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司并购中国公司的法律
㈠ 总公司在美国被收购了,中国的分公司员工有没有补偿,(劳动合同会终止重签)
公司被收购,不影响你们劳动合同的履行。(正常进行合同,无补偿)。
员工主动提出离职,无补偿。
原公司要裁员,你们可以要求按照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赔偿金。(每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按半年计算)
进入新公司后,过一段时间新公司裁员,那么新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每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按半年计算,该计算时间为原公司和新公司服务的总时间)
㈡ 跨国并购
一、全球第五次跨国并购的新特点 1.并购规模巨大,强强联合显著增多,产生了许多“巨无霸”的跨国企业集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涌现出了许多巨型跨国公司相互之间并购的案例,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如1995年美国迪尼斯公司宣布以290亿美元收购美国广播公司的母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1999年英国的沃达丰以650亿美元并购美国空中通讯公司案。这些跨国公司并购的资产规模巨大,对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此次全球企业并购活动不仅表现为大小企业之间的相互吞并,而且发生在两个势均力敌的大企业之间的并购日益增多,成为这次并购的显著特征。1998年艾克森—美孚兼并案以近790亿美元的价格创下了行业并购史上的最高记录;而2000年新兴的互联网公司美国在线宣布以18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著名的传统媒体企业时代华纳,成为迄今为止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一宗并购案。 2.并购数量增多,产业进一步向国际化发展。以美国为例,从数量上讲,前四次并购浪潮中企业并购数量平均每年分别是530、916、1650和3000起。而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1995年在5000起以上,1996年则达到1万多起的记录。1995—1997年,美国共有2.76万家企业参与并购活动,比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数目还多。跨国并购活动的增加,表明市场进一步全球化,产业进一步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因为跨国并购活动目前主要发生在能源、电信、银行业,这说明兼并国都在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把传统产业、夕阳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这种转移需要统一的世界市场才能够顺畅。 3.在技术、资本密集的传统领域出现了超级并购。本来在技术、资本密集的传统领域,市场集中度已很高,并有垄断之嫌,但在这次的跨国并购浪潮中,仍出现了多起超级并购案例。如1998年德国戴母勒—奔驰汽车公司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组成世界第二大汽车集团;2000年英国沃达丰以约132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德国的曼内斯曼电讯,成为全球最大的超级并购案例。这些兼并案追求的是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谋求资源的最优配置,增强企业集团的竞争力。 4.横向并购显著增加,换股成为主要交易方式。从并购双方的行业相互关系划分,跨国并购主要有三种方式:竞争对手之间的横向并购、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合并的纵向并购和既非竞争对手、又在纵向上不具有现实或潜在横向关系的企业之间的混合并购。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1999年,横向并购在全部国际并购中的比重由1993年的50%左右上升到70%;垂直并购在全部跨国并购中的比重除1987年一度接近20%外,在1998—1999年间基本保持在10%以下;而混合并购在全球并购中的比重由1993年的4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30%以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横向跨国并购在全球并购中所占的份额不管是从数量还是价值看都占绝对优势。从近两年来世界跨国并购的趋势看,在企业并购支付中现金支付比例逐渐下降,股票支付方式和混合支付方式的比重逐渐上升。如在美国企业并购中,现金支付比重从1976年的52%降到1996年的33%,而股票支付方式和混合支付方式比重分别从1976年的26%和20%增长到1996年的29%和28%。可见美国企业并购支付方式尤以股票交易为主。 5.跨国企业兼并与剥离并存。一方面各公司争相并购其他公司;而另一方面也纷纷把与自己主要业务无关的分支机构出售出去。如通用汽车把所属的电子数据系统公司出售出去,这与第三次兼并浪潮中的多元化经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 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进入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浪潮愈演愈烈。发达国家强强联手进行兼并重组的案例层出不穷,德国戴姆勒-奔驰与美国克莱斯勒、法国雷诺与日本日产、德意志银行与美孚银行、bp与阿莫科这些大型集团之间的相互并购,极大地增强了各自的竞争实力,使之成为各自产业中的“巨无霸”。而发达国家企业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并购数量和金额也在迅速增加,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由于亚洲各国资产普遍严重低估,欧美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纷纷斥巨资大举兼并收购亚洲的企业。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成为必然。跨国并购能使国外企业利用东道国企业原有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一般可以享受东道国给予的优惠政策,同时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内部,相比直接商品出口又可减少民族抵触情绪,因而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随着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逐步深化和中国入世进程的日益临近,中国也必将越来越深地卷入这次跨国并购的浪潮之中。中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各种层次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对中国国内企业进行并购,既可以减少竞争对手,又可以使跨国公司更加快速有效地进入中国市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的并购也必将大规模地展开。而中国企业相对于跨国公司实力弱小,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上都无法与之抗衡,国有企业改革由于产权、资金等问题步履维艰。为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免遭淘汰,中国企业也希望借助外资发展壮大,这就形成了并购的基础。 利弊 一、有利方面 1.可以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有企业自身积累不足,缺乏技术改造所需的资金,限制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缺乏技术改造所需的资金积累必然导致企业发展缺乏后劲,一遇竞争即面临困境。国有企业要转换机制、走出困境,一要靠深化改革,二要靠加大技改投资力度,三要靠减轻负债和社会负担。这三项措施都需要资金投入。当前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是银行贷款,二是企业自筹,三是利用外资。由于企业负债日益加重,偿还能力不足,贷款越来越困难;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恶化,已没有积累的能力。因此,直接利用外资就成为国有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直接利用外资嫁接改造老企业对弥补工业技改的资金缺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持续地进行技术升级换代,如果没有持续的技改投入,即使企业目前经济效益比较好,在长期竞争中也将难以维持。天津的一批家电企业,电子通信产业企业和一些机械工业企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与外商合资的。这些企业合资后,不仅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而且增强了发展后劲。 2.可以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不可否认,跨国公司近年来引入中国的技术绝大多数并非是其最先进的,有些甚至是已经处于衰退期的成熟技术,尽管如此,绝大多数技术仍高于国内水平。跨国并购可以推动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并通过技术外溢和扩散等途径带动国内同行业企业的技术升级。由中方控股的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公司,现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程控交换机生产企业。在电梯业,我国企业先后与瑞士迅达、美国奥的斯、日本三菱和日立分别在北京、天津和广州建立四个合资企业。十年间,中国电梯行业在技术上进步了30年,产业规模和产量提高了几百倍。在四家合资电梯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有100多家小电梯企业也还在发展,仅有很少一部分的高级电梯需进口。 3.可以促使国有企业转换机制 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国企产权关系不明晰,投资主体不明确。近十年来,国企不断进行改革,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企业效率与就业之间、骨干企业与其负担的社会福利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不能有效理清。国有企业引入外国直接投资,实现了国有企业与外商资本的结合,不仅改变了国有企业单一的资产结构,而且通过产权界定、资产评估、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使产权关系明晰;国有资产与外资合二为一,资本追逐利润的属性便显现出来,一改国有资产动力不足、约束力软化的弊端;资本要求增值的本性将毫不留情地排除一切非生产经营因素的干扰,甩掉企业的“包袱”,实现要素的合理组合和技术进步;由于合资企业外商参与管理,并参照合资企业法运作,这就从产权和法律制度上解决了政企不分的问题。与此同时,合资企业采用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在工资制度上引入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依法建立起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企业成为能够与市场经济完全接轨的市场竞争主体。与此同时,并购重组时国企可以与跨国公司进行协商,采取多种途径来解决富余人员的安置和债务偿还问题,这对处于停产、半停产和严重亏损状态的国企来说更是一条较好的出路。 4.可以使国内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 根据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种产品的生产依次在创新国、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转移。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时候,跨国公司会考虑已有的分支机构和生产能力。在同等条件下,如跨国公司在中国有其权益,会优先考虑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来,从而使中国较其他发展中国家获得一定的技术优势。 5.可以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通过并购,跨国公司可以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入中国。企业并购后在其中工作的中方技术和管理人员,将构成未来中国企业的有生力量。 二、不利方面 1.技术方面。 技术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前面已经提到,单纯依靠并购由跨国公司引入先进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跨国公司一贯依靠技术垄断来实现其对市场的不同程度的垄断,而且往往对市场垄断程度越高,就越不愿将技术转移给东道国。跨国公司看重的是东道国的市场,不会心甘情愿地在这个市场上培育出一个强劲的对手。以汽车工业为例,据国内学者研究,从50-60年代对拉美汽车工业的控制,到80年代后期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控制,跨国公司实行的首先在于非股权控制,而不是以股权控制为主。外国汽车公司直接投资中国的形式是中外合资经营,对建立的“四大中外合资企业”的控制主要不是来自股权控制,而是从市场标准、技术缺口、品牌和知识产权及质量认证等方面,使中国的汽车工业四大合资企业完全置于外方的控制之中。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汽车业(主要是指轿车)自主开发能力以及高水平地达到国际要求的国产化能力难能进步是不令人奇怪的。合资10年,上海桑塔纳戴着“十年一贯制”的帽子,并没有什么开发能力可言。相反,有迹象表明,限制合资企业中方的自主开发能力是某些外商喜欢用ckd(完全散件组装)方式的原因。在这种ckd的模式下,中国企业永远只能获得即将过时的生产技术,甚至连这种技术也无从获得。中方尽管拥有多数股权,但技术引进决策权掌握在外方手中,只能沦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低级加工组装工厂。这反映出跨国公司始终将核心技术和研究开发掌握在母国手中,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作用极为有限。 跨国并购后,跨国公司子公司可以通过对当地技术研究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开发素质,这可能改善国内的技术创新环境,因为科技开发人员可以在国内外厂商之间流动。但是,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同时还会提高技术人员的雇佣成本,这就从相反的方向影响了研究开发成本。而且,正是由于财务雄厚的跨国公司抬高了技术人员薪水,国内企业的研究与开发队伍稳定性更差了,这可能对这些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连贯性带来深刻的影响。总的看来,跨国公司对国内厂商创新能力这方面的影响非常复杂,很难估测其净效应。 技术扩散是国内厂商研究开发创新动力和能力受影响的另一渠道。由于研究人员在公司间的流动性导致的技术泄密、产品拆装等模仿手段的使用,以及跨国公司本身的示范作用等因素,都避免不了导致跨国公司技术不同程度的无意扩散。它虽可能使国内厂商获益,却也会抑制它的技术创新动机。在存在技术扩散的环境,不仅模仿者的产品会使创新厂商失去一部分市场,使后者无法实现其创新的全部价值,而且模仿者还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对对手未来的市场地位形成潜在威胁。所以研究开发溢出效应降低了厂商的创新动机。 2.跨国并购可能会抑制国内企业家要素的积累和成长。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除了依靠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积累和成长外,更重要的是依靠本地企业家要素的积累和成长。企业家要素是当地技术、生产和组织创新的源泉,也是调动当地各种资源,形成当地经济长期发展基础的关键要素。跨国公司在兼并与收购后为了贯彻其全球战略,往往会控制公司的主要领导地位,原有中方领导者或者被迫服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安排,或者被排挤到次要位置。同时,跨国公司为在东道国取得垄断高额利润,往往采取倾销等手段打击国内同类竞争者。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在广告、销售渠道等方面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度,往往使得国内企业家无法与之抗衡而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或者陷入苦境。国内手机市场洋品牌一统天下,胶片市场上柯达、富士两巨头的低价倾销,以及饮料市场上两家“可乐”的称霸,无一不体现了公司对当地企业家要素的压制与排斥,结果造成相应领域本国经济长期发展动力的不足。 3.会导致本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依赖性。 在当代国际分工中,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管理技能和销售技能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基础。中国的企业一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与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地被跨国公司卷入国际分工活动,这就造成其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技术、管理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依赖。 4.可能会导致国民财富的流失。 跨国公司在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时,倾向于低估国有企业资产,在国有企业处于经营困境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并购前没有对国企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合理评估,往往会在并购中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近年来与外商合资的国内企业的名牌、商标一个个消失,应在未来并购中引起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 此外,并购后外方的利润汇出也值得关注。目前我国市场机遇空间广阔,外商把大量利润以再投资的形式追加到三资企业中,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当外商完成规模扩张后,大量利润汇出在所难免。外商垄断了我国的某些行业,使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正常利润,而且也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这是国民财富的巨大流失。 5.可能会削弱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一些公司的子公司已经遍布于我国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并在部分行业形成寡头垄断和独家垄断的局面。这些行业经营发展战略,已经脱离了国家的行业监督,如子午线轮胎、液压挖掘机、程控交换机、部分家电产品,在企业数量、生产品种和规模、生产布局等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都无从干预和协调。跨国公司母公司从其全球战略经营出发,来安排子公司在我国的发展,不仅背离的行业总体规划,而且使国家的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手段的调节力度下降。例如,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它们在我国国内的子公司可以对金融政策作出较少的反应;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可以采用高进低出、转移定价,抽逃利润的方法,使企业长期微利或亏损,以逃避税收,从而损害国家财政政策。 对策 基于以上利弊分析,我国的企业在接受跨国公司并购时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跨国公司及其外国直接投资活动的介入应当以不损害当地企业的成长发育为限,二是跨国公司永远只是促使当地企业发展的一个配角,而不是主角。超越了这些限制造成的只是对当地经济发展潜力(资源比较优势)的浪费和对当地“自立”根基(当地企业)的扼杀。反之,如果是外国直接投资适度介入,则跨国公司还会促使当地企业的成长及东道国自立目标的快速实现。 具体说来: 1.要保护和发展支柱产业。凡涉及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产业,在并购中一定要坚持中方的多数股权以及技术的控制权。 2.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技术引进标准和增值率。要尽量避免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提供低水平技术,导致并购后的企业停留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增值链条中的低水平层次这种情况。对于并购后企业产品价值增值超过相应标准的行为还可以给予优惠。 3.完善国内竞争法规。应制定反垄断法,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尽量减少由于外资进入而导致的市场扭曲和对本国企业家才能要素的抑制。 4.完善并购前国有企业资产评估机制。坚持建立高质量的资产评估队伍和公正的评估机构,评估时要充分考虑国内企业原有市场、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跨国并购浪潮给我国的企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面对虎视眈眈的国外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即将到来的国企兼并收购浪潮中,保持民族产业的相对独立性,并借助兼并与收购使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同时,中国企业也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走出国门,去兼并收购国外的企业,以使跨国并购的种种优势在我们自己身上得以实现。 这里所说的支柱产业,不仅包括能源、化工、电子、钢铁等传统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更应当包括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它们代表未来国际生产分工的制高点,决定着未来世界财富的分配。在这些领域中,应有限制地实施市场准入,不能全面开放。即使允许这些领域的兼并与收购,也要确保中方的多数股权和绝对的技术决策权。在这方面,无论是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是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强调“民族产业”的问题。美国80年代曾就外国人以收购股票形式对美国企业并购、进而接收美国的经济主权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的讨论,并根据1988年通过的贸易法案中的5021条款,制定了为国家安全而采取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内容是,凡是被认为影响了美国国家安全的企业并购活动要受到专门委员会的审查。总统根据该委员会的建议,可以下令阻止外国投资者的该类活动。日本则一贯有制度不透明、非贸易壁垒多的名声。韩国则规定外资企业不准与当地企业竞争,更不用说收购当地企业了,而且还有外资逐渐退出的要求。
㈢ 从法律的角度,到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应该遵守美国的哪些法律
不在美国成立的美国上市公司原则上只需要遵守美国的证券法规及交易所规定即 可,但也有例外,比如美国反海外腐败法案,就对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美国上市 外国公司都具有管辖权。
㈣ 美国壳公司并购中国的公司要报备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㈤ 国内并购国外企业应该注意哪些风险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中国企业在并购行为中需要谨慎,要全面分析机遇背后的风险,以防陷入“并购陷阱”。如何寻找战略并购的对象,在谈判的前期、中期如何甄别风险,合并后如何整合企业,都是迈向海外的中国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政治风险
如果两国在经济上是合作伙伴与互利共赢关系,东道国就会对中国企业到其境内投资持欢迎态度;如果两国在经济上是竞争甚至是敌对关系,东道国便有可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百般阻挠和刁难。为了保障本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安全,有些国家对于外资常常采取戒备的态度,如规定本国资源类企业不能被外国的国有企业收购,即使允许收购的,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审批等。因此,进行海外并购,需要清楚地了解一些国家的敏感领域,比如能源、金融、先进技术,特别是军民两用的技术和基础设施等。
法律风险
各国针对外商投资的法律、审查制度、监管制度差别很大。例如,每个国家都有反托拉斯法,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在审查程序上差别很大。若这方面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谈判成本升高、交易时间拉长,最终可能导致并购谈判失败。海外并购还面临国际法律法规的适应问题。包括东道国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律规范以及国际商务行为需要遵守的法律规范。由于对当地法律的疏忽和陌生,许多中国企业在从事海外投资时都曾遭遇法律麻烦。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必须重视、了解和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
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并购定价、融资和并购支付等环节,一旦某项财务决策引起了企业财务状况得恶化,将可能导致并购行为的终结或者失败。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和对资金链的隐忧都是控制财务风险需要考虑的问题。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很多公司的市值下滑,中国部分企业过于盲目地进行海外收购,但没有考虑过被收购企业是否与自身长期的经营发展战略相契合,并购成为一种冲动行为。为抵御财务风险,企业可在谈判中设置特别条款,通过估值的方式将风险排除,以避免交割时交易成本增加;也可对投资架构进行税务筹划,以降低融资等行为涉及的实际税负。
整合风险
收购方应在谈判前期就考虑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如成本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等。然而,很多企业没有重视这个环节,最终导致并购失败。一般来讲,并购整合的过程中,会面临企业管理文化的差异、市场定位的差异以及一些政治因素所导致的整合不畅等问题。对于打算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一定要做好并购前的市场调查工作,熟悉国外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并需要与被并购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保证并购行为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一致。(本文摘自《银行家》)
㈥ 关于外企收购中国企业
中国目前最大的危险是外资正不断吞并(并购)中国企业,这不仅严重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将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实权,过去中央很多好的政策无法真正落实到地方或者阻力重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正是因为外国收购并控制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国有企业和民族产业!这等于捆绑住了国家的手脚,后患无穷!而且国企被外国并购重组必将架空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想想过去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反常事情就明白了。在将来,我国坦克的零部件由外国控制的中国企业提供,在战场上会莫名其妙地出故障;飞机发动机由外国提供,在战场上会莫名其妙地熄火(我国武装直升机的发动机居然由美国提供);美国凯雷并购徐工,中国重型装备由美国参与制造,到时候就不仅是炮弹里掺沙子的问题了......另外在将来,难道让我们的下一代吃的食品由外国提供、喝的饮料由外国提供、治病的药品由外国提供、脸上擦的化妆品由外国提供......一旦外国看中国的某项政策不顺眼,就会“不慎”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药品安全事故......
我国企业竟然向外国同业竞争者融资,这岂不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竞争者的手中,任人宰割吗?大家请想一想,当代大学生读了多年书,最后只能争着给洋人打工, 争的是头破血流,最后洋人的企业还挑三拣四的不要你呢!我们的民族工业最后都落在外国人的手中,我们中国人还有什么好日子过吗?
还有以下这些令人心痛的事实:
▲英国联合利华“租借”中华牙膏:
中华牙膏是中国最早、最具知名度的牙膏品牌之一。1994年初,英国联合利华公司取得了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中华”牙膏。随后,中华牙膏的销量一直未能增长,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 法国达能收购乐百氏:
位于广东中山的乐百氏曾是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之一,中国最著名的饮料品牌,其“乐百氏”奶曾连续六年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00年3月,法国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此后几年,这个曾经与娃哈哈一起争雄的著名饮料生产商一蹶不振。
▲ 德国美洁时收购活力28:
原为湖北沙市日化公司所有,曾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日化品牌。1996年,沙市日化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活力28”品牌由合资公司使用。现在,“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已经难觅其踪。
▲ 法国欧莱雅收购小护士:
小护士创立于1992年,曾是中国市场三大护肤品牌之一。2003年12月,法国欧莱雅集团全资收购了小护士,随后该品牌被雪藏。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已几乎销声匿迹。
▲ 百事可乐收购天府可乐:
天府可乐诞生于重庆,曾经的国宴饮品,曾以高达75%的市场份额风靡全国。1994年,天府可乐以区区3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贱卖给了百事可乐。几年后,“天府可乐”品牌便被雪藏,现在早已在市场上消失。
▲ 美国庄臣收购美加净:
原为上海家化集团旗下知名品牌,一度占有国内日化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美国庄臣公司合资成立了露美庄臣有限公司,美加净品牌由庄臣全面管理。随后“美加净”商标被搁置,销量一落千丈。上海家化于1995年出巨资购回了美加净商标,但已经错过了发展的宝贵时机。
▲ 美国吉列收购南孚电池:
曾占有国内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自1999年起,南孚先后引入摩根士丹利等战略投资者,后股权被数次转让,2003年,美国吉列取得南孚72%的股权。吉列曾是南孚主要的竞争对手,其“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始终敌不过南孚。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
▲ 美国强生收购大宝:
大宝化妆品公司成立于1999年,其“大宝”品牌一度在国内化妆品品牌中销量第一。2007年初,大宝开始挂牌出售,雅芳、强生、联合利华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介入。2008年7月,大宝成为美国强生的全资子公司。近几年,大宝业绩逐年下滑。
▲ 美国凯雷并购徐工:
江苏徐工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的行业排头企业,其“徐工”商标是行业内首个“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意欲洽购徐工;2006年,就在凯雷收购徐工机械等待管理层审批的关口,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自己的博客内发起了对此项收购的反对战。面对压力,凯雷方面逐步把收购份额由85%下降到50%,后来又将为45%。既便如此,该收购还是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僵着之中。至2008年7月,双方有效期三年的认购协议到期,该案不了了之。
▲ 法国赛博收购苏泊尔:
苏泊尔是一家位于浙江台州的家族企业,中国炊具行业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占国内压力锅市场40%的份额。2006年,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法国赛博宣布欲控股苏泊尔,引发了炊具行业的激烈抵制。2007年初,此并购案获商务部批准,当年12月,法国赛博集团以3.27亿欧元的价格获得苏泊尔52.74%的股权。
像乐百士、小护士、活力28这些原本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在被外资并购后全军覆没,都悄然消失于市场。还有美加净,在上海家化从美国庄臣手里买回来之前,已被雪藏10年。目前中国日常用品的国内品牌几乎已经全军覆没。另外大家都认为青岛啤酒是中国的著名品牌,但是大家还认为青岛啤酒还是中国企业吗?告诉大家一个数字,青岛国资局控股仅仅30%,但是第二大股东是谁呢?来自美国的安海斯——布希公司控股27%,只要它再多买4%的H股,中国的青岛啤酒就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外资企业!
我国为什么非要将原本属于中国的企业卖给外国?我国连神舟飞船这样的高技术装备都能研制成功,难道还经营不好那些民族产业吗?!更何况那些民族品牌曾经拥有辉煌的业绩,但被卖给外国后一蹶不振销声匿迹,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难道不觉得痛心吗?!
我国反垄断法第27条虽然规定了商务部在审查的时候必须考虑六个因素,但是却没有量化的具体标准,导致很多人几乎不可能根据这些标准来预测外国是否会吞并中国企业。最终一个个民族品牌悲壮的倒下了......
㈦ 如果在国内的外资企业不盈利,可以并购国内的实体企业吗
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法律问题
摘 要:针对目前日益活跃的企业并购现象,本文分别从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立法情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论述,并把并购分为三个阶段,就并购中涉及到的各方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做了专门探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关于企业并购这一问题无论在法律建设、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中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关键词:企业并购;问题
并购历来是证券市场永恒的话题。 在西方各国的经济生活中,企业之间系统规范的兼并和收购是较普遍进行的经济活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熟,证券法律法规的完善,近几年来企业并购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欧美占全球并购交易总额比重下降,亚太比重上升,其中中国市场的活跃令人不可小视。美国波士顿金融公司估计,中国公司的并购额在过去5年里,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成为亚洲第三大并购市场,在亚太区不断增长的合并交易数量及交易金额中居领先地位。“2004年,中国在亚洲国家(除日本外)的总并购额中的比例仅占20%,但是,2005年以及未来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并购圈中的重要国家。”国际知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全球并购业务部主管马克·夏弗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表示。[1]
一、企业并购概述
公司并购指的是公司的兼并与收购(merger & acquisition简写为M&A或takeovers and merger简写为T&M)的总称。 公司的兼并与收购常被连在一起使用,但二者实际并非同一概念,其各自的内涵、外延及其规范法律也大有不同。
公司兼并(merger of company)是指经由转移公司所有权的形式,一个或多个公司的全部资产与责任都转移为另一公司所有,作为结果,其资产与责任都予以转让的公司不需经过清算而不复存在,而接受该公司全部资产与责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该另一公司名义继续运行,这在传统的公司法关于公司合并的理论中被称为吸收合并。
公司收购(acquisition or takeover)则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理解,包括资产收购与股份收购,资产收购是指一个公司购买另一个公司的资产的行为。股份收购,是指收购者(可以是公司或者自然人)通过购买另一个公司(目标公司)的股份而达到以控制另一个公司为目的的行为。资产收购主要受《合同法》的调整,而股份收购受《公司法》、《证券法》调整。而狭义的收购指股份收购,研究公司收购,主要是从《公司法》及《证券法》的角度出发,所以本文所指公司收购是指股份收购。股份收购指投资者通过股份转让活动或股份控制关系获得对一个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行为。[2]公司收购也应包括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和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尽管有限责任公司可以通过股份转让的形式完成公司控制权的转移,但公司收购的典型形式是对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收购。
可见,公司兼并与收购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不可完全混淆、混用。当然,兼并与收购也经常在许多情况下被并用,例如英国反映收购与兼并规范的《伦敦守则》等,本文在总体上采用了兼并与收购的简称“并购”一词,但在需要对之加以区分的时候,则具体分别使用“收购”与“兼并”的概念来加以论述。
公司收购通常被分为以下几类[3]:
1.根据目标公司是否为上市公司,公司收购分为非上市公司收购和上市公司收购。
世界上许多国家立法对这两种收购都进行了规制,但我国立法只对上市公司收购作了规定,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并重新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第四章为“上市公司的收购”,而没有规定非上市公司收购,所以我国对于非上市公司收购只能适用公司法中有关股份转让的一般规定或国家有关特别规定。
2.根据收购目标公司股份是否受到法律规范强制,公司收购分为强制要约收购和自由收购。
强制要约收购,指按法律的规定,当收购者持有目标公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可能操纵目标公司的董事会并进而对其他股东权益造成影响时,收购者即负有对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以特定价格购买股东手中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的强制性义务。
3.根据公司收购所采用的形式划分,公司收购分为协议收购、要约收购和其他收购。
协议收购是指收购者通过私下协商的形式,与目标公司的股东达成收购股权协议,以达到控制该公司的目的。这种收购多发生在目标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尤其是目标公司存在控制股东时,收购者往往与目标公司的控股股东协商,通过购买控股股东股权来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者通过某种方式,公开向目标公司的股东发出要约,收购一定数量目标公司的股权,从而达到控制该公司的目的。一般来说,这种收购方式主要发生在目标公司的股权较为分散,公司的控制权与股东分离的情况下。
其他收购是指采取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收购,比如国有股权的行政划转、司法裁决、继承、赠予等方式。
4.根据目标公司经营者(董事会)与收购者的合作态度,公司收购分为友好收购和敌意收购。
友好收购也称善意收购,指收购者首先征得了目标公司经营者的同意,使其与收购者密切合作,积极配合,劝导本公司股东向收购者出售股份的公司收购。由于协议收购多发生在目标公司的股权相对集中,尤其是目标公司可能存在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因此,协议收购的目标公司一般为“所有者”控制公司,即股东掌握着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大部分协议收购会得到目标公司经营者的合作。协议收购多为友好收购。
5.根据对目标公司股东支付方式,公司收购分为现金收购、证券收购、混合收购。
现金收购,指收购者付给目标公司股东的对价为现金的公司收购,现金支付方式的收购最为普遍;换股收购,指收购者以自己公司的或自己所控制的证券换取目标公司股东的股份而达到控制该公司目的的公司收购;混合收购,指收购者以现金、证券混合作为支付给目标公司股东的对价的公司收购。
6.根据收购者与目标公司所属行业的关系,公司收购分为横向收购、纵向收购和混合收购。此种分类主要是从经济学意义上进行的。
横向收购是指商业上的竞争对手间进行的收购,例如生产同类商品的公司或者是在同一市场领域出售相互竞争商品的公司之间进行收购,其结果是资本在同一生产、销售领域或部门集中,优势公司收购劣势公司组成横向托拉斯,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新技术条件下的最佳经济规模,其目的在于消除竞争、扩大市场份额、增加收购公司的垄断实力或形成规模效应。
纵向收购是指优势公司将与本公司生产紧密相关的前后顺序生产、营销过程的公司收过来,以形成纵向生产一体化,纵向收购一般发生在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两个公司之间,其结果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节约通用的设备、费用等,可以加强各环节的配合,利于协作化生产,可以加速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节省运输、仓储、资源和能源等。
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历程
毫无疑问,上市公司的并购是随着我国统一的证券市场的建立而产生的,根据不同时期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上市公司的并购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1.1990年到1993年为“三无并购”阶段
在此期间我国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取向依旧存在争论,国有股和公有性质的法人股的转让依旧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同时我国证券市场本身还处于初始阶段,上市公司的数量少,各地都选择优秀的公司上市,上市公司出现问题的不多。因此,并购活动总体表现得不是很活跃,企业并购活动也处于初始摸索阶段,企业并没有把并购行为作为战略手段之一。这个阶段的表现是:(1)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的缺乏,市场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总是出现了一些并购重组后,才有管理者的参与,因此监管业表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2)并购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二级市场和三无板块(无国家股、无法人股、无转配股)。
2.1994年到1998年为发展时期
这个阶段以1994年4月恒通控股棱光实业为起点。这个阶段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并购的动机是利用“壳资源”融资;(2)目标公司多是处于衰退期行业或产业周期低谷的行业,普遍业绩不佳。从被兼并方看,如果企业效益好,地方政府就不会出售,因为“壳资源”依旧是稀缺产品;从兼并方来看,这些企业由于面临退市的威胁急于扭亏,因此在市场上会被严重低估,兼并这些企业可以得到潜在的收益;(3)由于并购双方经济性质的差异,支付方式有股权划拨,也有现金交易,更多的是以资产换股权。如果兼并方是国有企业,而收购的股权也是国有性质,则可能出现股权直接划拔的可能,这种股权的划拨其实是国有经济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整合。如果并购方是民营企业,则可能发生现金支付,或现金加资产换股权的形式;(4)并购后一般都会注入优质资产,剥离劣质资产。由于并购目标公司一般都经营业绩欠佳,甚至发生严重亏损,而且并购方的目的往往是通过增发、配股来融资,所以并购方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和剥离劣质资产来改变企业的盈利状况,以尽快使控股上市公司达到配股的盈利要求;(5)转让的股权绝大部分是国有股、法人股。
3.1999年到现在为规范时期
这个时期颁布了《证券法》,中国证券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法律法规日渐规范,上市公司重组次数大量增加。根据摩根大通2002年9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的并购市场在过去的两年内逆势上扬。在经历1999—2000年的合并热以后,欧美占全球并购交易总额比重下降,亚太比重上升,其中中国市场的活跃令人不可小视。美国波士顿金融公司估计,中国公司的并购额在过去5年里,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成为亚洲第三大并购市场,在亚太区不断增长的合并交易数量及交易金额中居领先地位。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上市公司数
745
851
949
1086
1154
1223
重组次数
341
647
1100
1051
1457
616
重组家数
246
226
312
531
680
445[4]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1)并购方呈现多元化倾向。并购方不再是清一色的实体经济部门或一些控股公司,比如一些投资公司、证券企业也纷纷对上市公司产生兴趣。如1999年海通证券和深圳德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控股行为。(2)并购方注重挖掘被并购企业的盈利潜力,不再单纯只是为了融资,整合资源优势受到各方重视。除必不可少的不良资产剥离外,并购方开始注重对公司的管理体制的改变,从制度创新、管理、业务转型、技术创新上增加上市公司的价值。(3)从单纯获取“壳资源”变为动机的多元化,战略性重组增多。比如,产业结构的生机、市场力量的加强都成为一些公司并购的重要原因。(4)有关并购的法规包括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等都有了具体的规定,因此并购行为更规范。(5)被并购方呈现多样化,不再限于绩差公司,一些绩优公司可能也会由于特殊地位成为并购的目标。(6)政府在并购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依旧占据主导地位。(7)股权性重组的比重在加大,从去年的28%上升到37%,协议转让依然是股权转让的主要形式,资产性重组的比重相对有所降低,但仍是一切重组活动的真正重心,绝大多数重组的最终实现都会通过对资产的调配来完成,包括公司股权的变更,特别是涉及控制权转移的重组,都会后继出现与大股东资产的置换、收购和出售等重组活动。
三、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情况
1.上市公司收购的现有监管体系
上市公司并购的核心监管部门是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收购行为的合规性、进行实质审查,着重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国有股权的管理,上市公司收购中涉及国有股的,要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或备案。
主要由商务部负责审查外商收购是否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发改委等相关部委也有意参与。[5]
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收购的信息披露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维持证券交易的公平。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特殊行业的准入限制监管。
2.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法律监管体系。 主要法律法规有:《公司法》(2005年10月27日年修订)、《证券法》(2005年10月27日修订修订)、《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06/7/31)、《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或出售资产行为的通知》(2000)、《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2001)、《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股东行使股权行为规范意见》、《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国有股持股单位产权变动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关于向外商转让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的暂行规定》(2002/11/1)、《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2002)、深交所、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00修订本)、《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业务办理规则》(2004年12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管理办法》(2005年6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及信息披露规则等。《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2006年9月8日实施商务部)、《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2005 年12月31日,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