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公证法律援助简报

公证法律援助简报

发布时间: 2022-05-16 11:36:37

『壹』 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度

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司法行政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去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满意度测评中,对我县司法行政工作的不满意率为7.71%,为全市最高。与全市最低的水城县4.40%相比高出3.31%。一下子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满意度低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进行了系列调查,总结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症结,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影响我县司法行政工作满意度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去年,全县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各项工作成效是显著的,但民意调查测评结果却很不理想,经过深入客观调查分析,影响我县司法行政工作满意度的主要问题有:
一、宣传不到位,群众对司法行政知晓率、认知度不高,致使群众评价偏颇。一是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较多,但对县乡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职责系统、全覆盖地宣传却没有,导致群众对公检法司的职能职责混为一谈,加上平时的业务往来也使群众误认为司法局就是所有司法系统的总合,还有群众认为司法局就是管公、检、法的,或者把司法行政机关和公检法机关等同起来,有的群众还到司法局来投诉公检法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把对公检法的不满意算在了司法局的名下。二是缺乏专门的宣传手段和机制。没有独立的门户网站、没有专门的刊物及其他载体,更没有专门的宣传机构、人员和相关制度,致使群众知晓率、认知度都较低,更导致群众评价随意性高。三是宣传不到位致使群众认知脱节。司法行政的法律援助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等机构都具有服务性职能,常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但是群众却不知晓,对这些部门服务职能的认知度,不能统一到对司法行政的良好评价上来,是间接导致司法行政民意调查不理想的原因。四是司法行政许多为民服务的好做法好成效以及典型事例、先进人物没有得到较好的宣传,没有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和好评。
二、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发挥不太好,为民服务的好事实事做得不够好。一是在普法为基础和依法治理为目标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只注重普法却偏废了依法治理。在协调整合社会力量资源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还未全面到位,致使普治整体水平还不高,因而有政协委员建议加强此项工作。普法创新方式方法不多,形式模式老套,基本处于传统普法的状况,普法针对性、实用性、新颖性差,致使群众难于接受吸收,效果不太好。在依法治理工作中,仅限于单一的行业治理或单位治理,综合治理、基层治理、专项治理还不很到位,效果也不很理想。群众在普法依法治理中感受到的好处实惠还不多,也不深刻。二是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新做法,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纠纷得到了就地化解。但由于调解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不强和工作积极性不高以及调解员补助难到位等问题,导致出现化解矛盾纠纷不及时、调解偶有不公正、文书档案不齐备、协议履行率不很高等问题,也是群众不满意的一大重要因素。三是部分当事人中还未能得到法律援助,特别是在指定辩护中,由于补助少,被指派的律师例行义务性出庭辩护,工作积极性不高,深入实际调查取证做不到位致使辩护效果不佳等等,也让一些群众不满意。四是在办理公证服务中,由于公证体制机制原因、公证员奇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差异、办公条件不好等因素,导致群众办证不能及时获证,办证中没有休息场地,办事环境不好等,都导致了群众不满意。五是在法律服务中,部分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诚信建设还不是特别到位,服务群众的思想、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人员夸大其词、私自受案,甚至还有一些冒充律师的黑律师更是作虚假承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律师声誉,也是他们对司法行政机关不满意的一个因素。六是在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中,由于服刑人员很多都受好逸恶劳思想的影响,不肯吃苦,还想挣大钱,结果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释解后,仍然挑挑拣拣,长时间不能就业。刑释解教人员由于其特殊经历,社会对他们存有偏见,致其就业困难、生活举步维艰。也致使一些人员不满意。
三、诸多客观因素长期制约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更好开展,也是导致群众不满意的又一重要因素。一是人员编制少且事务繁多。37个司法所中一人编制所还有19个,一人所的现状严重影响着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依照《人民调解法》和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调解纠纷、案件调查、走访矫正对象必须两人以上才能开展工作,否则,就是违法行为。现在我县各司法所普遍只有两名甚至一名同志,一旦出去工作,司法所就得关门,群众来办事就得吃闭门羹。群众找不到人,办不成事,满意度自然不高。二是不能专人专职。由于司法行政管理体制多年沉淀的原因,大部分乡镇党委政府把司法所当作内设机构,把司法所人员当作乡镇人员使用,从事很多与司法工作无关的事务如行政包村、计划生育、禁烧防火、合作医疗收款等,不能专职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司法所业务成了附带和捎带。三是工作经费不足,工作保障难以到位。由于缺乏车辆编制和经费,致使22个司法所没有车辆,出现了处置纠纷赶赴现场不及时的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司法所各项工作的开展,也直接导致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不满意。四是司法行政机关待遇差,难以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法庭、派出所、财政所都已是副科级机构,但司法所还是股级,在工作协调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司法所当前承担着监管四种罪犯的职能职责,但却没有转警,没有赋予其相应职权,履行职能职责存在许多困难;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人员经常到一线处置群体性问题和化解纠纷,但却没有岗位津贴,严重挫伤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
四、干部队伍服务能力、水平、质量整体还不够高。主要体现在:一是部分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不够高。思想政治、科学文化、法律素养、宣传能力、科技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不高,也致使工作中慢作为的现象出现或者少数不作为、个别乱作为的现象。二是不善于缺乏“面对面”做群众工作,不善于接近群众,不会讲群众语言,不会用群众的方法思考问题,不会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群众的需求、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更好、更有效地为群众服务。三是不会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虽然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公证、安置帮教、法制宣传等都是事关群众利益和好处的事。但由于不讲究做事的方式方法,作风不细致、态度不和蔼、工作不扎实,好事办不好,实事办不实。没有尽最大可能地应用司法行政资源更多地帮助办好群众关心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事。没有把群众要求解决的琐事、杂事和群众关注的“小事”办好办实。四是没有做到心里装着大众,遇事想着群众。司法行政每项职能职责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但还没有把“心里一定要装着群众,做什么事、开展什么工作,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处处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群众的知心人和贴心人。”的理念溶入血液里,变成每个干部的实际行动。
五、社会管理创新不够,群众感受到的实惠还不多。主要是在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公证事项办理、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管理、指导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工作中的创新举措还不很多,群众感受到的实惠还不很多;在促进和维护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强大和明显,在促进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方面还做得不是特别到位;在实施民生改善和保障工程还没有做到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最大化、无缝隙、全覆盖、无盲点地服务好群众。
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行工作满意度的建议和对策
一、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切实准确了解掌握群众之所需、之所盼,增强群众满意度工作针对性、时效性
经过调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对于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很多,但总体来说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需要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希望解决好治安突出问题,生命财产得到保障,工作、生产、生活更加安全。二是公正执法方面。希望司法行政干部严格执法、秉公办事,切实增强法律保障力度和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社会管理服务方面。希望司法行政机关办事更快捷、更方面、更高效,对社会管理更加人性化,对社会服务更热情、更到位、更文明,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具体来说主要反映在:一是对普法的希望是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方法和途径宣传,将法律规定融入法制文艺节目演出或通俗易懂、易记、易掌握的形式宣传,积极从传统普法模式向创新性现代化普法形式转变;二是期望人民调解更多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尽可能让矛盾纠纷不出村、不出乡镇;期望在社区矫正监管改造和安置帮教工作中,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融入人性化因素,多帮助被监管对象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期望在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中,切实帮助当事人调查取证,切实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法律程序上维护其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公平正义。三是群众期望干部职工的思想理念更加先进、作风更加优良、履职能力更强、工作质量更好和效率更高,随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知晓率、认知度。一是组建宣传机构,引进高素质写作人才,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宣传队伍。二是抓紧建设独立的门户网站、在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上开辟专题宣传栏目,办好简报信息、工作动态、刊物等载体。三是加强全系统人员宣传工作能力的培训提升,把全系统人员都培养成宣传能手。四是大力宣传司法行政为民服务的好做法好成效以及典型事例、先进人物,大力宣传本系统求真务实、便民利民、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做法、经验和成效,更多地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和好评。
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新形象。一是把握主旨,提高认识,把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根本价值取向。首先是准确把握群众满意在司法行政工作领域的深刻内涵和具体表现。群众满意度就是群众对司法行政机关工作和社会形象整体的评价,是对司法行政的信任、理解、支持、配合,是对司法行政的崇尚、尊重。其次是深入理解群众满意这一目标的现实意义。司法行政工作是否落到实处、干部职工作风是否转变、是否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最重要的是让群众来评、看工作结果、看工作成效。再次是充分认识不顾群众是否满意,脱离群众思想的严重危害以及在司法行政实践中贯彻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必须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为群众谋利益,决不能用来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不能只考虑自身工作的方便而漠视群众的方便和利益。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立足本职,多办实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和热情服务,让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公平公正及时有效地解决。首先要把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和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切实增强罪犯监管改造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积极参与“打黑除恶”、“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巩固和扩大严打整治斗争成果,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其次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把执法活动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从我们承办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解答的每一次咨询、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再次要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把方便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司法行政机关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向,把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管理改革的重点,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最大限度地增进群众信任感、幸福感。最后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务,帮助群众提高法律素质,增强群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能力。结合平安建设工作,利用司法行政资源优势帮助群众抓好平安乡村、平安社区等基层创建活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三是拓宽渠道,贴近群众,使群众更多地了解和更广泛地参与司法行政工作 ,让群众感受到更多实惠。首先是要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让群众更多地了解司法行政工作职责。通过设置政务公开栏、网站、宣传橱窗等方式深化政务公开,让群众更多的了解司法行政职责,增强参与、支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工作的自觉性。其次是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与群众谈心等方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深入乡镇村组,主动贴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并对征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类整理,针对工作的薄弱环节及时完善制度,扩大工作成果。再次是要依托服务等“窗口”部门的工作,树立良好机关形象,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司法行政工作。从小处着手,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来访咨询。如在办公楼大厅设置科室公告牌,办事流程图等方便群众来访、预约等,避免群众重复来访,节约办事成本。最后在咨询解答中,尽可能地告知群众权利义务,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可以利用告知书、明白卡、宣传册等,明确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以及救济途径。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一视同仁,实现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四、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更多地满足广大群众的渴求。一是强化监管和帮教,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工作。刑释解教人员是一个特殊、敏感群体,这个群体的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整体联动;要有新举措,创造新载体,要根据当前释解人员的特点,在不断拓宽就业途径,教育其适应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就业安置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根据释解人员的就业技能和水平进行安置。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释解人员的就业观念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引导他们摒弃好逸恶劳思想,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学得一技之长,靠诚实劳动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以人为本,积极为释解人员办实事。能够实现再就业的帮助安置就业,符合低保条件的解决低保问题,不符合低保的,予以临时救济。二是全面加强普法方式方法创新,切实增强宣传效果。加快从传统普法向现代普法的转变,积极开展靶式普法、订单式普法、联合普法、文化普法、楼宇电视和政务微博等新媒体普法,加大法治县乡创建力度,管在关键点、避免形式化,切实有效开展。三是加大人民调解法贯彻执行力度,强化网络建设,全面提升调解员队伍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政府解决调解员补贴,争取设立专职调解员,大力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和排查化解,确保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四是积极探索和拓展法律援助措施,积极推进“点援制”,深入总结人民满意法律援助新模式。加强法律援助义务值班解答法律咨询正常化管理,积极将疑难纠纷调解和刑事和解纳入法律援助试点,总结经验推广实施,真正实现应援尽援。五是全面坚强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管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引导他们统筹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履行应尽义务和职责,真正维护好实现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平正义。六是全面加强协调沟通力度,争取人财物支持,大力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树立司法行政新形象。积极争取人员编制和车辆编制,解决好司法所人员和交通工具问题。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努力解决好干部队伍待遇问题,切实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全力打造办事大厅,努力为群众办事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让群众满意。
五、全面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为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提供坚强保证。一是要全面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教育引导干部要时时处处用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面镜子对照自己,始终坚持亲民、爱民、为民。经常地自觉从干部队伍自身找原因,群众观念是否淡漠了,是否缺乏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经验,是否是丧失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作风,化解矛盾、处理问题是否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干部是否是浮在上面、沉不到一线,与群众打交道少了、心理距离远了,是否做到感情上与群众“心连心”,工作中与群众“面对面”,为群众办事“实打实”,向群众宣传“情牵情”,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好,实现人民群众满意。三是要扎扎实实办好事、办实事。首先要教育干部要经常扪心自问,将心比心,多做换位思考,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把群众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办理。自己在这个岗位上为群众到底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到,可不可以做得更好。其次要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每个干部职工必须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善于接近群众,会讲群众语言,会用群众的方法思考问题,会把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与群众的需求、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更好、更有效地为群众服务。再次是要认认真真为群众更多地解决具体问题、更多地办实事,把群众工作落到实处。群众利益无小事,不但要做好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经济这件大事,也要把群众要求解决的琐事、杂事和群众关注的“小事”办好办实。最后是要善用群众语言和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与之进行沟通,注重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无论是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是宣讲法律法规,帮助群众学法、懂法、守法,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都要把解决群众思想困惑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把话说到点子上,努力解开思想疙瘩,在宣传中建立感情,在宣传中形成互信,在宣传中赢得民心。三是要全面提升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首先要强化干部职工核心价值观和社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其次加强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培训,熟练掌握程序性、实体性和时效性规定,自觉从实体、程序和时效上维护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感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再次是加大对不维护公平正义的人和事的处理力度,全面促进公平正义得到最广泛的维护。四是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在新媒体时代引导能力。要最广泛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司法行政重大决策部署、司法行政在维护稳定、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司法行政战线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最大限度地增加舆论的“正能量”。坚决杜绝“大丑恶”事件发生。五是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落实“谁拥有先进科技手段,占据信息优势,谁就掌握主动,赢得未来”的理念,牢固树立向科技要效率、人力和向信息化要战斗力的理念,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科技信息化能力的培训提高。六是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拒腐防变能力。要深刻认识拒腐防变的重要性、紧迫性,毫不动摇地坚持从严治警的方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努力促进干警清正、队伍清廉、司法清明。抓住用制度管人管事这个根本,围绕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岗位,健全制度规定,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学会在法治轨道上用权,保持清廉本色,坚守精神高地。(转)

『贰』 公证法律援助适用于哪些情况

公证法律复援助仅适用于以下六种制情况:
(一)办理与领取抚恤金(或劳工赔偿金)、救济金、劳动保险金等有关的公证事项;
(二)办理赡养、抚养、扶养协议的证明;
(三)办理与公益活动有关的公证事项;
(四)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贫困县的申请人申办的公证事项;
(五)申请人确因经济困难而无力负担的;
(六)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减免的。

『叁』 法律援助的程序

不知道其他地方是怎么样的。我所在的温州的法律援助程序如下:
1、初审阶段
携带专本人身份证属、临时居住证(暂住证)及其他与案件相关的材料,先到居住地的乡镇或街道里面的司法所申请,领取申请表与经济困难证明表格,经济困难需要村委会或居委会以及乡镇或街道的公章,经济困难标准参照当地低保的一点五倍。两者都弄好之后再到回到司法所提交,由司法所负责人初审,符合条件之后进入下面的审批阶段。
2、审批阶段
携带以上所有相关材料到所在辖区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审批之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会马上受理并指派律师帮你免费打官司。
在此之前,你可以拨打法律援助服务热线先咨询:“12348”。
抛砖引玉,作个参考,可能你那儿跟我们这不一样。

『肆』 法律援助强制执行公证程序是怎样的

【为您推荐】平陆县律师
白山律师
香河县律师
孝感律师
湾里区律师
武宁县律师
乾县律师
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向原公证机构申请执行证书,由债权人凭原公证书及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那么法律援助强制执行公证程序是怎样?下面就跟着小编与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强制执行公证程序是怎样的
1、主合同双方共同向公证处提出申请,担保人接受强制执行的一并提出公证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
(2)需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债权文书及相关的债券证明
(3)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供的其他材料。
(4)公证员帮助双方起草、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文书
(5)债务人一旦违约,在法定期限内,债权人持合同约定证明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书申请公证机构签发《执行证书》,并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公证的债权文书有哪些
1、借款合同、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
2、赊欠货物的债权文书
3、以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学费、赔(补)偿金为内容的协议
4、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的其他债权文书。
三、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当具备的条件
1、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
2、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
四、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公证的债权文书有哪些
1、借款合同、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
2、赊欠货物的债权文书;
3、各种借据、欠单;
4、还款(物)协议;
5、以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学费、赔(补)偿金为内容的协议;
6、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的其他债权文书。
五、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当具备的条件
1、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
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
3、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
综上所述,法律援助强制执行公证程序是申请人的主体资格,需要强制执行公证的文件信息等,完成以上程序后应向法院备案处理。当个人利益出现威胁时我们应合理合法的保障自己权利不受迫害,但必须符合正规程序。还需了解更多信息,还请咨询。
延伸阅读:
需求法律援助的途径有哪些
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有什么义务和责任?
法律援助的范围和申请程序

『伍』 法律援助制度是什么

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也称法律救助,是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其具体含义是: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它作为实现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在一国的司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6年3月17日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是在我国立法史上,首次将"法律援助"明确写入法律,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96年5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对法律援助的有关内容作了专章规定。《律师法》第六章规定:"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是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律师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尽职尽责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这些规定明确了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范围和律师必须依法承担的法律援助义务,并为今后制定法律援助的专门立法奠定了法律基础。

目前,中国的法律援助机构已基本形成了四级组织的架构:

1、 在国家一级,建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统一对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指导和协调。

1997年5月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要负责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制定全国性的法律援助规章制度,中长期发展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协调全国法律援助工作事宜,开展与国外法律援助团体及人士的交流活动等等工作。

同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主要职责是募集、管理和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宣传国家的法律援助制度,促进司法公正。其基金来源主要包括国内社团、企业、商社及个人的捐赠和赞助;基金存入金融机构收取的利息;购买债券和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收益等。

2、 在省级地方,建立XX省(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对所辖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指导和协调。

3、 在地、市(含副省级)地方,建立XX地区(市)法律援助中心,行使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和组织实施的双重职能。

4、 在具备条件的县、区级地方,建立XX县(区)法律援助中心,具体组织实施本地的法律援助工作。不具备建立法律援助机构条件的地方,由县(区)司法局具体组织实施法律援助工作。

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申请人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中国法律援助的三个专业实施主体是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律师主要提供诉讼法律援助(包括刑事辩护、刑事代理和民事诉讼代理等)和非诉讼法律援助;公证员主要提供公证事项的法律援助;基层法律工作者主要提供法律咨询、代书、普通非诉讼事项的帮助等简易法律援助。

中国法律援助有三个基本的资金来源:政府出资,社会捐赠及行业奉献(主要指义务办案)。

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尚处于建立阶段。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必将为实现依法治国方略,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和促进社会稳定发挥重要的作用。

『陆』 申请法律援助的程序

低保户,残疾人持有效证件到当地司法局申请。

『柒』 找什么部门可以得到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法律援助应该找的部门
法律援助机构是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及实施本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机构,统称“法律援助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设有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和协调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报告,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协调、组织本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 未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地方,由司法局指派人员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职责。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在本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实施法律援助。 其他团体、组织、学校开展的法律援助活动,由所在地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和监督。

『捌』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详解
一、 机构介绍
法律援助机构是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及实施本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机构,统称“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和协调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报告,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协调、组织本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未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地方,由司法局指派人员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职责。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在本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实施法律援助。其他团体、组织、学校开展的法律援助活动,由所在地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和监督。
二、 范围
1.法律规定: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2.补充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同时,该条例还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范围,将因家庭暴力、虐待、环境污染等维权事项也列入了法律援助范围。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
(一)因工伤和交通、医疗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受到人身损害的;
(二)因合法劳动权益受到损害的;
(三)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行为受到损害的;
(四)因征地、拆迁使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五)因假劣种子、农药、化肥以及环境污染使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援助的形式为:解答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案件的辩护及其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等。
三、主要形式
(1)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2)民事、行政诉讼代理
(3)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4)公证证明
(5)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四、申请条件
第一、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请求国家赔偿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第二、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法律援助第三、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五、申请程序
(一)申请人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申请由看守所在24小时内转交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所需提交的有关证件、证明材料由看守所通知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协助提供。
注意:
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
(二)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进行审查。
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六、申请方法
可以到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四、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五、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七、相关规定
《法律援助条例》第六条对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的质量作了明确规定,“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并且《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但是,这并不表明法律援助中途不能停止。
《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的,应当终止该项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二)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
(三)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
申请法律援助的注意事项
一、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不齐全的,法律援助机构要求申请人做出必要的补充或者说明,申请人未按要求做出补充或说明的,视为撤销申请。
二、申请人应如实陈述申请法律援助的事实和情况,保证其提供的证明和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三、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有异议的,可以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的,有权终止该项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以欺骗方式获得法律援助的;
(二)受援人的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三)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
(四)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五)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玖』 2010年行政工作总结及计划怎么写

可以借鉴一下下面这个

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在区各相关单位、社会各界的有力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努力营造和谐团结、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经过全区司法行政干部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社区矫正工作方面:在省内率先建立并运行“鼓楼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电子监控平台”。法律援助工作方面:在司法局增设区法援中心接待室;在区管20个律师事务所设立了法援工作站;新成立了“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管理方面:筹建成立市律师协会鼓楼联络组办公室。公证服务方面:1-10月公证收费218.07万元,同比增长20%以上;扩大公证处受理场所,改建公证处档案室。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方面:顺利完成“五五”普法验收;新开通了手机普法短信群发平台;加强了区司法局网站和普法网站的更新,刊发《鼓楼司法》22期、《依法治区工作简报》6期。人民调解工作方面:制定区调解组织考评和调解员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落实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成立了鼓楼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队伍建设方面:10街镇配齐了副科级司法所所长,新招收5名社工、4名专职调解员,制定了社工绩效考核办法。
一、业务工作方面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上半年,我区组织开展“五五”普法区级自查和迎检工作,由区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带队,并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成3个组,对10个街镇、10个社区、17个机关单位、1所学校、1个企业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并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积极抓好整改。对“五五”普法期间形成的图文资料进行了整理,形成了131卷普法依法治理软件资料,制作反映我区“五五”普法工作的光盘200张,组织相关部门制作、展示体现我区各个部门普法风貌的展板100多面,选送了区工商局、温泉街道、延安中学、庆城社区作为省、市检查单位,并于5月28日顺利通过市检查组验收,基本完成“五五”普法各项任务。
另外,加强了鼓楼政务网普法网页的更新工作,每月对各司法所、各科室信息报送情况进行通报。编发《鼓楼司法》20期,《依法治区简报》4期。区数字办支持我局开通了手机普法短信群发平台。
各司法所也积极协助街镇党工委(党委)、办事处(政府)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区重点工程建设、信访问题处置等发挥法律参谋作用。
(二)人民调解工作
1、建立区医患纠纷调处机构。根据榕委政发电【2010】17号《关于建立第三方调解处置工作机构的紧急通知》要求,成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区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医患纠纷。办公场所设在安泰街道原办公楼2层,配备了电脑等基本办公设施,并拨出经费对办公场所进行适当修缮。还招收1名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员,与十个街镇调解工作室专职人民调解员一起值班,负责接待、解答咨询、调解等工作。
2、强化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社区、街镇调解网络。组织各司法所以防激化为主要目标,切实加大世博会、国庆前后等敏感时期民间纠纷排查化解力度,重点加强对关系民生、久拖不决的纠纷的排查化解、监测报告,重点梳理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问题,析因定法,组织律师、专业调解员等依法化解。对疑难、重大、群体性的矛盾纠纷,街居调委会可提出申请,区法援中心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参与调解工作。由区法院法官授课,举办了街镇、社区调解骨干培训班。2010年1-10月,我区共排查调处民间纠纷403件,调解成功395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
3、健全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做好摸底登记和帮教。一是将试用的十个社工派到各司法所,并借助志愿者工作力量,各所对辖区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全面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适时掌握动态。二是与正规、合法、规模较大的就业中介机构联系,借助其资源,帮助有就业需求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中介费由安置帮教专项经费开支。近五年刑满释放人员和近三年解教人员登记在册的有407多人,符合低保条件的17人全部落实了低保。从事个体经营和其他方式安置的有368人,安置率达90.7%。
(三)法律服务工作。
1、律师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区管20家律师事务所的年检。二是办理律师事务所设立审批2件、律师执业登记审批18件。三是办理区管104名律师执业变更审批、律师所地址、合伙人变更审批77件。四是办理公民代理审批60件。五是在每个月区领导接待群众信访日,我们都从区属的律师事务所中,派出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引导上访群众走法律渠道解决信访问题。六是检查了区属20家律师事务所行风建设情况。随机抽取了各律师事务所部分当事人的联系方式,将向其发放意见征询表,征询当事人对律师所及其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情况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日常监督。
2、公证处工作
除日常公证业务外,公证处紧紧围绕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公证法律服务,如在公正旧屋区改建项目,贤南路、东水路、道山路道路项目,乌山西路凤湖片拆迁项目,温泉公园项目等中,我区公证处都积极配合,及时办理证据保全、现场监督等公证业务,在法律程序上保障区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向面临拆迁的群众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宣传公证知识和《婚姻法》、《继承法》等相关法律,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提出继承、分析、分割、赠与等相关的公证方案,化解他们的内部纠纷,在法律服务上促进拆迁等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还积极组织开展“公证进社区”活动,如与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开展对口联系,定期开展《公证法》宣传、现场受理,方便社区群众办理公证事务。
今年1-10月,办理各类公证2526件,其中国内民事公证 1989件、涉外民事公证537件。收费218.0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以上。
3、法律援助工作
继续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一是适当放宽经济困难的审查标准,及时满足困难群众、边缘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将农民工、零就业家庭、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企业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的被征地农民以及新失业人员等列入重点援助对象。二是与区法院密切配合,做好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援助工作。继续做好《法律援助证》的发放工作,对持证人免除经济困难审查。对情况紧急或者即将超过仲裁或诉讼时效的法律援助事项,可以先行受理。三是引导和帮助当事人依法在案件管辖所在地申请法律援助。对于简单案件,引导受援人尽量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减轻讼累。四是在司法局底层设置了专门的接待场所,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设施,聘请了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参与接待,并向社会公布咨询电话,方便群众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五是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开展“法律拥军”活动,在鼓楼区武装部挂牌成立了“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工作站”。
今年1-10月,我区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6件,其中民事30件、行政1件、刑事55 件;法律援助咨询600多人次。
4、“148”法律服务工作
通过深入开展“三比”活动,加强了“148”规范工作,真正兑现“四必”承诺,确保了电话畅通、答复明确、服务到位,全面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连续获得区政务大厅“优质服务”流动红旗。据统计,今年1-10月解答电话咨询123件,接待来访293人次。
(四)社区矫正工作
鼓楼区自2009年3月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43名,已解除矫正的有70名,现在册监管173人,社区矫正对象无一重新犯罪。在省内率先建立并运行“鼓楼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电子监控平台”,对首批28名矫正对象试点实施电子监控。有力地提升了监管水平,提高了监管的效率,为矫正对象的考核、评议、解教等提供了扎实可靠的电子数据依据,同时,也强化了对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
我区社区矫正工作得到媒体关注。《福建日报》10月13日法治版、11月4日IT在线版分别刊登:“鼓楼在全省率先试点社区矫正电子监控”、“社区司法矫正有了智能平台”;10月25 日,《福州日报》党报热线·社会新闻版以“从‘人盯人’到‘电子围墙’”为题报道我区在闽率先试行社区矫正“电子围墙” 。
还得到上级业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10月9日、26日,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肖仁辉主任、厅办公室朱一心副主任,市司法局俞建春局长、方振荣副局长等领导,省数字办施友连处长先后专门来我局调研“鼓楼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电子监控平台”建立、运转情况,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队伍建设方面
一是努力营造我区司法行政系统全体工作人员团结稳定、各尽其能、和谐相处的新局面。二是以行风建设和效能建设为抓手,树立良好的队伍形象。现全区十街镇司法所均配备副科级所长,配备率达100%,近期还将增加4名司法助理员,其中公务员招收2名,省内公务员中遴选2名。此外,经区政府同意,我局新招收5名社工,社工总数达到19名。补充了3名街镇专业调解员,新招收1名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员。我局还采用招募社区矫正志愿者、人民调解志愿者以及高校毕业生实习等方式作为司法所工作力量的补充。
三、制度建设方面
新制定了《鼓楼区法律援助中心办案补贴标准暂行规定》,修订了《法律援助中心案件指派制度》,定期公布案件受理、指派和办理情况,使之在案件受理、指派和发放律师办案补贴的过程中更加公开、公正和公平。修订了局机关的请休假制度。拟定了《鼓楼区调解组织考评办法(试行)》、《鼓楼区人民调解员绩效考核办法(试行)》、《鼓楼区社区矫正社工绩效考评办法(试行)》,进一步落实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调动人民调解员和社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环境建设方面
整修、加固了构成局部危房的两层土木结构的办公楼;改、扩建了卫生间;增添了部分灭火器,保证每个楼层都有两个以上灭火器;在每个楼层、重点部位都安装了监控探头;添置了部分花卉,调整办公用房保证各科室有独立的办公室。将局一楼原租给豪诚律师事务所的办公用房,调剂给公证处装修使用,同时对公证档案库进行升级改造,积极改变我区公证处办公用房的落后状况。
十个司法所的办公用房相对独立,已有6个达到80平方米,4个达到了近100平方米。今年已有2个街道启用了新的街道办公楼,年内我区还有2个街道要启用新的办公楼。相应司法所的办公面积有一定的增加。
五、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按照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各级纪委和上级业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紧密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增强监督管理职能,增强队伍的拒腐防变能力,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使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二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三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四是强化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规范局机关、公证处、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财务管理制度,严禁违反规定发放工资外资金、福利和补贴,加强对司法所专项经费、普法经费和法律援助业务经费使用的监督;严格执行《福州市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福州市公证员办理公证责任制若干规定》和《福建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认真开展法律服务、社区矫正执法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检查,防患于未然。认真实施《公务员法》和《行政许可法》,严肃工作纪律,深入治庸治懒。五是继续推进源头治腐工作。严格按照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的规定,做好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年检注册及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格的审核审查工作。继续推行“阳光工程”建设,在大宗物品采购、房屋修缮等方面实行公开招投标。进一步推行政务、所(处)务公开。重点是继续抓好财务收支公开,评先评优公开,晋升晋级公开,车辆使用情况公开,大宗用品采购公开。律师所、公证处重点是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执业程序公开。进一步规范网上上半年办理网上审批行为,有效防止体外循环。加强对“12345”诉求件办理的监督。
今年以来,我区司法行政工作虽然取得新的成效,但在司法局及司法所业务用房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紧紧围绕区中心工作,立足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真抓实干、积极作为,为鼓楼率先跨越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2011年司法行政工作思路:2011年是实施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年,也是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重要一年。鼓楼区司法行政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积极服务海西建设大局,以加强基层建设、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抓好司法所建设,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的职能作用,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
1、巩固完善“大调解”机制,全面推行人民调解绩效奖励制度,本着激励,“以奖代补”的原则,进一步落实人民调解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人民调解工作延伸到社会和各个领域,落实重大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预案,确保矛盾纠纷调处率98%以上,成功率96%以上。结合《人民调解法》的实施,加强《人民调解法》的宣传,举办两期全区调解骨干培训班。与相关部门、单位协作,考虑成立行业调解机构。
2、加强安置帮教工作。以控制“两率”为安置帮教工作目标努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要进一步完善帮教安置网络,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接收、帮教、管控、安置等各个工作环节实行动态管理,健全司法所、社区、单位、家庭的无缝衔接机制,继续开展刑释解教人员排查回访专项活动,创新帮教方式,确定帮教类别,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帮教档案,教育和引导刑释解教人员依法从业、合法创业,依托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街镇劳动站,安排刑释解教人员岗前劳动技能培训,对有就业需求的刑释解教人员百分百提供就业机会,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年内帮教率要达96%以上,安置率要达90%以上,努力把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
3、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继续围绕教育监管这个核心,扎实抓好衔接接收、监管帮扶、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工作,确保国家刑罚依法规范执行。要严把人员“进入关”,做到传递、报到、登记、建档等手续齐全,程序规范。对矫正对象实施科学分类,改善现有的技术装备,对矫正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监管工作水平。切实做到对社区服刑人员底数清、情况明,突出重点人员监管。对重新违法犯罪风险较高的人员要实施重点管控、重点教育、重点帮助、重点转化,严防脱管漏管和重大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要注重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的认同感。
在今年试点社区矫正电子监控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系统功能,全面推广实施社区矫正电子监控,形成我区特色。加强矫正社工的绩效考核、技能培训,逐步提高社工待遇和工作水平。
二、认真总结“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进程,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1、继续抓好重点对象普法,促进全民普法深入开展。一是以提高依法执政意识为重点,推进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举办全区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法制讲座。二是以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为重点,加强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以增强引导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为重点,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小学生网络法律知识竞赛。四是以推进依法诚信经营为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2、深化依法治理,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法治化进程。继续推进依法治区、依法治街镇(社区)、依法治单位的行业依法治理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推进各项工作的法治化管理。着力深化行业依法治理。切实提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基层依法治理。
3、加强依法治区成员单位的信息沟通,切实发挥网络平台的短信普法作用
三、紧紧围绕服务海西建设大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1、全面提升法律服务能力。选择一批在行政强制、及拆迁、建设、集体企业改制等方面有较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组建区政府法律顾问团队,从法律顾问角度服务我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广大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主动参与政府信访接待、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政府采购、社区建设、项目拆迁等经济项目,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推动法律服务为济建设的各个领域提供高效服务。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机构有条件的要设立涉台法律服务窗口,采取便民。利民措施,积极热情地为台商、台企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进一步加强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力度,推进律师事务所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战略,推动律师业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公证机构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健全规范法律服务秩序。加强律师、公证及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的教育管理,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严格规范法律程序和工作程序,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 经济效益的关系、质和量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维护 良好的法律服务秩序。
3、全面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水平,继续深化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落实法律援助十项便民措施,拓宽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发挥区、街(镇)、社区三级基层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作用,拟在学校、侨联等部门单位成立法律援助站,努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热点,及时分析法律援助工作现状,确定法律援助重点对象,科学调配区内法律服务资源,加大法律援助案件尤其是民事案件办理力度,及时快捷让更多的经济困难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获得法律援助。积极开展非诉讼法律援助活动,提高案件的办理效率和经费的使用效率。

福州市鼓楼区司法局
二0一0年十一月五日

热点内容
处置未分割遗产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2-26 02:17:02 浏览:526
日结工受法律和劳动法保护吗 发布:2024-12-26 02:15:41 浏览:769
琉璃中刑法 发布:2024-12-26 02:15:35 浏览:259
交通法规简介中学生 发布:2024-12-26 02:06:29 浏览:828
部队婚姻法上户口 发布:2024-12-26 01:35:56 浏览:882
民法上的民事权利有 发布:2024-12-26 01:21:35 浏览:52
挂靠不给注册章有法律责任么 发布:2024-12-26 01:10:09 浏览:573
司法姜明 发布:2024-12-26 01:09:24 浏览:81
劳动法是否规定要加押金 发布:2024-12-26 00:46:50 浏览:780
法治精神与创新 发布:2024-12-26 00:11:43 浏览: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