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法律服务
A. 如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产品
据报道,日前司法部召开的党组会议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为乡村振兴提专供更好更丰富的公共属法律服务产品。
司法所是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平台,要加强司法所建设,提高硬件配置,方便老百姓上网查询、法律咨询,要把扶贫济困的法律服务作为司法所的一项特殊任务,按照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主动提供、主动介入。
希望乡村振兴的战略可以早日实现!
B. 根据法律规定,什么服务是农村法律纠纷处理中的法律服务种类之一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村发生的民事法律纠纷的救济途径主要版有三种:第一个是权由集体组织进行裁决或调解;第二种是由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人民调解;第三种是由乡镇基层法律服务所提供诉讼代理等基层法律服务。从题目的意思推测,问的应该是第三种情况,即基层法律服务。
C. 农村法律顾问制度与农村法律援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求解释
农村法律顾问制度与农村法律援助的联系是都是为农村基层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两者的区别由以下几点:
1、意思不同:
农村法律顾问制度是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担任其一村一顾问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农村服务,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服务,为维护困难村民合法权益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
农村法律援助是从事法律事务过程之中对有困难的群体减免相关费用的一种措施。
2、性质不同:
农村法律援助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农村法律顾问则不是政府设立而是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构建的。
3、服务范围不同:
顾问范围:
(1)解答法律咨询、依法提供建议或者出具法律意见书
(2)协助草拟、制订、审查或者修改合同、章程等法律文书
(3)应客户要求,参与磋商、谈判,进行法律分析、论证
(4)受客户委托,签署、送达或者接受法律文件
(5)应要求,就客户已经、面临或者可能发生的纠纷,进行法律论证,提出解决方案,出具交涉函件,发表法律意见,或者参与非诉讼谈判、协调、调解
(6)应客户要求,讲授法律实务知识
(7)应客户要求监测与客户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发布和修改
(8)代理参加诉讼、调解或仲裁活动
(9)帮助企业客户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0)协助企业客户建立法律服务机构,进行法制培训和法制宣传
(11)办理双方商定的其他法律事务。
援助范围: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离婚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10)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11)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12)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D. 乡镇乡村司法所是干什么的
职责:
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
2、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组织开展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
3、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4、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5、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市(区、县)司法局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
(4)乡村法律服务扩展阅读:
司法所长职责
(一)团结和带领全所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决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决议。
(二)自觉接受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司法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领导全所人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积极拓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促进基层社区依法治理,当好基层党委政府的法律顾问。参与对辖区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的调处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负责全所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作风纪律建设,抓好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全所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树立司法所的良好形象。
(五)负责制定司法所各项工作计划,精心抓好落实。
(六)负责制定和完善司法所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司法所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使所内的各项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
(七)负责本所的行政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各项业务的审核、审批及上报工作。遵守财务制度,严格经费管理。
(八)廉洁自律,秉公办事,自觉接受上级和群众的监督。
E. 求一份关于加强我县农村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议的提案
您好。请看解答:
一、构建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是加强农村法律服务的客观要求
所谓有效供给是指与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供给。当前,一方面农村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农村法律服务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满足不了农村各类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
(一)农村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涉法问题和涉法矛盾大量增加,农村各类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农村法律服务需求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农村法律服务需求的增长,对传统的法律服务制度和法律服务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广大农民兴办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迫切需要法律服务在规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行为、保护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法律服务需求的增长。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涉及到大量的法律问题,迫切需要法律服务工作者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正确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引导和协助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解决基层矛盾。
三是农民现代意识的逐渐增强带动了农村法律服务需求的增长。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始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化,农民的视野逐渐扩大,权利意识逐渐树立,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随之逐渐增强。
(二)农村法律服务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
一是农村法律服务资源匮乏,广大农民普遍不能就近获取法律服务。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集中在城市,城乡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这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同现象。然而,由于我国城乡经济长期呈现二元结构,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以我市为例,截至2007年4月底,我市律师数量虽然已达14200多人,居全国首位。但是绝大多数律师在城八区执业,只有375名律师在10个远郊区县执业,仅占全市律师总数的2.6%。而且远郊区县的律师也基本集中在区县政府所在地,真正在农村乡镇执业的律师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广大农民普遍承受不起市场化的法律服务。多数农民之所以不愿意通过法律服务的途径解决纠纷,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的意识不强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法律服务费用高、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低才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现代化法律服务体系在农村的建立,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农民收入的大幅提升。而这并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
此外,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的提出源于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当前,农村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大与农村法律服务资源匮乏、农民对市场化的法律服务承受能力差的矛盾十分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构建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将政府的公共政策和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向农村倾斜,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
构建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首先要明确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的概念。尽管公益法律服务是近几年法律服务实践中经常提到的一个用语,但目前尚未见到确切的法理定义。
笔者认为,公益法律服务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面向基层群众的非经营性法律服务。与此相适应,农村公益法律服务就是以维护农村公共利益为宗旨、以农民和农民工为服务对象的非经营性法律服务。
(一)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指导原则
笔者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公益法律服务组织为骨干,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建设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覆盖整个农村地区的公益法律服务体系,以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享有知晓法律常识、获得基本法律服务的权益。
根据上述目标任务,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应注重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政府是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益法律服务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对农村提供基本法律服务的责任。
2.满足基本需求原则。公益法律服务毕竟是市场化法律服务的补充,应定位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法律需求上,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力量着重解决农村组织和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原则。在推进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努力实现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4.因地制宜原则。推进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
(二)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
在公共领域,由任何单一的主体解决所有复杂、多样、动态的公共问题都是不可能的。因此,积极培育由政府部门、企业、第三部门和公民构成的多元化的服务主体,是构建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的首要任务。
2006年4月,我市开始在远郊区县进行组建农村公益法律服务机构的试点。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在延庆、顺义等试点区县初步形成了以乡镇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和村法律服务室为主体,法律援助机构、民间公益法律服务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工作者)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主体。
1.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社区法律服务组织
在不断完善市场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积极扶持专事公益法律服务的组织。英国的“公民咨询局”、法国的“司法和法律之家”、日本的“邻接法律服务机构”等都属于这类机构。目前,我国的法律服务中介组织还不够发达和成熟,单靠扶持和资助那些数量小、影响弱的民间公益法律服务组织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公益法律服务的需求,必须建立一批由政府主导和扶持的公益性社区法律服务组织,并促使其发展成为农村公益法律服务的骨干力量。乡镇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是我市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的公益性社区法律服务组织,是政府在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市乡镇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有“延庆模式”和“顺义模式”两种典型:
——“延庆模式”。2006年11月,延庆县在全市率先建立了13个不占用行政、事业编制的乡镇公益法律服务中心。除东部山区3个乡镇因法律服务需求量比较少、依托相邻乡镇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开展业务外,其他乡镇都做到了“一镇(乡)一中心”。各中心由2至3名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公益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招聘人员以具有大专以上法律专业学历的社会待业人员为主,以公检法司退休人员为辅。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为农村组织和农民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调解农村矛盾纠纷,担任乡镇和村集体的法律顾问,免费代理乡镇政府、村集体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诉讼业务及非诉讼业务,免费代理特定范围的农民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等。
——“顺义模式”。2006年12月,顺义区在全区18个镇全部建立了集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于一体的镇级法律服务中心。各中心由1至2名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专职调解员(多数系本区法律专业本科或大专毕业生,少数为政法系统退休人员)作为固定服务人员,由一名专职律师和一名法官作为流动服务人员。中心的律师由各镇政府聘任的法律顾问兼任,法官则由顺义区法院4个派出法庭进行指派。
镇级法律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担任镇政府的法律顾问,调解农村矛盾纠纷,开展法制宣传,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协助办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
2.政府扶持的群众自治性社区公益法律服务组织
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社区自治组织以服务自我为宗旨而开展的公益法律活动,对推动整个社会公益法律服务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调解组织这一群众自治性组织在服务自我、服务社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握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涉法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方面的作用,是推进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6年下半年,我市总结推广了大兴区北臧村镇诸葛营村等9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依托村级调解组织和文化大院建立法律服务室的经验。截至2006年年底,全市50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均建立了法律服务室。2007年,我们又决定在全市1000个村和500个社区再建1500个法律服务室。此项工作列入了北京市政府2007年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村法律服务室是依托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乡镇司法所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员和社会法律工作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综合法律服务机构,是司法行政职能向基层延伸的工作平台。其主要职责:一是开展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二是搜集和传递农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信息,不定期组织专业法律服务工作者到村里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服务室工作人员由固定服务人员和流动服务人员组成。固定服务人员系村人民调解骨干,为1至2人,流动服务人员由司法助理员、律师、离退休法官和法律工作志愿者组成,定期深入村中开展工作。
3.民间自发公益法律服务组织和志愿者
在一些发达国家,民间公益法律服务机构是公益法律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民间组织大量涌现,一些民间公益性法律服务机构也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法治进行时》免费法律咨询热线和徐滔法律服务网、“爱心导航”文化交流中心、“流动人口之家”网站、“小小鸟”打工者热线、陆小亚青春热线、北京妇女维权热线、红枫妇女热线、美林凯反家庭暴力热线等十几家民间公益法律服务机构。此外,我市还有一大批热心公益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的社会志愿者。这些机构和志愿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和农民工,在构建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4.律师事务所和律师
律师是法律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律师业既具有有偿性、竞争性的特点,也具有公益性的特征。律师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律师有责任和义务承担公益法律服务。近几年,首都律师业积极投身公益法律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我市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无论是乡镇公益法律服务中心还是村法律服务室,律师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前面提到的北京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法治进行时》免费法律咨询热线和徐滔法律服务网,都是由律师创办或依托律师创办的。特别是北京致诚律师事务所佟丽华律师,依托致诚律师事务所成立了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近二年已代理农民工诉讼维权案件近2000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5.政府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
政府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也是农村公益法律服务的重要主体之一。政府除了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间接为农村提供基本法律服务之外,还通过实施法律援助和送法下乡,直接为广大农民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除以上列举的五类主体之外,农村公益法律服务的主体还包括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为农村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的组织和个人。上述服务主体在服务功能上互有区分,在服务内容上互相补充,在服务方式上各具特色,共同构成农村公益法律服务的组织体系。
F. 什么是 一村一法律顾问
您好,实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是在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为满足社会法治化治理的需求应运而生,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要让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成为法治资兴建设新常态。是村务法治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也是一项前置矛盾排调触角、构筑矛盾防范屏障,有效推进法治农村建设的创新实践,有法律问题和纠纷不出门就可以在村(社区)解决。
村(社区)法律顾问应详细了解联系村(社区)的组织机构、村规民约、人文习俗、经济社会发展等具体情况,积极协助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活动,认真帮助村(社区)起草修订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为基层组织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积极协助依法处理涉法信访问题,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活动。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工作内容,不能只是单方面的帮助解决基层群众的在法律上的问题,更应该包含提高基层群众法治思维、法律素质等。
村(社区)法律顾问每年要制定具体的法律服务计划,并保证每月至少与联系村(社区)联系一次,每半年至少走访一次,每年至少举办 1次法制讲座。市司法局要对法律顾问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要针对国家有关农村政策、社情民意及相关法律业务等,组织编写培训手册,切实增强法律顾问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望采纳。
G. 一村一法律顾问"三个一"工作是指什么
一是打造一支专业队伍。倡导和推动行政村与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双向选择,用市场内机制激励农村容法律顾问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质量;普及《工作手册》,加强农村法律顾问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凝聚起一支专业过硬、工作负责的农村法律顾问队伍。今年以来,农村法律顾问处理群体纠纷167件,涉及987人,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
二是制定一套工作规程。为保障全县农村法律顾问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出台了一整套规程,从人员聘用、工作内容、考核奖惩等方面对农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予以规范;通过确立重大事项报告处置制度、工作日志制度、工作交流制度、回访检查制度等制度,构建起农村法律顾问的日常运作体系,为具体工作落实提供了标准和保障。
三是落实一套监督体系。实行农村法律顾问双层监督,以县司法局监督为主、各基层司法所监督为补充,通过不定期的电话抽查与定期的年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尽责的农村法律顾问给与警告批评,对做出成绩的予以年度表彰;同时积极组织业务交流,推广优秀经验,为农村(社区)法律顾问提高业务水平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