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公司法中面临的会计法律风险

公司法中面临的会计法律风险

发布时间: 2022-05-29 18:06:29

1. 公司做两套账 会计有什么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拓展资料
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对同一涉税业务存在不同理解,这直接导致税务风险的产生。同时,纳税业务在相关业务中表现出主观态度,不同税务机构对税收制度的理解大多不同,这都是税款征纳双方较难做到“沟通中的认同”。企业税务风险因此而出现,并且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大有小。
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任何企业均以税后净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这一客观状况却与税收本身具备的强制性存在矛盾,在此中间,企业追求税务成本最小化的动机,导致企业和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加上国家税收执法环境不断变化,以及企业管理者、财务工作者对相应政策法规理解程度的有限性,更使企业管理者难以完全规避税务风险,并使得风险对企业经营带来潜在的持续影响。
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与财务核算时,税务风险已然存在于企业实际缴纳各项税费之前的相关行为中。换言之,企业主观上实施的涉税相关业务计算与核算的调整等行为,导致其与税收政策、法规等出现矛盾甚至相互背离,也就是说,企业税务风险先于税务责任履行行为而存在。了解企业风险的预先性特征,有利于企业建立正确的税务风险控制时间观,以此及时掌握税收法规的制定及变动,切实降低税务风险。
由于我国社保等制度逐渐完善,一些企业为了规避社保支出,往往会在工资表上做文章。在工资表上减少员工人数,降低工资总额,将每个人的工资额做到当地社保最低缴费标准或个税起征点上下。
两套账虽然降低了员工的个税、社保及以工资为基数的工会经费、残疾人保障金等成本,但是存在着诸多风险。
随着国税地税机构正式合并,明年1月1日将社保等非税收业务整体移交到合并后的税务机关办理。这意味着,从明年开始个税申报基数、社保缴纳基数、工会经费及残疾人保障金缴纳依据等,能通过金税三期系统做到统一取数、口径一致。纳税人针对同一计税依据想少申报缴纳税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2. 新公司法实施后,公司高管面临哪些新的风险

新《公司法》给公司高管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新《公司法》明确了高管向公司借款的借贷责任
《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
现行公司法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做了严格规定,要求其应当遵守公司章程,忠实履行职务,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职权为自己牟取私利等。由于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较为分散,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难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监督,实践中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公司或者其子公司向自己提供借款转移公司资产、掏空公司的现象较多,严重损害了公司和股东的利益。针对这种情况,新修订的公司法增加了本条规定,禁止公司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如果公司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公司股东或者债权人可以主张该借款行为无效;公司因此遭受损失的,获得借款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负有责任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新《公司法》明确了因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造成的赔偿责任。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3、新《公司法》明确了公司对外担保和投资业务中的赔偿责任。
《公司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该条款是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规定,不应以此作为评价合同效力的依据。担保人抗辩认为其法定代表人订立抵押合同的行为超越代表权,债权人以其对相关股东会决议履行了形式审查义务,主张担保人的法定代表人构成表见代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4、新《公司法》明确了面临不信任股东查账的风险。
《公司法》第三十四条 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

5、新《公司法》明确了因签署违法合同或者开展违法业务产生的赔偿责任。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 做内账会计有法律风险吗

4. 会计操作中的风险

现代企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经营,会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无时无刻都在制约着财会人员及其相关人员的行为,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会计风险的影响度也在与日俱增。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从财务会计角度而言,企业许多风险在经历了财务和经营的运行轨道后最终会回落到会计核算的层面,如果我们对此不作为,这些风险就隐藏在会计要素中,体现为某些会计要素计量虚高,某些会计要素计量虚低,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出现脱离客观的“乐观”或“悲观”状况。

一、对会计风险概念的界定

一般而言,会计风险是风险在会计工作领域中的一种表现,因此,界定会计风险应当先从风险的概念谈起。
(一)风险(Risk)。据我们所知,目前理论界对风险概念尚无一种公认的权威性定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进行界定。比如,韦氏大词典对风险一词的解释是:“风险:(1)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2)导致或暗示着危害或相反机会的某人或某事;(3)a、对于根据合同进行保险的对象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遭受损失的概率;b、被判定为一个保险人的具体危险的人或事;c、由于具体原因造成的保险危害。我国有的学者认为,“风险是指在特定客观情况下,在特定期间内,某一事件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变动程度,变动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则越小”。在一些经济学教科书中常常把风险与不确定性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不确定的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因此风险可以用概率的方法进行测量,用期望值、标准差或标准离差率来表示其大小。
尽管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风险进行界定,但风险的两个基本特征却表现得非常明显,即:不确定性与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风险与不确定性是两个联系十分紧密但却是不同的范畴,我们在理解时不应混为一谈。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未来事项结果所持的怀疑态度,一般而言,它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所致。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使人们难以准确预测风险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风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不确定性事项都有风险,因为风险必须和损失相联系,只有那些可能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事项才有风险。如果我们面临的事项既可能导致损失又可能导致收益,而采取措施的结果只会带来收益而不会带来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选择结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仍不能说存在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将风险界定为:可能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二)会计风险。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组成部分。财务会计的任务有对外、对内和处理提供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进行管理两个方面,但其主要任务是前者,即收集、加工处理和向外披露与企业经营有关的货币性信息。管理会计的任务同样有上述两个方面,但其主要任务是后者,即利用财务会计信息以及本身所生成的信息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管理会计的风险大多体现在预测、决策之中,表现为企业内部的经营风险,通常由企业主体承担,其社会影响不明显。相对而言,财务会计风险涉及的利益主体广泛,对社会的影响极大,所以本文探讨的重点是财务会计风险,当然其中某些原理也适用于管理会计风险。
要界定会计风险首先应分析会计工作的过程。简言之,财务会计工作就是根据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规定对有关的经营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以及利用其对经济活动进行监控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取得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的重要成果,理想的财务报告应该能够客观、真实地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状况的信息。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限制,现实的财务报告往往难以达到此要求。也就是说,现实的财务报告与理想的财务报告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当这种差异较小,不至于给报告使用者带来损失时,我们对这种差异可能造成的风险可以略而不问。但是当这种差异较大,足以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时,有关方面就会追究会计人员的责任,并对其进行惩罚,甚至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时会计人员就面临着风险,它会给会计人员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据此,我们可将会计风险定义为:会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由于错报、漏报会计信息,使财务报告反映失实或者依据失实的信息误导监控行为而给其带来损失的风险,是指公司受汇率变动影响的程度。会计风险包括交易和换算风险,是指外汇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中由于汇率变动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

二、会计风险的分类

为了便于从不同角度认识会计风险,我们可以对会计风险进行以下分类:
(一)按会计风险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影响可分为:会计人员的责任风险、企业管理者的责任风险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财产损失风险。会计人员的责任风险是指在会计工作中由于漏报或误报有关信息而受到惩罚或者由于实施不正确的会计监控行为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企业管理者的责任风险是指为维护自身利益,指使会计人员故意提供错误信息而应受到惩罚或者由于干扰会计人员的正常活动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财产损失风险是指投资者、债券人或政府税务部门等外部信息使用者由于会计信息的误导,作出错误决策而带来财产损失的风险。
(二)按会计风险能否控制可分为:可控制风险和不可控制风险。可控制风险是指可以预测和控制的会计风险;不可控制风险是指无法预测和无法控制的会计风险。会计风险是否可以控制既取决于会计风险的性质,也取决于会计工作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
(三)按照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扩张型会计风险和抑制型会计风险。例如,企业既可能为便于筹资、应付股东压力或美化管理者的经营业绩等原因而采用扩张型的手段美化其报表,虚增利润;也可能为少交所得税或降低对投资者的回报等原因采用抑制手段而少报收益。无论哪种情况,都可能使会计人员因错报信息而承担责任,并给其带来损失。
(四)按产生会计风险的原因不同可分为:会计本身的固有风险和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标准对会计风险进行分类,以上分类也未见妥当,但是我们认为分类不是目的,分类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认识会计风险,并按其特征进行管理。

三、会计风险的特征

会计风险的特征直接导源于会计工作的特征。一般来说,会计风险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风险的客观性。它是由下述三个方面决定的:第一,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会计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会计反映不可能尽善尽美。财务报表只能近似地揭示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能非常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全貌。第二,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主观判定,在反映过程中判断失误是不可避免的。第三,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基础。由于会计人员、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存在利益冲突,所以,会计人员可能为谋取或保护自身利益而故意或被迫提供误导信息。以上三个方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们都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给会计人员带来损失。只要引发会计风险的因素存在,会计风险就必然存在。因此,我们认为,会计风险可以尽量减少,但在现有的条件下不能完全避免。
(二)会计风险的不确定性。会计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但会计风险是否发生以及风险程度大小都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会计信息中存在错误,但没有被发现或没有全部发现,或即便发生了但未追究会计人员的责任,那么会计人员就不会承担损失或不会承担全部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是相对的概念。审计人员如不能发现会计信息的错报,此时的会计风险就有可能转化为审计风险由审计人员承担。只有会计人员的错误被追究时,潜在的会计风险才会转化为现实的会计风险,给会计人员带来损失。
(三)会计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会计风险源于企业的会计工作,它不仅会给会计人员带来经济损失或使其承担法律责任,还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
一方面,会计信息失实会降低企业形象,给企业经营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如对于假报会计信息的企业,银行可能限制对它的贷款,投资者可能不愿意注入资金或抽走资金,原材料供应商可能不愿意赊销供货,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其进行查处等等。外界所作出的上述消极反映,可能使企业的经营变得极为艰难。
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信息对社会资源的配制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错误的会计信息会使资源配制缺乏效率,误导资金流向,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如虚报的会计信息会诱使社会资源流向表面上业绩优良而实际上经营不善的企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如果全社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投资者将难以辨别真伪,这时即便那些提供真实信息的企业也不会被信任,也会蒙受损失,如筹资成本提高等。这如同经济学理论中的次货市场和逆向选择(注:逆向选择指的是市场的一方不能查知另一方的商品的“型式”或质量这样一种情形,买方只能通过猜测来了解商品的“型式”或质量。),如果市场上的次品太多,高质量产品的所有者就难以出售他们的产品。
比如有这样一个简化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有100家企业,每家企业都准备筹资1000万元用于生产。还有100家银行准备提供相应的贷款。假设这100家企业中经营业绩好的企业有50家,其余50家企业经营不善。好企业愿以8%的成本筹资,坏企业愿以10%的成本筹资,这100家银行也愿以相同的利率分别提供贷款。
如果每家企业都提供真实会计信息,这些交易会顺利完成,双方都满意。如果50家坏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使财务报告中所反映出的经营业绩与好企业相同,而银行不能判断信息的真伪。这时如果银行认为客户是好是坏的概念相同,那么它的期望贷款利率是:(8%+10%)÷2=9%。然而,谁愿以此成本筹资呢?显然只有坏企业。但是,如果银行认为客户会计信息失实,那么它将只愿意以10%的利率提供贷款,这时只有坏企业能获得资金。现实社会中大量存在的不正是后一种情况吗?
上述逆向选择的例子说明了虚假会计信息对市场的破坏作用。它们有可能将好企业挤出市场,并且最终失去投资者对会计报表的信任。会计信息失实的结果必然是社会资源流向坏企业,好企业难以得到资金或被迫以高成本取得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好企业也会被迫逐渐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中的顽症,它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其后果之严重已为人所共识。
(四)会计风险的可变性。会计风险是由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决定的,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会计风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风险的可变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随着社会监督机制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些不可控制的会计风险变为可控的会计风险,降低会计信息失实的程度。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试图减少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选择减少意味着不确定性的降低,即会计风险的降低。社会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内部控制的完善能使某些会计风险更易于发现和控制,更易于明确会计责任,从而有利于防范舞弊的发生。第二,客观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新风险的产生。如表外融资、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等新业务的出现会使会计工作中不可控因素增加,会计信息误报的可能性增大,新的会计风险随之产生。

四、会计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对经济主体所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并鉴定其性质的过程。会计风险的构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以下两种:会计本身的固有风险和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
(一)会计本身的固有风险。财务会计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在加工处理信息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有着内在的局限性。财务会计的一系列假设或前提,是对不确定的客观经济环境所作的一种描述,并以其作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理论基础。然而在现实环境中,这些假设并不总是能够成立的。比如: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人员的服务对象和会计报告的编制范围,然而,对于集团公司和联营企业而言,报表使用者需要了解集团或联营内部有关的各个主体的财务信息,单一的报表显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持续经营及由此而产生的会计分期假设决定了诸会计要素在确认和计量时要使用的大量的估计和判断;货币计量假设决定了会计信息要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和表述,并假定币值是稳定的。然而,现实中有些经济事项的计量却非常困难,如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而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计计量的难度更大,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更强。这正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所指出的那样,纵然财务报告周围似乎闪烁着一层精确的光辉,然而,各种计量除少数例外情况而外,是基于惯例和规则而不是基于准确数额的近似值。
建立在会计假设基础之上的会计准则规范了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现有会计准则虽对会计实务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工作,但远不完善。例如,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一项交易要作为会计要素进入会计系统必须满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四个标准,不能满足这些标准的重要经济事项只能作为附注说明在表外反映。然而,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所创造的大量的新业务(如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表外融资等)却使传统会计难以处理,使企业经营中所隐含的重大风险难以在财务报告中得到反映。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对传统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反思,希望能重新构建会计理论体系,使之与现代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除此之外,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对同一经济事项往往规定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这也会导致会计信息不确定性的增加。尽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尽力消除这些可选择性,但要完全消除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总的来说,财务会计的反映职能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自己,否则它将失去生命力。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的事实:反映不等于摄影,加工后的财务会计信息与现实总会有差异。反映总是滞后的,在新经济业务出现之前,我们很难发现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改良方向,也就是说,现行理论与会计实践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些差异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导致会计反映失实。我们把由于会计学科本身的缺陷所造成的会计反映失实称为会计的固有风险,它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除。会计固有风险虽不应由会计人员负责,但错误的会计信息仍然能给其带来损失。
(二)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会计行为首先是指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具体说就是记录、计算和报告或测定和传递的行为;其次,它还包括对客观经济活动进行监控的行为。会计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受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各种利益关系、法律及职业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及个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会计行为主体对同一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当这种差异达到足以使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并给会计人员带来损失时,就存在会计行为风险。所以,会计行为风险可定义为:由于会计人员的过失、疏忽、侥幸或恶意等不当行为导致会计信息误报、错报乃至错控,从而使会计人员承担相应损失的风险。
从总体上看,会计行为风险由两方面组成:
1、技术风险。它是指会计人员在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由于对会计准则、制度的理解偏差所导致的风险,它主要受会计人员业务水平高低的影响。例如,会计人员识别发票等原始凭证的能力差,会导致将错误的信息输入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科目的使用不当,会导致将会计信息做错误的分类;收益和费用的确认时间选择不当,会导致错误配比,产生错误的盈利信息;会计控制不当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风险的共同特征是:会计人员主观上没有意识到,但客观上发生了。
2、道德风险。与财务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使用相关的利害关系集团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会计工作人员、企业管理者和以投资者为代表的外部利益集团(包括投资者、债券人、税务部门等)。从委托——代理的关系看,企业管理者受投资者委托管理企业,并负有报告其经营业绩的义务,会计人员受企业管理者委托加工处理会计信息并负有一定管理之责。三者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如都希望企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三者之间也存在相互冲突的各自利益。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行为目标不尽一致;委托者希望受托者尽职尽责,使其财富最大化,代理人则希望在获得高收入的同时,尽量增加闲暇和享受。
为促使代理人的行为尽可能与委托人的利益一致,委托人经常采用激励和约束并用的方法,并由此形成各种各样的契约。但是,双方都明白委托人不可能知道有关代理人行为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说签约双方在信息掌握上存在差异,即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代理人有信息优势,他可能在委托人察觉不到的情况下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自己谋利,这就是道德风险。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主要涉及到无法在契约中明确规定的代理人的行为选择,由于代理人的私人信息具有隐蔽性,委托人无法观测其全部行为。所以,代理人的行为选择将影响委托人的利益。由此,我们认为,会计的道德风险是指会计人员为谋取自身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并给委托人带来损失的风险。与技术风险相比,其主要特征是:会计人员主观上认识到了,但仍任其发生。
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道德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为保护以投资者为代表的企业外部集团的利益,约束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国家或社会团体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和制度。由于会计信息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关于会计的法规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我国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各种行业会计制度。但由于财务会计本身的缺陷和会计准则所特有可选择性与模糊性会导致会计方法的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它给会计人员为谋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提供了机会。
财务会计的道德风险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为谋求自身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及企业管理者的利益;二是会计人员为谋求自身利益而主动的或被动的与企业管理者合作,故意歪曲会计信息,使企业管理者欺骗投资者等外部利益集团。
以上将会计风险划分为固有风险、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三个要素,在实际操作中,还应将每个要素进行细分,进行估测和评价,以便于具体控制。
五、会计风险的管理
研究风险是为了控制风险,使之缩小到最低限度,甚至彻底排除,这种控制、缩小乃至排除的活动即为风险管理。会计风险管理是由会计风险管理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等要素组成的。其中,目标是指人们进行会计风险管理之所求,即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从而达到使其发生处于最小限度,同时付出的代价也最低;内容则包括前述三个方面,即会计固有风险、会计技术风险和会计人员的道德风险。
我们认为,研究会计风险的管理应把着重点放在研究会计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过程上。其中,会计风险管理方法应以风险控制方法的研究为主,会计管理过程则以风险预防过程的研究为主。关于会计风险的管理过程,我们认为主要涉及到对会计风险的确认与预测,对风险损失度测评,对风险的预防以及对风险的扼制等方面。由于篇辐所限,这里不再赘述。会计风险的控制方法是指使风险的发生降低到最小限度的各种技术,其中包括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降低风险乃至淡化风险等方法。这些方面的应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同时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由于构成财务会计风险的因素是复杂的,本文只能就会计风险的构成内容分别探讨其降低风险的途径。
(一)降低会计固有风险的途径。会计固有风险源于会计自身的缺陷,理论研究的深化会有助于降低该风险。从会计实践出发,对现有会计理论进行不断的改进,努力探求减少会计处理方法的不确定性,提高其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的形象,这是需要广大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进行不断努力的。需要指出的是,理论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要加强应用性理论的研究,并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使研究成果真正落实到减少会计处理中的偏差上。
(二)降低会计行为风险的措施。降低会计行为风险的根本措施在于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促使其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建立和加强持证上岗制度使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得以保证,以降低会计技术风险。对于会计道德风险而言,现实情况更为严重和复杂,它涉及各种契约的规范问题,需要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的会计风险主要源于道德风险。
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根本在于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在制度设计中,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和动机,不能假设存在把别人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的超人,这是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因此,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都要受到利益上的制约,否则他们必将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有效的制度应该能促使受托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控制会计道德风险的关键在于规范企业管理者的行为。一方面,应设计一个务实的指标体系用以考核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应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对故意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企业予以严厉制裁。此外,还应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对注册会计师的舞弊行为要严惩不贷。尽快改革现有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使会计师事务所摆脱各种干预,真正实现独立、客观、公正地执业。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多舞弊行为屡禁不止是由于打击不力而并非没有发现。所以,加强执法力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还可以从企业外部入手,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的安排(如赋予管理者一定的剩余索取权等措施)激励企业管理者,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方向发展。经济学中对此问题的研究很多,本文不作过多评述。
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主要由企业管理者执行,可以通过职能分工,互相制约来实现,这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问题。
会计人员有时受企业管理者的干预,被迫作假账,否则其自身利益将受到威胁。当前的环境下,会计人员与企业领导之间的地位相差悬殊,受其制约,缺乏独立的地位,被迫作假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为增强会计人员的谈判力,我们认为,应在我国建立会计行业自律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设立权威的行业协会,并由其进行会计资格审查,颁发证书,未取得资格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其次,对于提供虚假信息的会计人员进行严惩,吊销资格,以后不得从事此职业。第三,对受不公正待遇的会计人员给予支持。 (作者系济南日报报业集团)

5. 从事会计职业的风险有哪些

做什么工作都有风险,会计工作的风险如下:
首先,干了会计,收入不会很高,不会象业务人员那样拿到大把大把的提成。所以,做了会计就要选择知足常乐,否则,会心理不平衡。
其次,干了会计,要抹杀激情。会计这门行业是需要能坐得住的,如果整天跳赞赞的,会计账务处理不会太精准。所以,会计没有了激情,将没有了更高的成绩。
再次,想干好会计,给老板服务好,注定要仔细研究法律,使核算和计量有法可依。然而,对于法律条文的理解不是每个人都理解的一样,一旦跟税务理解的产生偏差,将给公司带来违法成本,也给自己带来违法风险……
再有,有的会计,为了得到老板的赏识,甚至会两套账,明目张胆的做假账,不是说“不会作假账的会计不是好会计”,就做个假账给老板看看,证明老板是好会计。可后果是严重的,这样的会计风险是最可怕的。属于无知者无畏。

6. 法律风险分为几类

根据引发法律风险的原因不同,大致分为两类:
1、操作性法律风险:即由于企业自身或者他人的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
2、环境性法律风险:即法律风险的发生是由于外部法律环境变化而引发的。

7. 你知道会计要承担的哪些职业风险

1、业务风险:简单说是会计人员不具备应有的知识,而造成错误的风险。在会计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专业的东西,超出了会计人员的知识,影响了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2、道德或法律风险:通俗说就是会计人员在法律中生存。会计这个职业是很难的,一方面,要有职业操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会计规范;另一方面,执行领导意图、搞好与同事的关系。这两方面处理得不好都不行。弄不好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会被边缘化,变成一个记账员,或被别人代替,或民主测评得低分。

会计员的岗位责任制:

1、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

2、即使确认销售收入,正确计算增值税、消项税额。

3、划清费用的开支范围及营业内外收入。

4、认真计算财务成果及各种税金。

5、按财务制度规定正确核算利润分配。

6、按期缴纳各种税款。

7、债权、债务及时登记、及时查清、按月做好财务状况分析。

8、对会计账目及凭证要按期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8. 论《会计法》法律责任认定和处罚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我国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我国于1985年5月1日颁布实施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会计法》,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几经修订,于2000年7月1日起颁布实施了现行的“新”《会计法》。在现行的《会计法》的内容中,除了对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作出详尽的规定外,还对会计管理的权限、会计的责任主体、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及会计的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具体界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在“新”《会计法》实施以来的多年的会计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和问题,尤其是在会计的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处罚中,存在的问题则更为明显,甚至发生出现问题找不到责任人,即使找到责任人也无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找到的责任人可能是“替罪羊”,或者承担的责任不到位,致使近年来会计领域造假现象屡禁不止,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的建立。

会计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会计法》和有关会计工作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在实际工作中,追究会计的法律责任首先必须找到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现行《会计法》第28―31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还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同时,还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或按照职权予以纠正违法违规的会计事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实施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检举违法违规行为。”这实际上确立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和在通常情况下对会计资料的虚假和重大遗漏承担主要责任。这里明确规定承担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是单位、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人员、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按现行《会计法》定,单位是指实施了违法行为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单位负责人是指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如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包括两类:一类是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个体工商户的业主等;另一类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如: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董事长或者主任是合作企业的法人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会计机构可以单独设置,如财务处、财务科、财会股等,也可以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人员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包括独立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和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的会计人员中指定的会计主管人员。会计人员是指会计机构中担任非领导职务的会计人员。有关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也以国家人员论。

尽管在现行的《会计法》中对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但是笔者认为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按照现行《会计法》对会计责任的认定要求,实际工作中,按照单位内部管理需要,将其对会计工作的责任在有关人员之间进行适当分解,以在单位内部形成层层制约的会计责任体系:单位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单位的各种会计账簿扉页的账簿启用表中,分别登记记账人、稽核人、会计机构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总的负责人,被排在第三责任人的位置,笔者认为,这种单位内部责任的分解,已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因为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存在着企业所有者和企业实际经营者相互分离的问题,尤其是在公司制企业,董事长虽然是法定代表人,但总经理是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并负责组织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导致有些企业的董事长并非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者,甚至有少数董事长同时在多个企业兼任或挂职。这样势必会造成董事长承担名义上的责任,而应该承担会计法律责任的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者如总经理却逍遥法外,从而使应该依法追究的会计法律责任,无法落到实处。同时,《会计法》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相关责任人员签章的规定,实际上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较为单一的企业组织形式出发的,没有考虑到现在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多样性的情况,在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将负有责任的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一一列举,这一做法只能是在形式上强调了会计的法律责任,很多单位的财务部门都有单位负责人的个人印签章,所以,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上虽然加盖了单位相关责任人的章,但这些责任人连财务会计报告看都不看,又从何谈起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且,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大多采取股份制的形式,股份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企业的股东大会,常设管理机构是企业的董事会,常设监督机构是公司的监事会。所以,笔者认为,应当按照国际惯例,将单位的会计法律责任承担者,确定为企业单位的“管理当局”,单位负责人是管理当局中最主要的负责人,在会计法律责任的承担中,应该作为第一责任人,应当而且也必须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同作为管理当局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董事会、监事会的相关人员,也应该按照单位负责人与其他责任人员的分工,由各单位规定其各自应承担的会计法律责任。将会计法律责任主体界定为企业单位的管理当局,能够使经济活动中应该承担责任的人,均能够各司其责,使各项经济活动的具体参与者和监督执行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大限度地防止责任落空。关于会计人员的责任,会计人员的职责主要是按照会计规则进行会计工作,并对其任免机构负责。《会计法》中规定,会计人员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当不予接受,这就将伪造、变造的及违法的会计事项排除在单位会计核算之外。但是,单位的会计人员是多层次的,依法要求其负责的层次也应有所区别。所以,应当删除《会计法》中有关会计人员对违法违纪的收支必须单位负责人报告的规定,会计人员对拒绝受理的违法违纪的收支应当向所在单位的上一层次的会计人员报告,以使会计人员彻底从两难境地中解脱出来。当然,如果会计人员主观上愿意向单位负责人或政府有关部门检举所在单位的违法违纪问题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检举权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这里应当说明的是,如果是国有企业中由国资委委派出的财务总监,一旦发现国有企业中存在着违法违纪的会计事项,必须及时与该国有企业的单位负责人沟通,并及时向国资委等相关政府部门报告,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在现行的《会计法》中,对会计法律责任的认定,除了责任主体确认上存在的问题外,还存在着会计法律责任认定范围上的缺陷。会计法律责任的范围,主要包括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法律责任认定在时间范围上存在的缺陷
众所周知,《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我国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我国现行的《会计法》是在1999年10月31日修订发布的,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从2000年7月1日起生效。1993年12月29日发布并实施的原《会计法》效力终止。在2000年7月1日施行的新《会计法》的基础上,国家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制定并发布了统一的、适用于不同行业和不同经济成分的(除不对外筹资、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和金融企业外)《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后来财政部有配套制定并实施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依据《会计法》制定相应的会计制度是符合会计法律责任认定的时间顺序的。但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宣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出台。由1个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构成的全新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虽然保留着中国特色的部分条款,但主要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更多地表明了市场经济对会计的要求。因此,也必然存在着与2000年7月1日施行的《会计法》的一些条款的差距。所以,笔者认为,财政部在出台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之前,应该对现行的《会计法》进行修订,然后再以修订后的《会计法》为依据,制定并发布既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又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这样,才能体现《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的地位。

(二)会计法律责任认定在空间范围上存在的缺陷

现行的《会计法》在第一章总则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域范围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或公司、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也包括主管机关和其他经济监管机关办理会计事项必须依照本法。境外的中国大陆的投资企业属于所在国法人,应当执行所在国的法律,但是在其向国内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资料时,应当符合会计法的要求。对于我国驻外使领馆等,由于不受外国管辖,只执行国内的会计法律,所以也必须符合《会计法》的要求。尽管《会计法》中对其施行的空间范围作了明确的规范,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计法》并没有在其空间范围内产生应有的作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由于其资金来源于国家,或者由国家投资或控股,因而,要受到国家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各企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及国家税务部门等诸多部门的监督、检查。所以,《会计法》的执行也比较规范。但是对于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个体企业,由于其资金来源不属于国家,除了国家税务部门依法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涉税问题进行检查外,国家财政部门、国家审计部门等很难对其会计核算和执行《会计法》的规范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从而使《会计法》在这些单位丧失了法律约束力,形成了《会计法》执行过程中的真空地带,造成很大程度上的会计信息失真。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尽快在《会计法》中增加专门对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个体企业如何执行会计法的约束条款,明确这些企业违反《会计法》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从根本上规范他们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现实工作中,虽然有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约束企业单位的会计行为,但是仍然存在大量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究其原因,关键是在会计法律责任处罚措施中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现行《会计法》第六章――法律责任共八条,主要规定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责任形式。其中行政责任又称行政制裁。它是指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法给予犯有违法行为但尚不构成犯罪或虽构成犯罪,但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一种行政制裁。它一般是由有权实施行政处罚的当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按《会计法》规定,对行政责任的追究又可分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可以实施的行政处罚的形式主要有四种:①责令限期改正;②通报;③罚款;④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行政处分又称纪律处分,它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单位负责人违反《会计法》所列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一种行政制裁。行政处分应当是由其所在单位或其上级单位或行政监察部门给予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和开除等。对于《会计法》中所规定的追究行政责任的处罚形式,理论上是非常完备的,但仔细考虑以上的相应处罚措施,严格讲起来对于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比较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民营企业及个体企业等则缺乏应有的法律效力,因为,对这些企业单位来说,其工作人员或单位负责人均不为国家工作人员,所以,行政处分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尽管行政处罚措施中有责令限期改正和罚款等措施,但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来说,罚款对于他们违反《会计法》等违法行为所获得的在税收、银行贷款等方面的经济利益来说,其博弈的成本太低,而且还存在着无法查出的可能性。因此,笔者认为,对任何机关、单位、企业及个体经营者,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组织,直接或委托国家审计机关或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对所在地的机关单位、各种类型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并进行量化评比,划分是否合格的等级,并颁发相应等级的证书。对于不合格的企业单位,除给予以上《会计法》所规定的行政处罚和处分外,当地财政部门一定要与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税和地税部门联手,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税、地税部门在进行新一年度的工商营业执照年检、国税机关的税务登记证年检、地税机关的税务登记证年检时,对执行《会计法》和相关会计法律法规不合格的机关、单位、企业等一律不给予年检和税务登记,停止销售发票。情节严重的应立即吊销其营业执照和国税地税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终止其生产经营活动。增加其违反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风险和博弈的成本,最终使其丧失经营资格,使他们在思想上真正意识到违反会计法应该承担的严重的法律后果。

(二)刑事责任方面。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主体实施了刑事法律规范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违反会计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就是指违反会计法律规定后所应当承当的刑事法律后果。现行的《会计法》在第六章中,规定了违反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应承当的法律责任以及应给予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的措施,对于刑事责任,只是说明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并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情况下构成了刑事犯罪,如果构成刑事犯罪应承当何种形式的刑事责任以及如何量刑等。而我国的现行刑法中也没有对违反会计法的行为的刑事责任作出专门的规定,尤其是没有把违反会计法的行为方式作为一种犯罪加以规定,而大多数是作为目的犯罪,从犯罪结果上加以规定。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刑法还没有将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作为一种单独罪刑加以规定,只是将违反会计法的规定作为一种犯罪手段,分别以偷税罪、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及其他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正因为这样,也从客观上产生了会计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漏洞,因为如果一个机关单位或者企业违反了会计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甚至销毁会计凭证和账簿,只要税务机关、主管部门、审计机关、证监会、银监会等部门查不出其偷税、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等行为,就无法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笔者认为,这是认为的给会计法实际执法设置了障碍,往往会造成违法不究的情况产生,使实施犯罪的企业单位逃脱法律的严惩。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现行的《会计法》中增加一章――处罚措施,将违反《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作为一种单独的罪刑加以规定,明确企业单位如果违反了《会计法》应如何确定其犯罪的性质和程度。对构成刑事犯罪的应单独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具体措施,也就是说,机关企业单位只要违反了《会计法》,产生了刑事犯罪的事实,就可以依据《会计法》对刑事犯罪的处罚措施,对其量刑定罪,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给予《会计法》独立的执法空间,对有效的打击会计领域的犯罪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9. 注册公司会计有什么风险

法律分析:注册公司法人可能承担风险,整个公司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时法人组织要承担责任,能够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法定代表人也要被追究行政、刑事责任。除非该法定代表人能够举出证据证明自己和公司法人违法行为没有任何关联。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六条 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10. 如何防范会计风险 拒绝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也就是会计造假。一、财务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会议信息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存在有其客观原因,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时期,大多数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它的存在又潜在地助长了社会风气的腐败。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首先应当找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即会计造假的原因。(一)造假的内在原因1、单位负责人指导思想不正有些单位负责人利用手中权力,为了个人私利或本企业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搞“厂长成本、书记利润”、“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设“账外账、小金库”,大搞短期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一些企业负责人出于种种目的利用自己的权利,指使会计人员造假,他们有的虚增利润骗取贷款,有的隐瞒利润逃避交税,有的甚至虚列数据来掩盖其贪污受贿的罪行。这些人,把国家、集体的企业当成自己的“小作坊”,胆大妄为,无所顾忌,任意造假,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这是当前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主要表现在:(1)为了业绩考核而造假企业的经营业绩,其考核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涉及到会计数据。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2)偷税、漏税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当然,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其特点是:多列费用,少计收入,达到少交税和不交税的目的。多见于民营企业或效益好的国有企业。(3)粉饰业绩,为达到特定目的而造假上市公司和效益较差的国有企业以及昔日为省优、部优而今已失去竞争优势、失去市场的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粉饰造假。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因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为了发行股票而造假。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和后续发行,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其特点是:少列费用,虚列资产,多计收入,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4)为获利而造假其特点是:调整账务,虚增虚报利润,欺诈上市。首先,股份公司上市,能增强本公司股票的吸引力,形成稳定的资本来源,在更大的范围内筹措大量资金,因此,促使股票上市便成为公司追逐的目标,对条件不成熟的公司,财务资料做假便成为其首选捷径。还有的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虽然打着“为公”的旗号,但实质是为个人(主管领导,管理者等)牟取私利,如“大庆联谊”弄虚作假,欺诈上市案件。其次,对于那些已经上市但经营亏损的公司,为了满足增发新股或者配股的条件,提高配股价格,达到从资本市场上捞到资金的目的,经常采用虚增利润,少报亏损的方法,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投机行为盛行,出现许多上市公司股价与公司实际业绩变动不一致,优股不优价,“垃圾股”价不低的现象。使得投资者参与股市投机的心理大于投资,于是他们对“真实可靠”的信息披露并不重视,这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便难以达到降低市场中不确定性,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功效。除此之外,股市承担了企业解困的重任,造成了一批质量不高的企业“包装上市;治理机制不健全,上市公司业绩不佳,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股权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形成股东对经营者的有效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利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由于公司的治理机制不健全,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业绩不佳,为了能长期保住其上市公司的牌子,获得配股资格,利润操纵、粉饰业绩便成为他们的首选,披露虚假信息在所难免。(5)为推卸责任而造假表现为: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时进行的离任审计,一般暴露出许多问题。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地对陈年老账进行清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可能诱发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提前消化潜亏,并将责任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生自然灾害,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会计报表。(6)贪污盗窃,转移国家资产其特点是:出具假凭证,收入不入账,假手续报废资产,将账目搞乱,浑水摸鱼,或将国有资产低价出售等。多见于管理比较混乱的中小国有企业。2、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受本单位领导的控制和制约,其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都基本上由领导决定。虽然《会计法》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经过主管单位同意,不得任意调动或撤换。”但主管部门并没有起到保护会计人员行使职权的作用,守法的会计人员遭打击报复、被撤换,主管部门往往顺从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出现了会计人员“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屈服于单位领导,会计核算缺乏独立性,内部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二)会计信息造假的外在原因1、企业改革不彻底、不到位是会计信息造假的深层原因。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目前我国尚处改革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程度不高,仍存在企业经营者的权责问题、政企分开问题。权责不明确,企业经营者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受利益驱动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政企不分,使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经营者,一些政府部门经常干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的领导仍由政府干预,政治色彩浓厚,使企业领导不能专心发展企业,更注重自己是否能提升,势必导致财务造假而失真。2、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目前,企业内部监督控制有着局限性,内部监督不到位,会计人员不独立,受单位领导指使被迫做假帐。社会监督仍处于起步阶段,会计事务所虽然脱钩改制,但仍缺少标准的执业制度,政府监督大于社会监督力度,职责交叉,经常重复检查,企业领导又是政府指派,使检查与被检查藕断丝连。企业领导同时管理会计与审计,内部审计不是处于董事会领导下。社会审计监督不力。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人员数量上,现有注册会计师与《公司法》关于所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度报表都要经注会审计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在质量,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素质偏低、偏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松驰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往往是查帐容易,处理难,这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对内部人的监督,滋生其舞弊的可能。监督不力客观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的泛滥审计监督对保障经济活动的有序运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活动,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有着其他经济监督无可比拟的作用。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尽管已经相当完善,但是与飞速发展的经济仍有许多不适应。⑴监督力量不足。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国家(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社会)审计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而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却基本保持不变,造成现有的审计力量无法应对迅速增长的审计业务量。国家审计对企业的监督开始弱化,注册会计师已经成为审计监督的主力军,但其承担的审计任务愈来愈重,可以说已不堪重负。⑵监督力度不够。国家审计的重点已经位移,企业的审计监督只能依靠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来进行。但内部审计无论在隶属关系上还是在利益关系上,都始终未能解决其真正的独立性问题,因而这种审计监督不仅无法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现象,反而对会计造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会计造假的帮凶。民间审计同样面临着独立性问题,最突出的是资本经营管理者委托民间审计而不是股东大会委托民间审计,其监督的力度、监督的结果是可想而知。再加上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不正当干预,大大削弱了审计报告的公证作用。(3)监督不力。监不力,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并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从企业外部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看,社会中介审计及政府审计监督受人力、财力的限制以及其事后监督性质的局限,未能查出所有违法违纪行为,这也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3、收入分配不均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会计信息造假失真由于社会上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东部与西部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收入联系的紧密度低,对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导致一些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铤而走险,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账外账、私设“小金库”,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4、造假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助长了会计造假信息失真企业会计造假几乎不消耗物质成本,只需要玩弄数字游戏,空手套白狼,便可将一堆“垃圾”包装成闪闪发光的“金子”。如黎明股份,1999年1月上市当期虚增资产8996万元,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虚增利润8679万元。除常规的少计成本、费用递延等操纵手段外,90%以上交易或事项都是通过虚开产品销售发票,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人为凭空捏造的。利用增值税抵扣制度,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既虚增了收入利润又不增加税负。可见其造假的物质成本很低。企业造假的成本主要包括:行政成本、民事成本和刑事成本。行政成本包括停业、整顿、解散、吊销证照等带来的直接损失、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罚款等;民事成本包括因会计造假行为给国家、社会、个人造成的财产或其他损失的民事赔偿支出;刑事成本指对单位和个人的刑事处分和罚金。而会计造假的收益包括谋取的不正当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只要收益大于成本,企业就存在会计信息造假的动机和需求。由于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督手段落后,监管人员不足,会计造假被发现的几率很小,即使发现,被追究的代价也很小,而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惊人。因此,会计造假成了许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粉饰经营业绩、侵蚀股东权益、侵害国有资产的惯用伎俩。5、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个别企业利用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采取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提高企业利润,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虚拟资产、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和进行违规会计处理,造成了企业经济交易的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6.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各经济主体之间具有自主性和平等性,并且承认其各自物质利益的基础上的。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会计环境的改变和对会计信息不同认识而产生的冲突,以民事责任纠纷问题为主。但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惩处手段主要以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为主。对大部分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主要是给予企业及主要责任人以罚款、通报批评和警告等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很难达到真正的处罚目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于那些追究了法律责任的,也只是限于追究其刑事责任,目前还没有公司因会计信息失真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案例。对于刑事责任的追究是一种威慑力量,是为防止市场危机爆发或产生严重社会后果的一种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无法形成日常的监督力量。若想形成日常的监督机制,必须依靠民事赔偿责任的追究,这也正是我们目前惩罚手段里所缺乏的。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依法行政的随意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执法不严,执法的随意性大,助长了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朝量化方向发展。二、避免财务会计造假的对策会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的需要,而且将严重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究其原因很多,本文仅针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内在原因、外在原因和会计信息不实成因发现的几个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法:(一)针对会计造假的内在原因1、加强会计法规建设,提高单位领导的会计法规意识单位领导的指导思想不正,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必须组织单位领导学习会计法规,使单位领导提高会计法规意识;端正指导思想,明确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主要是单位负责人要会计人员造假。修订后的《会计法》紧紧抓住了这个源头,解决了会计委派制等行政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体现了以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思想。抓住单位负责人这个源头,强调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拄性的责任。鉴于在实际工作中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让单位负责人通过学习《会计法》知道: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规定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此,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要学习《会计法》,学习会计知识,带头执法,不得干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更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会计事项。2、逐步实现会计人员职业化为了摆脱企业领导对会计人员的授意造假和控制,保证会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必要使会计人员走向职业化,即:成立会计行业协会。职业化的核心就是将每个为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集中起来,组成行业协会,使会计人员的目标从单一的为企业谋利益转到为公共谋利益上来。尽管职业化并非易事,其成效也不是在短期内可以见到的,但从长远来看,职业化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会计协会是非赢利组织,因而不存在利用会计人员来赢利的动机;二是通过对会计人员任职资格的确认,形成会计人员进入市场的壁垒,从而增加会计人员的竞争压力;三是通过职业联合形成的行业协会必然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职业道德会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会计委派制与会计职业化有相似之处,但有很大的不同。会计委派机构是官方或半官方组织,而会计协会是民间自律组织。会计委派机构通过行政手段对会计人员进行任免,而会计协会不对任何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只是通过职业道德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二)针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外在原因1、首先要按市场要求,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才能使企业自觉遵守经济规律,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其二,企业用人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程序,充分引入竞争机制,要建立起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者业绩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改变单独依靠未经核实的“数字”来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的做法。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会计监督力度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内部审计是会计监督的保证。第一,建立内部牵制制度。第二,实行内部监督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第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强化监督。应该重视外部监督,我国外部监督有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及其他形式。我国应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及业务水平,按照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开展业务,提高监督质量,使其对会计的监督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失真。强化政府监督,政府监督应是在宏观调控下的监督,政府监督应依法监督,应提高监督人员素质,利用监督权力谋利的政府人员,只能把企业拖垮。3、改进完善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理顺各方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利益分配与考核机制的不够健全,不尽合理是诱发会计信息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造假者的主要动机在于取得经济及其他利益。只有改进完善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才能防止会计信息的造假。一是建立利益分配均衡机制,理顺国家、地方、企业及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兼顾各方利益。二是改进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对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考评,不要仅以数字论英雄,而要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4、尽快制定和出台具体会计准则并继续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在认真总结现行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要求,适时出台一批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具体会计准则,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同时,鉴于会计核算制度将在较长一个时期与会计准则并行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努力提高会计核算制度的灵敏性,及时反映多变的、日趋复杂的经济业务。特别地,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处理好会计准则的统一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避免个别企业利用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告,操纵企业利润。5、加大处罚力度,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凡是由企业经营者个人行为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应由企业经营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明确民事责任人,让承担法律责任者确实得到惩罚。只对单位处以罚款,将个人责任推脱或转嫁到单位身上,显然混淆了单位中的个人角色,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假问题的。单单是单位被罚,也不利于当事人吸取教训,更不利于整个社会培养诚信的风气。除了加大刑事处罚力度外,还应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进行民事赔偿。民事赔偿的主体应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者即企业经营者,而不是企业法人实体,更不是会计行为主体。民事赔偿制度可以增加企业巨额潜在的诉讼风险,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处罚中民事法律调节的力度。提高民事赔偿额度,增加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成本。使得会计造假成本升高,从而遏止经营者造假。会计信息造假不是一时就可以改变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消除会计信息造假的内外在原因,才能真正改变会计信息造假的现状。由于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是基于一些客观因素之上,所以我们的预防对策也只能从提高准则、制度制订的完美性及改善外部会计环境者手,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弊端,需要我们上下各级部门进行长期不懈的斗争和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范。《会计法》是会计人员工作的规范和法律保证。只有以法制规范的要求企业经济业务和开展经济活动,才能使我国的经济秩序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参考资料:/link?url=tAsPc96rTkSAedlK_NJK7PP5gPGzWQs01U7wZ--LMnd_7LJ89D_WeIsGeSQylpspxpJTSKkcutz3_

热点内容
西城金华志法官 发布:2024-11-02 21:20:06 浏览:425
军事法规级别划分 发布:2024-11-02 20:49:09 浏览:348
民事诉讼法关于涉外的规定 发布:2024-11-02 20:47:06 浏览:866
财经法规实训自评 发布:2024-11-02 20:42:38 浏览:30
公司未注销的小股东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02 20:39:42 浏览:428
店务规章制度 发布:2024-11-02 20:27:44 浏览:336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 发布:2024-11-02 20:02:54 浏览:465
神州租车公司法人 发布:2024-11-02 18:32:38 浏览:508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交通事故 发布:2024-11-02 18:25:53 浏览:624
首封法院和 发布:2024-11-02 17:42:10 浏览: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