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什么是公司法律主体

什么是公司法律主体

发布时间: 2022-04-23 07:17:08

A. 总公司,分公司,子公司之间是什么联系哪些是法律主体哪些是会计主体哪些既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

总公司是相对分公司来说的,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也就是说,总公司是法律主体,分公司不是;

子公司是相对母公司来说的,母公司是子公司的股东,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也就是说,子公司是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是否法律主体按照是否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判断,依据的是公司法;是否会计主体按照是否进行独立核算进行判断,依据的是会计规则;

也就是说,总公司和子公司既是法律主体,也是会计主体;分公司不是法律主体,但有可能是会计主体,决定于是否进行独立核算。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会计主体又称作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法律主体是指对外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对于企业中一些特殊的单位,如独立核算的车间、分公司等都可以作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

(1)什么是公司法律主体扩展阅读

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自然人)。这里的公民既指中国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这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各种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

二是各种企事业组织和在中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是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B. 什么是法律主体什么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也就是说只要在经济上相对独立的企业、单位等组织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会计法总则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法律办理会计事务。也就是说,只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就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的范围较宽。《会计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由此可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包括企业的分支机构)都是会计主体。

而法律主体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了,并不是所有的组织和单位都能成为法律主体,只有那些在法律上具有独立人格的组织才能成为法律主体,即只有法人组织才能成为法律主体。具体的讲,首先要有独立的财产,也就是组织的财产和其成员的财产要区分开来,组织的财产要独立于其成员的财产,不能随便变动,因此属于会计主体的个人独资企业不是法律主体;其次组织要能独立承担责任,也就是能够以自己的财产而不是成员的财产来承担责任,因此属于会计主体的企业的分支机构不是法律主体。具备了这两条,才能成为法人,才能成为法律主体。
由此可知,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

C. 什么是法律主体什么又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即具备独立民事责任(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能力的自然人、公民或经济实体。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的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 又如,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

D. 公司组织形式中有哪些是法律主体

各类公司都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称其为法人,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一般称为“其他组织”。

E.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
1、概念不同
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监督的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都是一个会计主体,比如,一个公司、一个商店、一个车间、一个家庭,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
法律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通俗地讲,就是有资格在法院打官司的单位,或者,有资格成为原告或被告的单位。
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都是法律主体。你可以起诉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但是你不能起诉一个车间,因为这个车间不是一个法律主体,他只一个会计主体。
2、包含主体不同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内部的某个单独核算的部门。一般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大于法律主体。
因为只要是一个法律主体,无论其规模多大,也无论其采取什么样的企业组织形式,它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会计工作,进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
3、条件不同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但并不是所有的组织和单位都能成为法律主体,只有那些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和单位才能成为法律主体。
首先要有独立的财产,也就是组织的财产和其成员的财产要区分开来,组织的财产要独立于其成员的财产,不能随便变动,因此属于会计主体的个人独资企业不是法律主体。
其次组织要能独立承担责任,也就是能够以自己的财产而不是成员的财产来承担责任,因此属于会计主体的企业的分支机构不是法律主体。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成为法律主体。

F. 法律主体是指什么是法律关系主体吗

法律主体是指活跃在法律之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人。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在我国,法律关系主体一般包括国家、机构和组织以及公民。

G. 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法律主体吗

不是法律主体的。
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内部机构。法定代表人就是公专司的的法律认可和规定的公属司代表人,并不是公司本省。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H. 一个公司的主体是什么

《公司法》第三条明确规定: “公司是企业法人”,即“公司”是一个法律主体。
一、 按《公司法》对公司利润分配的有关规定,在公司没有子公司的情况下,公司利润分配基础就是该公司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若公司有未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且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的, 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 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接下来应当从当年税后利润中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再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再按照相关规定分配。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 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日常核算及母公司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合花投资到冠晖,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持有期间,冠晖并没有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则长期投资的帐面不作调整。但由于母公司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分别采用成本法和实质上的权益法, 加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对集团内部交易的抵销处理, 使得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上的两个税后利润数会不一样。
三、当母公司确定利润分配政策时, 虽然从法律规定来说,母公司法定利润分配基础应该是母公司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 但从经济实质角度而言, 因为子公司实质上处于母公司的控制之下, 仅以母公司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为基础并没有充分反映母公司的实际分配能力,在不超过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总额的前提下,还应该同时考虑合并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
四、《公司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而企业会计准则的各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则属于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公司法》属于上位法,应该首先得到遵循, 《公司法》第三条明确规定: “公司是企业法人”,即“公司”是一个法律主体。因此, 母公司法定利润分配基础应该是母公司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

热点内容
发错微信应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13 13:54:22 浏览:341
司法邵武人 发布:2025-01-13 13:52:51 浏览:879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都适用劳动法调整 发布:2025-01-13 13:40:31 浏览:716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题 发布:2025-01-13 13:03:40 浏览:156
民事诉讼法143条规定 发布:2025-01-13 12:44:07 浏览:843
民法典删除的法律 发布:2025-01-13 12:44:02 浏览:711
刑法人员 发布:2025-01-13 12:36:07 浏览:865
法院没给票据 发布:2025-01-13 12:33:17 浏览:995
什么是职业道德含义 发布:2025-01-13 12:32:26 浏览:147
江西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3 12:31:05 浏览: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