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法律顾问自检自查报告
❶ 如何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是指导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重要政策文件,其中的第二部分“建立健全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对政府法律顾问人员的任职条件、职能权限、权利、义务、产生程序、纪律约束,以及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组织实施等都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我个人认为,您首先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规定,并围绕这些内容,将这份文件的精神与相关政府的实际需要、法律顾问人员的自身特点相结合,提高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促进依法办事,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制度的作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法治保障。以上是我的建议,仅供参考。同时将相关政策文件的相关内容附后,供您学习和研究。
《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
二、建立健全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
(四)积极推行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建立以党内法规工作机构、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法学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
党政机关内部专门从事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和机关外聘的法学专家、律师,可以担任法律顾问。党内法规工作机构、政府法制机构以集体名义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五)在党政机关已担任法律顾问但未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的人员,可以继续履行法律顾问职责。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实施后,党政机关拟担任法律顾问的人员应当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
(六)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法律事务较多的工作部门应当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人员担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较少的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可以配备兼职人员履行法律顾问职责。乡镇党委和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履行法律顾问职责。
(七)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履行下列职责:
1.为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
2.参与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党内法规草案和规范性文件送审稿的起草、论证;
3.参与合作项目的洽谈,协助起草、修改重要的法律文书或者以党政机关为一方当事人的重大合同;
4.为处置涉法涉诉案件、信访案件和重大突发事件等提供法律服务;
5.参与处理行政复议、诉讼、仲裁等法律事务;
6.所在党政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八)外聘法律顾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政治素质高,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一般应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2.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在所从事的法学教学、法学研究、法律实践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和经验的法学专家,或者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验、专业能力较强的律师;
4.严格遵纪守法,未受过刑事处罚,受聘担任法律顾问的律师还应当未受过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或者律师协会的行业处分;
5.聘任机关规定的其他条件。
(九)外聘法律顾问应当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遴选。被聘为法律顾问的,由聘任机关发放聘书。
(十)外聘法律顾问在履行法律顾问职责期间享有下列权利:
1.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法律意见;
2.获得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信息资料、文件和其他必需的工作条件;
3.获得约定的工作报酬和待遇;
4.与聘任机关约定的其他权利。
(十一)外聘法律顾问在履行法律顾问职责期间承担下列义务:
1.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漏党和国家的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以及其他不应公开的信息,不得擅自对外透露所承担的工作内容;
2.不得利用在工作期间获得的非公开信息或者便利条件,为本人及所在单位或者他人牟取利益;
3.不得以法律顾问的身份从事商业活动以及与法律顾问职责无关的活动;
4.不得接受其他当事人委托,办理与聘任单位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法律顾问与所承办的业务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应当回避;
5.与聘任机关约定的其他义务。
(十二)市、县、乡同级党委和政府可以联合外聘法律顾问,为党政机关提供服务;党委和政府可以分别统一外聘法律顾问,为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提供服务。
(十三)各级党政机关根据本意见设立公职律师。公职律师是依照本意见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取得公职律师证书的党政机关公职人员。
(十四)公职律师履行党政机关法律顾问承担的职责,可以受所在单位委托,代表所在单位从事律师法律服务。公职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律师法等规定的会见、阅卷、调查取证和发问、质证、辩论等方面的律师执业权利,以及律师法规定的其他权利。
(十五)公职律师不得从事有偿法律服务,不得在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兼职,不得以律师身份办理所在单位以外的诉讼或者非诉讼法律事务。
(十六)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纪处理;属于外聘法律顾问的,予以解聘,并记入法律顾问工作档案和个人诚信档案,通报律师协会或者所在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❷ 请问哪位高手来写一篇这个文章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政协常委:
行风评议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我们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有力促进,对于我们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有效地服务我县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局对此高度重视,把行风评议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抓。5月底以来,我们积极进行宣传发动,采取多种形式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我局行风建设的意见、建议,全员行动开展自查自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扎实整改。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局行业作风得到了进一步转变,审计形象得到提升,为审计事业的纵深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 近三年行风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们把行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围绕中心强职能,以人为本强素质,健全制度强管理,增强了干部职工“人人代表审计机关,一言一行都是审计形象”的主人翁意识,在全局基本形成了“工作赛实绩,服务赛质量,执法赛水平,廉洁赛奉献”的行业风气和工作氛围,有力推动了审计工作的发展,使审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1、强化中心意识,机关政令畅通。我们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工作上不搪塞推诿、不敷衍应付,做到了令行禁止,保证了政令畅通。三年半来,我们先后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20多项,参与全县企业改革27家,开展群众上访专项审计5项。有力促进了企业改革的深化,维护了大局稳定。
2、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服务质量。三年半来,我们深化财政审计,加强专项资金审计,拓展行政事业审计,改进经济责任审计,强化金融投资审计,共完成审计项目92个,审计单位194个(次),查出违法违规资金11800万元,促使归还原资金渠道1009,补缴税款216万元;我们对审计结果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提出的建议有43条为县委、县政府及相关单位采纳,促使出台制度、文件和采取措施32项,促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500余万元。审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做到了有为有位,先后荣获“审计工作先进单位”、“优化经济环境工作先进单位”、“企业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多个(次)。
3、规范审计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我们始终认真贯彻《审计法》,坚持依法审计,严格执法程序,准确引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使审计执法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来,我们做出的80余份审计报告及审计决定基本做到了事实求是、客观公正,没有出现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没有“三乱”现象。
4、加强队伍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我们以“五好”为目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班子成员自觉带头学习,带头遵守机关纪律和审计纪律,主动深入一线工作,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学习培训提高人,以先进典型带动人的思路,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政治、学理论、学法律、学业务。三年半来,共开展各类学习150多课时,使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明显提高。目前,在职干部获得初级以上职称的达到7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85%;我们坚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加强廉政建设,使机关没有出现重大不廉洁问题和严重背离职业道德的现象,没有信访案件。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五好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5、深化文明创建,塑造审计形象。我们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机关管理,先后建立完善六大类58项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使机关大小事情都有规可依,有序进行;我们坚持“文明股室”、“文明个人”评选活动,努力塑造股室形象和个人形象,机关“文明股室”、“文明个人”均达100%;我们积极开展“抗‘非典’,献爱心”、“捐款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2001年来,我们加强对九路寨村的挂钩扶贫工作,先后投入(含争取)资金近80万元,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使该村的“六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当地群众的欢迎,向社会展示了良好的审计机关形象。自1992年以来,我们已连续五届十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
二、 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
只有找准问题、认识问题,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为此,6月上旬以来,我们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狠抓“三问”搞自查。一是上门请问搞自查。我们在采取聘请行风监督员、发送征求意见函、向社会公开承诺、开通电子举报信箱、设立举报电话、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诚心诚意地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的同时,组织由班子成员带队的工作组,主动上门向部分被审计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二是扪心自问搞自查。我们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把行评方案上的六条标准作为自身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对照,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问题,反省不足,并写出了详实的自查报告;三是不耻下问搞自查。7月上旬,局党组分别召开局中层和一般干部职工会,向干部职工了解我局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征求他们对于加强行风建设的意见、建议。通过以上办法共征求到意见4条,建议17条。我们对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疏理,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重监督、轻服务的现象仍然存在,审计工作的审帮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受过去审计工作模式的影响,加之对审计发展形势的了解和探索不够,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认为审计就是查账、审计就是查处、审计就是揭露,宏观意识、服务意识比较缺乏,审计工作的建设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审计工作停留于查错纠弊,尚未开展效益审计;二是对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的调查研究不够,没有从制度、机制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的意见、建议肤浅和流于形式,审计建议采纳率勉强达到60%,有的审计项目甚至提不出一条有价值的审计建议;三是跟踪服务不够。注重了“查处”工作的落实,而忽视了对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的落实。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工作做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工作成效。
二审计工作安排不科学,被动审计得多,主动审计得少。
当前,我们基层审计机关工作多、任务重,每年各级安排的审计任务都在30项以上。再加之我们对审计资源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对审计项目缺乏长远规划,主要围绕省市指令性项目和县委、县政府安排的重点项目进行审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突出,被动审计的多,主动审计的少。一是加强了对重点部门、单位、项目的审计,有时甚至是重复审计,而对一些非重点部门、单位、项目,以及群众希望进行审计的单位、部门、项目(如乡镇事业单位、社会中界组织、领导干部“三费”等),没有及时组织审计。这些单位、部门、项目中很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违法违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二是经济责任审计不及时,大都停留于事后监督,没有真正起到预防作用;三是注重了部门审计,忽视了行业审计,使审计工作没有全面覆盖整个行业,一些行业的违法违规问题没能得到充分揭示;四是对专项资金的监督不力,没有及时进行跟踪审计和年度审计。
三对《审计法》的宣传不够,相当一部分单位、群众不了解审计。
过去,我们认为依法行政的关键在于执法人员懂法、不违法。因此,我们重视对内强化审计人员对《审计法》的学习贯彻,而忽视了在社会上对《审计法》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使相当一部分单位、群众对审计部门的职能性质不了解,对审计部门对挤占挪用专款等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不理解。有的单位、群众甚至不知道有审计部门存在。有利于审计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尚未完全形成。
四审计执法尺度适之过宽,使一些违法违规问题屡查屡犯。
一是在行使审计执法自由裁量权时,过分考虑地方经济利益和部门实际,除特别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外,大都是从轻不从重,留有较多余地。如2002年,我们审计的26个项目中,应对相关单位处以罚款45万元,实际罚款24万元,实际处罚仅占应处罚金额的56%。二是对违法违规问题基本是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消化处理,没有按照《审计法》的要求,向社会公开披露和曝光,使审计结果缺乏透明度,违法违规单位没有受到群众监督和舆论谴责。以上情况使审计的震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助长了违法违规单位的侥幸心理,导致一些违法违规问题屡查屡犯,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五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干部素质不完全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审计业务工作忙以及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我们的学习不够全面系统,不能持之以恒,闲时学的多,忙时学的少;用时学的多,不用时学的少;集中学习的时间多,分散自学的时间少。有的同志甚至倚老卖老,懒于学习;部分青年干部不思进取,不愿学习。因为学习不够,使干部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一是少数干部从事审计工作多年仍不能胜任主审;二是一些干部无法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工作;三是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工作方法陈旧单一,经验主义突出,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审计成本高。
六审计纪律执行不严,少数审计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生冷”现象。
一是由于当前经费不足等客观条件限制,《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八不准”纪律》没有完全落实,审计过程中,有在被审计单位就餐、用被审计单位交通、通讯工具等问题;二是少数干部自我修养不够,在审计工作中态度生冷、说话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形象。
三、 整改的主要情况
纠正错误,改进不足,推动工作,是行评评议的最终目标。为此,我们本着“边自查,边整改”的原则,痛下决心,坚定信心,强化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对存在的六个问题进行了切实整改。具体如下:
一对于重监督、轻服务的问题,我们经过缜密研究,制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意见》,决定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做到服务与监督并重,寓服务于监督之中:一是要求各业务股室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分析研究,注重从制度和机制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把审计结果转化为宏观经济监管决策和措施。并规定每个审计项目至少要拿出一条有价值的审计建议材料,全局每年至少有5条审计建议和审计情况反映材料进入党政决策圈;二是从2005年开始,每年选择1至3个审计项目,进行效益审计,揭露和反映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的损失浪费等问题,促使节约财政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审计工作逐步由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三是加大跟踪落实力度。每年有计划地对上一年度所审计的项目,所做出的审计决定和提出的审计建议,以及领导对审计报告所做的批示等,进行跟踪检查,督促落实和整改到位;四是要在审计工作中,积极帮助被审计单位查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帮助其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促使其规范管理行为。
二对于审计工作安排不科学的问题,我们一是拿出了《2005至2009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本着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与中期滚动项目计划相衔接,审计目标与经济发展大局相吻合的原则,对今后五年的审计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明确了5大类11个方面的审计任务:1、在财政审计方面,我们要求对预算执行审计每年必审;对使用财政资金数额大的部门和重点执法部门每年必审,对其他部门每三年审计一次;对部门预算审计的覆盖面达到50%以上;对财政资金投入大、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每年审计面不低于20%;对扶贫、水利、国土、农业、环保等资金每两年审计一次,资金量大的每年必审;对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低保、救灾等重点基金(资金),实行连续跟踪审计;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福利彩票等其他社会保障资金,每2—3年审计一次。2、在企业审计方面,加强对企业改制、重组、兼并、破产等情况的监督,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每年审计不少于2项;3、在金融和外资审计方面,根据上级授权,有计划地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审计,加强国外援、贷款项目审计。4、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离任审计不低于每年离任领导干部的80%。并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对乡科级党政“一把手”实行年度审计和任中审计,达到五年一次轮番审计的目标;5、在审计调查方面,每年选择1至2个党政领导关心、群众反映强烈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调查,进一步提高审计调查的质量和效果。到2007年,审计调查项目占整个审计项目的比重达到30%以上。二是积极完成好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临时交办的,以及群众来信来访需要由审计部门审计的事项;三是制订了《审计项目立项管理办法》,对审计立项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审计立项要量力而行,统筹协调、合理均衡,不留死角,避免重复、减少交差,保证审计立项的科学性。
三对于《审计法》宣传不够的问题,我们一是制作了《审计法》宣传册150本,寄送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以便各单位、部门进行学习了解;二是积极向普法部门提出了申请,力争将《审计法》纳入“五五”普法的学习内容,通过普法使全县人民群众学习《审计法》,使《审计法》深入人心;三是将充分利用每年的“法制宣传日”,组织较大阵容的《审计法》宣传咨询活动,向社会宣传审计;四是与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密切配合,利用内部审计的力量宣传审计。
四对于审计执法尽度过宽的问题,我们一是重申审计执法责任制,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在审计工作中要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护法意识,严肃查处和遏制经济领域里的违法违规问题,要确保审计结论落实率达到90%以上;二是出台《审计项目质量考核办法》,将审计结论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股室评先评优紧密挂钩,以促使各股室认真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纠正问题,确保审计效果;三是对无故超期不落实审计结论、拒绝推诿、软磨硬缠的少数被审计单位,我们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进行落实,以树立审计机关的威信;四是制订了《审计机关公告结果办法》,决定根据审计署的要求,从2005年起,采取广播、电视播报、政府公告、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势,对群众关心的、影响较大的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让群众知情并监督被审计单位整改和纠正问题。
五对于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创“学习型机关”的目标,重新制订了包括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法纪知识在内的《2004至2006年审计干部综合学习计划》,规定每年开展各类集中学习不少于40课时,自学人平不少于80课时。要求通过学习,使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07年底,全局干部职工均能胜任主审和开展电算化审计;到2009年底,副科级以上干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副科级以下干部全部达到大学专科学历。按照计划,6月份以来,我们已组织定期学习16课时,组织考试2次。部分同志报名参加了会计资格考试、学历学习和审计署计算机操作技术中级水平考试。7月份,我们进行了计算机审计软件专门培训。8月上旬,我们组织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读本》为教材,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同时,我们针对审计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实行“审计项目限时制”,要求所有审计项目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对于没有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将追究分管领导、主审人员的责任,以促使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杜绝审计工作的拖拉现象。7月份以来,我们开展的9个审计项目,全部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六对于审计纪律执行不严的问题,7月10日,我们召开全局干部职工会,重申了《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八不准”纪律》和《党组成员廉洁自律“十不”承诺》,要求审计人员在县直开展审计一律不得在被审计单位就餐,不得使用被审计单位的车辆和通讯工具;在乡镇开展审计时,住宿、就餐一律从简,并按报销标准付费。并对少数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态度生冷等现象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我们大力推行三项廉政制度。一是实行审计组廉政反馈卡制度。印制专门的“审计组廉政情况反馈卡”,在审计进点时发送给被审计单位,要求在现场审计结束后,由被审计单位将审计组执行审计纪律的情况填写入卡,反馈给我局,使我们随时掌握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廉洁自律情况;二是强化局长参审制。要求分管局长跟着项目走,深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纪律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三是坚持审计回访制。每半年由局党组指定人员组成审计回访小组,到被审计单位走访座谈,了解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纪律的执行情况。通过三项制度,把干部职工的行为置于领导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使干部职工不能违纪、不敢违纪。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政协常委,以上只是我们自查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围绕自查所进行的整改情况。也许我局行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而我们没有自查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恳请你们予以批评指正。我们将根据你们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扎实深入地抓好整改落实,确保行评工作收到预期效果。
四、 今后加强行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行风评议是阶段性的,但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长抓不懈,才能巩固成果,保持良好的机关形象。为此,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狠下功夫,把行风建设深入持久的抓下去:
一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我们将组织干部职工认真了解世界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消除就审计论审计、就事论事的思想现状和思维方式,注重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站在审计事业发展的前沿,去洞察和把握经济、审计事业发展的方向,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审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审计紧贴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站在经济发展的前沿,去分析经济工作中存在的、党委、政府关心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为促进党政决策和宏观管理当好参谋。并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审帮促作用,为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当好顾问。
二在充分履职上下功夫。我们将继续贯彻好“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改进审计方式方法,变被动审计为主动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努力拓宽审计领域,扩大审计工作覆盖面,依法加强对各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监督。力争通过几年审计,使我县行政部门规范财政财务管理,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各企事业单位严格遵守财经法纪,逐步减少或消除违法违规问题,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诚信建设不断加强,为我县创造一个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三在依法行政上下功夫。我们将严格贯彻《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审计法》的规定和《审计署六号令》的要求,规范执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对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实行四级复核,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及其追究制,确保我们的审计执法工作过得硬、经得起检验;另一方面,严格依法审计,对审计中查出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坚决依法上报、依法处理、依法移交,决不姑息迁就。
四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转变作风必须提高素质。新形势下,没有高素质就谈不上好作风。为此,我们将按照十六大关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认真落实学习规划,采取“以机制促学,以培训促学,以考试促学,以实践促学,以竞赛促学”等办法,分专题、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政治、理论、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五在廉政建设上下功夫。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审计机关形象和审计工作的成败。为此,我们将以行风评议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学习教育,强化制度建设,从组织领导上、思想防线上、制度机制上预防和制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❸ 鞍山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含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下同)及其部门均应实行法律顾问制度。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法律顾问是指:接受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聘任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律师、专家。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法律顾问的遴选聘任、工作规则、服务管理等适用本办法。第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设立法律顾问办公室(以下简称法律顾问室),负责日常法律顾问工作的组织、联络、协调等具体事务,与法制工作机构合署办公。第五条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即鞍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下同)负责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遴选聘任和管理工作,并指导、监督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法律顾问工作。
市人民政府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本部门法律顾问遴选聘任和管理工作。第六条法律顾问具体参与和办理所受聘的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法律事务:
(一)对行政管理、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决策前的分析论证、风险评估及合法性审查,并提出具体书面建议;
(二)对起草或拟发布的规章草案、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书面修改意见;
(三)协助审查相关的行政合同、民商事合同、经济项目和法律文书;
(四)参与招商引资的调研和谈判;
(五)参与处理尚未形成仲裁、行政复议及诉讼的行政纠纷、民商事纠纷、信访案件等其他纠纷;
(六)代理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活动,依法维护人民政府的合法权益;
(七)协助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法制培训及宣传教育;
(八)提供国家有关法律信息,就行政管理中的法律问题提出建议;
(九)办理受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务。第二章遴选聘任第七条法律顾问实行聘任制,聘任期为3年,可以连续聘任。
法律顾问的遴选聘任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第八条担任法律顾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
(二)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务工作经验的专家、律师;
(三)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享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四)熟悉市情、社情、民情和人民政府工作规程,热心社会公共事业。第九条遴选法律顾问采取定向遴选方式。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建立法律顾问备选库。备选库的人员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向有关高等院校、法学科研单位、法律实务部门和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征集。第十条法律顾问应从备选库中遴选出拟聘任的人选,报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核准,经报批、公示、公告等程序确定后由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聘任其为法律顾问,颁发聘书、签订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合同书,并报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备案。第十一条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可对市人民政府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拟聘任或已聘任的法律顾问人员提出建议和质疑,对法律顾问的不当履职行为应发出建议和通报。市人民政府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上述建议、质疑、通报应上报处理结果。第三章工作规则第十二条法律顾问可以应邀列席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其他相关会议,参与有关事项的调查、研究。第十三条法律顾问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查阅、获取与其履行职责有关的人民政府信息和资料。第十四条法律顾问对所受聘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涉法问题可以提出书面意见、建议,由法律顾问室按照有关程序办理。第十五条法律顾问在聘任期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泄漏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和不应公开的信息;
(二)利用工作便利,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利益;
(三)以法律顾问名义私自招揽、开展相关业务,或者从事与法律顾问职责无关的活动;
(四)在自身所受聘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一方当事人的仲裁、行政复议和诉讼等活动中接受对方当事人委托进行法律服务工作;
(五)从事其他损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利益或者社会形象的活动。
❹ 如何提高政府法律顾问在法冶政府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政府法律顾问不仅可以为政府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行政诉讼等,而且可以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出台规范文件等进行法律方面的研究论证和风险评估。
第二,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水平。通过吸收专家和律师参与法律顾问工作,政府法律顾问可以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有效降低决策风险和成本,提高决策质量,有利于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体现民意。
第三,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增强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
第四,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这种以政府法制机构为依托,充分整合社会法律专家人才的队伍建设模式,有利于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用法治思维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政府是否守法,特别是掌握权力的官员是否受到法律约束,是检验一个国家法治化水平的标志。道理很简单,与普通公民相比,政府作为组织化的权力主体,是“最有资格”违法的,而违法后受到惩处的成本和难度也是最大的。但实际的情况是,中国法治建设中仍存在“形式法治”、“虚假法治”或“非法治”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不足,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就此而言,黑龙江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对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政府决策中的咨询服务作用提出了要求,有助于防范或化解政府决策的法律风险,对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也是有益的。
法律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学问,政府官员的法律素养和能力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仍有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法科学决策,就有必要借力专职法律工作队伍,最有效的就是以制度化方式推动律师多角度、全方位介入政府工作。不过,在各级政府机构中,本就有法制办专司政府法制工作,包括参与政府政策制定、对政府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等,实质上履行了部分政府法律顾问的职责。
❺ 政府法律顾问在制定什么,推进依法行政种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把“五大程序”作为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第二,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行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三,明确提出重大决策的终身责任制和倒查机制。
❻ 为什么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何好处
第一,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政府法律顾问内不仅可以为政容府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行政诉讼等,而且可以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出台规范文件等进行法律方面的研究论证和风险评估。
第二,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水平。通过吸收专家和律师参与法律顾问工作,政府法律顾问可以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有效降低决策风险和成本,提高决策质量,有利于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体现民意。
第三,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增强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
第四,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这种以政府法制机构为依托,充分整合社会法律专家人才的队伍建设模式,有利于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❼ 如何落实推行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
公司律师,是在公司律师试点单位工作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并已经公司同意聘专为公司律师的人员,其法律属权利等同于专职律师。是我国律师法规定的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兼职律师、专职律师中的一种职业律师。
企业法律顾问原指经统一考试合格,取得 《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 并经注册登记,由企业聘用,专职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专业人员,此证书基本仅在国有企业使用。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将企业法律顾问这项职业资格考试取消。
现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即可聘为企业法律顾问。
❽ 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法律分析: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背景下,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法律依据:《司法部关于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的若干规定》 坚持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坚持把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严格执法作为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坚持把依法办事作为检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重要标准,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坚持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❾ 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法律顾问制度”,何谓何为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这是我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我国现行的法制结构中,政府机关不仅享有法律的执行权,而且还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权。如果不对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合法性进行实质性审查,那么,主权在民的原则就很难落到实处。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党政机关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要求党政部门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过程中,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湖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实施专家评估制度,对各个党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不仅可以发现党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中的法律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效率。事实证明,一些地方政府聘请法律顾问之后,不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了可操作性,而且在决策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严格依法办事,损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行政诉讼案件大幅度下降。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法律服务。法律顾问不是政府官员的私人顾问,也不是政府机关的法律顾问,而是由政府机关聘任的直接为公民服务的专业人员。法律顾问不仅要面向政府,及时解决政府重大决策涉及的法律问题,审查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而且要面向普通公民,及时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法律顾问制度既是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标准配置,同时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备条件。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有助于化解多元化社会的矛盾和分歧。多元化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时候,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习惯于从维护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分析问题。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之后,可以把不同的价值判断统一到国家的法律规范中,以国家现行的法律规则解决社会矛盾和分歧。这样做可以消除干群之间的误解。
法律顾问是政府与公民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是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他们对于城市拆迁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视而不见,对于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没有给予及时的回应,结果导致普通的民事纠纷转化为恶性的群体性事件。法律顾问可以在第一线帮助政府排忧解难,可以在充分了解公民诉求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引导他们依照法定的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一些地方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但是,从整体来看,由于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游离于国家现行的律师(司法)考试制度之外,企业法律顾问良莠不齐;政府聘请法律顾问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随意性较大,法律顾问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共中央决定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实际上就是要在法律的引导下,在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让法律顾问成为公民权利的保护神。
参考:人民论坛-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法律顾问制度”,何谓?何为?
http://politics.rmlt.com.cn/2013/1202/191584.shtml
❿ 国土资源局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自查总结报告
自贡市国土资源局
关于“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自查报告
省国土资源厅:
2006-2010年,我局的“五五”普法工作,在省国土资源厅、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的要求和部署,认真实施省国土资源厅、自贡市《五五普法规划》和《自贡市国土资源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2006-2010)》,紧密围绕全市和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加强领导,强化保障,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形式,积极开展了普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自贡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按照《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电发〔2010〕44号)的要求,我局经过认真自查,自查得分为{ }分。现将有关工作开展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基础保障,确保“五个到位”
(一)组织领导到位。局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五五”普法工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班子责任目标,并建立了专门的领导及办事机构。及时成立“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组,“一把手”局党委书记、局长常玉华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区县局、市局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根据人员变化的情况两次进行调整),将局办公室确定为“五五”普法工作专门办公室,选择优秀干部全面负责普法工作的日常事务,同时,相应成立了调解工作小组、矛盾纠纷排查小组、信息小组等组织,为“五五”普法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规划落实到位。“五五”普法启动之初,我局在认真总结“四五”普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基层就如何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结合工作特点,研究制定了《自贡市国土资源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2006-2010)》,明确了我局“五五”普法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教育对象、工作要求、方法和实施步骤,全面指导“五五”时期普法工作。在此基础上,每年还根据当年主要工作任务,制定了年度工作规划,还做到普法工作每年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使 “五五”普法工作规划得到具体落实,有效的促进了整体普法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三)制度建设到位。为使“五五”普法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职能和特点,根据“五五”普法的总体要求,定期召开普法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计划,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矛盾纠纷隐患,研究排查措施,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关制度。我局于2006年制定并印发了《自贡市国土资源局普法学习、检查、督促、考核、总结制度》,明确了相关工作要求,全面加强“五五”普法工作。在各个年份我局还根据新情况、新形势对规划作适当的调整或补充,并制定各年度的法制工作计划,使普法工作真正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
(四)夯实基础到位。一是及时征订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书籍和报刊,为大家“充电”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二是设立并公布“12336”咨询电话,对外提供国土资源法律咨询,并建立了网站接受社会咨询和投诉,畅通与群众交流的渠道。三是购置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宣传车辆,为普法宣传提供物质保障。
(五)经费保障到位。我局每年将普法经费纳入财务预算,确保了“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了普法宣传资料征订、网站正常运营、宣传用车、普法培训班等工作落到实处,为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五五”普法期间,共投入经费近40万元,仅2009年6月25日举办“大地颂歌”第19个全国土地日法制宣传晚会就投入经费10万元。
二、突出地方特色,狠抓普法宣传,注重“五个结合”
为加大国土资源普法宣传,使全社会理解、关注和监督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我局在坚持日常宣传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 “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全国测绘法宣传日和“12.4”法制宣传日等三大国土资源宣传平台,突出自贡市作为“龙之乡”、“灯之城”、“盐之都”的特点,扎实开展特色宣传,积极开展“送法工程”,积极推广普法先进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五个结合”:
(一)结合依法行政,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我局领导在坚持集中有计划地将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管理法、物权法、拍卖法、公证法、公务员法等相关行政法规作为普法教育培训重点同时,做到了普法从领导开始。局党委书记、局长常玉华多次亲自上门为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政府市长、市政府主席、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和秘书长等及时送去整套国土资源最新法律法规政策汇编,促使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依法行政。同时,组织编印国土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及政策小册子,深入农村和矿山企业,把法律送到企业主和农民手中。编制国土普法小人书和宣传手册送法进学校进课堂,普法工作从娃娃抓起。
(二)结合“阳光政务”和“行风热线”,开展普法宣传。积极组织人员收省厅举办的“阳光政务”,局领导亲自带队到市广播电台直播室,与全市听众进行交流。以此为契机,以听众咨询和反应的问题为载体,加强了国土资源法律的宣传,社会反响较好,宣传效果明显。
(三)结合全国土地日,普法宣传有声有色。我局把2006年至2009年中的第16、17、18、19个全国土地日作为普法宣传时段的重中之重,围绕宣传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做到了 “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纸有文、网络有版,村村有标语,乡乡有展版”,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009年6月25日第19个全国土地日之际,我局投资近10万元,在春华广场独立举办了“大地颂歌”国土资源法制宣传晚会,数千群众观看晚会,并参与有奖知识问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把普法宣传融入到节目当中。
(四)结合乡(镇)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培训,开展集中宣传。我局根据省厅的部署,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并将普法宣传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共举办培训班4期,向镇村干部发放《乡(镇)村干部国土资源知识读本》共计2000余本,参培2000余人,极大地提高了镇村干部的法制意识。
(五)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编写以国土资源法律知识为内容的小品、川剧等送戏下乡,以自编自演的形式在乡镇进行宣传演出;面向社会、深入基层,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征文、摄影、书画比赛,设立国土法规宣传月、建“宣传长廊”,将宣讲阵地开进了“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醒目位置设立高质量的宣传牌,组织干群观看国土执法纪实片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了干部群众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意识。
三、强化学习教育,着重培训提高,做到“双化”
(一)学习教育制度化。我局在普法工作中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坚持与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学习制度化,充分利用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职工大会和学习日,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宪法》、《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公民常用法律知识读本》《物权法》等必学教材。注重加强对新出台的党纪政纪和业务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特别是领导领导干部积极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等国土资源政策及其配套文件,同时,积极组织本局干部职工参加省市开展的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都达到了100%。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还举办了《行政诉讼法》、《物权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信访条例》等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并邀请市委党校和市有关单位的同志进行具体辅导和讲解。
(二)培训提高经常化。一是组织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国家、部、省和市级组织的各类法律知识培训班学习,并做到领导带头。特别注重新进公务员、初任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把上岗培训合格作为一个任职或上岗的一个前置条件。自2006年以来,送培达{ }人次。二是建立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培训工作。2006年以来,重点加强了对《土地管理法》、《行政许可法》、《信访条例》、《公务员法》、《廉政准则》、《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以及征地拆迁、建设用地征收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的培训,共举办培训班{ }期,参培{ }人次。通过普法培训,既增强了各级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又扩大了普法宣传员队伍,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能随时随地在工作中、在协调纠纷中得到广泛持久地宣传教育。
四、严格规范管理,推进依法行政,做到“六个实现”
(一)依法制定范性文件,实现制度管事。强化了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规范文件制定取得丰硕成果。“五五”普法期间,制定并以市人民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的名义出台了《自贡市建设征收土地补偿补助安置办法》(自贡市人民政府第65号令)、《自贡市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共{ }个。
(二)实行窗口办文制度,实现政务公开。我局建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国土资源服务窗口,把素质高、业务强的骨干选派到窗口工作。按照依法行政、公开公正、务实便民的原则,健全了《首问责任制》、《业务工作办事流程》、《为民服务承诺制》等规章制度,对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行政许可事项,公开行政事项的具体内容、办事程序,及时将行政收费、罚款标准和依据、收缴结果向社会公开。建立了政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坚持内部会审制度,实现民主决策。建立和加强对局领导班子的制约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实行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公开。完善了《党委会议事规则》、《局长办公会议制度》和《党委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对法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和全局重大事项都建立了内部会审制度,在组织人事、职称评聘、工资调整、重大业务事项、重大业务开支、重要的基建项目、设备购置及用地审批、规划审批、土地登记发证、重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处理、大额经费使用等一律进行会审,实行集体决策,不搞“一言堂”。同时,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情况和机关管理中的敏感问题,及时向全系统干部通报或公布。
(四)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实现依法决策。聘请我市知名律师担任常期法律顾问,遇到重大事项,特别是程序性很强的具体事项,都及时召开了联席会议,充分听取法律顾问意见,在发挥集体智慧实行民主决定的基础上,坚持实体和程序“两手抓”,促进具体事项运作的实体和程序“双合规”。
(五)开展作风行风建设,实现优质服务。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作风和行风建设,坚持作风行风建设长抓不懈,建立健全加强作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从局领导到中层领导都能带领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人员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注重程序性法规政策的学习,努力提高服务意识。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办事效率,2009年4月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启动了为期6个月的“强服务提效率树形象”活动,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六)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实现依法行政。制定、完善了《自贡市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执法责任检查考评制度》等相关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确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做到与时俱进,常抓常新。将执法工作量化到岗、责任到人的标准,层层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行政执法责任。积极完善了社会监督机制,邀请市人大、市政协视察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贯彻情况,主动接受的监督,在近几年的民主评议行风中都得到了好评。
五、“五五”普法成效显著,体现出“五个明显”
(一)法律意识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自学性,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国土资源的水平,养成了依法办事的习惯。行政管理相对人和服务对象依法用地、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了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社会公众大力支持我局依法管理国土资源的良好局面。
(二)行政执法明显规范。“五五”普法期间,在案件查处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特别注重执法程序的具体操作,真正做到适用法律正确,执法程序合法。注重搞好内部执法监察,执法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明显提高。2006年以来,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 }件,查处率100%。没有发生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
(三)信访案件明显减少。为了能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局根据国土资源信访问题的特点制定完善了《信访案件查办制度》、《群众来访接待制度》、《人民来信办理制度》、《信访工作人员守则》、《信访工作制度》等各项制度。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处置,对批转到各相关镇、各相关股室处理的信访问题,要求及时给予书面答复和解决,并将办结情况限期向分管领导作汇报,使“来访有记录,来信有答复,处理有反馈”的信访工作要求落到实处。2006年以来,共接待法律咨询达{ }人次,群众来访{ }起、来信{ }件,办结率100%,比“四五”普法减少{ %}。
(四)资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五五”普法期间,我局按省市部署,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土地和矿产市场秩序进行了整治和规范。一是查找自身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和整改;二是建立工作制度,层层抓落实;三是依法处理,严格规范土地矿产市场;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整治,使土地矿产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产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五)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为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我局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并按照省市的要求,开展了废、改、立工作,审批事项和程序明显规范。推进政务公开和行政效能建设。制定了《建设用地审报流程表》、《土地登记发证审批流程表》和《采矿许可证审批流程表》等工作流程,对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进行了明确。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国土资源办事窗口,及时受理办事单位和群众的报件,对所有业务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套资料内部流通的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
六、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思路
“五五”普法期间,我局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五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普法学习上还存在实用主义思想。二是在学法用法上主动性不够。三是在普法学习对象上发展不平衡,普法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创新不够。
针对以上情况,我局下步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普法学习,真正在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上下功夫。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行政许可法》、《国土资源听证制度》、《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用法律法规武装广大干部职工的头脑。
二是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严格土地征用程序,严格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
三是进一步抓好土地矿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坚持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依法查处,加大对非法占地、非法交易、擅自圈地、无证开采等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典型违法案件予以曝光。
四是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教育,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使每一名干部职工都牢记服务宗旨,自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真正把国土资源系统的工作全面推向一个新台阶,为积极。
五是及时总结“五五”普法工作经验,积极谋划“六五”普法规划。对照“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标准,全面总结五年普法的经验、教训,把这次检查验收作为推进工作、务实创新的契机,理清工作思路,超前思考“六五”普法规划,为“六五”普法奠定良好基础。
附件:自查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