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崇左市凭祥镇法律援助联络员

崇左市凭祥镇法律援助联络员

发布时间: 2022-05-20 17:37:42

A. 司法所如何开展法律援助

1:在本乡镇开展来法制宣传自教育,让村民了解援助工作等
2:每村有调解员参加的联络员(司法所建村协理员)开展宣传协调等
3:司法所委派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援助等
4:聘请懂法律志愿者参与等法律援助
5:符合条件的援助户按要求提出书面申请
6:及时和司法局援助中心领导沟通汇报

B. 军地法律援助工作运行制度

一、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应援尽援”,确保常规制度设计惠及广大军人军属。2008年以来,省司法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其内涵是通过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提高法律援助提供能力和覆盖范围,确保每一个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都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一是逐步放宽经济困难认定标准,最早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作为经济困难认定标准,而后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至3倍作为经济困难标准,2012年正式在全省提出把城镇居民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村居民上年度人均纯收入作为经济困难认定标准。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由困难群体扩展至低收入群体,人群覆盖率达到全省总人口的40%以上,把更多的为部队贡献子弟的普通城乡军属家庭纳入法律援助覆盖范围。二是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着眼于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把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使包括广大军属在内普通群众的更多切身利益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得到法律援助。三是推动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在乡镇(街道办)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村(居)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员,把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延伸到广大农村和城市普通社区,使基层群众能够就近、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服务。
二、军地配合、协力推进,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专项制度设计。为更好贯彻党的拥军优属政策,提高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整体工作水平,在全面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2011年,省司法厅和省军区政治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和《河南省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共同启动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河南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对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专项制度设计,把军人军属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保障人群之一,明确了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省军区系统和驻豫部队的共同职责和任务,详细规定了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工作网络、衔接机制、操作流程、监督管理、组织领导、保障措施等,使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进入了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三、强化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针对性。为提高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效果,省司法厅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对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实行“三扩两免一授权”。“三扩”是指军人军属的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在应援尽援涵盖的事项范围基础上,再扩充三个领域:一是军人的婚姻纠纷;二是军属的工伤、农资产品质量纠纷;三是军人和军属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优抚优待金发放纠纷、人民法院立案的土地承包纠纷、宅基地纠纷和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纠纷。“两免”是指除《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免于审查经济状况的八种情况外,再增加两项免于审查经济状况的情形:一是义务兵申请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免予审查经济状况;二是军人执行国家和军队组织的作战行动以及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国际维和、海外护航、国际救援、军事外交和国际军演等重大军事任务期间,本人及与其有法定扶养关系的亲属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予审查经济状况。“一授权”是指根据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授权,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对扩大的军人军属法律援助事项进行审查,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直接受理,报送法律援助机构备案。
四、打造军地融合式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一是发挥法律援助常规服务网络作用。积极发挥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室、值班律师办公室、法律援助受理点的服务窗口作用,发挥“12348”电话咨询专线作用,及时接待、解答军人军属提出的法律问题,引导军人军属依法理性表达诉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二是构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各省辖市、县(市、区)分别在军分区(警备区)、县(市、区)人武部设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接受所在地同级法律援助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在乡镇(街道)武装部及驻豫部队团以上单位政治机关设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联络员。各军分区、人武部大力支持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及时选派业务骨干到岗工作。三是建立军地法律援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军地司法行政部门衔接配合更加通畅。四是推动军地法律援助服务网络衔接融合。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积极支持、指导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工作,对工作站受理的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及时指派人员办理并确保办案质量,并将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和联络员纳入当地法律援助业务培训规划。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严格按照法律援助标准,认真审查法律援助申请,符合条件的,向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律援助机构发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建议函。省军区系统积极协调驻豫部队,建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与驻豫部队团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的衔接机制,建立起有效的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五、建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开辟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案件快速受理、优先办理、特事特办,提高工作效率;优先安排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

C. 区司法局发街道办事处法律援助联络员聘书,聘期两年算不算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经验

当然可以算是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经验。但不知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帮助。如果说是考公务员之类还是可以的。

D. 如何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措施

党的十七大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对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向前推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民弱势群体比较多,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纠纷不断涌现,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为深入扎实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我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对有需求的困难群众实现应援尽援。不断探索,逐步扩大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使处于法律援助案件边缘上的困难群众及时获得了法律援助。现就我县当前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我县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摸清我县农村法律援助对象情况。

县地处市西北部,总面积3781平方公里,总人口13.6万人,共有13个乡镇,行政村220个,其中农村人口10.78万人,约占总人口79%。全县贫困人口14898人左右,其中城镇低保对象2572人,农村低保对象9680人,“五保”对象251人,困难学生1560人,全县残疾人5180人,因病致贫家庭1280户,因灾致贫家庭1320户,进城务工农民3400多人。

2、农村法律援助矛盾纠纷的特点。

通过调查农村法律援助的新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中经常发生的土地承包纠纷、宅基地纠纷、城镇化建设中的拆迁问题、土地征用补偿问题、农民工的工资、工伤、保险纠纷等等。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遇到的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当前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项重要责任。

3、农村法律援助存在问题。

农村困难群众多,加上城乡差距的存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普遍存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还比较薄弱,对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条件、程序等基本知识比较缺乏,部分居住地偏僻,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及不方便,更有部分残疾人不能亲自申请法律援助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因此大力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向基层延伸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1、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

针对我县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实际,为方便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在县司法局的领导下,
初在街道办、社区,乡镇司法所、乡镇、企业、工青联合会、学校设立了24个法律援助点、发展了联络员。随着基层法律援助站的建立和工作的不断深入,法律援助申请的渠道更加畅通、便捷、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更加及时高效。既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率,又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覆盖面,也有力的调动了各方资源,形成了社会共?斡氲墓ぷ餍赂窬帧?

2、建立法律援助协调机制。

为方便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儿童、下岗职工、贫困村户等农村弱势群众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法援中心积极探讨与老龄委、残联、团委、妇联、工会、民政等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分别在这些部门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站,落实联络员。今后还应经常性与公、检、法等单位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多方力量,发挥法律援助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3、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基层困难群众寻求法律援助的需求日趋增多,因此,法援中心以司法行政为主导,全面动员全县律师、法援机构的工作人员、法律服务人员、基层(村委会)法援社会志愿者纳入到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积极作用,缓解农村法律援助人员缺乏问题。

三、探索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方式

农村法律援助工作面宽、量大、情况复杂,我县法律援助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如何做好此项工作,现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想法。

1、积极协调,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

法律援助应争取领导广泛的重视和支持。不能只表现在形式上。做好弱势群体维权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法律援助条例》明确规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关键是落实问题。今后还应积极探索争取乡政府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基本的财政经费支持和必要的机构人员保障。因此,各级政府领导和推动对做好此项工作至关重要。

2、加大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

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召开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会议,通过会议进行宣传。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开辟专栏反复宣传农村法律援助方面的知识,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到繁华街道、广场、农村集市等地摆摊设点解答法律咨询,发送宣传资料或发放打印法援知识扑克牌等形式宣传农村法律援助常识,还可以利用接待农村法律援助对象进行宣传。近年来,我县在司法局统一领导下,法援中心开通“148”法律援助热线接待来访人,在互联网开辟“法援网”在线法律咨询,进乡村播放法制电影、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效果良好。通过这些宣传渠道和措施不断扩大对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有利增强农村法律援助对象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自觉性。

3、开展农村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相联接。

利用各乡镇基层司法所,把他作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前沿阵地。采取以调为主的工作方针,使基层群众纠纷尽量以调解的方式解决,避免矛盾激化,避免上访事件的发生,形成解决民间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4、广泛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上门服务活动。

法律援助工作者通过经常深入农民工密集地区、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常识的宣传,提高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率。近几年,我县在司法局统一组织的“法律六进”和“送百部法、进百家村”活动进社区调查问卷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援助上门服务宣传活动230余次,进村入户率达68%。底设计印制了16000余份法律援助年画,免费发送到农村和社区,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通过直接与农村法律援助对象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解答法律咨询,满足贫困群众的法律需求,逐步扩大了法律援助的影响力。

5、畅通农村法律援助对象服务渠道。

摸清我县城镇、农村“低保”、“五保”对象、残疾人、农民工家庭对法律援助的需求,开展送温暖活动,为他们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使他们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应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六行”活动社区行、乡村行、工地行、社保行、狱所行、信访行。目前,我县法律援助中心面向社区及农村贫困户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多张,有力的扩大了农村法律援助对象的覆盖面,使法律援助的阳光洒遍社会每个角落。

6、加强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和交流。

法律援助工作是一支新兴的队伍,目前人数不多,我县法律援助队伍中,有律师资格的占少数,是目前影响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培训,鼓励有资格的参加司法考试争取取得资格证。提高工作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7、优化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今后应从申请、受理、指派、办案、归档等各个环节,制定明确规范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更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策业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优化农村法律援助案件工作质量。

以上是对农村法律援助的一些思考,希望我们共同探讨,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创新,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和谐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E. 如何加强弱势群体应急救知识

党的十七大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对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向前推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民弱势群体比较多,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纠纷不断涌现,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为深入扎实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我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对有需求的困难群众实现应援尽援。不断探索,逐步扩大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使处于法律援助案件边缘上的困难群众及时获得了法律援助。现就我县当前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我县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摸清我县农村法律援助对象情况。

县地处市西北部,总面积3781平方公里,总人口13.6万人,共有13个乡镇,行政村220个,其中农村人口10.78万人,约占总人口79%。全县贫困人口14898人左右,其中城镇低保对象2572人,农村低保对象9680人,“五保”对象251人,困难学生1560人,全县残疾人5180人,因病致贫家庭1280户,因灾致贫家庭1320户,进城务工农民3400多人。

2、农村法律援助矛盾纠纷的特点。

通过调查农村法律援助的新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中经常发生的土地承包纠纷、宅基地纠纷、城镇化建设中的拆迁问题、土地征用补偿问题、农民工的工资、工伤、保险纠纷等等。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遇到的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当前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项重要责任。

3、农村法律援助存在问题。

农村困难群众多,加上城乡差距的存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普遍存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还比较薄弱,对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条件、程序等基本知识比较缺乏,部分居住地偏僻,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及不方便,更有部分残疾人不能亲自申请法律援助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因此大力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向基层延伸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1、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

针对我县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实际,为方便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在县司法局的领导下,
初在街道办、社区,乡镇司法所、乡镇、企业、工青联合会、学校设立了24个法律援助点、发展了联络员。随着基层法律援助站的建立和工作的不断深入,法律援助申请的渠道更加畅通、便捷、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更加及时高效。既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率,又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覆盖面,也有力的调动了各方资源,形成了社会共?斡氲墓ぷ餍赂窬帧?

2、建立法律援助协调机制。

为方便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儿童、下岗职工、贫困村户等农村弱势群众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法援中心积极探讨与老龄委、残联、团委、妇联、工会、民政等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分别在这些部门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站,落实联络员。今后还应经常性与公、检、法等单位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多方力量,发挥法律援助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3、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基层困难群众寻求法律援助的需求日趋增多,因此,法援中心以司法行政为主导,全面动员全县律师、法援机构的工作人员、法律服务人员、基层(村委会)法援社会志愿者纳入到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积极作用,缓解农村法律援助人员缺乏问题。

三、探索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方式

农村法律援助工作面宽、量大、情况复杂,我县法律援助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如何做好此项工作,现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想法。

1、积极协调,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

法律援助应争取领导广泛的重视和支持。不能只表现在形式上。做好弱势群体维权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法律援助条例》明确规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关键是落实问题。今后还应积极探索争取乡政府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基本的财政经费支持和必要的机构人员保障。因此,各级政府领导和推动对做好此项工作至关重要。

2、加大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

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召开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会议,通过会议进行宣传。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开辟专栏反复宣传农村法律援助方面的知识,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到繁华街道、广场、农村集市等地摆摊设点解答法律咨询,发送宣传资料或发放打印法援知识扑克牌等形式宣传农村法律援助常识,还可以利用接待农村法律援助对象进行宣传。近年来,我县在司法局统一领导下,法援中心开通“148”法律援助热线接待来访人,在互联网开辟“法援网”在线法律咨询,进乡村播放法制电影、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效果良好。通过这些宣传渠道和措施不断扩大对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有利增强农村法律援助对象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自觉性。

3、开展农村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相联接。

利用各乡镇基层司法所,把他作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前沿阵地。采取以调为主的工作方针,使基层群众纠纷尽量以调解的方式解决,避免矛盾激化,避免上访事件的发生,形成解决民间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4、广泛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上门服务活动。

法律援助工作者通过经常深入农民工密集地区、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常识的宣传,提高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率。近几年,我县在司法局统一组织的“法律六进”和“送百部法、进百家村”活动进社区调查问卷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援助上门服务宣传活动230余次,进村入户率达68%。底设计印制了16000余份法律援助年画,免费发送到农村和社区,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通过直接与农村法律援助对象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解答法律咨询,满足贫困群众的法律需求,逐步扩大了法律援助的影响力。

5、畅通农村法律援助对象服务渠道。

摸清我县城镇、农村“低保”、“五保”对象、残疾人、农民工家庭对法律援助的需求,开展送温暖活动,为他们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使他们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应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六行”活动社区行、乡村行、工地行、社保行、狱所行、信访行。目前,我县法律援助中心面向社区及农村贫困户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多张,有力的扩大了农村法律援助对象的覆盖面,使法律援助的阳光洒遍社会每个角落。

6、加强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和交流。

法律援助工作是一支新兴的队伍,目前人数不多,我县法律援助队伍中,有律师资格的占少数,是目前影响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培训,鼓励有资格的参加司法考试争取取得资格证。提高工作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7、优化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今后应从申请、受理、指派、办案、归档等各个环节,制定明确规范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更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策业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优化农村法律援助案件工作质量。

以上是对农村法律援助的一些思考,希望我们共同探讨,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创新,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和谐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F. 崇左市有哪些乡镇

崇左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37个镇、39个乡)

江州区(辖7个镇、2个乡)
太平镇 新和镇 濑湍镇 江州镇 左州镇 那隆镇 驮卢镇 罗白乡 板利乡
凭祥市(辖4个镇)
凭祥镇 友谊镇 上石镇 夏石镇
扶绥县(辖8个镇、3个乡)
新宁镇 渠黎镇 渠旧镇 柳桥镇 东门镇 山圩镇 中东镇 东罗镇 龙头乡 岜盆乡 昌平乡
大新县(辖5个镇、9个乡)
桃城镇 全茗镇 雷平镇 硕龙镇 下雷镇 五山乡 龙门乡 昌明乡 福隆乡 那岭乡 恩城乡 榄圩乡 宝圩乡 堪圩乡
天等县(辖4个镇、9个乡)
天等镇 龙茗镇 进结镇 向都镇 都康乡 宁干乡 驮堪乡 福新乡 东平乡 进远乡 上映乡 把荷乡 小山乡
宁明县(辖4个镇、9个乡)
城中镇 爱店镇 明江镇 海渊镇 亭亮乡 寨安乡 峙浪乡 东安乡 板棍乡 北江乡 桐棉乡 那堪乡 那楠乡
龙州县(辖5个镇、7个乡)
龙州镇 下冻镇 水口镇 金龙镇 响水镇 八角乡 上降乡 彬桥乡 上龙乡 武德乡 逐卜乡 上金乡

G. 济宁市法律援助现状

自1997年济宁建立和实施法律援助制度以来,十年内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9120余件,受援人数达1.3万余人次。特别是为妇女、青少年、农民工、困难职工等弱势群体打开方便之门,切实维护了百姓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济宁市法律援助中心于1997年揭牌成立后,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全市十二个县市区就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分别与工会、团委、妇联、老龄委、残联、武装部等部门团体联合设立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联络室,利用部门团体联系特殊群体较为紧密和自身维权资源优势,为特殊群体寻求法律援助打开了方便之门。

首先将社会救助对象纳入法律援助范围,设立了职工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了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与劳动仲裁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主动配合工会做好职工维权工作。充分发挥女律师的优势,定期到妇联值班接访。积极参与青少年维权工作,市法援中心被聘为首批青少年维权指导服务单位和“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共建单位,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定期对残疾人维权干部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开展残疾人维权结对帮扶活动,与一批特困残疾人签订“残疾人援助中心法律顾问协议”,较好地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与劳动、建设等部门通力合作,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损害赔偿等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代理了大批农民工维权案件。

本报济宁10月31日讯 在10月31日济宁市法律援助工作会议上,32个先进集体和55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济宁市司法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适时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适当提高经济困难标准,大幅度增加受援群体。
记者从当日会议上了解到,济宁市司法局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90%以上村居明确法律援助联络员,形成县有中心、乡镇(街道)有工作站、村(居)有联络员的三级联动格局。同时,推行法律援助救济卡制度,给农村军烈属、特困户、五保户发放法律援助救济卡两万余张,实现法律援助申请在全市“一卡通”。济宁市、邹城、任城、微山法律援助中心还在辖区监狱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室,大力开展在押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和帮教活动。
据悉,济宁市司法局将以现在人口万分之一的援助率为法律援助办案基数,每年提高办案数量20%,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将法律援助覆盖面提高到人口的万分之1.5左右,实现更高层次的应援尽援。今后,济宁市司法局将大力推行法律援助公开,将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范围和程序向群众公示,方便群众运用法律援助。对于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主动上门服务。强化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9日,记者从济宁市司法局获悉,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包括:农民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农民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伤残补助费、伤残津贴等工伤待遇的;农民工其他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事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由对受诉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劳动仲裁机构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对于进入劳动仲裁程序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征得各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可通过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协助劳动仲裁员,进行庭前调解。

农民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缓收、减收、免收仲裁费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法律援助机构出具的《给予法律援助决定书》,先行作出缓收仲裁费的决定,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待案件裁决后,再根据情况决定仲裁费用的承担,确需农民工承担的,应当减收或免收仲裁费用

至于存在的问题嘛,主要是经费不足,宣传不够

H. 县级政法机关怎样落实司法体制改革

顶层设计是中央的事,基层政法机关应当按中央的决策贯彻落实。同时基层也可以在具体的工作上对司法体制改革进行探索:

一、 全面落实社区矫正工作

建立以司法所工作人员为主、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积极协助的专群结合的工作队伍,建立接收、监管、教育、解除矫正等制度,形成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在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种教育矫正、社会帮扶等方法,不断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和水平,促使社区服刑人员顺利融入社会,重新违法犯罪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

二、 深化法律援助制度改革

构建纵横相交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在纵向上,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乡镇法律援助工作部为支点、村(居委会)法律援助联络员为辅助的三级工作体系。在横向上,与县残联、妇联、总工会、关工委、老龄委协作组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下岗职工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军人军属、未成年人、在押在教人员及农民工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横向援助体系基本覆盖弱势人员集中的主要群体。纵向到达村(居委会),横向涉及各主要弱势群体,从而形成了在纵向上规范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制度建设,基础建设和人员建设、提升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援助能力,确保法律援助深入基层,扶助百姓;在横向上加大社会法律援助资源的整合力度,提升各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援助能力,保证法律援助对弱势群体的覆盖范围。在整体上强化法律援助网络的管理机制,形成综合优势。强化各法律援助机构及人员的管理,以目标管理、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措施,提高各机构的协作协调能力。

三、 贯彻《人民调解法》,推进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

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在民商事审判中,坚持“以调为主、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审判方针,强化调解意识。在办案方式上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加大巡回审判力度,让法官到案发地就地开庭、听证和调解,减轻当事人诉累,减少当事人的对立情绪,为案件调解奠定基础,使案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四、 加强安置帮教工作。

做好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按照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断探索新时期做好两劳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新路子。建立健全各级安置帮教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档案,实现网络化、规范化管理。

五、加强司法行政经费保障体制机制改革。

1、推行部门预算。对政法部门实行“人员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标准、专项经费按需要”的办法进行预算安排,确保正常办公和办案工作需要。2、严格实行收支脱钩。对政法部门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对政法部门的收费和罚没收入,全额用于政法部门办案、办公、建设和装备更新。3、努力化解政法债务。4、尽力保障办案及装备经费。

热点内容
吴春燕民法 发布:2024-11-05 21:22:09 浏览:286
最新劳动法2013全文 发布:2024-11-05 19:11:30 浏览:105
比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异 发布:2024-11-05 18:47:44 浏览:561
劳动法离职后工作服的规定 发布:2024-11-05 18:42:47 浏览:855
劳动法直接辞职有工资吗 发布:2024-11-05 18:36:40 浏览:117
玉溪红塔区法院 发布:2024-11-05 18:35:12 浏览:204
2017劳动法流产假 发布:2024-11-05 14:20:40 浏览:255
顶级律师年薪 发布:2024-11-05 13:45:14 浏览: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诵2017 发布:2024-11-05 13:12:32 浏览:68
上诉法院流程 发布:2024-11-05 11:37:58 浏览: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