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律师文摘

律师文摘

发布时间: 2022-05-29 01:14:02

㈠ 王荣利的专著和作品

《总裁的陷阱--律师给中国企业家的18个提示》(浙江人民出版社)
《律师写给总裁的忠告》 (法律出版社出版)
《找个好律师:你必须了解的43个问题》 (新华出版社出版)
《掀起律师的盖头来——中国律师的尴尬与希望》(《岭南春音·律师文摘-广东特辑》)
《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 (《法人》杂志2009年第1期封面文章)
《财富与罪案——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 (《法制日报周末》2009年1月1日9-12版)
《中国反腐败报告》 (中国首部民间反腐败报告)
《2009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 (《法人》2010年第1期特别报道)
《2009年十大涉嫌犯罪落马企业家》 (《法人》2010年第2期封面文章)
《2009年十大企业家犯罪案件》 (《法人》2010年第2期封面文章)
《中国商人20年犯罪报告》 (《中国商人》2010年第2、3期合刊特别报道)

㈡ 吴丹红的学术成果

《法律与权利》(参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月版,承担6万字;
《证人制度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6月版,承担30万字;
《刑事司法大趋势》(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月版,承担8万字;
《证据法学研究》(合著,研究生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简明证据法学》(合著,本科生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合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承担12万字;
《新世纪的证据法》,独译,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娃娃屋谋杀案》,独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11月版;
《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特免权制度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比较检察制度研究》(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6月版;
《中国刑事名案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律的侧面》,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证据法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9年9月版。
《证据法学》,(参编,孙维萍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释义和适用》,参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刑事证据新规定释义》,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刑法与刑事程序》(第八版),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即将出版。 《新刑诉法对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赣南审判》1998年第4期,0.5万字;
《再探控权论——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反思》(获院论文大赛二等奖),《盾鸣》1998年第5期,0.5万字;
《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初探》(获“华为杯”电子商务征文三等奖),载《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报》第20卷1期,0.6万字;
《为陪审制度辩护》(该文获校论文大赛一等奖),《青年法学》2000年秋季号,0.7万字;
《举证时限的理论思考与立法构想》,载《南京师大学报》(CSSCI索引)2001年第3期,1.2万字;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0.7万字;
《被告人认罪案件程序简化改革刍议》,《人民法院报》2001年7月21日第3版,0.4万字;
《论诱惑侦查》,载《法商研究》(CSSCI索引)2001年第4期,1.3万字;
《共犯口供证明力浅论》,载《人民检察》(核心)2001年第8期,0.5万字;
《透视证人拒证权的价值理念》,载《律师世界》2001年第9期,0.5万字;
《论共犯口供的证明力》,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索引)2001年第5期,0.6万字;
《证人证言的形式问题反思--以庭审改革为切入点》,载《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刑事诉讼证人拒证原因探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版,0.6万字;
《诱惑侦查初探》,载《公安大学学报》(核心)2001年第6期,人大书报复印中心《法学文摘卡》2002年第1期转载,0.6万字;
《“零口供”与沉默权》,《检察新时代》2002年第2期;
《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9万字;
《证人资格问题重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索引)2002年第5期,0.7万字;
《儿童作证问题之研讨》,载《政法论丛》(核心)2003年第1期,0.8万字;
《论英美法上的意见证据》,载《律师世界》2003年第3期,0.7万字;
《证人权利保障论纲》,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第1期,1.6万字;
《证人保护制度探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CSSCI索引)2003年第3期,0.8万字;
《“陷阱取证”的法律思考》,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六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律师文摘》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1.9万字;
《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探析》,载《中国司法鉴定》2003年第2期,0.9万字;
《一体化下的欧盟司法制度》,《人民法院报》2003年5月26日B2版;
《证人作证的实现方式》,《山东大学法律评论》第1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万字;
《刑讯逼供案的举证责任》,载《法律适用》(核心)2003年第7期,0.9万字;
《英美恢复性司法述评》,载《中国监狱法学刊》(核心)2003年第6期,0.7万字;
《刑事普通程序简易审中的证据问题》,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0.8万字;
《证人制度的实证分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1.1万字;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1.9万字;
《实现正义的另一种进程》载《诉讼法论丛》第九卷(权威),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年卷(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全文转载,1.9万字;
《证人补偿制度研究》,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索引)2004年第3期,1.1万字;
《证人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2.2万字;
《欧美恢复性司法典型案例评价》,载《判解研究》(核心)2004年第2期,0.9万字;
《证人制度改革纵横谈》,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九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0.8万字;
《欧盟检察发展趋势与中国检察制度改革》,载《人民检察》(核心)2005年第2期,0.7万字;
《特免权的中国命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十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1.7万字;
法治视野下的卧底侦查》,载《法治论丛》2005年的4期,1.2万字;
《角色、情境与社会容忍——法社会学视野下的刑讯逼供》,载《中外法学》(CSSCI索引)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3.3万字;
《面对中国的证据法学》,载《政法论坛》(CSSCI索引)2006年第2期,2.2万字;
《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保密义务》,载《刑事法评论》(核心)第1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2万字;
《司法场景中的证人作证》,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核心)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1.2万字;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研究——以法院处理刑讯逼供为例》,载《现代法学》(CSSCI索引)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1.4万字;
《证据法学研究的迷思——在西方样本与中国现实之间》,载《政法论坛》(CSSCI索引)2006年第6期,0.7万字;
《证据法的批判与建构》,载《环球法律评论》(CSSCI索引)2006年第6期,1.8万字;
《中国式陪审的省察》,载《法商研究》(CSSCI索引)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1.5万字;
《传闻法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94期(2007年5月);
《举报人法律保护的实证研究》,载《法治论坛》2007年第3期;
《证据法学的启蒙》,载《证据科学》2007年(第15卷)第1、2期;
68. 《力量博弈下的刑讯逼供》,载《华中法律评论》第三卷(2008年12月版);
《民事诉讼中的测谎》,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6期;
《交叉询问制度的中国问题》,载《证据学论坛》第14卷,2008年12月版;
《传统诉讼文化新解》,载《西部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
《证据法上的理论迷局》,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2期。
《中国证据立法的理想与现实》,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9月版;
《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明》,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0年第7期全文转载;
《理念嬗变下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载《理论视野》2010年第8期; 《喧嚣中的前进:年终评点司法界》,《湖北法制报》2002年1月22日第15版;
《儿童作证,不是一纸规定那么简单》,《检察日报》2002年12月6日第3版;《切莫盲从误用测谎技术》,《检察日报》2003年1月15日第3版;
《“诱惑侦查”须严格控制》,《检察日报》2003年1月24日第3版;
《偷拍、偷录的困惑》,《人民法院报》2003年1月24日B2版;
《面对司法的媒体监督》,《人民法院报》2003年1月27日B2版;
《亟待规定证人的三种权利》,《检察日报》2003年2月28日第3版;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不应叫停》,《检察日报》2003年3月28日第3版;
《弘扬法学家精神的可人》,《人民法院报》2003年4月14日B2版;
《卧底侦查需要法律规则》,《检察日报》2003年6月6日第3版;
《与学术亲密接触》,《法学家茶座》第三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国的诱惑侦查》,《检察纵横》2003年第6期;
《追究涉嫌伪证证人的程序》,《法治》2003年第7期;
《如何保障认罪口供的自愿性和真实性》,《检察日报》2003年10月30日第3版,0.4万字;
《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中具有调查权》,《检察日报》2003年12月8日第3版,0.4万字;
《如何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检察日报》2004年1月8日第3版;
《欧盟检察制度有了新发展》,《检察日报》2004年5月26日第3版;
《证据学研究的“三维世界”》,《证据学论坛》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卡拉能否永远OK?》,载《方圆法治》2005年第5期;
《路的制度与制度的路》,《方圆法治》2005年第 2期;
道德与法律缝隙下的公私概念》,《方圆法治》2005年第 4期;
《维权是最好的美容之道》,《方圆法治》2005年第15期;
《“大义灭亲”文化与法律思维》,《方圆法治》2005年第 7期;
《事实·错案·证据》,《方圆法治》2005年第 8期;
《科技利刃下的隐私权》,《方圆法治》2005年第 10期;
《提倡酷刑的童话》,《法学家茶座》第九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于细微处见法治》,载《中国妇女报》2005年12月20日;
《道德的善行与责任的缺位》,《方圆法治》2005年第 11期;
《证人为什么不出庭?》,《法制日报》2006年1月5日第10版;
《受贿案件不宜诱惑侦查》,《方圆法治》2006年第 3期;
《为什么不能实行毒品“合法化”》,《检察日报》2006年1月9日第3版;
《丛林正义与司法正义》,《法制日报》2006年1月26日第11版;
《顺从暴力与顺应权力》,《方圆法治》2005年第 13期;
《证据立法呼声缘何归于沉寂?》,《检察日报》2006年2月13日第12版;
《破案率的神话》,载《中国妇女报》2006年2月28日第6版;
《司法的悖论与尴尬》,《方圆法治》2005年第 14期;
《在法治的十字路口》,《方圆法治》2006年第5期;
《第二个辛普森——程序法治视野下的罗伯特杀妻案》,《方圆法治》2006年第6期;
《到底为什么而争论》,《检察日报》2006年4月10日第3版;
《诱惑侦查:既然实际采用,就该立法规制》,《检察日报》2006年3月20日,0.5万字;
《让律师走出保密义务的困局》,《检察日报》2006年5月8日第3版;
《警察的素质》,《方圆法治》2005年第 16期;
《闲话“以保创收”》,《法制早报》2006年6月5日;
《变迁中的法学研究方法》,《检察日报》2006年6月19日第3版;
《谁来监督监督者?》,《方圆法治》2005年第 17期;
《小广告治理中的法治忧思》,《法制早报》2006年7月9日;
《事实的“罗生门”》,《检察日报》2006年7月24日第3版;
《法律移植中的“捆绑性”》,《法制早报》2006年7月24日;
《毒品“合法化”的乌托邦》,《方圆法治》2005年第 19期;
《亲历庭审台湾“第一女婿”》,《方圆法治》2006年第15期;
《大学的开放与限制》,《法制早报》2006年8月20日;
《错案何以挥之不去?》,《法制早报》2006年8月28日;
《律师的天堂与地狱》,《方圆法治》2005年第 21期;
《在台北亲历呛扁现场》,《法律文摘》2006年第7期;
《法学院是怎样炼成的》,《方圆法治》2006年第17期;
《个案请示制度的“熄灯号”》,《检察日报》2006年9月18日第3版;
《致命的“常情断案”》,《法制早报》2006年9月18日;
《百分之百的背后》,《方圆法治》2005年第 24期;
《美丽与哀愁:感受台湾地区法律的脉动》,《法制早报》2006年9月25日;
《中国证据法学第一人》,载《法学家茶座》第1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证据相对主义》,《检察日报》2006年10月23日第3版;
《法学经济分析的一扇窗》,《法制早报》2006年10月30日;
《法庭之上谁最大?》,《检察日报》2006年11月20日第3版;
《法律的一厢情愿》,《检察日报》2006年12月11日第3版;
《动物的法律权利》,《检察日报》2007年2月5日第3版;
《宝岛司法掠影》,《法学家茶座》第14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禁鞭令的开禁与安宁权》,《方圆法治》2007年3月上期;
《排队文明与中国法治》,《方圆法治》2007年3月下期;
《道路通向哪里》,《法制日报》2007年4月1日;
《怎能用“电脑排期”根治司法弊病》,《法制日报》2007年4月15日;
《侧面看法律》,《检察日报》2007年4月16日第3版;
《以小说讲授法庭科学》,《方圆法治》2007年4月下期;
《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上期;
《不是神明在审判——电影〈十二怒汉〉中的证明问题》,《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上期;
《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下期;
《从发现真实到价值多元》,《检察日报》2007年6月18日(4748期);
《错位的权利保障》,《人民法院报》2007年6月26日第5版;
《打击官员的“真”文凭》,《清风》2007年第3期;
《杀光所有的律师?》《晟典律师评论》2007年第1期,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8月版;
《鸡肋:中国式陪审》,《中国改革》2007年第7期。
《保护举报人是检察机关的义务》,《法制日报》2007年8月5日第1版;
《法律人的理想与现实》,《检察日报》2007年8月13日(4804期);
《“纸馅包子”背后的真问题》,《方圆法治》2007年8月下期(205期);
《尘封的检察制度史》,《法学家茶座》第16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
《“纸包子”事件:引人深思的五个问题》,《人民法院报》2007年8月21日。
《法庭上的心理学家》,《法制日报》2007年8月26日第15版。
《司法改革的软件与硬件》,《检察日报》2007年9月4日(4826期)。
《预防腐败犯罪需警惕当代韦小宝》,《法制日报》2007年9月9日。
《关于恢复性司法的一个反思》,《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26日第5版。
《千万别来念法律?》,《方圆法治》2007年9月下期(205期)。
《法学何以成为科学》,《检察日报》2007年10月8日。
《我的师父石仲朱》,《检察日报》2007年10月18日“法学院”第13版;
《在台大法学院听课》,《检察日报》2007年10月18日“法学院”第21版;
《网络民意下的司法公正》,《法制日报》2007年10月21日;
《中国古代司法的另一面》,《方圆法治》2007年10月下期(209期);
《韦式贪官与反腐利器》,《检察日报》2007年11月9日(4885期)第6版。
《聂树斌案的制度反思》,《法制日报》2007年11月11日第2版;
《证人是靠不住的》,载《人民检察》2007年11月上期(第21期);
《证据理论的一个侧身》,载《方圆法治》2007年11月上期(210期);
《科学证据的迷雾》,《法制日报》2007年11月11日第3版;
《真的“假文凭”与假的“真文凭”》,《检察日报》2007年12月7日(4913期);
《追问手术签字制度》,《法制日报》2007年12月9日第2版;
《华南虎”真假辩:一场精彩的民间审判》,《检察日报》2007年12月10日第3版;
《司法制度的选择有惯性作用?》,《检察日报》2007年12月17日第3版;
《个人所得税的公众期待》,《法制日报》2007年12月23日;《新华日报》2007年12月24日A3版转载。
《科学证据一定是科学的吗》,《检察日报》2007年12月28日第6版;
《让个税回归“劫富济贫”的本来面目》,《检察日报》2008年1月1日第3版;
《电信运营商能推个一干二净?》,《检察日报》2008年1月11日第3版;
《刑事证据规定能带来什么》,《法制日报》2008年1月27日第2版;
《我永远不能说真话的遗憾》,《检察日报》2008年2月1日;
《这是一个谎言盛行的年代吗》,《检察日报》2008年2月1日;
《一定要重复漫长的观念更新进程吗》,《检察日报》2008年3月17日;
《历史的另一张面孔》,《检察日报》2008年3月21日;
《“许霆案”中的量刑裁量权困局》,《检察日报》2008年4月4日;
《刑讯逼供与角色扮演》,《人民检察》2008年第9期(5月)。
《法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载《检察日报》2008年6月26日。
《诉讼的游戏规则》,载《检察日报》2008年7月31日;
《奥运会报道要尊重运动员隐私权》,载《法制日报》2008年8月17日。
《“引诱性执法”是否具有正当性》,载《解放日报》2008年10月6日第11版。
《微软的“正版秀”》,载《法人》2008年第11期。
《勿让诚信体系破产》,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期;
《股市期待法治阳光》,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期;
《“鞭炮门”事件:公务员的年后第一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3期;
《网络反腐的民间力量》,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4期;
《神证时代的正义》,载《检察日报》2009年2月19日。
《为什么又是矿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5期;
《“上帝”为何期盼3·15》,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6期;
《又见公捕公判》,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7期;
《刑法的愚人节》,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8期。
《刑事司法的“潜规则”》,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9期。
《惩罚性赔偿有多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0期。
《如果没有口供》,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1期。
《冷眼旁观破案率》,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2期。
《戴着镣铐的舞者》,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3期。
《刑罚的“实报实销”》,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3期。
《不自愿的自愿》,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4期。
法官和律师的角色》,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5期。
《测不出的真相》,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6期。
《二审为何不开庭》,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7期。
《刑事司法中的“躲猫猫”》,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8期。
《司法夹缝中的证人》,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9期。
《职务犯罪的“零容忍”》,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9期;
《侦查的司法控制》,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0期。
《“钓鱼式执法”暴露出的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12月8日第五版;
《公开审判的阴影》,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1期;
《像法律人一样思考?》,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1期;
《从行人社会到汽车社会》,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3期;
《法制的传统和移植》,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5期;
《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措施遏制刑讯逼供》,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5期;
《制度的纠错系统》,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7期;
《诉讼的时间之殇》,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9期;
《罗彩霞案为何久拖不审?》,载《人民日报》2010年5月6日第9版;
《正义木桶的短板》,载《方圆法治》2010年6月20日第273期;
《在法律与人情之间》,载《方圆法治》2010年7月2日第274期;
《司法能见度》,载《方圆法治》2010年7月20日第275期;
《如何给“张竞”公平的通道》,载《人民日报》2010年7月26日;
《让诉讼成为真正的诉讼》,载《方圆法治》2010年8月20日第277期;
《骗子狂欢是一种社会病》,载《羊城晚报》2010年8月29日;
《见识刑事诉讼的潜规则》,载《改革内参》2010年第32期(8月27日);
《交叉询问制度碰到中国障碍》,载《改革内参》2010年第32期(8月27日);
《捐款为何不是义务》,载《方圆法治》2010年9月20日第279期;
《法治离我们有多远》,载《方圆法治》2010年10月20日第281期;
《避风港与红旗》,载《方圆法治》2010年11月20日第283期; 2003年5月—2004年3月,参与何家弘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证人制度研究”,合著《证人制度研究》,已经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2004年2月—5月,参与欧盟-中国司法合作项目“欧盟刑事司法制度研究”,合著的《刑事司法大趋势》已经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
2005年6-12月,参与美国福特基金项目“反酷刑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核心期刊;
2006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资助项目“证人制度比较研究”,已经提交报告;
2006年,参与何家弘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证据法学研究”项目,相关成果已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5-2007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证人保护制度研究”,已经完成。
2007年5月-10月,参与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起草,已完成。
2007年7月-2008年1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权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已完成。
2007年10月起,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证据法学》,已完成。
2007年11月起,参与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检察制度比较研究”,已完成。
2008年4月起,独自承担中国政法大学校级课题“证据法学的启蒙”,进行中。
2008年8月起,独自承担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度科研项目培育资金项目“民事诉讼中测谎结论运用之实证研究”,已完成;
2008年9月起,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证据立法问题研究》(08JC820046),进行中。
2010年6月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研究》,进行中。

㈢ 求推荐一本法律方面的报纸和杂志

报纸有 法制文翠
杂志有 律师文摘 法学

㈣ 有些什么好一些的法律杂志啊

专业性强的有:中国政法大学的《政法论坛》,北大的《北大法律评论》,武汉大学等知名法学院校的学报的人文社会科学版。《律师文摘》也可以看一看。
初学法律的话可以选一些和社会生活比较接近的先培养兴趣,如《法律与生活》、《南风窗》、《财经》等都有法律方面的很好的文章,报纸《南方周末》也很不错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㈤ 听说兆龙移民的刘宇律师是《律师文摘》编委会成员是真的吗

嗯 ,刘 宇律师 不 仅 是 《律 师 文 摘 》 的成员 , 还是中国政法 大 学 “ 中 国 移 民法 研究 中 心 ”副 主 任。

㈥ 北京的台湾律师有哪些

大陆只有一位台湾籍律师,朱襄阳律师,2009年1月21日取得大陆律师实习证。就职于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该信息来源于《律师文摘》2009春辑,总第33辑,第244页。

㈦ 谁能推荐一本律师类的经典小说阿,最好是英文的:)

CASE AGAINST LAWYERS(万恶律师为首)
内容提要:
As a child, Catherine Crier was enchanted by film portrayals of crusading lawyers like Clarence Darrow and Atticus Finch. As a district attorney, private lawyer, and judge herself, she saw firsthand how the U.S. justice system worked – and didn’t. One of the most respected legal journalists and commentators today, she now confronts a profoundly unfair legal system that proces results and profits for the few – and paralysis, frustration, and injustice for the many. Alexis de Tocqueville’s dire prediction in Democracy in America has come true: We Americans have ceded our responsibility as citizen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society to "legal authorities" – and with it our democratic freedoms.
The Case Against Lawyers is both an angry indictment and an eloquent plea for a return to common sense. It decries a system of laws so complex even the enforcers – such as the IRS – cannot understand them. It unmasks a litigation-crazed society where billion-dollar judgments mostly line the pockets of personal injury lawyers. It deplores the stupidity of a system of liability that leads to such results as a label on a stroller that warns, “Remove child before folding.” It indicts a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that puts minor drug offenders away for life yet allows celebrity murderers to walk free. And it excoriates the sheer corruption of the iron triangle of lawyers, bureaucrats, and politicians who profit mightily from all this inefficiency, injustice, and abuse.
The Case Against Lawyers will make readers hopping mad. And it will make them realize that the only response can be to demand change. Now.

作者简介:
CATHERINE CRIER,currently hosts Catherine Crier live on Court TV.She began her television career as news anchor and talk show host at CNN went on to win her first Emmy in 1996 for her work as a correspondent on ABC s 20/20 then hosted an issues show for the FOX News Channel A former lawyer and judge from Dallas Catherine resides in Westchester County with her dogs and horses.

㈧ 房保国的学术成果

(一)主要著作
专著:《被害人的刑事程序保护》,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版;
专著:《刑事证据规则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专著:《你有权保持沉默》,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8月版;
专著:《刑事诉讼法精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3月版;
译著:《宪法与刑事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美国法律文库);
合著:《诉讼法的理念与运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
合著:《诉讼制度改革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合著:《刑事证据潜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副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参编:《<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张保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参著:《中国的陪审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参著:《证据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参著:《简明证据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参著:《律师职业行为规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参著:《政府律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参著:《美国刑事诉讼规则》,检察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参著:《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参著:《刑事赔偿的理论与实务》,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9月版;
参著:《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版;
参著:《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版;
参著:《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3月版;
参译:《证据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
编著:《法律援助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5月版;
编著:《诉讼法与仲裁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三版;
编著:《诉讼法50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2007年、2008年版;
参编:《新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版;
(二)主要论文
《现实已经发生——论我国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载《政法论坛
》200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
度》2007年第11期转载;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反思》,载《中外
法学》200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
法制度》2007年第7期转载;
《证据规则的性质、功能与体系》,载《中国司法》2007年第5期;
《程序异化论》,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3期;
《重读贝卡利亚的刑事程序法思想》,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3期;
《论反诉》,载《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6期;
《论我国刑事赔偿的特有原则》,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6期;
《超期羁押刑事赔偿若干问题探析》,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
《证人作证豁免权探析》,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4期;
《沉默权的宪政思考》,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1期;
《律师会见难的现状与反思》,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律师文摘》2007年第四辑转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8月版;
《论被害人陈述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12
《被害人与检察官关系的梳理和优化》,《中国检察官》2010-12
《论我国现行“政策性修宪”模式的局限性》,载《法学》1999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0年第2期转摘;
《证据的可采性与非法证据排除》、《从证明标准看刑事错案》,载《证据学论坛》(第1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证人制度三人谈》,载《证据学论坛》(第9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当前法学研究中的“痞子文风”及其解析》,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4期;
《审前准备程序:走出改革的误区》,载《现代法学》2000年增刊;
《诉讼法视野下证据法》,证据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裁判体系》,载《烟台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999年宪法修改的前前后后》,载《当代法学》2000年第3期;
《中国社会对沉默权的容忍度有多大——“沉默权在中国”调研报告》,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5期;
《全国诉讼法学会年会观点综述》,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2期;
《〈新中国宪政之路〉评析》,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2期;
《论我国行政诉讼的困境与解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1年第2期,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CUPA)2000年第6期转摘;
《完善我国陪审制立法的若干建议》,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论〈合同法〉中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新发展》,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我国陪审制改革十大问题论纲》,载《中国律师》;
《仲裁司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燕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证据的困惑——“借腹生子”案评析》,载《律师与法制》2001年第7期;
《我国宪法应明确规定沉默权》,载《法学论坛》200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1年 第4期转摘,《法学文摘卡》2001年第2期转载;
《论“政策性修宪”与“制度性修宪”》,载《法学论坛》2000年第2期;
《应当重视我国“诉讼法哲学”的构建》,载《法学论坛》2000年第5期;
《程序的人文精神》,载《上海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5000字;
《京沪两地法学家差异谈》,载《法学家茶座》(第1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
《律师名片纵横谈》,《法学家茶座》(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律师文摘》2004年第1辑转载;
《论沉默权在我国的价值选择与制度整合》,载《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法院真得会被案件淹没吗——美国辩诉交易的实证考察》,载北大法律信息网“焦点法谈”;
《再论存疑不起诉的刑事赔偿——与陈华先生商榷》,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关于完善我国庭审质证的若干思考》,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禁止律师执业不正当竞争的现状与对策》,载《安徽律师》2002年第1期,8000字;
《程序正义与实体真实——关于一起案件“相对合理主义”视角的考察》,载《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论提起反诉的条件》,载《河北法学》2001年第6期,4000字;
《宪法修改与制度完善》,载《法学研究交流》2000年第3期,6000字;
《废除我国陪审制度的理性思考》,载《法律与社会》2000年第3期,9000字;
《论我国审前准备程序改革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载《四川审判》2000年第2期,3000字;
《关于我国当庭宣判若干问题的探析》,载《天津律师》2000年第5期,5000字;
《律师执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解析》,载《天津律师》2002年第1期,5000字;
《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从马克思的一段话说开去》,载《贵州法学》2000年第2期;
《从宪法修正案看我国法治观念的三大改变——评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载《上海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庭审质证若干问题探讨》,载《上海检察调研》2001年第9期。
(三)主要报纸文章
《建议将依法治国明确写入宪法》,载《北京法制报》1998年10月16日;
《我国刑事诉讼应确立管辖权异议制度》,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7月4日;
《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载《检察日报》2006年1月5日;
《关注深圳独立候选人事件》,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5月22日“观察家”栏目;
《要把外来工的选举权利落到实处》,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6月3日“社评”栏目;
《警察验证权责对等是身份证法亮点》,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6月29日“社评”栏目;
《“首办责任制”的宪法意义》,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7月31日;
《立法要体现对弱者的关怀》,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10月27日;
《“人大面试官员”的宪政意义》,载《新京报》2004年5月8日“社论”;
《人大个案监督要谨慎对待》,载《新京报》2004年4月27日“社论”;
《规范程序让代表更好反映民意》,载《新京报》2004年2月20日;
《“律师在场”意义重大,难题不小》,载《新京报》2005年1月15日“社论”;
《学生是否有权在宿舍吃饭?》,载《上海法制报》1999年12月15日第5版社评;
《BOT投资中的风险与防范》,载《上海法制报》1998年11月30日第4版;
《BOT——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载《上海法制报》1998年11月2日第4版;
《华政学者、上海律师谈司法公正研讨会综述》,载《政法成人教学》2000年第3期;
《论普通程序兼并督促程序》,载《政法成人教学》2000年第2期;
另外,发表《“修宪”背后的故事》、《“谈判”小记》、《“好事”也要打假》等杂文若干。
(四)承担项目情况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刑事证据规则实证研究”,经费7万元;
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校级项目“刑事证据规则实证分析”,经费4万元;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校级项目“刑事证据规则实证分析”,经费4万元;
2004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刑事被害人权利的程序保护与救济”,经费2万元。
主持北京市教委法庭科学基地项目1项。
参与“证据科学的理论体系与应用”等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北京市教委、福特基金会项目7项。
(五)获奖情况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奖;
“君合律师人才奖学金”第一名;
河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秦皇岛市第三届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等。

㈨ 想成为 律师!

没有年龄要求,学历本科,专业不限。学校里没有律师专业,律师专业在生活中。英语是一种技能,有最好,没有也不影响成为律师,但是影响职业前途就是了,就比如会不会电脑一样。

快点抓紧吧,不知道以后司法考试制度会不会变!
有以下步骤:

(1)把你的大专,升级为本科,如果方便,直接拿个法律专业的本科吧,也为司法考试打基础。
(2)拿到本科文凭后,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现在是不管专业的,但是至少是本科),就可以报名参加司法考试了(不是律师资格考试,律师资格考试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3)司法考试通过后,你就有了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执业的资格。当然去做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还是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
(4)在司法考试通过后,你需要找到一个律师事务所,你需要在这个律师事务所里实习一年(拖拖拉拉的办手续,前后要一年半),你就可以申请成为执业律师了。
(5)其它的对律师行业的了解,买点关于律师行业的书看看吧,比如《律师文摘》。呵呵。

唉,漫长的过程哦!加油!

㈩ 高一飞的非核心期刊论文123篇

1. 论科技活动中罪与非罪的界限,河南法学,1992年第2期
2. 对“孤立的个人”的理解,法学学刊,1992年第4期
3. 拒不说明巨额财产来源罪的行为本质,检察学文选,1993年第10期
4. 关于自诉案件几个问题的探讨,法学学刊,1993年第4期
5. 论公司犯罪定性与处罚,法律函授,1994年第3期
6. 商业受贿罪的定性与处罚,法律函授,1994年第1期
7. 公司犯罪定罪与量刑,中国检察报,1995年4月4日
8. 论刑法条文结构改革,法制日报,1995年5月25日
9. 论刑法分则立法形式的选择与协调技术,现代法学,1995年第6期
10. 论刑法改革的必要性,湖南法学,1995年第3期
11. 论刑法分则各种立法渊源的协调技术,贵州法学,1995年第5期
12. 谈发票犯罪,检察日报,1996年12月2日
13. 刑法分则条文语言表述的规范化是,江西法学,1996年第1期
14. 论发票犯罪,法学学刊,1996年第3期
15. 论刑法分则条文立法技术的完善,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6. 发票犯罪的定罪与量刑,法律函授,1996年第3期
17. 论市场经济发展与刑法变革的必要性,载《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研究》文集,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18. 新刑法对三个口袋罪的分解,云南法学,1997年第3期
19. 评新刑法的立法技术,法律函授,1997年第5期
20. 无罪推定与我国刑事诉讼,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7年10月版
21. 简论贪污贿赂罪立法的特点,中央政法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22. 论罪名解释权的归属,载《新刑法典的理论与实践》文集,重庆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23. 关于刑事诉讼倒三角结构的几点异议,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4. 论死刑执行程序的适应与完善,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25. 对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几点思考,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26. 当前手机购销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律师世界,2000年第4期
27. 评刑事诉讼倒三角结构论,法学评论,2000年增刊
28. 当前手机购销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律师世界,2000年第4期
29. 对代销商在售机过程中犯罪行为的处理,经济与法,2000年第6期
30. 论简易程序中被告人的选择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1. 人权公约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载《证据学论坛》第二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的年12月版
32. 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立场看中国的死刑问题,载《刑法学研究精品文集》,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33. 略论扰乱电信市场的犯罪,天津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34. 评我国1999年刑法修正案,载《新世纪刑法新观念研究》文集,人民法院出版2001年第4期
35. 简易程序的正当性研究,《刑事法评论》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8期
36. 设立中国式辩诉交易的设想,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37. 论黑社会犯罪的刑法完善,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38. 补强证据,载《证据学论坛》第3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39. 论刑事简易程序的审判方式,政法论丛,2002年第2期
40. 刑事简易程序价值论,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5期
41. 论刑事简易程序中的被告人异议权,云南法学,2003年第6期
42. 公诉与自诉关系研究,刑事诉讼前沿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43. 审前羁押程序比较,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
44. 比较法视野下的警察出庭作证,犯罪研究,2004年第2期
45. 检察引导侦查的理论基础,西南法学,2004年5月号,吉林出版社2004年5月版
46. 简易程序审判方式比较研究,司法审判动态与研究第6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47. 审前羁押程序比较,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
48. 各国民众参与检察的实践,检察日报,2004年11月5日
49.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探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0. 司法潜规则导致司法腐败,法治内参(机密,供厅局级以上领导阅),2005年第7期
51. 再审程序之老调重弹,时代法学,2005年第3期
52. 口供不含辩解,北京日报,(理论版),2005年7月4日
53. 美国乞讨者的权利及其限制,人民法院报(域外法制,)2005年7月8日
54. 不人道是废除死刑的充足理由吗?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55. 教育改革与人性解放,学术探索,2005年第4期
56. 反思司法潜规则,政法学刊,2005年第4期
57. 人道对死刑的诘难,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58.我在美国法庭上看到的陪审团,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7期
59.从政坛流星高勇的学术辉煌说起,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
60.检察改革中应当处理的五大关系,《检察论丛》第10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
61.论民众参与检察,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62.质疑“法盲可以当法院院长”的立法,法治与社会,2005年第6期
63.评我国辩诉交易的实践,《刑事法判解》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版
64.让佘祥林成为中国的米兰达卡片,《律师文摘》,2005年第4辑
65.论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国际准则,《明理学刊》,2005年第4期
66.中美陪审制度比较,《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5期
67.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国际准则,《诉讼法学研究》,2005年总第10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68.陪审制度与基本政治伦理,《安徽大学法学评论》,2005年总第5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69. 侦查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重庆社会科学,2005第5期
70. 向胡耀邦同志学习如何对待冤假错案,学习月刊,2005第10期
71. 死刑复核,应从秘密走向公开,检察日报,2005年11月7日
72. 中美律师资格制度比较研究,法治论丛,2006年第1期
73. 论诉讼及时原则,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74. 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2月下
75. 美国被指控者律师帮助权的百年历程,律师与法制,2006年第3期
76. 霸道的校规与遥远的宪法,人文论坛,2006年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77. 美国科罗拉多州法官优选制度及其启示,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78. 美国的律师资格与律师考试,学习月刊,2005第12期
79. 和谐社会:和而不同的社会,载《从多元到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80. 西方防止媒体审判的五种方式,法制新闻传播,2006年第2期
81. 媒体监督司法的底线权利,法制新闻传播,2006年第3期
82. 世界死刑立法和司法的最新动向,载《中国诉讼法判解》第4卷,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83. 美国陪审团审判观察,载《中国诉讼法判解》第5卷,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84. 借鉴美国经验防止法官腐败,学习月刊2006年第12期。
85. 行贿人揭发对合的受贿犯罪应认定为“自首并立功”,检察日报理论版,2007年4月9日。
86. 兰成长案引发的思考,青年记者,2007年第3期
87. 隐姓瞒名: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载《证据学论坛》第12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88. 论盘查的法治化,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9. 目前应否对贪污贿赂罪废除死刑,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月上
90. 国际社会对待性交易合法化的态度,检察风云,2008年第1期。
91. 澄清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几点误解,法制与新闻传播,2008年第2辑
92. 论记者拒证权,证据科学2008年10月第16卷,第5期。
93. 法院该如何对待“负面舆论炒作”,青年记者2009年第16期。
94.“群众的感觉”与死刑司法中的人道关怀,《中国诉讼法判解》第7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95. 国际准则视野下的媒体与司法关系基本范畴,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
96. 律师媒体宣传与司法公正,《全球传媒学刊》2010 年第2 期,第1---5页。
97. 论残疾人就业优先权,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98. 评《刑事诉讼法(草案)》证据部分,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61-68页。
99. 论看守所立法,时代法学,2012年第2期。
100.司法公开的国际发展趋势,刑法前沿问题研究,2012年卷。
101.英国庭审录音录像改革的新动向,法治研究,2013年第1期。
102. 围观杀人:美国死刑执行的示众与电视直播,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103.犯罪记录查询模式比较研究,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第2期。
104.李尔本案与沉默权的确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05. 庭前会议制度的实施难题与解决方案,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106. 美国联邦证据法的制订与修改,孙长永主编:《刑事司法论坛》2013年第1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107. 美国地方法院关于本拉登的尸体解剖照片是否应当公开的裁判,司法评论,2014年第2卷
108.罗斯法院信息公开法的立法与实施,人民法院报,2014年7月25日第8版。
109. 媒体采访监所的法治化,新闻春秋,2014年第3期。
110. 俄罗斯陪审团的20年:观察与展望,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6期。
111. 未决在押人员羁押表现评鉴制度的实证考察,中国监狱学刊,2014年第5期
112. 论侦查耳目的法治化,东南法学,2014年第2期
113. 论司法公开的及时原则及其实现机制,时代法学,2014年第5期
114. 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公开宣告制度,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115. 保障人权视野下的看守所立法,中国法律评论,2014年第4期
116. 检务公开的救济:依据、主体与方式,西部法学评论,2014年第5期。
117. 中国看守所的医疗社会化改革,云南法学,2014年第6期
118. 检务公开评估指数设计探索,长江论坛,2014年第4期
119. 最大限度公开原则下的检察机关“工作秘密”,阴山学刊,2015年第1期
120. 场所公开视野下的检务公开窗口建设,天津法学,2015年第1期
121 .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建议性陪审团,财经法学,2015年第1期
122. 检务公开中的最大限度公开原则,岭南学刊,2014年第6期
123. 俄罗斯陪审团的20年:观察与展望,俄罗斯学刊,2015年第1期。

热点内容
行政伦理与行政法治的关系 发布:2025-01-15 07:43:23 浏览:958
2019新劳动法旷工扣工资 发布:2025-01-15 07:30:13 浏览:203
法院执行错误 发布:2025-01-15 06:59:19 浏览:40
2016年度十大行政法案列 发布:2025-01-15 06:54:38 浏览:643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申论范文 发布:2025-01-15 06:54:34 浏览:142
射线装置防护条例 发布:2025-01-15 06:51:00 浏览:806
非全日法律硕士认可程度 发布:2025-01-15 06:29:07 浏览:276
开展法律顾问普法讲座 发布:2025-01-15 06:28:19 浏览:512
司法拍卖辅助机构管理办法 发布:2025-01-15 06:18:40 浏览:808
刑法的近亲属 发布:2025-01-15 06:16:25 浏览: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