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

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5-08 00:32:23

『壹』 影响行政决策失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是决策信息支持体系不健全。提高决策水平必须尽可能地获得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应积极探索建立决策的信息支持系统,在畅通信息反映渠道上下功夫,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为依法、科学和民主决策提供保证。

二是决策制度不完善。健全的制度是决策依法科学和民主的保证。要紧紧抓住调查研究、群众参与和党内民主三个环节,不断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要建立重大决策调研制度。完善重大决策职工参与制度,对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决策,事前应广泛听取和征求职工意见,意见的汇总结果要接受群众监督。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以及法律咨询、听证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公示制度。积极推行行务公开制度,提高决策透明度。

三是决策程序不规范。完善的决策程序是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必须按照依法、科学和民主的要求,规范决策程序。重大决策一般应经过以下程序意向征集;调查研究;咨询听证;征求职工意见;法律审查;初步决策;初步决策结果公示;形成决策。

『贰』 为什么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何好处

第一,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政府法律顾问内不仅可以为政容府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行政诉讼等,而且可以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出台规范文件等进行法律方面的研究论证和风险评估。
第二,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水平。通过吸收专家和律师参与法律顾问工作,政府法律顾问可以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有效降低决策风险和成本,提高决策质量,有利于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体现民意。
第三,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增强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
第四,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这种以政府法制机构为依托,充分整合社会法律专家人才的队伍建设模式,有利于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叁』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各级领导机关设立(),完善重大决策和军事行动法律咨询保障制度

(1)依法全来面履行政自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肆』 我想找个建设局的重大事项决策前法律咨询、论证制度

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一、论证范围

凡使用我县战略性资源,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影响版较大以及权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

二、组织管理

(一)县政府建立县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咨询论证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舟山市经济建设咨询院嵊泗分院合署办公,具体负责专家咨询论证的事务性工作。

(二)县咨询论证工作办公室受县政府委托聘任县内外若干专家担任县重大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建立专家库。

三、论证程序

(一)县政府确定需要专家咨询论证的重大规划与建设项目,交县咨询论证工作办公室组织进行咨询论证工作。

(二)县咨询论证工作办公室根据需咨询论证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从专家库中选择专家组成相应的咨询论证小组,由专家小组组长独立主持咨询论证工作,并形成咨询论证意见。县咨询论证工作办公室将专家小组咨询论证意见汇总后,提交县政府作决策参考。

四、资金保障

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工作经费由县财政保障,按实际工作分项目报批。

『伍』 政治法律顾问在制定什么,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并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六项重大任务之一。这是我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完善政府顾问制度,充分保障法律顾问的权利和地位,保证法律顾问制度的高效运作和依法实施。一、政府法律顾问的概念及作用政府法律顾问是指为政府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自然人或者组织。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是关于政府法律顾问如何产生、运行以及完善的制度和规则的总称。目前,我国政府法律顾问指的是与政府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合同的组织机构,其中最主要的组织机构是律师事务所,其次是法律专家所在的工作单位。随着我国律师队伍的壮大和律师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律师在社会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律师不但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而且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作为政府聘请的顾问律师可以社会监督的角色和心态看待政府行为,且顾问律师没有受到行政机关内部人员的限制,可以站在相对客观、公平的角度评判政府行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在保障行政机关立法、执法、监督三个阶段都产生重要作用。政府在立法阶段或是在作出重大决策前,通过请政府法律顾问出具法律咨询建议书等,让政府法律顾问全面介入政府决策、制定政策,确保政府政策、决策的合法性,能够有效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在政府执法阶段,政府作为行政主体、民事主体多层次参与经济活动、民事活动,导致大量法律事务产生。政府依法进行投资、采购活动时,可以聘请法律顾问参与合同谈判、起草、审查等非诉讼事务;政府与其他法人、组织等发生争议、矛盾纠纷时,可以聘请法律顾问代表政府出庭参与诉讼。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也是防范法律风险、监督政府决策的重要保障,法律顾问出具的法律咨询建议书、重大决策合法性论证书、法律审查书等可以对法律风险进行研究评估,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同时这些法律文书的备案制度,可以有效监督相关政府官员是否按照法律文书已经提出的建议进行风险防范、制定决策,对有关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职务方便以权谋私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二、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简介(一)美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之初并没有设立司法部,但总统为工作需要专门设立了一个职位:“首席代理人”(AttorneyGeneral),其职责是应美国总统要求,就法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首席代理人”虽然不是总统内阁成员,却可以列席内阁会议,可以说是总统的私人法律顾问。之后的百年里,联邦政府各部门也相继出现GeneralCounsel“首席顾问”,参与联邦政府各部门的日常工作。内战后美国建立司法部,总统的“首席代理人”直接出任美国政府司法部部长,司法部长是美国总统和政府的首席法律顾问,其职责是替美国总统和政府处理法律事务,司法部雇佣大量律师处理联邦政府的法律事务。各部门也相继设立了自己的部门法律顾问公室,公室设法律总顾问,该职由总统任命,其基本职责是向部门首长提供法律意见,对业务官员给予法律指导,工作还包括审查所有的工作计划和行政规则。各部门法律顾问室公室的雇员均是律师,规模和数量规占政府聘任律师的绝大部分,其中农业部的法律顾问公室有四个区域性质的和十三个分支性质的事处,卫生部的法律顾问公室设有10个区域性公室,每个公室规模6至29名律师不等。州政府也采取类似联邦政府的制度,大量聘请律师处理政府法律事务。可以说美国就是一个由律师参与统治的国家。(二)香港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简介香港政府在英国统治期间承袭英国制度,在1855年便组建律政司(当时称为律政署,1997年回归后改称律政司,两者职能和政府地位相同,只是名称作了变化),其长官是香港政府首席法律官员,直接向香港总督负责。香港回归后,律政司司长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仅有的三名司长级官员之一,他既是行政长官、政府、政府各决策局、部门及机构的首席法律顾问,也是行政会议成员。律政司下设五个重要科室,主要成员都是由政府律师组成,整个律政司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律师事务所。律政司除了有检控权,承担检控刑事罪行责任外,还负责草拟香港政府一切法例,向政府各决策局、部门提供法律意见,为土地规划、基建环保提供法律咨询,以律师或大律师身份代表政府参与涉及政府的民事纠纷,以中国香港代表团成员身份出席多边协议会议等等。正是律政司这种全方位渗透的工作模式,香港政府的日常工作基本可以说是在全程的法律指导下进行的,这也是香港社会高度法治的原因之一。三、我国政府法治建设及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现状分析(一)国家缺乏法治传统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思维还没有从人们的思想中被根本剔除。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成熟的人治官僚体系保障行政权力无所不在地运行,法律处于极其次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是在严重缺乏法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法治建设,大多数的老百姓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托人找关系甚至是花钱摆平,权大于法、情大于法、钱大于法的现象仍然不断出现。也正因如此,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二)领导干部普遍缺乏法律思维领导干部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当前领导干部应该说政治思维、经济思维能力较强,但普遍缺乏法律思维,这突出表现在很多干部遇事不找法,事不依法,解决问题不用法,日常工作中很少想到法,部分干部甚至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极端想法,譬如前几年曝光的一名地方领导的名言“法律是什么?平时我管它,出事了它管我”。这导致政府违法运行的情形不在少数,譬如很多地方都是用“先上车后买票”的违法方式解决项目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三)法律顾问制度缺乏刚性制度保障当前,法律顾问参与政府权力运行的工作机制处于“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一个地方政府是否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后律师能否参与政府服务、律师参与政府服务的范围大小等缺乏刚性制度保障,工作的随意性很大。完全取决于政府主要领导的主观意志,而我们大部分领导缺乏法律思维,根本不重视法律顾问工作,所以,目前我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整体水平较低。法律顾问参与政府权力运行的工作机制、政府依法行政的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普遍建立,但发挥的作用较小我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建立,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政府及部门都聘请了法律顾问,许多地方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顾问律师作用发挥普遍较小,一般都是在政府外围工作中发挥一些作用,如陪同领导接访,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作为灭火队员参与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处理等,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日常工作鲜能参与。不少地方的法律顾问制度完全流于形式,政府下个建立法律顾问团的文就了事,长年累月不向律师咨询任何事项,顾问律师只在台账或宣传材料中出现,从来无缘参与政府服务。(五)政府顾问律师的工作积极性总体不高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不仅缺乏刚性制度保障,而且也缺乏经费保障。政府聘用执业律师做顾问鲜有支付费用的,即使支付,也非常有限,很难形成“对价”,加之律师接触的事务多是外围事务,顾问律师的工作积极性总体不高。四、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对策建议(一)各级政府都要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法治社会包括法治政府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区域建成,这是多位知名学者的论断,法律顾问制度也应该全国一盘棋,整体全面推进。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有不同的决策权和行政执法权,各级政府都应配备法律顾问。同时,建成法治政府,各级行政首长是第一责任人,一把手如果能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就建成一半了。必须要给政府一把手配备专职的法律顾问,这样才能全面、及时地为一把手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及建议,并评估一把手履职行为的合法性。(二)建立健全法律顾问相关配套制度要建立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出台前法律顾问咨询论证制度,促进政府决策规范化、法律化;要建立政府重大工程、重大经济项目、重大投资等决策前法律风险评估制度,组织政府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和可行性论证,防止和减少决策风险;要建立法律咨询建议书、重大决策合法性论证书、法律审查书等法律文书备案制度,防止有关领导干部以“不懂法、不知法”等借口推诿责任;要建立行政机关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三)积极引导法律顾问参与政府工作组织法律顾问协助政府处理日常法律事务,积极参与行政诉讼和政府投资、采购等非诉讼法律事务,有效化解争议,解决涉法事务。组织政府法律顾问及专业律师协助政府依法处理信访问题,促进有关部门规范执法,公正司法,引导群众依法反映诉求。组织法律顾问协助政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街道(乡镇)、社区进行法律咨询等政府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参与重大、突发、敏感事件处置中的作用,协助政府依法制定实施处置方案,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和善后工作。(四)加强政府法律顾问队伍建设目前有五支队伍和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有关,即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政府法制工作人员、政府部门的法规处室工作人员、公职律师、社会执业律师。根据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政府法律顾问队伍基本上由社会执业律师承担。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同时,要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政府法律顾问职业保障体系。(五)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保障机制推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把政府购买法律服务费用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专项预算,及时足额支付法律顾问费用。加强对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经费保障,探索形成以案定补、以事定补的经费保障机制,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陆』 什么是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制度

指拟出台的重大决策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导向和规划,是否符合科学的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是否符合大多人的利益。

『柒』 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

法律分析:重大行政决策包括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捌』 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法律顾问制度”,何谓何为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这是我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我国现行的法制结构中,政府机关不仅享有法律的执行权,而且还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权。如果不对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合法性进行实质性审查,那么,主权在民的原则就很难落到实处。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党政机关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要求党政部门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过程中,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湖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实施专家评估制度,对各个党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不仅可以发现党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中的法律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效率。事实证明,一些地方政府聘请法律顾问之后,不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了可操作性,而且在决策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严格依法办事,损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行政诉讼案件大幅度下降。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法律服务。法律顾问不是政府官员的私人顾问,也不是政府机关的法律顾问,而是由政府机关聘任的直接为公民服务的专业人员。法律顾问不仅要面向政府,及时解决政府重大决策涉及的法律问题,审查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而且要面向普通公民,及时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法律顾问制度既是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标准配置,同时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备条件。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有助于化解多元化社会的矛盾和分歧。多元化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时候,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习惯于从维护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分析问题。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之后,可以把不同的价值判断统一到国家的法律规范中,以国家现行的法律规则解决社会矛盾和分歧。这样做可以消除干群之间的误解。
法律顾问是政府与公民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是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他们对于城市拆迁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视而不见,对于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没有给予及时的回应,结果导致普通的民事纠纷转化为恶性的群体性事件。法律顾问可以在第一线帮助政府排忧解难,可以在充分了解公民诉求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引导他们依照法定的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一些地方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但是,从整体来看,由于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游离于国家现行的律师(司法)考试制度之外,企业法律顾问良莠不齐;政府聘请法律顾问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随意性较大,法律顾问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共中央决定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实际上就是要在法律的引导下,在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让法律顾问成为公民权利的保护神。

参考:人民论坛-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法律顾问制度”,何谓?何为?
http://politics.rmlt.com.cn/2013/1202/191584.shtml

『玖』 如何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机制。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月21日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同时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铜陵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对政府法律顾问的选聘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工作机制等。
二是确立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以事前防范为主和事中控制、事后补救为辅”的法律风险化解机制,切实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明确工作目标。到2015年底,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形成市、县(区)、乡(镇、办)三级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的法律顾问工作体系与制度体系,通过法律顾问制度的推进、示范,引领带动企业、农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法律服务需求相适应的法律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各层次的法律服务需求。
四是规范管理,加强考核。进一步优化法律顾问队伍结构,建立能进能出的考核、更新机制,建立健全相配套的法律顾问考核办法和薪资标准等,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各级政府要将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纳入依法行政和综治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和工作档案,加强检查指导,奖优汰劣,提供绩效。

『拾』 重大项目决策制度都包括哪些制度

[科技]决策流于形式 需建立法律制度控制重大项目

杨名舟

2007年03月15日07:5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重大投融资项目金额巨大,影响深远,关乎环境资源、公共利益,甚至国家安全。

一旦决策失误,不仅浪费国家宝贵的资金,而且留下重大隐患无法克服,同时决策失误责任难以追究。目前,需要抓紧建立重大投融资项目行政决策的法律制度,从根本上杜绝错误决策和决策失误,消除盲目决策的重大危害和影响。

现存五大问题

行政决策权界定不明确。有的重大投融资项目应经国务院、全国人大审议的,却只经过主管部门核准;有的项目以“实验工程”等为名,打擦边球获取批复;有的先立项再报批,以既成事实倒逼决策。

利益集团与行政权力联手影响国家重大经济决策。一些大的垄断性利益集团,往往可对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施加影响,甚至对专家咨询机构、新闻媒体施加强大影响,而有的政府部门也借此实现其权力和利益的最大化,结成利益共同体或既得利益集团,形成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利益主体集团化的恶性怪圈。

政绩考核的偏差影响决策导向。目前,我国行政主管部门通常集决策权、政策制定权、分配资源权、行政管理权、行业监管权于一身,出于追求政绩考虑,往往支持大的工程项目,而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技术保障、安全标准、环境保护、能源节约、消费者权益等方面过问甚少,忽视、甚至压制反对意见,许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实施对环境、能源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决策程序流于形式。虽然现在很多重大决策已采用公示、听证、咨询等程序,但由于制度不完善和利益驱使,这些程序在操作时出现偏差,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公开程度不够,公众不能从多种渠道了解全方位情况;二是听证、座谈、研讨等多请同意的人参加,回避持不同意见的人;三是对新闻媒体施加各种影响。

决策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不能有效避免错误决策和决策失误,使许多项目在开工后或完成后才暴露问题。

急需六个制度约束

决策权限法定制度。一是明确决策事项。凡关系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公共性的土地、自然资源、能源等项目,无论投融资金额多少,无论是国家投资、地方投资还是企业投资,均应列入重大决策事项。二是明确决策机构。重大投融资项目应经国务院最终决策,必要时,应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可授权有关政府主管部门作为决策牵头机构,组织开展决策论证工作,并负责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反馈,进行决策评估,为及时调整、完善或纠正有关决策提出意见。三是明确决策形式。最终决策应经国务院会议讨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替代会议议决;需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按全国人大有关工作规则的要求进行。

三次公示制度。第一次公示:重大投融资项目决策建议方案在决策机构审议前,由决策牵头机构向社会进行公示;第二次公示:公示反馈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反对的意见;第三次公示:公示决策过程、决策理由和决策结果,决策理由应包括对反对意见的说明。公示应在主要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发布,内容应包括除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之外的具体投融资渠道、可行性报告、存在问题等。自公示之日起,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的时间不少于30个工作日。任何个人或者组织均可以通过公示规定的书面、电子邮件等方式,对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综合论证制度。重大投融资项目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必须开展综合论证。一是决策牵头机构应组织相关政府部门、法制机构、咨询机构进行论证,并征求政协、民主党派意见;二是应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进行论证,必要时还要组织人文学者进行论证;三是规范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论证程序,确保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将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形成报告。

不可行性论证制度。对投融资特别巨大的重大项目,还应进行反向论证,即不可行性论证,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为决策机构提供双向而且集中群体智慧的有价值的参考。不可行性论证能够使反对者的声音得到传递和重视,实现有效制衡,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逆向否决制度。由于重大投融资项目决策后果难以改变,决策失误的危害极大,加之强势利益集团的影响,最终决策不能采取简单多数通过的议决方式,而应采取逆向否决方式,即对于项目的不可行性论证及反对意见提出的问题,如果没有充分科学的依据加以驳倒或解决,就应当否决该项目或暂缓决策。

越权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由于重大投融资项目的决策后果一般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不能等到出现重大损失时再追究决策责任,只有建立事前审查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超越权限、违反程序的决策,无论是否出现损害后果,都要追究决策责任,才能从程序上保障决策的正确性。(责任编辑:蒋素珍)

热点内容
道德经全文pdf 发布:2025-01-10 20:19:12 浏览:210
中政律师 发布:2025-01-10 19:29:49 浏览:247
民法59条 发布:2025-01-10 19:24:10 浏览:850
民法典有几个编 发布:2025-01-10 19:19:47 浏览:134
法院延期开庭申请书 发布:2025-01-10 18:27:13 浏览:688
法学专业实习日志 发布:2025-01-10 18:20:31 浏览:726
法律法规和规章三者的区别 发布:2025-01-10 17:27:28 浏览:79
自考经济法分章试题 发布:2025-01-10 17:26:46 浏览:416
奴隶制社会军事经济法的特点 发布:2025-01-10 17:26:43 浏览:706
16岁具备法律责任么 发布:2025-01-10 17:05:58 浏览: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