认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构成法律体系的要素是法律部门而不是规范性文件,法律部门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而不是法律条文。这就决定特定国家的法律体系与特定国家的规范性文件体系不是同一个概念。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主要由七个法律部门构成: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作为部门法的宪法主要调整的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它划分了国家的权力、义务与公民的权利、义务之间的界限。
(2)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公法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宪法的实施,是宪法的动态部分。
(3)民商法。民商法部门由民法和商法两部分构成。民法与商法的关系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4)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社会法。社会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劳动法。它调整的对象是劳动关系即劳资关系,是基于劳动合同产生,因此具有私法性质。但是劳动法中又包含了大量的由公共当局强加给雇主的规范,这些规范不仅仅是具有私法意义的强制性规范,而且也是严格意义上的公法性质的规范。因此劳动法也是既具有私法性质也具有公法性质的法律。
(6)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之一,也是国家对严重破坏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定罪量刑的根据。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指调整因诉讼活动和以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方面的法律是公民权利实现的最重要保障,其目的在于保证实体法的公正实施。

⑦ 如何建立健全资产评估行业法律法规,加强评估准则的建设

期,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司会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秘书处制定的《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新形势下评估行业健康发展、规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评估行业未来科学发展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意义重大,是资产评估行业的一件大事,这既让我们看到了行业发展的希望,又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规划》提出的目标充满挑战,是评估人多年来的憧憬,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行业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财政部党组、评估行业主管司局对评估人的期望和认同;从中,更可以看出行政主管机关支持并扶持行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评估行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励精图治,努力拼搏,实现评估行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评估行业应从以下方面理解和解读《规划》,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实现思想解放,科学指导实践。
一、行业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事业基础
资产评估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专业服务行业。特别是行业“三代会”以来,资产评估行业和协会发展持续进步,提高了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行业积累了再上一个新台阶的体制、制度、人才、市场、国际等基础条件。
一是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管理体制,有持续发展的体制基础。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已经建立起政府行政监管、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评估机构自我完善的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格局,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财政部企业司和中评协在行政监管和自律监管中合理分工,行政监管重在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自律监管重在微观管理和具体指导。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运行,为行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中评协在积极配合财政部行政监管基础上,以推动行业科学发展为目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提升行业公信力为主线,建立起准入机制健全、治理结构完善、退出机制合理完备的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监管体系。中评协与多个部门沟通,有效帮助评估机构寻求获得政府支持的路径、反映诉求和呼声,为机构发展开道护航。
二是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健全的准则体系,有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我国资产评估法制建设逐步完善,评估立法取得重大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草案)》已进入审议程序。目前行业法律法规体系是以《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即国务院第91号令为主干,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资产评估的规章制度为主体,以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章制度为重要补充支撑的体系。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合伙企业法、拍卖法等相关法律,均规定了有关资产评估事项,在规范评估目的、对象、主体、程序、方法、监管等基本要素方面形成比较完整的框架,确立了资产评估的法律地位,为资产评估行业依法执业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近年来,评估行业准则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建立了体现中国特色、具有国际视野的评估准则制定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准则制定经验。截至目前,共发布了23项评估准则,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与国际趋同、兼容性较强的评估准则体系。这些准则涵盖了业务操作、职业道德和业务质量管理等主要执业领域和执业流程,既能有效指导评估实践,又得到了国际、国内评估界、委托方和政府部门的认可。其中,专利、著作权、商标等多项资产评估准则项目填补了国际评估准则的空白,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意义,从而使我国的评估准则建设实现了从“全面跟行”、“逐步并行”到“部分领行”的跨越。评估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提升了行业执业质量,提高了行业服务能力。
三是有一支具有市场竞争力和专业胜任能力强的评估队伍,具备了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中评协一直把队伍建设作为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建立并形成了“学历教育、准入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高端人才、管理人员、执业人员”三支队伍以及“中评协、地方协会、评估机构”三个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特别是在高端人才、国际化人才、管理人才、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培养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评估机构和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专业能力的评估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包括首席评估师在内的具有国际视野、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了一些精通经营管理、擅长市场开发、具有战略思维的管理人才。积极开展后备人才培养,资产评估本科和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学历教育取得新进展,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基地建设成效明显,行业发展人才储备机制不断完善。行业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委托方认可度和社会公信力明显提升。
四是评估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有持续发展的市场基础。
行业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一套市场开拓的有效路径。市场是行业发展的基石。中评协以拓展服务领域为目标,以加强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规范业务和服务市场并重为原则,积极推广最佳执业实践,帮助和引导评估机构拓展评估领域。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建立了一套市场开拓的有效路径,即按照“发现市场—— —研究市场—— —固化市场—— —发展市场”的路径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延长评估服务链条,扩大服务辐射面,拓展评估市场。目前,评估市场已经涵盖了动产、不动产、企业价值、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建设等各个方面。评估服务范围从国有经济扩大到各种所有制形式,从单项资产扩大到整体资产、企业价值,从实体资产扩大到虚拟资产,从物质资产扩大到精神层面的文化资产。评估服务的经济行为涉及企业工商注册、改制上市、并购重组、企业价值发现、知识产权转化、森林资源市场化、抵押担保、公允价值计量以及不良资产、诉讼资产处置等诸多方面。
资产评估收入逐年快速增长,年收入增速达20%以上。综合统计评估机构全部收入,年收入增速在30%以上。
五是行业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日益提升,具备了与全球评估行业对话的国际基础。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代表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参与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和世界评估组织联合会。近年来,中评协参与国际评估事务和重大课题研究的机率不断增加,参与了对20国集团峰会提供专业咨询及政策建议,推动提升评估行业在服务全球经济稳定中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评估准则的制定工作,围绕评估行业发展方向提出战略建议,新版国际评估准则在结构、内容和风格方面也融入了中国评估行业的意见。中评协还与50多个国际和国家评估行业组织建立合作和交流关系,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程度日益加深。中国评估行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专业引领影响力日益提升。
中国经济总体向上的格局没有改变,推动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评估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经济越发展,资产评估越重要。
二、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为评估行业加快发展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政府部门支持行业加快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财政部推动评估行业做优做强做大的战略实施和政策推力,评估收费办法的全面推开和严格执行,为评估行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评估行业发展迎来不可逆转的历史性机遇。
一是经济增长为行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
“十二五”时期,国家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攻坚,也为资产评估行业实现跨越发展带来了机遇。资产评估作为规范市场运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专业服务行业,必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其一,资产评估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专业作用。
资产评估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服务行业,能充分发挥价值发现和价值管理作用,科学引导资源流向和有效配置,支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资产评估可以为知识产权的转让、质押、出资、损害赔偿等活动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运用水平,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科学运用公共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加强宏观调控,开展更高层次的资本运作,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也为资产评估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资产评估可发挥专业服务作用,全面参与预算资金使用的可行性研究、投资论证、项目申报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同时,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等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资产评估可以为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发挥专业支持作用。伴随着政府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加大以及碳市场、碳金融、碳排放交易的发展,碳资产评估业务成为市场客观需求。
其二,资产评估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中发挥专业作用。
服务各类所有制经济主体的改制与并购重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时期,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将进一步推动,企业产权转让、并购重组将不断增加,产融结合将更加频繁和紧密,这使得传统评估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多并向纵深拓展。同时,随着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央关于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资产评估可以为民间投资及并购重组涉及的以非公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以维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
服务财税及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财政改革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资产评估提出了更多需求,如会计公允价值计量改革、政府会计制度的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预算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管理、内控体系建立及评价以及企业并购重组的税务处理、财产税税基的确定、资源税改革、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的健全等方面都需要发挥资产评估的价值发现作用。在金融体制改革中,资产评估可以为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改制上市、抵质押贷款、不良资产处置、风险管理以及金融企业的产权交易等经济活动,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服务。
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一直是资产评估的主要服务领域,公司的改制上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信息披露等都需要资产评估专业服务,与资本市场创新和规范相关的证券资产评估、创业投资评估、私募股权投资评估等业务正在兴起;同时,评估行业也要关注境外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的最新变化,为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专业服务。
服务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需要充分发挥资产评估价值发现和管理的专业优势,资产评估可以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文化企业产权交易、文化企业抵押融资、并购重组、改制上市等经济活动提供支持,从而有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其三,资产评估在对外开放事业中发挥专业作用。
资产评估行业是以服务于国家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而诞生并成长壮大的。资产评估行业将继续积极服务于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一是支持“引进来”。在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方面,继续发挥资产评估的价值服务作用,帮助国内企业把握引进投资的价值,增强应对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二是支持“走出去”。这里既包括为企业“走出去”服务,也包括为已经“走出去”的企业服务。我国正处于对外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和并购重组。资产评估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了解国际经济形势、国际通行的商业规则和境外市场等经营环境提供智力支撑,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海外投资的价值,进一步加强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维护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权益,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
二是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行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其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资产评估等市场中介行业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把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明确了加快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资产评估行业作出重要批示,对加强资产评估行业监管、做好资产评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所有这些都对促进评估行业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其二,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注重发挥资产评估作用。
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强调利用资产评估工作强化监管,将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规定为法定业务和必备要件。中国证监会把资产评估作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定价的核心环节;国务院国资委将资产评估作为维护国有资本权益、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质效的重要环节。
银监会、知识产权局、林业局、文化部等也高度重视发挥评估的积极作用,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林权制度改革、文化产业改革等重大改革推进和政策出台之时,都充分发挥资产评估的专业价值服务作用。
其三,财政部十分重视和支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
财政部始终把资产评估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谢旭人部长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资产评估在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会计工作、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资产评估管理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发布推动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指导意见,会同国家发改委修订了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修订发布了资产评估机构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还注重在有关企业制度安排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和企业财务能力管理,并鼓励机构积极开展内控管理、管理咨询等业务。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发挥资产评估专业优势、推动评估行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有力支持。
三是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赋予评估行业新的使命。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治化,这就明确了经济服务业社会组织在新时期的新角色。
资产评估行业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社会管理创新的自觉实践者和重要推动者,在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提供政府需要的专业服务,服务政府职能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使得资产评估等行业协会将承接政府转移过来的部分职能,从而提升中介行业的发展空间和社会地位。资产评估可以发挥熟悉经济环境、企业情况、市场信息等优势,为政府提供独立、客观的专业意见,帮助政府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二是履行专业监督职能,维护公平正义。资产评估通过提供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估专业报告,为政府反腐倡廉、判断国家的利益损失提供价值参考,帮助有关各方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机遇稍纵即逝,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经济社会发展为行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但我们也要看到行业面临的挑战。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原因,现阶段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传统业务相对固定,新兴业务领域亟待拓展;资产评估机构“小、散、弱”,难以满足新时期强大的市场需求,难以提供相应规模和水平的专业服务;行业人才储备不足,行业发展亟需人才支撑;等等。这些因素制约了行业的发展。资产评估行业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明确思路,重点突破,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努力推动评估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为市场经济各类主体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实现资产评估行业跨越式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评估行业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观念,创新服务理念,完善体制机制,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变行业自身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把抓住机遇与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服务改革开放和加强行业各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评估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
一要解放思想,转变方式促发展。
解放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实践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主动顺应市场对评估提出的新要求,才能以思想的领先促进发展的率先。转变评估行业自身发展方式是行业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评估行业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新的优势,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专业素质的提升,这是评估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是评估行业提高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评估行业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评估理念,拓展服务领域,加快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做精做专做大资产评估价值鉴证和价值咨询业务,同时大力发展管理咨询类业务,提升该类业务在收入中的比重,推进评估业务结构调整;在积极服务国有经济和大型企业的基础上,大力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评估需求。要由单纯为经济发展服务转为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由单纯为交易服务转为为交易和管理服务;由单纯的价值发现向价值管理、价值运营和价值咨询延伸和拓展。
二要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促发展。
资产评估行业是市场经济中智力密集、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服务行业,高素质的专业服务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要内外兼修,强身健体,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专业、队伍等基础建设,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科学引导大中小评估机构健康发展。
其一,评估协会要创新服务理念,加强基础建设。
要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要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系,创新行业管理机制建设,促进加快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强评估协会秘书处组织体系建设,要以开放的视野和前瞻性的思维大力推进管理咨询业务拓展。通过完善会员体制,建立评估大平台。做好政策引导和宣传工作,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更好发挥协会沟通政府、企业和会员之间的桥梁作用,推进行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要加强人才和专业能力建设。全面实施资产评估行业人才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建立行业人才结构适应行业业务结构的培养模式。加强对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等新业务的培训,尽快适应新业务开展需求。研究改革评估行业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分类分级后续教育培训体系,建立胜任能力评价体系,促进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更新和能力提升。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准则制定工作。要完善准则动态更新机制,适时出台资产评估行业开展评价、分析、测算、调查等鉴证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的专业准则或指南,加强对开展管理咨询等新业务的专业指导。加强评估准则国际交流与借鉴,发挥好评估准则在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专业影响力、服务辐射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加强评估理论研究,整合各方资源,创建以专家智库、学科院校、机构专业成果共享等为主要内容的评估行业学术平台,为市场开拓和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要加强评估机构建设。评估机构是评估行业发展最具活力的细胞。要加强评估机构建设,创新组织形式,科学引导评估机构规模优化、布局合理。一是推动评估机构做优做强做大。支持大型评估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鼓励大型机构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盟国际评估公司。认真总结母子公司试点经验,探索适合特大型、大型资产评估机构快速发展的组织形式,培养一批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评估机构,提升评估行业在经济社会中的话语权,增强评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促进中小机构科学发展。不断提高中型资产评估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满足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引导小型资产评估机构做精做专。研究制定促进中小评估机构健康发展相关文件,力求形成大、中、小评估机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各有优势,适应各类市场主体服务需求,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格局。
其二,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要积极作为,提升服务能力。
评估机构要积极作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捕捉政策和市场信息,创新服务领域、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丰富业务品种,完善业务结构。既要深化价值鉴证业务服务领域,又要加大咨询业务拓展力度。要积极优化整合机构组织结构,合理设计制度框架,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有效防范风险,提升执业质量,形成品牌优势,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评估从业人员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升适应新市场的专业胜任能力。要加强道德修养,严守准则,诚信执业;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钻研评估理论和评估相关理论,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拓宽评估视野,锻炼实践技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胜任能力。
三要凝聚共识,抓住机遇促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评估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的历史时期,评估行业要不断深化认识,凝聚共识,牢牢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和政府宏观调控的脉搏,在主动适应、有效服务政府宏观调控大局中,在积极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实现评估行业的大发展。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既要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要珍惜机遇、维护机遇,充分挖掘自身的专业优势,把历史性机遇转变成加快行业发展的生产力,把看得见的发展空间变为摸得着、抓得住的评估市场,充分发挥评估服务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全面推进行业各项建设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不断开创资产评估行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其一,继续发挥资产评估价值尺度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评估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资产评估与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关联度越来越大,要继续发挥资产评估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维护资产权益、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价值尺度作用;在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中的专业支持作用;在服务公允价值计量、并购重组中的价值发现作用;在抵御金融风险、保卫经济安全中的辅助防范作用。
其二,深度发挥资产评估价值咨询作用。
加快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深度发挥资产评估价值咨询作用。要积极参与并发挥资产评估在服务财政资金运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内部控制体系评价和财务管理能力认证中的专业作用。要积极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战略并购、市场调查、投资论证、项目申报及境外资产管理等提供专业服务;要发挥资产评估在资源节约、能耗降低等方面的价值判断作用和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及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中的评价服务作用。
其三,大力发挥资产评估价值管理作用。
要以加快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充分发挥资产评估的管理协调作用。发挥资产评估在协调利益、促进和谐中的公平标尺作用,在创新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协助政府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方面的作用,在服务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专业支撑作用。
在推动评估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广大评估师和评估机构的主体作用。评 估师和评估机构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体,也是享有行业发展成果的主体。落实规划措施,实现规划目标,要依靠评估师和评估机构。评估师是评估行业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评估师在评估机构核心竞争力中占有决定作用,要尊重和重视评估师的首创,为评估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良好的条件,鼓励并支持评估师和评估机构探索开拓市场的新路径。
资产评估行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诞生至今已发展了二十多年。二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年轻的评估行业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并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专业服务行业。行业的进步得益于评估人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党和国家营造的稳定的政治环境、活跃的市场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得益于财政部及社会各界对行业的爱护以及为行业创造的良好外部环境。评估行业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行业,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诚信理念、专业精神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感恩时代,回报社会,开拓进取。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资产评估行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在财政部党组的领导下,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乘势而上,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拓宽业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谱写资产评估行业科学发展的璀璨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⑧ 如何搭建和落实公司的合规管理体系

步骤和方法(3个步骤、13个维度100个方法):

一、《步骤》:
明确构建管理体系的步骤,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制定管理战略-明确目标和方向;
1、人均产出目标;
2、业绩完成目标,完成率;
3、企业经营利润目标;
4、可持续发展能力;
5、制定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思路;
6、建立企业文化制度;
7、建立价值体系、价值输出;
8、企业发展愿景制定;
第二个步骤:制定管理策略-有效的步骤和方法;
1、组织架构;
2、岗位职责;
3、绩效考核;
4、管理制度;
5、文化建设;
6、日常管理;
7、团队建设;
8、晋升机制;
第三步:构建管理执行机制-计划和落地;
1、计划管理跟踪;
2、报销制度;
3、出差制度;
4、汇报流程;
5、团队激励;
6、会议制度;
7、团建活动;
8、假期管理;

二、《方法》:
管理策略有效落地,具体怎么做?方法是什么?
1、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体系、团队建设理念、客户管理理念、产品管理理念、品牌管理理念、渠道管理理念、市场管理理念;
2、组织架构:上下级清晰、岗位职责明确、汇报流程明了、建立部门协同机制、符合企业发展阶段、高效运作、应岗设人;
3、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责权利清晰、岗位配置、岗位胜任力评估、符合组织需求、与绩效考核体系一致、达成共识;
4、岗位KPI:定量目标、定性目标、岗位责任、管理目标、建立评估体系、考核周期、奖罚匹配;
5、管理制度:出差制度、报销制度、日常管理制度、汇报制度、奖罚制度、日常考核、目标管理;
6、汇报制度:月度汇报、周汇报、线上汇报、利用工具汇报、季度、半年度、年度汇报、建立汇报模板、统一汇报机制;
7、绩效考核:岗位KPI制定、考核流程制定、考核周期、考核专项负责制、明确考核目的和意义、考核汇总分析;
8、团队建设:知识培训、实践拉练、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团队晋升、企业商学院、专业导师;
9、企业文化:企业愿景、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创始人初心、企业发展历程、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
10、报销制度:预算机制、报销流程、报销规范、费用使用规范、审批流程、报销标准、报销时间;
11、管理工具:线上工具、日常报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文化墙、业绩跟踪墙、活动墙

⑨ 如何建立公司有效的法律法规清单

公司需要建立的是公司制度,或者员工手册,法律法规是国家制定

⑩ 如何构建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构建

一、电子商务参与各方的法律关系
电子商务是在一个虚拟空间上进行交易的。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之间,买卖双方与银行之间,买卖双方、银行与认证机构之间都将彼此发生业务联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

买卖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实质上表现为双方当事人的权力和义务。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卖方的义务就是买方的权力,反之亦然。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卖方在应当承担三项义务:按照合同的规定提交标的物及单据;对标的物的权利承担担保义务和对标的物的质量承担担保义务。买方同样应当承担三项义务:按照电子商务交易规定方式支付价款的义务;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接受标的物的义务和对标的物验收的义务。

在电子商务中,银行也变为虚拟银行。电子商务交易客户与虚拟银行的关系变得十分密切。大多数交易要通过虚拟银行的电子资金划拨来完成的。虚拟银行同时扮演发送银行和接收银行的角色。在实践中,电子资金划拨中常常出现因过失或欺诈而致使资金划拨失误或迟延的现象。如系过失,自然适用于过错归责原则。如系欺诈所致,且虚拟银行安全程序在电子商务上是合理可靠的,则名义发送人需对支付命令承担责任。

认证机构(CA)扮演着一个买卖双方签约、履约的监督管理的角色,买卖双方有义务接受认证中心的监督管理。在整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包括电子支付过程中,认证机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电子商务交易的撮合过程中,认证机构是提供身份验证的第三方机构,它不仅要对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买卖双方负责,还要对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秩序负责。

二、电子商务交易合同的法律问题

合同,亦称契约。根据我国新《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反映了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现阶段,合同已经成为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合同形式主要有两种,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采用口头或电话等直接表达的方式达成的协议。而书面形式是指当事人采用非直接表达方式即文字方式来表达协议的内容。在电子商务中,合同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发生改变,但其形式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一)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大多是互不见面的。所有的买方和卖方都在虚拟市场上运作的,其信用依靠密码的辨认或认证机构的认证。
(二)传统合同的口头形式在贸易上常常表现为店堂交易,并将商家所开具的发票作为合同的依据。而在电子商务中标的额较小、关系简单的交易没有具体的合同形式,表现为直接通过网络订购、付款,例如利用网络直接购买软件。但这种形式没有发票,电子发票目前还只是理论上的设想。
(三)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所代替。
(四) 传统合同的生效地点一般为合同成立的地点,而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电子商务合同形式的变化,对于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一系列法律新问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与现存的合同法发生矛盾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但对于法律法规来说,就有一个怎样修改并发展现存合同法,以适应新的贸易形式的问题。

三、电子支付中的法律问题

电子支付中的信息安全与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信息安全有一定的区别。它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含义外,还具有金融业和商业信息的特征。更多的、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它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涉及国民经济建设中资金的调拨,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电子支付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在电子支付中存在着若干种支付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且有时两种支付方式之间不能做到互相兼容,这样,当电子交易中的当事人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且这些支付方式又互不兼容时,双方就不可能通过电子支付的手段来完成款项支付,从而也就不能实现因特网上的交易。因此,从推动电子商务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努力将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统一起来,将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融会贯通、取长补短,结合而形成为一种较为完美的支付方式。

热点内容
法学专业好找工作 发布:2024-11-16 23:56:47 浏览:835
刑法专题课件 发布:2024-11-16 22:30:08 浏览:487
海商法中的承运人义务 发布:2024-11-16 22:20:05 浏览:463
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018 发布:2024-11-16 22:19:06 浏览:331
按劳动法工资怎么算的 发布:2024-11-16 21:33:30 浏览:158
刑诉应当法律援助的对象 发布:2024-11-16 21:25:37 浏览:118
2011年社会保险费法 发布:2024-11-16 21:09:42 浏览:252
司法局开展民法典赠书仪式 发布:2024-11-16 21:07:53 浏览:196
劳动法做六休一 发布:2024-11-16 20:54:10 浏览:238
党内法规的自查报告 发布:2024-11-16 20:29:18 浏览: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