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㈠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一)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作为中小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质量。从当前整体来看,许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仅仅进行一些日常会计业务,如记账、销账、填写报表等等,难以整体地运用会计知识进行综合地业务分析和经营数据分析。同时,由于中小企业人才吸纳力有限,在人才引进方面缺乏竞争力,使得一些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由此进入了企业,对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造成很大影响。
(二)核算工作缺乏制度约束
如前文所述,许多的中小企业以家族的形式进行经营活动,由于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交织在一起,整个企业有时成为企业经营者的“一言堂”,由此导致企业内部经常出现管理混乱和决策失误的现象,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也市场存在着主体界限不清楚的问题。同时,在一些以家庭继承方式经营的民营中小企业中,企业财产与家庭个人财产难以清晰严格地区分,公私财产难以进行明确地界定,因此时常出现相互占用的现象,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此外,由于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还未普及,企业仍处于手工记账的阶段,这不仅使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繁琐,加之缺乏制度约束。也给贪污舞弊行为和虚假账目的出现创造了可趁之机。
(三)监督力度比较薄弱
会计人员担负着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的职责,然而,由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仍然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导致一些会计人员会因利益趋势,或者人情关系等因素,在工作中不顾道德约束和法律原则而主观行事,甚至出现了违法犯罪的行为。此外,由于缺乏外部监督机制,有些会计与企业经营者私下联合起来进行违法活动,不仅给企业带来严重危害,也使国家税务工作蒙受了损失。
四、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缺乏规范化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内部原因分析
1.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缺少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些企业的经营者注重追求利润而忽视财务管理制度,置法律制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于脑后,绞尽脑汁地想着打法律擦边球的路子。在这些经营者眼中,利益高于一切,甚至违背诚信原则,明知会计报表存在违法行为,却仍明目张胆的顶风作案,给社会来带了眼中的负面影响。
2.岗位职责不明确,管理工作存在隐患。在许多中小企业中,会计人员不仅要负责基本的财务工作,还要承担企业的票据录入、报销等业务,有的还要进行银行和现金日记账,签发财务支出等等,存在着严重的不相容岗位混杂工作的现象,不仅容易使企业内部出现假账、坏账,导致企业资金流向不明,而且还造成了会计监督的职能变为了空谈。
(二)企业外部环境原因分析
1.生产力较为落后,会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一个企业的各项制度越是明确和完善,会计就越能发挥其在企业财务数据处理和管理方面的作用。然而,由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生产力也相对落后,这就决定了整个中小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不会太高,从而就导致了企业会计职能的弱化现象出现,对会计工作中发生不规范操作也就在所难免了。
2.执法力度不够,监管力量较为分散。尽管《会计法》对企业会计的各项职责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会计工作仍然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政府审计、中介审计和银行监管还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共组机制,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会计监管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此外,由于一些地区执法不严等问题的存在,会计管理更是处于松散的局面,企业的违法犯罪现象也就有了生存的“土壤”。
五、加强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促进会计规范化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中小企业会计队伍建设力度,企业经营者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和管理办法的规定,不仅要组织专业的教育机构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还要定期对会计开展道德教育,使他们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并肩负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中自觉约束自己,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提升。此外,企业应当对会计及相关财务人员的岗位进行定期轮换,并设定合理的奖惩制度,督促其在各项工作中做到遵纪守法、按规章办事,发挥自身的才能,不断促进企业财务工作健康运行。
(二)加强会计核算规范化,推进企业会计电算化升级
企业能否高效运行,一方面与人员的使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企业各项工作流程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有着直接的联系。针对中小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重视,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会计核工作不断标准化和规范化。首先,企业经营者应当尽可能的避免自己将直系亲属出于人情关系而安排企业的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中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尽管一些企业所有者会由此担心企业发展,对从长远来看,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科学地实现长久发展。其次,要加快企业会计电算化升级,实行统一的信息化办公和管理,使企业各项工作借助计算机软件科学地开闸,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传统会计工作效率,也将使企业的财务信息更为的清晰和准确,进而为经营者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以制定出更为有效地未来发展策略。
(三)健全相关法律,加大外部监管力度
政府应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强化法律法规的落实环节,切实帮助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为此,首先,要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和外部发展环境,加速出台一些列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特别是对企业会计工作要有适当的倾斜,如从融资渠道、技术支持、社会服务、税务优惠等方面,进行重点考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因融资和技术等因素而导致的发展规模受限和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其次,从当前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光靠企业自身来的约束,是难以长效地实现窥觊工作规范化的,因此,还应加大企业的外部监管力度,发挥政府各部门力量,积极为企业建立健全外部监督体系。政府各部门要本着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的理念,认真开展协同工作,这样才能多方形成合力的局面下,不断推动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实现规范化、有序化、健康化发展。
(四)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
需要我们给予关注的是,以往我们国家在制定会计规范体系的过程中,往往以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为对象和依据,而常常忽略了中小企业会计需要与大型企业的差异,从而导致制定出的会计制定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小企业。因此,我们要在遵循市场规律、企业成本效益、简便易执行等原则的基础上,从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简单、企业人员较少的实际情况入手,为中小型建立适合其自身发展的会计制度,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会计提高工作质量,在满足中小企业管理工作需要的同时,不断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发展壮大。
㈡ 对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有哪些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在会计行业中“诚信”这个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于当今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丧失,本文论述了从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和企业领导人、会计人员自身等各个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的有关对策,以期尽快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走出尴尬的境地。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会计法制和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存在的问题。
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总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忙,事情多,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似懂非懂,十分模糊。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缺失。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折射出会计监督机制相当不完备。如单位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这种内部审计在有些单位完全是形式,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而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因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不够,也不能给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弄虚作假之风。
2.财会业务水平偏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神
我国1000多万财务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20%,其余大部分都为初级职称人员,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不少见。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3.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4.违背准则,弄虚作假
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通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其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作用的大小,不可避免地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未能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1.单位内部的影响因素
(1)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会计操作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受聘、受雇于会计控制者。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虽然这种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自我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要具有比以往更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才能使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作用,但是不少会计人员却很难达到这种程度。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两难选择,若坚持职业道德,就很有可能会被辞退下岗,因而有些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指使、强令下被动地做假账。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曾号称是中国绩优股的企业,竟然统统是造假大王。这些案例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而会计工作人员是处于被动的位置。
因此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对违法行为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是非常正确的,是减少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影响的重要举措。
(2)会计人员的总体道德素质偏低的影响
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行为时,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是出于主观故意,主动而为,这反映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其形成的原因,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但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较长时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视德育。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而在参加工作以后,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大多只是走走形式,但实际很少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2.单位外部的影响因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人们价值取向的偏差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意识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
(2)政府监督不力,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恶性循环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同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会计规范体系也不完善,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造假的产生。
三、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措施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与教育不够有很大关系。因此,首先应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开设职业道德课。同时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及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自觉地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在校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弥补“先天不足”
各类学校的会计专业都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责任感、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自我保护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职业判断和职业道德准则的能力。
(2)开展诚信教育和警世教育
财政部门及各单位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在职会计人员上职业道德课,经常印发一些正反典型的材料以及观看警世教育录像,开展诚信教育和警世教育,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准则来矫正、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确实提高财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在任何情况下,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做到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3)加强法制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就是要使会计人员知法、懂法,在工作中时时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财务人员应通晓并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规定。这些规定是财务人员履行好其职能的重要法律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新的法律制度不断颁布和实施,财务人员还应不断学习、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以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在与有关方面发生利益冲突时,应敢于坚持依法办事。
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1)需要切实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且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避免一人做多个岗位的工作,还有减少会计因领导操纵而造假的可能性,优化会计环境。
(2)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
3.健全监管机制,完善奖惩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应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处罚,建立起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
(1)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
监管组织的建立,根据我国的实际,可以分两步走,在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先在中国会计学会下组建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这一步相对容易做到。待条件成熟后,建议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单独组建中国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权威性较高,负责全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
(2)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
建议结合会计证的年度检查,对全国的持证会计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对在各种财政、审计、税务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记分,在会计证年检时根据档案记录,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总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随着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我国会计伦理道德建设也势在必行。自上个世纪以来,潘序伦先生就在中国会计界最早倡导了诚信理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已深深植根于会计执业界人士的心中,成为忠诚敬业的座右铭。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思想将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㈢ 对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思考
我这有篇收藏,你可以借鉴参考下:
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一、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未形成比较规范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通常情况下,会计职业活动包括政府会计活动、企业会计活动、税务会计活动、管理会计活动和审计会计活动。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际上只有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方面比较规范。企业会计及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职业道德建设依然是以法律、法规的方式表述的,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遵守和执行。
(二)未形成以行业协会颁布的非强制性的职业道德规范。从本质上讲,会计职业道德应该是非强制性的,但是目前企业会计的职业道德依然还是通过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强制规定的。可喜的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是一种行业自律、非强制性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一个长足的进步。但应当看到,其他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通过法律和法规的形式强制规定的。极具重要性的企业会计目前尚无一个行业自律性质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被迫造假。在当前的会计从业环境中,单位主管领导、财务负责人与会计人员在地位上属于上下级关系。为了保证个人生活的不断改善及日后的升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多大的作用,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了折扣。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会计工作中作假瞒报。因为这种上下级关系往往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意愿为转移,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很难做得到。调查显示,当前普遍发生的作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是没有主观故意的,如果他们没有被授意、指使、强令,那么自己是不会主动造假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欠缺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上级领导强迫所造成的。如中国证监会认定的科龙电器属于领导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销售收入,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现象。
(四)法律监督机制执行不到位。在经济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济,而放纵了违纪违规的行为。况且目前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审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而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非诚信行为的成本低廉却能给失信者带来巨大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造假的气焰。
(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条件下,社会不良风气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攀比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少数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把会计行业诚信为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抛在脑后。在私欲的驱动下,抵挡不住各种物质诱惑,不能坚持原则,大肆变造、伪造会计事项、会计凭证,以达到侵占、侵吞国有资产的目的;更有甚者对于检查机关的正常审计,故意隐匿、毁损会计资料,最终以身试法。2002年4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的关于银广夏处罚公告明确说明:“由于银广夏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1998年及以前年度的财务资料丢失,银广夏1998年度利润的真实性无法确定”。也就是说,中国证监会已经查实并确证银广夏天津公司存在销毁会计档案的现象。
我国已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完善时期,但市场经济尚未真正替代以往的计划经济,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完全建立,绝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利益在公司的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势必损害社会公众利益。只要“内部人控制”现象得不到根除,会计职业道德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净化会计行为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意义重大。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也是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会计行为规范化要求会计行为合法化、合理化、真实化。而会计职业道德将主导会计人员的行为动机,会计人员的内心信念将支配其会计行为。会计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将直接决定其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与否。要实现会计目标,其前提是会计人员要提供真实的、规范的会计信息。显然,只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会计目标的实现,净化会计职业环境,保证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限的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活动过程,要有人的参与处理。人的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导致人际关系协调状态将直接影响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和程度。在攀比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道德观念引导下出现的假业务、假合同、假信息,直接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必将阻碍物质资源合理配置过程和效益。可见,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能促进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进步的会计职业道德是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制衡力量。道德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与管理、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一般而言,管理、行政、法律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它通过国家行政部门强制推行一些政策法令,尽管可以收到明显效果,但对处于市场经济活动的人来说,终究是一种外在力量,若不能被有效的监督执行,往往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所以,进步的会计职业道德,可以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循法律、准则,实事求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作为会计职业的从业人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其应有的期望是“求实讲真,公平公正”。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使不同会计人员将职业道德变成自身信念,自觉地抵制各种负面影响,从而达到会计行为真实化、合法化、合理化的“持久效应”。从功能的调节范围上看,会计道德的功能比法律要广泛得多。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还有许多法律触及不到的领域,需要会计道德来调节。由此可见,弘扬进步会计道德可以从思想深层方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三、完善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这是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笔者认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应包括政府审计道德规范、财务会计道德规范、注册会计师道德规范和内部审计会计道德规范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含职业精神、职业修养、职业责任以及职业公正四个方面的要素。其中,政府审计道德规范应包括的内容有依法审计、廉洁自律、服务企业、保守秘密;注册会计师道德规范应包括的内容有客观独立、履行责任、竭力服务、资料保密、职业技能等;财务会计道德规范主要应包括遵守法规、公平公正、真实客观、充分披露、恪守信用等内容;而内部审计会计道德规范则应当包括勤俭廉洁、严格监督、协调合作、信息保密等内容。
(二)实行会计职业自律机制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模式。会计职业道德的实施主要依靠会计人员道德感和思想觉悟,而非受制于外力。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不应由政府直接出面制定,而应由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协会等民间组织来制定、颁布与监督实施,实现会计行业自律。相应地,可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协会等会计组织内成立道德委员会来履行会计职业道德的监测评价职能,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手段,对违反法律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严重不合格的会计人员,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让他们重新接受会计职业道德再教育。评价对广大会计职业界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和十分重要的行为约束方式,它是道德规范付诸实施的必要方式,是促使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必要环节。
(三)改善现有的会计人员录用制度。可以采用会计人员下派制度和录用制度相结合的方式。由各地的财政部门组织成立会计公司,作为培训、再培训和输送会计人员的基地。针对不同的公司形成不同的下派方式。对国有大中型公司、上市公司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司,采取直接委派优秀会计人员。其他公司,采用推荐委派与公司录用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来说,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越高其独立性越强,则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否则,会计人员及其工作不仅受单位主要领导的制约,而且受其他部门主管和人员的制约,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就受到重大的制约,就不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另外,还应提高单位主管领导、财务负责人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意识,使其切实履行《会计法》所赋予的职责。单位主管领导、财务负责人具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生成的控制权,企业的会计造假几乎都与他们的授意、指使或强令有关。因此,必须提高单位主管领导、财务负责人的职业道德水平。
(四)加强法律监督,实现监督信息共享。只有加强有效监督,使法律的尊严得到保证,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重要的是财政审计、税务审计、政府审计的资料能共享。这样,一方面,使审计人员缩短了审计时间,降低了审计费用,同时减轻了企业的压力,在企业心中也提升了政府形象;另一方面,虽然三方审计目的不同,但对于违法行为处理却是一致的。这样可以使违法者在短时间内被发现和处理,避免不必要损失的发生。
(五)大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要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就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其中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每个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特别是提高道德自律能力,使会计人员以立足本职、讲求实效、以诚待人的热情来体现会计人员信誉。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校阶段的教育。教育对象是会计专业在校就读的学生。二是会计人员的在职教育。
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1)思想品德教育。旨在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会计人员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培养会计人员的原则性、坚韧性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2)法制教育。是让会计人员知法守法,培养会计人员学习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树立遵纪守法的良好会计职业道德。
(3)专业教育。会计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业,会计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
二是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职能不断丰富,会计工作也变得日趋复杂。会计人员不仅要面对企业经营中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专业判断,并对该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精通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会计职业道德得以存在的前提。
㈣ 如何加强财务人员反腐倡廉的意识
1.强化自省自律意识。
财务会计人员身处各单位经济要害岗位,经常与钱打交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受工作环境影响,面对的诱惑更多,思想压力更大。虽然国家财务管理制度愈来愈严密,管理制度日臻完善,但如果有人用心钻空子,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财务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化,工作责任感和原则性不强,心理素质脆弱,金钱诱惑的抵御能力差,极易造成自身的腐败或集体腐败。因此,作为财务会计人员来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信念,强化自省自律意识,要明白“家有万贯,不过日食三餐,广厦千间,不过夜宿一隅”,不要被欲望左右,不要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低头,始终做到头不昏、眼不花、心不乱、手不伸,切实从思想上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拦洪大堤,抵御来自金钱的、物质的、名利的诱惑,在理财岗位上始终守住原则不动摇,保持人格不变型。
2.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一个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应具备“德、能、勤、绩、公、廉、俭”等七个方面的素质。财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无私,因此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坚守严谨的工作作风。
一方面,财务会计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形象,也是一种影响力,可以使办理业务的人员受到感染,对有违纪心里的人也是一种威慑。如果财务会计人员置国家财务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于不顾,置国家财产安全于不顾,在工作中把关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大家在经费使用过程中自律意识就会淡薄,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时间长了就会使整个单位或部门养成随意开支的不良习惯,败坏机关作风,影响单位形象,给国家和单位造成损失。另一方面,财务工作是一项十分精细的工作,跟数据打交道,用数据说话,数据办事,多一个零就增十倍,少一个零就减十倍,之毫厘,则谬之千里。作为财务人员必须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不能因为每天看凭证、翻凭证、钉凭证而感到琐碎,也不能因为天天“加减乘除”而感到单调,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细心、细心、再细心。
4.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
首先要学好相关财务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新出台的经济政策,详细掌握每项规定的内容,做到了然于胸;其次,财务人员应精通各方面知识,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质量管理体系等,熟知财务管理、审计、金融、证券、人力资源等相关学科知识,以适应财务从基础的会计核算服务向单位经济预测、决策、控制等高端服务转变。只有具备了这些立体经济知识,财务人员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运行规律,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会计政策,做出合理会计估计,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第三,财务人员应充分利用每年继续教育的机会,向财务方面的专家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从业能力。
㈤ 如何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观念
一、会计法律责任概述
会计法律责任是指会计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因违反会计法律、法规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是对违法者违法行为的制裁。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他人员和会计的监管部门。这里的法律法规不仅仅指《会计法》,还包括《公司法》、《审计法》、《保险法》、《注册会计师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所得税法》等与会计工作有关的相应法律、法规。
会计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行政责任,又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二是民事责任,由于会计人员一般是被动的造假,不需承担主要的民事责任,企业的法人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负责,因此民事责任主要由企业的法人承担;三是刑事责任,这是会计法律责任中最为严重的,如果会计违法行为比较严重,造成的后果或者损失巨大,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由于会计工作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会计人员责任重大,对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加之我国目前对于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和执行中还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会计法律责任意识的培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经济形势的需要。
二、会计法律责任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法》的全面实施强化了企业和会计工作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减少了会计舞弊和贪污的发生,总体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还是有很多会计人员法律责任意识淡薄,对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存在误区,对会计造假的认定存在误解,同时在会计法律责任的强制执行过程中,执法的刚力不够,导致会计造假、会计舞弊的行为时有发生。
1、会计人员对会计法律责任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一方面,目前的我国的就业压力比较大,为了保住饭碗很多会计人员迫于压力屈服于老板的意识,而将会计的责任抛于脑后。另外,由于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总负责人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很多会计人员认为自身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相对比较小,出了问题会有领导负责。这种对法律责任没有足够重视的态度,直接导致造假账、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2、单位的负责人对自身要承担的会计法律责任认识不充分
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负责人只是把自己放在了最高决策者的位置上,过多的关注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忽略了企业的财务工作,甚至很多负责人不懂会计,对于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决策没能及时的监督和考核,导致企业的财务缺乏有力的内部控制机制。
3、对虚假会计信息的认定存在认识误区
在认定会计法律责任的时候,关键性的一步是确认虚假的会计信息,而目前对于虚假的会计信息的认定,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应该通过会计专业的角度来判定,一种则是认为要根据法律的角度来确定。两种观点没有达成一种共识,致使对于实际工作中虚假会计信息的认定至今存在着分歧。
4、对于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缺乏有力的外部保障体制
虽然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会计法律责任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违法行为发生时,对于责任的追究和处罚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保障机制。我国目前对于会计违法行为的制裁监督机构跟其他的违法行为是一样的,都是依靠检察院进行监督执行,缺乏一个专门的有力的行政部门,保障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得到有效执行和实施。
三、提高对会计法律责任认识的几点建议
由于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不仅仅是会计人员,还涉及到单位的管理层,因此要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加强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的培养,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首先,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法律责任意识。会计人员是财务工作的执行者,其素质直接关系到财务工作成果的质量,因此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及其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从根源上防止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其次,提高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意识,确保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学习必要的财务知识,增强会计法制观念,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并通过制定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防止和监督会计舞弊的发生。
再次,企业和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保障法律责任违规处罚的有效落实。虽然制定法律法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不是为了惩罚违法行为,但是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决不能手软。上级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财务人员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包庇任何违规、违法行为,国家行政机关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确保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落实到实处。
总之,企业的管理者、会计人员、政府的相关的行政部门都要加强会计和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法律责任,会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企业以及政府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进行制止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人员,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㈥ 如何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经济业务呈现多样性。因此,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进度。所以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现今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人员应具备的意识
1、终身学习的意识
由于目前计算机的不断普及,财务人员的工作条件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会计电算化成为了新时代财务人员的工具。如果财务人员还停留在以前传统的使用笔、纸、算盘的年代,那么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此外,经济业务的逐渐复杂化,使得会计理论知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财务人员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满足财务工作的需求。
2、强烈的法律意识
近几年来,财务人员亏空公款,擅自挪用公款的犯罪情况屡见不鲜,并逐年递增。其主要原因是财务人员掌管着大量的资金和资金流动范围,具有便利的条件,他们的法律意识相对淡漠,做事情之前没有完全想到后果,当真正出了事情时候才后悔莫及。一些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熟悉法律的相关权利和责任,在处理有关企业经济业务的时候,在没有意识下就触犯了法律规章制度,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㈦ 造成会计人员失信多方面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会计人员失信多方面的原因:
1、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
这主要是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关系在于单位负责人的从属关系。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一些经济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而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指使,强令下被动的做假帐,否则会使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受到很严重的损害甚至丢了饭碗,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曾号称是中国绩优股的企业,竟然统统是造假大王。这些案例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而会计工作人员是处于被动的位置。
2、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国有企业扭亏任务,或其他任务,逼着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
3、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不强
因为会计人员整天跟“钱”打交道‚首先必须清正廉洁‚不为金钱所动,然而少数会计人员因为道德素质比较低,对法的意识比较淡薄,为了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做出了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比如挪用公款等等。
4、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一)、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们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国家利益,通过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单位领导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其实这种内部审计机构,往往不能被企业真正所接纳,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二)、同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会计规范体系也不完善,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
多情
况下,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造假的产生。而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涨了造假的气焰。由于社会审计监督和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等法律监督机制尚未完备和充分发挥作用,员常使得会计人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然而我们应该怎样使会计人员脱离这两难的境地和尴尬的局面呢,因此,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㈧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须引起各方注意,研究对策,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例如,政策的“歧视”使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大量的干预,使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财务管理受企业领导的影响过大;等等。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第一,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第二,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第三,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第四,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二)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
一是中小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中小企业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比较困难。银行即使同意向中小企业贷款,也因高风险而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二是追求短期目标。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它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扩展自身规模。三是投资盲目性,投资方向难以把握。
(三)财务控制薄弱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四)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须从政府、市场和企业自身三方面入手。
(一)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1、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资金经营的能力差等决定了它通过市场融资资信很低的特点。这从客观上要求国家通过稳定的融资机制给予适当的扶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如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和《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美国的《中小企业法》和《公平执行中小企业法案(1996)》等。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比如,不久前我国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据悉,由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起草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不久将出台。
2、成立中小企业基金。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3、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以服务为宗旨的中介组织,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担保费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代价。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财政部等10部委不久前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引导中小企业增强信用观念,改善其信用状况以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以及加快我国社会化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这标志着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开始启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过程中,要把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和建立其它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机构,中小企业投资及融资信息服务机构,中小企业联合会等)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二)中小企业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1、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对内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目前应特别注意人力资源的投资,从某种角度说,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拥有一定的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2、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3、应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当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普遍做法,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实施。另外,要注意实施跟进战略,规避投资风险。
(三)企业要苦练内功,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1、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
2、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桔据。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
3、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4、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近年来,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四)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
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又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二是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为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依靠企业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㈨ 如何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经济业务呈现多样性。因此,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进度。所以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现今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人员应具备的意识
1、终身学习的意识
由于目前计算机的不断普及,财务人员的工作条件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会计电算化成为了新时代财务人员的工具。如果财务人员还停留在以前传统的使用笔、纸、算盘的年代,那么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此外,经济业务的逐渐复杂化,使得会计理论知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财务人员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满足财务工作的需求。
2、强烈的法律意识
近几年来,财务人员亏空公款,擅自挪用公款的犯罪情况屡见不鲜,并逐年递增。其主要原因是财务人员掌管着大量的资金和资金流动范围,具有便利的条件,他们的法律意识相对淡漠,做事情之前没有完全想到后果,当真正出了事情时候才后悔莫及。一些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熟悉法律的相关权利和责任,在处理有关企业经济业务的时候,在没有意识下就触犯了法律规章制度,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3、竞争意识
当前社会,由于竞争不断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使得企业之间,单位职工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企业中,财务人员更应该具备紧迫感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只有增强会计人员的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的完善自己,选拔人才,在能力上强中求强,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步。
二、当前会计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
在我国加入 WTO以后,同时也改变了会计工作的现状,这对会计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TO规定,成员国或者地区在提高其贸易政策和法规的透明度的时候,同样要保证会计信息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这就使得全社会对会计人 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的会计工作状况。与此同时,随着大量的外商不断的融入国内,以及国内许多企业不断走出国门,企业就需要懂得外语、熟悉国内外法律法规的高级会计人员,但是从我国会计人员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不符合这样的条件,其业务素质都处于较差的状态,无法达到要求。
2、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往往认为只要做好了会计的核算,管理好企业的资金,就可以控制财务风险的产生,这是非常片面的财务行为。例如从融资来看,一定程度的融资是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有效办法,但是过度的融资,必将导致企业承担严重的负担,使企业处于两难的境地。现今有许多企业就普遍存在负债资金较高,且资金的结构相当不合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往往变成了企业的债务管理,造成其财务负担加重,给财务风险埋下了隐患。
3、会计业务工作不够规范
是领导说了算,会计人员只是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办事,但是这种行为完全不符合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和制度。企业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它们在分配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出现利益分配不均,权责不明的现象,从而出现管理混乱,造成了资金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使资金的流失严重。由此可见,经营者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会计工作显得随意性较大,影响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无法有效的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不高
现今,我国在会计专业教育中,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我们身边不断的发生会计人员挪用公款和报假账等现象,一些单位为了部门和小团体利益,设立“小金库”。将收费和收入,没有按规定纳入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而是分散在各部门和下属单位自行掌握和开支,造成公款私存,有的没有账本或票据不全,支出无明确用途,使少数单位领导得以为所欲为,产生腐败行为。从管理道德层来分析,这种现象显然产生于不道德的思想根源,不符合会计工作应有的道德准则,不但对社会造成了危害,也影响了会计人员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途径
1、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
当前,在企业发展中,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认真的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同时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端正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依法设置财务帐薄,做到廉洁奉公,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不伪造和变更财务凭证和财务账薄,不虚假财务报告。坚决抵制拜金主语和拜权主义,勇于与肆意违反国家财务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行为做坚强的斗争,从而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
2、加强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
知识决定了一个人的能力程度,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就必须具备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并且还要具备熟练的会计实务技能。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财务人员不及时吸取与工作相关的新知识,那以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就将被淘汰。对财务人员而言,学习会计知识不是在某个阶段受一次教育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能力。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会计人员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从而去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企业主管还应对企业的财务人员采取分层次、分期、分批的进行短期业务培训,并对财务人员进行认真的考核。培训时间尽量选在假期或者月中,这样既不会影响会计人员的正常工作也可以在学习业务知识,使工作学习两不误。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既可以给财务人员一个再教育的机会,又可以通过培训对财务人员产生激励作用,并使他们产生社会认同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加有动力投入到工作当中。
3、加强教育培训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必须通晓大量的政策理论知识,对于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会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短期的培训来得到业务的提升,从根本上掌握和了解国家财政规范、税务和统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4、加强会计人员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职业道德建设应应用于整个职业生涯中,有关单位应该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且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企业应该运用各种手段来帮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不断的提高道德修养,抑制不良的工作作风。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检查考核制度,对违反法纪的人员进行严惩,吊销其已取得的资格证书,把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高低作为其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建立考核制度中,要不断的完善会计的职业技术考试和考核制度,按实际情况不断的增加一些关于外语、网络技术和国际会计准则这些新内容,考核的指标应该包含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机构、会计工作和会计监督等各个方面。对每一位会计工作人员都应奖罚分明、不偏私、约束有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会计人员进取精神,刻苦钻研业务,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有效克服懒惰不求上进的思想,增强其敬业精神。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不断进步的今天,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政治思想修养,不断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管理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使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