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维权讲座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维权讲座

发布时间: 2022-06-01 08:34:20

⑴ 求一篇关于“未成年人法律讲座”的作文,和一篇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教育讲座有感”的作文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决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当然尤其是我们青少年.
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节法制教育课.这对于我们来说真可畏意义重大.
我认真地听完了这次报告会的内容,给我的感触很深.做这个报告会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员,不仅如此,他们都是拥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轻青年.他们为我们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又是如何的后悔与失去自由的无奈和悲哀.
他们用自己犯的过错来警示我们——这些正处于美好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们,这些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由的可贵的我们,告诉我们要从小树立省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要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社会上的好公民.同时还告诉我们要慎重交友并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不忘父母对我们的恩情.这是一个处于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发自内心的悔恨和领悟.他想把这些道理传达给拥有自由的我们.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启发,甚至可以产生心灵的震撼.
听完这节课,我想这对于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巨大的作用.它给了我许多真理和启发,告诉我要想成才必先学会做人,我会一直受用!
听了今天的报告,我感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什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懂法,还有的不知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什么是自己应有的权利,什么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没能真正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不能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要培养未成年人的自觉法律意识,首先应组织未成年人系统学习法律,多形式组织未成年人学习新《宪法》、《刑法》、《刑诉法》和《社会治安处罚条例》等法律条文,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与一切违法犯罪的现象作斗争。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注重引导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调解自己的情绪,加强自己抗挫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上各种环境的考验。因为,未成年人正是长身体的时期,他们已开始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想事事依赖成人,想独立去处理一些问题,但是,他们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又跟不上独立意识的发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执使自己的行动带有很大盲目性,这就需要我们成人对他们进行整体引导,逐步提高他们能分析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 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

1、当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时:

①与侵权者协商;

②找劳动人事部门裁处;

③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

④向新闻媒体求助;

⑤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⑥上诉人民法院。

2、当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

①及时制止侵权者的侵权行为;

②向有关部门申诉;

③向新闻媒体求助;

④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⑤上诉人民法院

3、当自己遇到有人落水时: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救人工具,也可以立即报警。

4、当名誉权受到侵害时:

①与侵权人交涉,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指出这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②要求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上诉人民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5、当同学取你绰号:

①告诫取你绰号的同学,这种行为是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要求其停止侵害,并公开赔礼道歉;

②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6、当高年级的学生打你时:

①报告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学校解决问题;

②告诉家长,让父母找高年级同学的家长,在家长们的协商下给予解决;

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以及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讨回公道,获得赔偿,捍卫权益。

(2)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维权讲座扩展阅读: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作了如下规定:

第二十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第二十二条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第二十三条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第二十四条国家鼓励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艺等单位和作家、科学家、艺术家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出版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

第二十五条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第二十六条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第二十七条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第二十八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第二十九条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抚养。

第三十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第三十一条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第三十二条卫生部门和学校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做好预防疾病工作。

第三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发展托幼事业,努力办好托儿所、幼儿园,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提倡和支持举办家庭托儿所。

第三十四条卫生部门应当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

第三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训练幼儿园、托儿所的保教人员,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教育。

第三十六条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不受侵犯。

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十七条未成年人已经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为他们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参考资料:人民网-首席大法官周强:未成年人要善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⑶ 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途径有哪些简要概括

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

当未成年人这些合法专权利受到侵害后属,未成年人本人或其监护人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这些法律手段主要有:

1、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解决。如未成年人无故被校方开除学籍,可向有关教育管理部门申请解决;被有关单位雇用为童工,可向有关劳动部门申请解决等等。

2、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未成年人的身体遭受侵害(被殴打、强奸、伤害等),应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或公安局报案,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遇有紧急情况,应拨打110报警电话。

(3)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维权讲座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办。

⑷ 未成年人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

1、 当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与侵权者协商;②找劳动人事部门裁处;③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④向新闻媒体求助;⑤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⑥上诉人民法院。

2、 当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及时制止侵权者的侵权行为;②向有关部门申诉;③向新闻媒体求助;④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⑤上诉人民法院。

3、 当自己遇到有人落水时怎么办?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救人工具,也可以立即报警。

4、 当名誉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与侵权人交涉,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指出这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②要求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上诉人民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5、 当同学取你绰号怎么办?①告诫取你绰号的同学,这种行为是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要求其停止侵害,并公开赔礼道歉;②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6、 当高年级的学生打你时怎么办?①报告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学校解决问题;②告诉家长,让父母找高年级同学的家长,在家长们的协商下给予解决;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以及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讨回公道,获得赔偿,捍卫权益。

7、 当父母擅自拆看子女的信件时,你如何评价这件事?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

评价:这是不合法的。因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父母在没有得到子女同意的前提下私自拆看其信件是侵犯其通信秘密的行为。父母了解、关心子女应该与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而不能通过偷看子女的信件来掌握其思想和行为。处理方法:首先我会主动与父母沟通,说明他们的这一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同时也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相信父母会理解我、尊重我的。如果父母固执己见的话,我可以求助于老师(校长),甚至找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8、当父母擅自翻阅子女日记时,你如何评价这件事?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老师翻阅学生的日记等)评价: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其人格独立,子女的日记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传统文化中宣扬人格依附的旧观念。(方法见上题。)

9、 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与侵权人交涉,指出这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②求助于新闻媒体;③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④上诉人民法院,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当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寻求学校老师的帮肋;②寻求当地村干部(居委会)的帮助;③寻求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④寻求妇联的帮助;⑤向新闻媒体求助;⑥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⑦上诉人民法院。

11、当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找村委会或居委会调解;②向当地的妇联或有关政府部门申诉;③向新闻媒体求助;④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⑤上诉人民法院。

12、当财产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怎么办?①互相协商解决;②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③上诉人民法院。

13、当遇到违法的行政处罚时怎么办?①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诉;②求助于新闻媒体;③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④上诉人民法院。

14、当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与侵权人当面协商解决;②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5、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与经营者协商解决;②打“96315”或“12315”,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新闻媒体求助;⑥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⑦上诉人民法院。

★16、如果当自己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几个小痞子拦住搜身,并抢去身上仅有的10元钱。这几个小痞子还要你笫二天带30元钱来,否则就要收拾你。〈1〉请你想一想故事发展的可能性:你可能会采取哪些行动?试一试你能想到几种,请将你所想到的所有方法都写出来。①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第二天把钱带来;②纠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进行报复;③去敲诈小学生,搞到钱后给他们;④向老师家长反映,或向学校领导求助;⑤打“110”报警,或直接向公安部门报案;⑥在被敲诈时,实施正当防卫。〈2〉任选你想到的一种可能性,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该行为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笫一种,这种做法是错的,因为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要用法律武器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如:笫五种,这种做法正确,因为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自行报复,而应当及时寻求法律援助,运用法律武器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17、关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启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自行报复,要拿起法律武器,依法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18、亲爱的同学,通过你的努力学习,相信你在权利义务观方面已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希望你能创作一张8开的法律知识手抄报,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办报要求:请你收集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结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中的法律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⑴为你的手抄报命一个报名:如—法律与我们同行、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我们的守护神、少年与法等。

⑵如果本报的主题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请你写出办报的目的。如——为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从现在起,学法、知法、守法,让青少年认识到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增强权利义务观念,提高未成年人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⑶列举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案例并进行简单的叙述,运用本册中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科学的分析。 案例叙述:小张是Α市某校的一名初二学生,因成绩差,经常受到父母的毒打,后来父母责令其放弃学业,到一家工厂上班。老板叫他和其他几个未满16周岁的孩子每天从早上6时干到晚上6时(除中午吃饭休息1小时外),如此长时间的劳动,使他们正在发育的身体受到摧残,心理和精神被扭曲。 案例分析:小张父母的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中的规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规定,工厂老板的行为违反了社会保护的规定和劳动法中关于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的规定,属于雇佣童工的行为,他们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都侵害了小张的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

(主题探究:黑板报、法制长廊、模拟法庭、辩论会、维权手册、主题班会、调查报告、法制讲座)

★19、维权方法:①与侵权人协商(沟通与交流);②向他人(父母、老师、学校领导、长辈等)求助;③向当地村(居委会)干部求助;④向妇联求助;⑤向消费者协会求助;⑥向有关部门求助;⑦向新闻媒体求助;⑧聘请律师或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⑨打“110”报警或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⑩上诉人民法院。⑾请仲裁机构仲裁。(仲裁——消费、劳动;报警——犯罪;妇联——未成年人;人格尊严——赔偿精神损失。)

20、★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做法是什么?①当不公平的情况发生时,我们应增强维权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当不公平的情况发生在他人身上时,我们要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1、★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合作?为了更好的合作,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只有做了我们该做的,才能获取自己该得的。当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同时也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22、★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益者给予声援和救助。当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匡扶正义。

23、★请你从执法者(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来谈谈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执法者:要加大打出力度,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严厉制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经营者:树立质量意识,增强诚信意识,培养法制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社会力量:应致力于培养健康的商业环境,如加强新闻媒体和群众组织的监督力度; 消费者:要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选择合理的消费行为;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以及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⑸ 未成年被侵害后如何寻求法律援助可以向谁寻求帮助

未成年被侵害后,可以选择:

1、到当地的司法援助中心申请司法援助,因为司法援助是免费的;

2、到法院立案时,向法院书面申请缓减免诉讼费,并提交相关证明。

具体分析: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本人或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侵犯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给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侵害人应当依法赔偿。学校职员对青少年体罚或变相体罚严重的,由所在单位给予处分或处理。

(一)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二)经济困难的证明;

(三)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⑹ 未成年人如何维权

全国首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网络在北京启动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直接拨打未成年人维权律师网络的热线电话63835845或63813995,律师将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⑺ 未成年人保护法讲座心得200字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 南湖中园小学 陈静 通过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使我对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成年人有哪些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有了一定的了解。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未成年人年龄虽小但同样享有人格尊严,学校或教师不得对其人格进行侮辱或诽谤。特别是在未成年人发生违纪的情况时,少数教师会粗暴侮辱、厉声训斥,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些都是不尊重未成年人的行为。再联想我自己平日的班级管理与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与上文提到的现象相似之处,令我不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这是在违法!要使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得到保护,必须把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问题提高到法制的高度来认识,并自觉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我经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后,联系学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我认为教师在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法律意识,使教育者自觉遵守法律规定。了解法律并遵守法律,应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具体行动中。

⑻ 如何做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贫助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公益事业,旨在通过法律手段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使公民享有平等的法律保护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国在保护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因为具有现实的法律依据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显得尤为重要,它彰显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对实质正义的不懈追求。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刑事法律援助提前介入难。关于律师办理刑事辩护案件的提前介入问题,《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实践中,许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于种种原因,获得指定辩护的权利仅仅局限在审判阶段。部分法院甚至在开庭前一两天才给未成年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导致不少指定辩护律师由于时间仓促,无法深入了解案情,只能凭起诉书和办案经验出庭辩护,影响了辩护效果。
2.办案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心理上还不成熟,部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甚至还存在人格缺陷,如个性相对比较孤僻,不轻易敞开心扉等,但同时他们又具有主观恶性小、可塑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熟悉掌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热心于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但是,目前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还缺少统一指导和培训,使得有些律师仅满足于完成辩护任务,在办案过程中缺少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沟通,对于其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被指控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掌握不够全面,导致表达辩护意见不够充分,难以提出合理量刑建议,不能真正达到教育、挽救未成年人的目的。
3.刑事法律援助后续效果不好。在接受援助过程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有认罪、悔罪甚至立功表现,然而由于受援未成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其对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原有生活环境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也需要假以时日,因此极易重蹈覆辙,重新犯罪。有的受援人初次犯罪,因为年龄较小,未被判处实刑或刑期较短,刑满后,由于缺少家庭关爱或管教缺位,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快又走上了犯罪道路,再次成为被援助对象,这显然背离了法律援助的初衷。
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建议
1.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提前介入机制,全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为刑事法律援助的特殊群体,失足未成年人理应有别于一般犯罪嫌疑人,并在刑事法律援助中得到特别保护。自侦查阶段起对经济困难或因其他原因没有委托律师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予以法律援助,让援助律师提前参与刑事诉讼全过程,不仅可以有效帮助未成年人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也有利于协助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因此,有必要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提前介入机制,规定在侦查、起诉阶段,相应的办案机关应在第一次讯问时即告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法律援助,并记入笔录,经查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确实无法为其聘请律师的,办案机关应及时通知相应的援助机构,由援助机构指定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和权利保护,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法律援助的根本目的。
2.组建专业团队,充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要在现有律师中挑选一批业务精通,工作细心,责任心强,熟悉未成年人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工作的律师,作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骨干,并经常组织学习培训,要求办案律师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除了做好阅卷和会见等常规工作外,还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到学校、社区等场所去调取有利于受援人的证据,全面了解受援人的个人情况和案件情况,审查其作案时的年龄,有无免除处罚或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以及是否具备适用缓刑的条件,并及时就案件及受援人情况与有关机关沟通,同时,要积极帮助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甚至检举立功。在法庭上,要根据案件的情节和自己所掌握的未成年被告人的个人资料,争取让未成年被告人得到最大限度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充分维护其合法权益。
3.坚持保护与教育相结合,有效巩固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效果。帮教失足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就法律援助而言,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时,除了要求承办律师熟悉掌握相关法律,认真做好案件办理工作外,还需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之心,在为未成年人依法辩护的同时,根据其犯罪的主客观原因,找准感化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做好法制教育工作,帮助失足未成年人充分认识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同时,要积极鼓励失足未成年人,使其能够知错改错,从犯罪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从长远来看,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应当作为一项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在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机构与公安、检察、法院合作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联动,动员社会各部门加入教育、挽救未成年受援人的行列,并与受援人家庭、学校建立长期联系,形成教育、感化失足未成年人的有利环境,实现对失足未成年人的全方位动态援助,帮助其认罪伏法,真诚悔改,减少对社会、对法制的逆反心理,达到重塑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的人格,预防和遏制其重新犯罪的目的,真正实现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宗旨。

⑼ 当未成年人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如何用法律维权

1、不能忍气吞声2、如果是非法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可以向老师或者当地公安机关投诉3、可以向法律援助所进行请求法律援助

⑽ 如何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

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
宣传重点
(一)结合纪念改革开放,大力宣传青少年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在广大青少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大众中,集中开展以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为重点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挂图、开展咨询讲解等多种形式,切实掀起集中宣传行动的高潮,推动建立长效宣传教育模式。强化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依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推动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营造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律服务工作。要积极组织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法制校长等专业力量,在法制宣传周期间集中为青少年开展公益法律政策咨询服务,指导青少年以合法、有序的方式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密切关注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个案,及时组织力量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维护青少年合法利益。要以家长、老师以及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为重点,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尊重和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责任意识,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三)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的长效机制。要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进一步拓展创建活动的领域和范围,建立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青少年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组织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少年面对面”活动,引导青少年理性表达意愿,有序参与民主,切实树立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要注意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专兼职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普法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制教
育宣传工作格局。

热点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包括 发布:2025-01-18 08:36:27 浏览:777
中国古代经济法判例 发布:2025-01-18 08:20:17 浏览:732
公司瞒报收入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08:00:38 浏览:602
15年中级经济法讲义 发布:2025-01-18 07:09:07 浏览:878
经济法是属于政治吗 发布:2025-01-18 06:19:31 浏览:69
行政法法不溯及既往概念 发布:2025-01-18 06:16:35 浏览:329
读完劳动法感悟 发布:2025-01-18 05:53:41 浏览:571
新版劳动法对请病事假的规定 发布:2025-01-18 05:52:09 浏览:205
中美法学教育差异 发布:2025-01-18 05:32:42 浏览:811
刑事诉讼法第97条规定 发布:2025-01-18 05:25:08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