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与参政
⑴ 律师对社会有什么好处对国家起到什么推动作用
一、律师对社会发展的好处和作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律师制度创设的前提和基础,这就决定了律师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天然关系,也决定了律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仁不让的作用。
1、进行理论研究,提出立法建议与对策,为社会主义城市化发展的相关法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为社会发展发挥息纷止争的作用。
3、作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与百姓之间的桥梁,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沟通作用。
如果没有律师,而一般民众又因不熟悉法律,难免会对在法院打官司产生厌烦和恐惧,这样的话通过诉讼实现权利,保护权利的途径就难以获得。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
5、律师行业应作为一个整体,有组织的参与到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与提高律师行业形象双赢。
6、律师可以担任地方政府部门及基层经济组织的法律顾问,架起这些部门与农民沟通的桥梁。
二、律师对国家起到什么推动作用
1、推进依法治国:律师是法制中国的生力军,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等多项任务,可以说,每一项任务都离不开律师的参与。
2、律师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维护秩序稳定的重要力量,推动社会和国家进步。
3、完备的律师服务体系,可以坚定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⑵ 律师行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要求中国律师业快速发展的呼声很高,但客观理性地讲中国律师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快,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迟缓,有些甚至不能维持生存。律师的发展,固然受经济制约,但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律师制度在政治体制的框架中是作为民主与法制的一种象征,而非社会民主法制的一种平衡和制约力量,律师制度不能保障律师充分发挥作用,律师政治地位低,致使律师的作用十分有限,也不可能为整个社会所重视和认可。
当前,世界上政治民主化,经济一体化,社会平民化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各国的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国际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更加公平、激烈、复杂的竞争,中国的发展受国际社会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律师怎么办,国家设置什么样的律师制度指导律师发展,毫无疑问是什么重要的。世界经济表明,凡是民主法制健全的国家,律师必然是国家的民主和法制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经济规则的主要参与者把关者和制订者。我们应该考虑吸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改变目前不利于律师业发展的现状,健全完善中国的律师制度。
一、律师的现状
(一)律师的政治地位极其低下。
1、有相当多的政府部门不理解律师,歧视律师,不屑于与律师对话,对律师的正常工作不配合,甚至有些政府部门针对律师作出一些限制性的规定,更有甚者,有些对律师正常履行职责维护群众利益的行为视为与政府作对。
2、律师能够参政、议政的机会、人数比较少。各地除了少数律师被作为“花瓶”选为人大、政协代表有机会参政、议政外,大部分律师都没有参政、议政的机会。而被选举到权力机构当人大代表的律师要比到政协的少得多,使律师发挥不 了职业优势。就是这些少数被选为参政议政的代表的律师,大多都是少数民主党派推选的,很少有律师群体推选出来的。
(二)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利限制过于窄小
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利限制的过于窄小,不利于律师开展工作,“以事实为根据”的办理案件和处理法律事务。我国法律赋予律师调查取证权利过于窄小,其具体表现在:
1、赋予律师调查取证权不充分。《律师法》第31条规定:“律师承办法律事务,经有关单位或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调查情况。”《刑诉法》第37条也作了相似的规定。这些规定意味着,证人、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同意,律师就无法调查与案件或法律事务相关的证据和情况,律师不具有完备的充分的调查取证权。根据我国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屈死不打官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涉及到案件和法律事务,都唯恐避之不及,谁愿意卷入诉讼纠纷漩涡之中。这种规定使律师调查取证处于极为艰难的境地,等同于一般代理人,限制了律师发挥应有的作用。
2、律师部分调查取证权依附于与其相对的控方不合理。在刑事诉讼中,律师作为辩护人与检察人员形成控辩对立的双方,从控辩不同的角度出发达到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的目的。但在控辩过程中,双方为履行职责,难免激烈争论,观点对立,相持不下,这就需要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刑诉法》第37条规定辩护律师“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实际这是将律师应有的调查取证权变为“申请权”,转化为“经”控方同意才能收集的附条件调查取证权,使辩方依附于控方,从形式上讲显然不合理;从地位上讲明显不对等;从结果上讲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的。作为控方的检察人员对辩护的意见出于本能地防范,有的连已收集到的情节轻的证据都不提交,怎么可能让其采纳辩护律师的意见,收集不利于控方的证据呢?
3、对律师提供证据的要求过于苛刻。《律师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律师执业活动中,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要吊销律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规定对律师在执业中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给予惩处是应该的、必要的。但是,必须科学严谨,范围必须严格限定。笔者认为,只要不是律师人为地制造的假证据,都不应让律师承担责任。现有的法律规定不够科学严谨,对律师要求过于苛刻,造成律师无故被追究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律师执业中的权利经常被非法剥夺
在刑事案件中,侦查、起诉阶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以种种理由反复推辞、甚至被拒绝安排的最为常见,致使律师心灰意冷,很多都不愿再接办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中,律师的阅卷权、质证权以及发表意见的权利也经常出现被非法剥夺或侵犯的情况。特别是在个别权钱交易案件、行政干预案件、涉及领导亲戚朋友的案件的庭审中,律师辩律师的,法官判法官的,对一些显而易见的正确意见都置之不理,司法实践向社会证明律师作用极其有限,且可轻而易举地被剥夺干净。这就是中国律师的现状。
二、健全完善之思考
中国律师的现状不利于律师的发展,既有律师制度设置上的问题,也有国家政治体制人事制度上的问题,既涉及《律师法》,也涉及其他基本法,要改变绝非易事。但是,作为律师,无论多么艰难,都应该努力去探索,去呼吁。笔者以为:
1、建立律师转入政界和司法界的流动机制。建立了这样的机制,大批的优秀人才才会有计划地设计自己,到律师业中磨练发展,既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又提高律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律师能同政界加强交流联系,进行经常性的对话,反映社会问题,发挥政治功能作用,实现对偏离于法律的公权和私权的制衡。
建立律师转入政界、司法界的机制,挑选品质优秀,富有政治才华,具有行政管理和决策能力的律师进入政界无疑能加快实现党中央“依法治国”的方略;挑选富有办案经验、技巧和综合能力的律师进入司法界,无疑会成为司法界的骨干力量,加快司法体制的改革。
2、增加律师参政议政的机会和逐步扩大参政、议政人员比例。考虑各级人大、政协应有律师代表并保持一定的比例,尤其是还应有一部分是律师群体选举产生的代表。律师与社会有着广泛的接触,能够倾听到各阶层不同人士的呼声,加上熟悉国家法律,一般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各级权利机构保持一定比例的律师代表,有利于权利机构作出正确反映和决策。
3、建立刑事辩护律师享有豁免权制度。纵观国际社会,一些法制健全的国家,都有律师原则上享有一定的豁免权制度,即律师在诉讼中发表的言论无论对错,均不受法律追究。同时,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不得传唤律师到庭作证。虽然我国现在政治环境大为改观,已经不会出现以律师在诉讼中发表反动言论为借口而对律师治罪的情况了。但是对律师进行打击刁难,甚至迫害陷罪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以至于在一个时期内律师如何维护自己权利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一个检察官控诉了一个结果被宣告无罪的人,没见有受到追究刑事责任的,而律师由于无罪辩护被追究包庇的却时有发生,这不能不说这是中国律师制度的悲哀。保护律师自己的权利,保护律师在刑事诉讼发表言论无论对错都不受追究,调动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个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规定律师参与刑事辩护享有豁免权无疑会充分调动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积极性,提高刑事审判的质量,减少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风险,完全是必要的。
4、强化律师的调查取证权。首先,尽快修改《律师法》,明确规定律师有充分调查取证权。其次,建议立法机构在对其他法律修改前,作出补充规定,与律师法规定一致,待到成熟时,逐步修改相关法律。强化律师调查取证权,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四点:一是规定律师承办案件和法律事务,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二是律师没有人为地制造假证据,不应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三是考虑有些单位和个人拒不配合律师调查取证时,律师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有关证据和材料,律师申请调取与案件有关材料,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接到律师取证申请必须调取。四是已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持有与案件相关的材料,又拒不提供的,为查清案件事实,律师有权申请人民法院责令对方提交,人民法院应该责令对方提交,否则,对方承担败诉的责任。
5、建立应有的律师费转付制度。法律的精髓在于维护权利,维护公平正义,如果当事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被迫诉讼而请律师的合理费用不能由对方承担,即使法律判决全部胜诉了,因付出一部分本不该付出的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权益也没有得到全部维护,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过去有一种说法,律师费不是必须应该付出的费用,只要你有理,法院就会判你胜诉,这种说法不符合客观实际,过于简单化了,其实质是对律师作用进行抵制。事实上,很多当事人没有能力把事实讲清并举证,法院的审判人员也不是都掌握所有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审判中,对所涉及事实证据和法律、法规及规章如何适用,还需要当事人进行辩论,说明法院不是一进入诉讼程序就必然得出公正结论。随着国家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实施,当事人不可能全部掌握运用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如缺乏参与诉讼的能力,举证不能或不力,都可能承担败诉责任。而律师作为专业人员,知道如何正确取证和使用证据,适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聘请律师是必要的,聘请律师的费用应该由败诉方承担。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法治国家,都确立律师费转付制度。我国由于法律上没有规定律师费转付制度,使一些应该诉讼因缺少费用而没有诉讼的不是少数,律师丧失了不少的业务。国家确立律师制度,就应该使其生存发展有着广泛的基本的基础。
6、建立适当的律师法律服务强入制度,推进国家法制化的进程。
目前,解决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多角债务纠纷、交易中的行贿受贿、暗箱操作等问题,都需要律师法律服务的介入,事前以法抑制这些问题的发展蔓延。因此,建议建立国家投资项目、政府采购、国营企业必须由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强入制度。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强入对于保护国有资产,防止权钱交易等杜绝社会腐败现象,具有深远的意义。
⑶ 简述我国律师管理体制的特点
我国律师管理体制自新中国律师制度设立以来,大体经历三种形态。
(一)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在建国初期和律师制度恢复之初。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发出了《关于取消黑律师及讼棍事件的通报》,宣布取缔了旧中国的律师制度。1954年7月,司法部又发出《关于试验法院组织制度中几个问题的通知》,指定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等大城市率先进行法律顾问处试点。这一时期的法律顾问处都在大中城市设立,隶属于律师协会管理,律师协会设在司法行政机关内,同时没有全国性律师协会,律师是国家干部。这种管理体制从形式上看,虽然律师协会直接管理律师,但不是带有自律性的行业管理,而是行政的管理。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辩护列出专章规定,为律师制度的恢复提供了法律依据。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规定律师的执业机构是法律顾问处,法律顾问处受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和领导,法律顾问处按行政区划设立,为国家事业单位,律师为国家法律工作者。《暂行条例》也对律师协会作了专门规定,第一次从法律上确立了律师协会作为律师行业性组织的地位、组织机构和作用,不再沿用建国初期律师协会隶属于司法行政机关的做法。但由于当时律师制度处于恢复重建时期,全国律师数量不多,普遍建立律师协会的条件尚不成熟,已经建立的律师协会多是设在司法行政机关的律师管理部门内,与律师管理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律师协会的领导大多由司法行政的领导兼任,不能独立发挥行业管理职能。这种体制大约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二)司法行政为主导,律师协会为辅的律师管理体制。-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律师制度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全国县一级行政区域普遍建立了法律顾问处(后更名为律师事务所),律师队伍有了空前的发展。
(三)司法行政机关监督、指导下的“两结合”管理体制。
⑷ 青年律师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一、青年律师应当明确律师的职业定位
我国《律师法》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从《律师法》对律师职业的定位来看,不管青年律师多么特立独行或者崇尚自由执业,都应当了解律师职业所具有的政治性。律师随着国家和社会法律制度的健全和法治建设的发展而产生、存在和发展。律师的职责之一就是维护好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国家的法治建设。没有对法治的追求、维护和实现,就不可能有律师职业的存在发展。因此,青年律师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了解国家的政治背景与法治发展进程,坚决拥护宪法和法律,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政议政、参与立法、执法、政府决策等重大事项,这是广大律师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履行律师职责,促进律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其次,回到律师职业本身,律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这就意味着律师职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律师来源于社会也植根于社会,律师是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因此,青年在律师开展业务活动时需要积极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主动融入社会大众,发现潜在的客户,拓展更多业务,在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努力实现当事人利益、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再次,从我国的司法现状来看,律师作为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特殊人才,执业活动具有独立性。这里所说的独立性并不是律师在开展执业活动时不受任何约束,而是指律师在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规范许可的范围内,本着尊重事实和法律的精神,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地进行辩护或代理以及独立地提出意见或建议,律师对于案件所涉及的所有专业问题的判断来自于自己对事实的掌握和对法律的理解,依赖自己的意志独立作出,律师自己对这种判断正确与否负责,对案件当事人负责。
综上所述,作为青年律师,在选择律师职业这条路时就应当明确律师的职业定位,明确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律师是凭借自身的法律知识与技能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尽最大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二、青年律师应当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执业观
不可否认,每一名执业律师都有自己的执业理念与思维方式,在执业活动中也会时不时显现自身的个性与品格。尤其是青年律师,在入行初期由于对律师职业接触不深,面对各色各样的社会问题时往往都带着一些批判意识和比较激进的想法,在处理相关案件过程中也总是带着一些想当然的观点,即使自己不懂但是碍于面子或者避免被指导老师批评教育,时常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办理,导致代理的案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青年律师在开展业务活动时,懂得如何端正心态和树立正确的执业观,如何在利益面前坚守底线,在当事人合法权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第三人利益交错或者冲突时寻找平衡点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年律师应端正心态,摆正位置
初入行业的青年律师,由于没有案源、缺乏经验,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开拓案源,未来怎么发展?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有些青年律师想到的已经不是怎么办好自己代理的案件,如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是这个案件能够收取多少代理费或者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在执业过程中慢慢偏离律师道路,渐行渐远。
因此,青年律师要端正心态,摆正位置。在选择律师职业时起就要做好面临没有生活保障,没有案源,没有执业经验的心理准备,做好承受压力经受磨砺的准备。律师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青年律师执业过程中,要抱着学习的心态,积极主动向指导老师或者同事学习请教,争取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案件中,这样才能够学到其他律师接待委托人,商谈委托事项的方式方法。在参与案件办理时要认真分析案情,查找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研究相关案件的审判观点,总结经验。同时,青年律师不能挑肥拣瘦只做有利益分配的案件,而应该从最基础的做起,从最简单的、最繁琐的案件做起,在小案件中慢慢积累案源和办案经验。另外,青年律师在自己没有案源时,要耐得住寂寞,心甘情愿地帮助其他律师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主动参与律师事务所的其他事务性工作,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执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赢得更多的锻炼机会。
(二)青年律师应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严格遵守执业纪律
青年律师应当严格恪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是因为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会一直伴随律师执业的全过程,并且会对律师的执业品格与职业素养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法律服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有些同行为了赢取客户而进行低价竞争或者对案件结果进行承诺,这些行为尤其应当引起青年律师的重视。青年律师执业初期的压力确实非常大,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其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理由。既然选择做律师,就必须恪守执业纪律,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具体来说,就是青年律师在接待当事人的过程中,要时刻受到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约束,按照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解答当事人的问题,不得就案件作虚假承诺;在与当事人达成委托意向后,也要依法依规严格收案收费,做好案件登记与委托手续的办理;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律师要坚守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地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尽最大努力维护好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在处理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关之间的关系时要严格遵守执业纪律,时刻牢记职业道德,根据法律赋予的执业权利,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参与庭审活动,律师不得为了自己案件的胜诉而与法官、检察官进行非正常的接触,更不能为了赢得官司采取罔顾事实,颠倒黑白、伪造证据的等非法手段,致使审判、仲裁等出现错误。此外,青年律师在处理与同行关系时也要严格恪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不得为了取得案件的代理而诋毁律师同行,而应当以端正诚信的态度及方式处理与同行之间的关系,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互相尊重事实,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出有利于己方当事人的主张,共同营造良好的庭审环境,维护司法权威。
(三)青年律师应当坚持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核心,理性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冲突
律师的主要职责是接受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或辩护人参加诉讼,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等。单从律师执业的目的来看,律师就是以自身的专业法律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这是律师执业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目的。然而,从更深层次的方面来看,律师接触到的大部分案件都是社会性的问题,涉及到国家政治、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代理案件的结果不仅直接关系到各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的进程。因此,就律师的职业特性而言,律师在代理案件过程中除了直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之外,还应寻求最合理的方式解决各方利益的冲突,尽量兼顾各方利益。也就是说,律师在代理案件时,绝不能为了达到己方当事人的目的而罔顾事实,甚至利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损害他方的利益或置他方利益于不顾,这样的行为即使为当事人赢得了利益最大化,但是却掺杂着杂质。而如果律师在代理案件过程中出现自身执业权利受到侵犯时,则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理性地维权,如侵害仍未消除或者困难仍未解决,则可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诉或要求给予合理解释。毕竟,律师是法律专业人士,在代理案件过程中除了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外,也应当学会在执业活动中准确把握并处理好与当事人、法院、检察院等各方之间的关系,明确律师的职业使命与社会责任,努力做到代理结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三、青年律师应明确专业方向,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由于历史文化、教育水平、经济及地理原因,西部地区的法律服务市场还是以一般的民事和刑事诉讼案件为主,青年律师仍以传统诉讼案件为主要业务领域,金融证券、股权转让、知识产权等非诉讼法律业务领域接触较少,而高端非诉讼业务,如IPO、公司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收购、境外公司投资并购等业务更是难以接触。可以说现在已经不是市场决定律师的专业方向,而是律师的专业方向决定未来的市场。
青年律师要走好专业化的路子,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执业初期即确定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并且是自己感兴趣内心喜欢的法律业务类型,即所谓的专业化定位。这就需要考虑诸多主客观因素。主观方面如原有专业法律知识及法律实践能力、其他行业的专业知识、已有的社会关系领域及本所专业案源来源情况等等。客观方面如本地区法律服务市场的需求、本地区的旅游、矿产等资源优势、国家法律、政策的规定等。比如,广西的青年律师在制定职业规划时,必须考虑清楚自身的专业优势及所处的地缘环境。不能一开始就抛开传统诉讼业务不做,盲目选择高端业务方向,毕竟全广西高端的非诉业务还是相当有限的,而且这些业务对专业能力及团队配合的要求非常高,绝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做下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地区产生了大量区别于传统诉讼业务的专业化服务需求。而要满足这些需求,没有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和服务能力,仅凭传统的民商事诉讼知识和经验,是根本不可能适应的。因此,青年律师应根据自己的特长,除了巩固原有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最大限度地对原有的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拓宽。例如,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业务为职业目标的青年律师,应利用业余时间增加自己对这些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的认知程度。又如,以从事涉外法律业务为职业目标的青年律师应充分提高外语的语言能力,全面了解外国法及国际法律法学知识,争取熟练掌握多种语言,以便进一步与外国客户沟通,拓展更多的国外客户。同时,不断提高法律业务的实践能力。律师的任何业务工作都离不开实践,青年律师的成功之路也必须以实践作为基石。总之,青年律师只有精通某个领域或者某个专业的法学知识,熟悉该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学习发达地区律师的相关办案经验和技巧,才能更好地开拓思路,跟上时代步伐,在激烈的法律服务竞争中开拓出自己的市场,才能为当事人提供更具有专业性层次的法律服务,成为处理某个专业领域法律问题的专家。
四、青年律师不仅要有法律思维,还要有互联网思维
从执业律师的角度来说,法律思维即根据案件的情况,按照法律的逻辑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法律思维很大程度上要求律师在接触案件时要学会透过案件的表象发现其内在的问题,不能只看到一方的损失及伤害就感性地作出片面结论,而应当将法律事实从感情与混乱的表象中剥离出来,通过理性的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于青年律师来说,法律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坚定的规则思维、理性的逻辑思维,严密的证据思维,这些思维方式将会伴随着青年律师的一生,并且在执业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法律思维主要还是体现在律师处理案件及解答法律问题的过程中,它对于律师专业品牌和形象的推广作用仍然非常有限。随着我国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思维”已成为各行各业追捧的热词。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律师的工作环境已经完全被改变,律师的工作地点已不局限于律所,而可能在家里、车上、咖啡厅等地方;律师的工作方式已不局限于电话或者面谈,而是可以通过网站留言、微信聊天、语音或视频聊天等方式。律师的案件来源也不再只是熟人介绍或口碑相传,而是只要有互联网思维和法律需求的客户随时随地都可能成为你的客户。因此,律师尤其是青年律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发现互联网给来的技术革新,不断培养互联网思维,准确定位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和自己的客户,努力塑造专业品牌和形象,不断更新执业技能,借助互联网宣传推广自己,不断赢得自己在法律服务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⑸ 如何成为一名律师.如何成为高收入的律师
首先,律师是一个职业。既然是职业,自然就不能回避它首先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为此,律师也渐渐成了一些人渴望跻身其中挑战一番的黄金行当,一种希望抓住机遇拼搏一回的好职业。
其次,律师是一个行业。作为行业,自然也会有其运行规则、规章制度、保障体系、管理模式、监督机制、办事机构等。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20多年来,律师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管理模式越来越科学,管理制度越来越规范,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律师”也由一个空洞的名词发展成了洋洋十万大军,律师的管理也已由一种自发的个人管理发展成了自觉的行业管理。
再次,律师是一个专业,无庸讳言,律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一个职业化色彩很浓的行业。专业,只有专业才是一个律师的基础和源泉。从广义上说,这个专业就是法律,也就是一个律师应具备的法律背景、法律知识、法律信仰、法律智慧;从狭义上讲,所谓专业就是覆盖在法律的天空下,不断涌现的分门别类的需要律师提供服务的客体,于是就出现了刑事辩护、民事代理、经济仲裁、投资谈判、资本运营、房地产、知识产权等大大小小精而又细的专业分工。所以说,律师是靠专业吃饭的,是以专业取胜的。
最后,律师是一个产业。现在,中国律师行业发展到今天,从业人员已达12万人,执业机构已有1万余家,业务收费已超过80亿元。在中国,律师成为了一个产业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应该看到,这个产业的概念应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含义。经济上,律师的产业化除了本身经济发展指标,还应包括律师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及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政治上,则强调律师参政议政的前途和途径,要求律师能早日有效地进入国家决策部门,参与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律师最终应该成为一项事业,一项值得奋斗终身的事业。
的确,律师不是一个最赚钱最潇洒的职业,但却是一个最能发挥你聪明才智,挖掘你的无形潜能的职业,是一个最具自律性的行业,是一个最富挑战性的专业,是一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是一项最有成就感最具有挑战性的事业。
在了解“律师是什么”之后我们就应该真正了解“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的条件和前提了。结合有关的书,我提出六个前提条件和要求与大家共勉:要成为一名律师尤其是一名合格的律师,应具备一种能屈能伸的品格(道德标准)、一种能进能退的思维(思想标准)、一种能文能武的智慧(知识标准)、一种能内能外的协调(沟通标准)、一种能长能短的表达(口才标准)、一种能快能慢的叙述(写作标准)。也就是说要敢于思考、善于沟通、勤于学习、精于研究、勇于创新、长于协调。要诚心立业,用心执业,规范从业。因为律师实际上应当上军师、设计师、医师、教师、协调员,是法律之师、文明之师、正义之师、律己之师,所以律师要当专家、出大家、成行家、敢当家,要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要有战略家的深谋远虑、要有企业家的独当一面。
律师这种职业,最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最能挖掘你的潜能。它能给你充足的自由度、宽裕的发展空间,让你尽显个人魅力。做一名律师吧!它会使你的人生光彩生辉。
⑹ 我国律事时务所的形式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崔清新 李薇薇)据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21日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律师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目前我国的执业律师约有13万人,共有律师事务所12428家。
赵大程在此间召开的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第17届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介绍说,目前在约13万执业律师中,专业律师达11.7万多人,兼职律师8000多人,公职律师2400多人,公司律师1200人,军队律师1700人。
他说:“尽管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律师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但已与社会对律师法律服务有效需求的增长基本适应。”
在我国12428家律师事务所中,合伙制律师所有8598个,合作律师事务所1892个,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所1674个,个人律师所264个。赵大程指出,我国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一批专门或主要从事证券、金融、房地产等业务的律师事务所。
同时,我国律师执业权利也越来越为社会所认识,并受到尊重和保护。赵大程说,《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律师法》等法律法规基本覆盖了律师职业活动及律师管理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和环节,保障了律师执业活动和律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他说,律师还积极参政议政,协助推动国家和地方立法。目前全国有430名律师担任各级人大代表,1226名律师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国家和地方的各类立法活动也越来越重视征询律师意见。
⑺ 律师职业特点总结
律师职业特点总结
律师职业特点总结,这个是以对于已经参加法律考试并且车成功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而且在法律案件中接受委托人委托或者指定,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业人员,下面是律师职业特点总结。
律师职业特点总结1
律师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工作时间自由、收入高,而且还可以成为一个终身职业。
为什么说律师可以是一个终身职业呢?
因为现行的《律师法》并没有限定律师的退休年龄,独立执业的社会律师什么时候不干律师了,完全由自己决定,但你能不能做律师,能不能把律师职业坚持到底,又是另外一回事。
律师都需要面临哪些问题呢?
1、律师有门槛
执业律师需要先参加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然后在律所实习一年,通过考核后拿到律师执业证才能正式执业。(其中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比较严格,2018年法考改革后最低本科以上学历才能报考,甚至有的需要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报名)
2、律师执业难度高
对于很多刚执业的律师来说,虽然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收入低工作辛苦,只是律师执业难度中的一方面。
还有一些问题比较残酷,就是律师行业需要遵循二八定律,80%的案源掌握在20%的人手中,剩余的20%的案源由这80%的人瓜分,甚至更残忍不足20%的案源。
而且律师的成长之路竞争也是很激烈的,需要遵循三五八定律,三年、五年、八年如果还是没有什么发展的话,也可能会被淘汰。
再者我国律师执业的整个大环境也不是很好,国民法律意识薄弱,很多人不太理解相关法律规定,所以律师执业中经常会和一些人的思想出现冲突。
3、律师职业道德,思想观念和利益取舍
对于律师来说,在执业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很多诱惑,尤其是在律师没有案源的时候,这些诱惑找上门就会让很多律师难以取舍,一念之差就会陷入万劫不复。因为现在这个社会比较复杂,在思想观念和利益面前很多时候难以取舍,律师就要果断的做出选择了,要为更长远的利益着想。
律师职业特点总结2
就职业个性而言,律师贴近民众、仗义执言、能言善辩等职业特点,与政治人角色的个性要求颇为吻合,律师确实是成为政治家的最佳候选角色之一。在西方语境中,律师的确是一种与政治亲密接触的职业角色,是事实证明最有可能跻身于政界乃至权力中心的一种职业角色。西方律师往往能够跻身于政界乃至进入权力中心拥有显赫的政治地位。
但是,鉴于中国现行政治体制的传统惯性,以及中国律师职业群体自身政治诉求的欲望偏低等因素,从整体上讲中国律师仍将长期远离政治权力中心。
即使已有屈指可数的律师有幸当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身兼参政议政督政的政治人角色,这也并不意味中国律师畅通了进入政治职业共同体的渠道,这些兼职政治人角色的律师依然大体上属于体制外的准政治人(在这点上与某些以劳模身份当选的人大代表情形比较类似)。可以说,从政对处于权力边缘的绝大多数中国律师而言依然是敬而远之、遥不可及的事情。
从总体上讲,律师这一职业群体在当代中国仍然属于经济上相对富裕而又要疲于自我维权的“弱势群体”。中国律师一方面在法庭上“为权利而斗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改变执业中的不公正境遇而进行自我维权。当前中国律师的相对弱势地位是诸多历史的和现实的复杂因素造成的,这也与中国律师群体整体的成熟、真正实现行业自治等诸多条件息息相关。
律师职业特点总结3
1、压力大。做律师要比从事其他工作的压力更大,因为委托人是把他处理不了的事情交办给律师,这样在心理素质、办事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职业要求就比委托人高,从而导致很大压力。一件普通经济纠纷可能涉及一个企业的存亡,一桩刑事案件可能涉及一个人的生死,重大非诉项目中的一个失误就可能引发巨额索赔。
2、节奏快。委托人把事情交给你办时都很着急,包括诉讼、非诉业务。律师的工作节奏必须满足委托人的需求,同时还得保证案件质量,令委托人满意,这是一种非常有压力的快节奏。
3、知识面广、知识更新快。即使专业化的律师,每天面对的法律问题类型也不是一样的。今天面对的是建筑业,明天可能面对IT业,如果你对客户行业根本不了解,就没法承办业务,你就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去了解这个行业,至少是皮毛,才可能去承办业务。同时,国家的法制进程很快,不断有新的法律法规政策出台,就要求你不断地去学习。
4、独立性强,特别是诉讼业务。律师在承办一个诉讼案件时,往往主要依靠其自身的法理知识、诉讼技巧和经验能力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其他律师太多的介入,这就导致律师的独立性较其他行业更为突出。这样的执业特点易造成有组织、无纪律的工作习惯。很多律师虽然在某一律师事务所名下执业,但其实与事务所之间没有特别紧密的关系,这种松散游离状态是非常危险的`
什么样的律师事务所适合你,没有对错好坏之说,关键是你想干什么,想选择什么样的律师事务所。如果去应聘,应当对律师事务所重点考察如下一些因素:
(一)薪酬体制。律师事务所大体分为提成制和薪金制。提成制的生存压力大,挑战大,但机会可能会多一些;薪金制比较稳定,有基本保障,专业化训练机会多,但工作要服从事务所的安排,自身成长的东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两种体制各有利弊,关键是适合你。
(二)团队情况。应考察事务所有无业务部门的划分,有无明确的专业分工,部门内合作情况如何。这些是判断你进入律师事务所后,所里对你的专业化发展有无支撑、能否提供平台的重要方面。专业化发展一方面要靠自己,另一方面更要借助外力。比如,你喜欢知识产权,也希望在知识产权方面有所发展,可你选择的律师事务所没有这方面的业务来源和专业支持,那就没有意义了。
律师事务所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大型综合所:管理规范,业务综合,内部律师专业化,团队整齐,合作紧密。二是小而精型所:规模不大,专作某一项领域,专业性强,在该领域内业绩卓著。三是松散型所:律师们在一起,确定一个提成比例或上交数额,谁也不管淮,可能规模很大,甚至上百人,但关系很松散,谈不上团队。选择时应当仔细甄别和选择。
(三)律师事务所对律师的支持。应当考察事务所对律师有无业务培训、疑难案件讨论会议、数据库等支持。比如一些律师事务所,将全部案件案例、通用合同等整理汇总,放在内部管理软件的数据库当中,既方便律师使用,又有提示作用,这对于律师,特别是刚入行律师的支持是非常大的,可以有效缩短学习半径,避免浪费时间,减少执业风险。
四)实习制度。看事务所对于刚入行的新人是否安排有专门合伙人负责培养指导,这种一对一的入门培养方式对于新人的健康快速成长很有裨益,与那种粗放式的培养方式效果很不一样。
(五)风险控制、质量控制体系。现在法律要求越来越严,法律服务市场越来越成熟,行业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你承办一项律师业务,做得好不好,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等,都需要律师事务所有一个完善的外部控制体系帮助你督促你。有些律师事务所专门设有“主办律师制度”,以保障案件的承办质量。
每一份法律文件的出具或法律事项的处理都必须经由主办律师审查,由主办律师负责。这样,年轻律师就可以随时获得资深律师的悉心指导,迅速提升案件承办质量,日积月累,将受益匪浅。
(六)晋升机制。应当了解律师事务所有无明确的晋升机制,你的事业目标有无可能去发展和实现。
⑻ 谈谈辩护律师在刑事侦查阶段的权利保护
1.明确程序性刑事辩护的法律地位
所谓程序性刑事辩护是指:在刑事辩护中以有关部门的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程序违法为由,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意见,以及要求诉讼程序应予补充或者重新进行的辩护方法。 程序性辩护是一种很重要的辩护方法,美国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中,著名律师艾伦·德肖微茨(Prof.Alan Dershowitz)在为辛普森辩护时,抓住的辩护要点就是警方为证明辛普森有罪而人为地制造了一个袜子上有血迹的假证。事实上,没有这个假证,其他证据仍然可以证明辛普森有罪,但警方“画蛇添足”的假证被辩护律师抓住,并在法庭上充分证明,给陪审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辛普森可能杀了人,但是警方在证明辛普森杀人的过程中也确实制造了一个假证。而警方既然能制造第一个假证,是否有可能第二、第三个证据也是伪造的呢?这就是陪审团成员最后作出辛普森无罪结论的重要原因。正如美国大法官威廉·道格拉斯所言:“权利法案的大多数规定都是程序性条款,这一事实决不是无意义的。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 然而在我国却很少有辩护律师运用这种方法,原因是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根本得不到法庭的认可和采纳。
英国有句古老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但应当得到实现,而且还应以人们看得到的方式得到实现(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重实体、轻程序”的国家,侦查机关违法侦查的现象普遍存在,但通过这种违法方式取得的证据却总能得到法庭的最终认可,并据此作出判决。这不但完全背离了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更有违司法公正的基本原则。正如德肖微茨所言:“司法正义——不管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或是其他任何种类的,都不仅仅是目的,而且还是一种程序;为了使这一程序公正地实行,所有被指控犯罪的人都必须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而单一的实体性辩护方式则有使刑事辩护的广泛存在受到怀疑的危险。 刑事辩护制度是程序正义的体现。“在坚持程序正义的同时,实现实体真实发现的要求,是刑事诉讼的目的。” 因此建议我国法律明确“程序性辩护”的法律地位并充分肯定其法律意义。
2.建立律师转入政界的流动机制,法官从律师当中产生
“律师的社会地位很高,收入也很高,是人们所向往的崇敬职业。”这只是对西方国家律师的一种表述。在英国被称为“BARRISTER”的大律师不仅经过大法官的提名,可由英国授予皇家大律师(QUEEN'S COUNSEL)的称号,而且还有更多的机会被任命为高等法院法官和上诉法院法官。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由于法官是从人数很少的并且与律师公会有着紧密交往的高级律师中选任的,所以保证了英国法官具有世界上最公正、无私的素质。 在美国,被统称为“Lawyer”的律师不仅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因经济收入高而成为美国的富裕者。美国的律师资格是向上晋升的阶梯。迄今为止,美国有23位总统出身于律师,国会中有60%以上的议员曾执行过律师职务,法官、检察官一般都由具有律师资格的人担任。 而在我国,律师能够参政、议政的机会人数很少,各地除了少数律师被作为“花瓶”选为人大、政协代表有机会参政、议政外,大部分律师都没有参政、议政的机会。而被选举到权力机构当人大代表的律师要比到政协的少得多,使律师发挥不了职业优势。就是这些少数被选为参政、议政的代表的律师,大多都是民主党派推选的,很少有律师群体推选出来的。 尤其在立法过程中,几乎没有律师发言和抗争的机会。于是有了专门封杀律师的306条、有了《律师法》送审稿中“赋予律师辩护豁免权”条款的被取消、有了《律师法》共计五十三条,六十九款中的“5条律师必须”、“8条律师不得”、“11条律师应当”、“15条暗含律师‘必须’、‘应当’、‘不得’意思的条款”;而规定“律师可以”、“律师有权”的条款,两项相加只有“9”-——不过是限制律师权利条款的一个零头,以致于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律师法被人称为“律师管制法”。
律师在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特殊价值,律师制度存在的价值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重要的应是政治意义上的。人们对律师职业的认同,将从停留在原来的律师仅仅是以其专业化的匠人般竟技能力,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这样的低层次认识上升到这样应有的高度:律师是一个国家各个层面的社会组织及国家机构管理人才的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后备资源。律师的活动空间将不仅仅限定于目前狭义的司法程序以及非政治性的社会事务之中,律师将阔步走向的各个社会领域(当然包括政治领域),律师在维系和改善社会结构方面的潜在政治功能将会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并日益彰显(而不能保障律师最终走向政治领域,并成为政治权力格局中一支重要力量的律师制度,绝对是畸形的律师制度,这样的制度只能是莫名其妙的怪胎)。
我国的法官也是向上晋升的阶梯:司机、勤杂工(内地也称 “通讯员” )——书记员(又被尊称为“书记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法官)——审判长、副庭长、庭长……他们也要进行考试;但是先进后考;对此曾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敢想象,倘若一个医院的医生、护士、药剂师均是先进后考,那么这个医院的医疗水平会是什么状况!”
法官从律师当中产生,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法人员和律师的心理对垒——“司法人员虽然为文化层次的低下而自感苦恼,但因对案件握有决定大权而在律师面前趾高气扬;律师虽然身为在野法曹自觉低人一等,但同时以持有大学文凭和律师资格而置司法人员于不屑。” 而且能尽快扭转某些司法人员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律师替坏人说话,律师同司法机关作对”的陈腐观念。大批优秀的法律专业人士也才会愿意选择到律师业中磨练发展,这样不仅为国家储备了大量优秀的法律人才,而且会使律师的社会地位、法官的社会地位大幅度地提升,尤其是法官的专业素质问题将不再成为令业内人士堪忧的问题。法官的素质提高了、地位提升了,法院的公信度也就自然而然地回归了,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也就理所当然地加快了。
台湾学者黄东熊指出:“虽曰刑事诉讼具有发现真实与保障人权之两个目的,但其终极目的,则为追求正义。” 法律的目的在于实现正义,而平等则是正义理解的前提。在刑事诉讼中,辩护权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辩护权的有无及广泛程度是衡量一国刑事诉讼制度是否符合公正、科学的标准。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主要是由辩护律师辅助完成的。辩护律师的各种权利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不仅是辩护权能否得以实现的基础,更是一国司法文明进步的基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律师界自身不断的努力(包括每位律师都能洁身自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及道德修养),也需要立法上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尤其需要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协助与配合,需要司法工作人员抛开行业偏见及部门利益,淡化自身名利及个人好恶,真正从大局出发,严格依法办事,自觉将法律规范和职业行为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司法公正”进而实现“社会正义”。
⑼ 律师与公检法三机关及行政机关的关系如何定位。也就是律师与国家机关的关系
律师都要挂靠律师事务所执业,而律师事务所是由司法局管理的(当然,司法局下属事业单位——法律援助中心也有律师)。司法局与公、检、法共同组成了政法系统(政法委所管理的四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