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律援助中心的宗旨
『壹』 华东政法大学大学生社会法律援助中心的部门设置
秘书处:法援常务工作的轴心。
秘书处是华政法援常务工作的轴心,主要负责法援的内务整理、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汇编、与各个部门的的沟通交流,以及编写各类活动的前期计划、进行记录、活动简报或新闻稿等,是法援中心常委与事务部、业务部良好沟通的桥梁。秘书处不是一个仅仅与文字打交道的的编辑室,而是一个积极规划和参与各类活动的总控平台。
普法宣传部:法援对外宣传的窗口。
这个部门主要负责法院校内外的普法宣传工作,也包括对法援进行校内外的宣传工作。主要通过举办街头法律咨询,各种类型的讲座,以及模拟法庭的演出来进行的普及,尤其是作为法援的优秀传统项目之一的模拟法庭,一直受到各方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对法官,律师,原告,被告,证人等角色的扮演,同学们不仅可以熟悉整个审判活动的流程,而且还可以穴道相关的法律知识,为同学锻炼、表达、表演能力,提供了一个舞台。
网络部:法援发展的重要助力器。
主要负责更新和维护法援的博客以及BBS法援版块,并且通过视频制作、网络展示等方式实现法援与各大高校的互动与交流,全面扩大法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还负责协助核心业务部进行网上的案件回复工作。目前,法援所有的案例正在进行电子化,格式化。 组织小组:法援人凝聚的领军者。
负责法援日常凝聚力活动及社团文化建设,工作面辐射全法援。旨在通过举办各项内部活动,增进法援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组织参与学校活动体现法援人的热情与活力;为法援各部门提供平台,增进内部交流。肩负着使法援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加有大家庭氛围的责任,是团支部工作中的重要部门。
宣传小组:法援发展宣传的鲜活元素。
我们是秉承开拓进取精神的开拓者,我们是心存美好愿景的求知者。我们活跃在法援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铸成沟通法援内外的桥梁。我们有卓越的艺术才华,我们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我们有灵活的交际能力,我们有浓郁的法学氛围。做一名优秀合格的法援人,作为法援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你会发现这里是你想要的。
纪检小组:法援工作正常进行的守护神。
纪检小组是以协助内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维护法援形象为主要工作内容的部门,旨在使法援工作正常进行、井井有条,规范法援成员的行为,增强法援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法援成员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劳动纠纷组
特色:定点咨询暨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法)
处理涉及劳动争议、劳资纠纷等劳动方面的业务,与残疾人联合会、松江劳动局、中山街道合作,为弱势群体咨询法律问题、解决法律问题,普及法律知识
房产纠纷组
特色:定点咨询暨老年人权益保障(房产法)
处理涉及房屋产权纠纷、房屋租赁纠纷等在内的房产方面的业务。与上海市老年人服务中心、普陀区民政局达成共建,为房产方面遇到法律难题的老年人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
婚姻家庭组
特色:定点咨询暨妇女权益保障(婚姻家庭法)
处理涉及婚姻、家庭、继承、财产方面的业务,与松江区中山街道妇联,徐汇区、闵行区法律援助中心达成共建,为在婚姻家庭方面遇到难题的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
财产纠纷组
特色:定点咨询暨残疾人权益保障(合同法、继承法)
处理涉及人身损害赔偿、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在内的财产权方面的业务。对成员注重从接待咨询技巧、人身损害赔偿、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处理、合同纠纷、鉴定基本知识等六个方面进行培训,提升其处理本组专业方向案件的业务水平。
青少年维权组
特色:定点咨询暨青少年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
处理涉及青少年权益保护等方面的业务。 青少年维权部成立于2005年6月,是一个关注青少年权益,充满挑战的新兴部门。与少管所共建,部门下属的帮教队定期前往少管所开展活动。
诉讼指导组
特点:定点咨询暨诉讼流程指导(诉讼法)
主要职能是在以松江法院为代表的法院立案庭专门负责导诉台咨询指导工作。导诉服务是指法院区别于立案、审判、执行等职能而专门设立的指导诉讼类服务部门,应司法界“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的呼声而出现。工作内容涉及专业导诉、法律文书指导、证据材料整理、诉讼风险咨询讲解以及案件性质分流等等专业性服务工作。
『贰』 哈商大法援工作部 哈尔滨商业大学法援工作部网址 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律援助工作部的网址和简介是
黑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工作部(以下简称法律援助工作部)。是经黑龙江省司法厅(黑司函[2001]100号)批准,于2001年7月21日成立的学生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工作部受黑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和哈尔滨商业大学校团委的双重领导,由学校领导、学工部、教务处以及法学院十余位教授组成顾问团,并由法学院专职教师的指导,以法学院学生为主体,由各院系优秀学生组成的长期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学生组织。同时也是黑龙江省内高校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运作最规范的学生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工作部下设五组一室一会:案件受理组、法律咨询组、内务管理组、网络编辑组、社会联络组、理论研究室和法学会。案件受理组由高素质的本科生组成,负责对外接待群众来访、代写法律文书,分配代理各种案件。法律咨询组负责组织大型的义务咨询活动,并且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和咨询。内务管理组负责内部事务的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贯彻执行、资料档案的管理、各项活动、会议的记录、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板的制作。网络编辑组负责以及中心工作简报的编辑和网上咨询等工作。社会联络组负责外出法律咨询地点、模拟审判和旁听审判等社会法律实践活动的联系和组织。理论研究室负责编辑中心的学术刊物《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学术讲座、开展“周日法谈”等。法学会成员广泛,为各部门的各项活动的志愿参加者和后备力量。各部门分工明确,紧密合作,使整个组织的工作更有利的开展。
法律援助工作部成员均为优秀的在校本科生,现有会员200余人。5年来,先后有700多人从这里走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立5年来,法律援助工作部一直秉承“伸援助之手,献诚挚爱心,悍法律尊严”的宗旨,在众多资深专家、教授、副教授、讲师及有多年司法实践经验的律师指导下以立足校园,面向社会为工作定位。积极的开展各项法律援助工作,面对校内联合法学院实验室多次组织模拟法庭、周日法谈、辩论赛、电子案例报告等活动;面向社会义务在黑龙江省内如松北区、南岗区、平房区、太平区、松浦镇、周边的五常市等地举行法律咨询活动50余次;接待咨询群众5500人次;3次受邀参加由省司法厅和省电视台组织的“援助龙江行”义务普法宣传,3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十佳律师事务所—孟繁旭律师所主办的“孟繁旭律师实务研讨会”等活动,并配合法律宣传主题举办法律讲座近10场;网上解答数百人次;代写各类法律文书400余份;调解了近20起法律纠纷,代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近25起,并取得了近70%的胜诉率。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各地法律援助的实施状况,法律援助工作部先后在省内各区以及外省如安徽、广东、河南等地进行科技下乡主题调查活动三次,采集到了较为详实的法律援助实施的一手数据,为黑龙江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此外,法律援助工作部还编辑出版了学术专刊《大学生法律援助》5期,出版《学生视野中的法律之维——援助案件的实践与理论问题》,学术专著《大学生法律援助研究》也即将出版。法律援助工作部不断的创新行动,先后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南马街道办事处和道里区尚志街道办事处设立了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将法律援助服务送到了百姓的家门口。为社会弱势群体擎起了一片法制的天空。受到了黑龙江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晨报》、《生活报》、《读者新报》、《都市咨询》以及《哈尔滨商业大学校报》等各大媒体的报道。
法律援助工作部成立至今,硕果累累。2002 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2002年 12月4日在哈市六大高校法律知识竞赛中荣获季军;2003 年被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评为“黑龙江省学雷锋先进集体”; 2003 年在首届黑龙江省大学生法律援助知识竞赛中获得冠军,2004 年被共青团省委评为“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2005年4月被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评为“黑龙江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在2006年2月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的荣誉称号。另外,其成员也在学校以及省内的各项比赛和评优中多次获奖。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和国内一些成立较早知名的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相信有无数的商大法援人的支持和努力我们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欢迎有更多的同行加入到我们中来,共同的关注年轻的法律援助事业。
省份城市: 黑龙江/哈尔滨
负责人: 宗庆阔
地 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哈尔滨商业大学北区主4302-4303(150028)
电 话:
传 真:
网 址: 210.46.112.36/fy
『叁』 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服务宗旨
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维权工作放在第一位,积极探索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方便老百姓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千方百计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2004年5月,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根据《法律援助条例》和《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制定了《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援助案件受理范围》。该《援助案件受理范围》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一方面便于接待人员快速高效的依法审查当事人的法律援助申请,另一方面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对法律援助的范围作了适度的扩大,使更多的特困群众能够受惠于法律援助。为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还在合肥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合肥市残联、合肥市义城监狱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处),并安排律师定期驻点值班,便于特定的弱势群体咨询法律和申请法律援助。2004年6月, 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还与国际司法桥梁(基金会)开展合作,加强国际法律援助交流,并在我市建立全国首家市级刑事示范法律援助中心。
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宗旨是以一流的法律援助队伍为每一个受援人提供高效、廉洁、优质的法律服务,为合肥市司法行政系统打造一个最亮丽的文明法律服务窗口。
『肆』 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律援助中心
黑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工作部(以下简称工作部),经黑龙江省司法厅(黑司函[2001]100号)批准,于2001年7月21日成立,是黑龙江省内高校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运作最规范的学生法律援助机构。其接受黑龙江省司法厅、黑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的领导,在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在校内接受校团委及法学院领导,工作部由律师、法学教师及众多专家学者组成顾问团,以法学院学生为主体并结合各院系优秀学生共同组成理论水平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援助队伍。
法律援助工作部成员均为优秀的在校本科生,现有会员200余人。9年来,先后有1000多人从这里走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立9年来,法律援助工作部一直秉承“伸援助之手,献诚挚爱心,悍法律尊严”的宗旨,在众多资深专家、教授、副教授、讲师及有多年司法实践经验的律师指导下以立足校园,面向社会为工作定位。积极的开展各项法律援助工作,面对校内联合法学院实验室多次组织模拟法庭、周日法谈、辩论赛、电子案例报告等活动;面向社会义务在黑龙江省内如松北区、南岗区、平房区、太平区、松浦镇、周边的五常市等地举行法律咨询活动50余次;接待咨询群众5500人次;3次受邀参加由省司法厅和省电视台组织的“援助龙江行”义务普法宣传,3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十佳律师事务所—孟繁旭律师所主办的“孟繁旭律师实务研讨会”等活动,并配合法律宣传主题举办法律讲座近10场;网上解答数百人次;代写各类法律文书400余份;调解了近180起法律纠纷,代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近45起,并取得了近75%的胜诉率。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各地法律援助的实施状况,法律援助工作部先后在省内各区以及外省如安徽、广东、河南等地进行科技下乡主题调查活动三次,采集到了较为详实的法律援助实施的一手数据,为黑龙江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此外,法律援助工作部还编辑出版了学术专刊《大学生法律援助》5期,出版《学生视野中的法律之维——援助案件的实践与理论问题》,学术专著《大学生法律援助研究》也即将出版。法律援助工作部不断的创新行动,先后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南马街道办事处和道里区尚志街道办事处设立了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将法律援助服务送到了百姓的家门口。受到了黑龙江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晨报》、《生活报》、《读者新报》、《都市咨询》以及《哈尔滨商业大学校报》等各大媒体的报道。
成立近十年来,工作部在各项工作中努力进取。曾获如下荣誉:
2001年9月24日,哈尔滨南岗区跃进乡翻身村村民送锦旗“伸援助之手,为众民解忧”一面。
2002年8月25日,郝淑华老人为原执行部长石贤平送来锦旗。
2002年9月份,法援工作部学生工作部被评为“黑龙江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2002年12月4日,法援工作部在哈尔滨市六大高校法律知识竞赛中荣获季军。
2003年4月,法援工作部被评为“黑龙江省学雷锋先进集体。
2003年9月1日,魏亚文伟工作部执行部长胡杰辉送上锦旗“伸援助之手,献诚挚爱心”。
2003年,法援工作部在首届黑龙江省大学生法律援助知识竞赛中获冠军。
2004年7月8日,王志超赠法援工作部沈卿同学锦旗“献诚挚爱心,维公正权益”。
2004年9月15日,道里区滕淑杰赠法援工作部李罡同学锦旗“伸援助之手,献诚挚爱心”。
2004年,法援工作部被共青团委评为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2005年9月15日,法援工作部邵琳琳,罗方被赠予锦旗“爱心援助”。
2005年11月7日,法援工作部参评全国高校十佳社团。
2005年12月9日,法援工作部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团。
2006年2月,法援工作部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2006年2月10号,韩永刚赠予法援工作部姜国锦,刘丽同学锦旗“伸援助之手,献诚挚爱心”。
2006年9月10日,平房区李凤、曾庆举赠罗方、姚奕彤锦旗“商大学子奉献爱心,法律援助匡扶正义”。
2006年9月29日,法援工作部在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优秀团队荣誉称。
2006年11月11日,法援工作部在大型电视活动《现在开庭》——孟繁旭杯大学生法律辩论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2007年11月18日,哈市南岗区孙喜广赠法援工作部锦旗“伸援助之手,献诚挚爱心”。
2008年到2009年,工作部荣获黑龙江省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社团。
2008年12月3日,哈尔滨市民刘崇山赠工作部锦旗“伸援手之后,解百性之忧”。
2009年7月16日,法援工作部被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授予“黑龙江省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称号。
『伍』 法律援助中的三化指什么
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成员都可能实现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受援人给予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救济制度,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具体的法律援助需要通过下列人员或组织来具体实现。
1、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实施法律援助的专职管理人员
法律援助机构是各省市及各区、县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及实施本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机构,统称为“法律援助中心”。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21条的规定,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职能是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2、律师是法律援助重要的实施主体
律师是熟悉法律、具有律师资格和执业证书的专业法律工作者,具有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法律程序,在诉讼方面享有更多的诉讼权利,在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方面有非法律工作者和其他法律工作者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国相关立法不断强化将法律援助作为律师的一种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24条规定:“律师必须按国家的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尽职尽责,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条例》第6条规定:“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在2003年9月12日《司法部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中规定:“要督促律师切实履行法定义务。律师应当依据《条例》第6条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律师每年义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由(区、市)司法厅(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要积极探索律师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使所有的律师都普遍履行义务。”在各地关于规范法律援助的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等立法中,大都规定了律师法律援助义务的内容。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作为法律援助主体的律师主要包括法律援助机构专职律师和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事务所律师。律师在实施法律援助时,相关法律援助机构应依法给予其一定量的办案补贴,这种补贴不是劳动报酬,而是办案成本支出。
3、高校学生志愿者是法律援助的一支生力军
高校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有效缓解法律援助供需矛盾。我国法律援助制度面临着十分突出的供需矛盾。由于法律援助人才供给不足,我国约有四分之三应援助的案件未得到援助。其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法律援助的主要对象是贫者、弱者和残疾者,法律援助工作洋溢着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大学生参加法律援助工作就能直接面对这些社会问题,了解群众疾苦并在提供法律援助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1994年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实施以来,各地高校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利用学生所学服务社会,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4、民间法律援助组织是法律援助实施主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除了国家法律援助之外,民间法律援助组织在法律援助中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间法律援助组织是由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单位或热心公民组成,如在法学研究部门、民主党派中设立的此类团体。这类团体在业务上受司法部门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但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不享受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司法行政机关的资助。它无偿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是目前法律援助实施主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采用鼓励、声援等手段支持受损害单位或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对当事人予以“精神法律援助”的上述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也理所当然地属于法律援助社会主体的一部分。在实践中,此类法律主体通常表现为工会、妇联、共青团、消协、街道办等团体和单位。
5、基层法律工作者是现阶段我国法律援助实施主体的一员
基层法律工作者承担法律援助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只队伍立足基层,方便及时地为社会提供各种形式的法律帮助,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实践中承办了大量的法律援助案件,不少地方立法都规定其负有法律援助职责。
6、其他法律工作者是法律援助实施主体的补充
在实践中,这部分人员最主要是妇联、残联、经过司法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社会法律咨询机构的工作人员,还包括有许多考取律师资格或者法律职务资格的人员并没有从事律师职业,而是仍然从事自己原来的工作,这些人员是利用自身资源为前提的,是现阶段我国法律援助资源不足的一种补充。
总之,在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指导、协调下,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律师、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者、民间法律援助组织、基层法律工作者以及其他法律援助人员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需要者提供法律援助。
『陆』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是做什么的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在学校和学院各级领导和老师的关心支持下,面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法律援助的公益性学生组织,同时也是北京市司法局批准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海淀区消费者协会批准的投诉与法律支持工作站。
人大法律援助中心由业务部、项目部、理论部、办公室、宣传部、公关部构成。其中,办公室、宣传部、公关部属于职能部门,旨在为志愿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而业务部、项目部和理论部则构成人大法律援助中心的核心,共同开展了包括法律咨询、诉讼代理和普法宣传在内的各项法律援助活动。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3-2014学年期间,人大法律援助中心累计共接受咨询2784人次;网上答疑763条,诉讼代理38次,仅就2013年上半年,就替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0万元。此外,团队还开展了10次普法宣传活动。将来将从法律咨询、诉讼代理和普法宣传三个方面,全面展示近些年人大法律援助中心的活动情况。
『柒』 华东政法大学大学生社会法律援助中心的概况
经过近十六年的努力,华政法援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已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拥有庞大志愿者的“明星社团”,并突破了最初单一的坐堂接待咨询模式,建立起了一个含“咨询、代理、诉讼、普法四位一体的维权网络”;服务对象也扩大到了“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妇女、下岗待业者等弱势群体的各个层面”;活动范围由校内扩展到了市总工会、市残联、市妇联、市老龄委等上海市有关组织,并深入华阳、曹杨、龙柏、南京路、中山、岳阳等多个街道社区,华东其他六省及新疆等省市也印上了我们的足迹;同时,我们还参与了多个广播电台和报刊的专栏节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外交部的指导下近年来华政法援还承接了加拿大、荷兰政府和美国福特基金资助的有关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国际项目。
每一届法援人都谨奉“以我所学,服务社会,为公平和正义而奋斗!”的宗旨,发挥自身所长,积极为民众排忧解难。自成立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华政法援已建立各类实践基地37处,近100000多人次曾受到过我们的帮助。
2014年,我们迎来了法援成立的第十六个年头。在法援的第二个十年之初,我们继续坚持“以我所学服务社会,为公平正义而奋斗”的宗旨,为社会各界提供优秀的法律援助和普法宣传志愿服务。回首过往,荣誉终归过去;还看眼前,探索依然漫漫。这一年当中,我们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刻苦过程,始终在社团发展与法律援助事业的双重道路上不懈努力着,已经成为集事前预防法律宣传、个案援助、涉法调研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制度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学生社团。
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通过集体的不懈努力,华政法援以530余人的规模,成功的完成了大大小小60余次校级、区级、市级活动,参与人数多达50000余人次,制作并发放材料63000余张,与17个单位建立起或进一步深入共建合作关系,组织了共计95次组内培训、20场研讨会和实务讲座,接待咨询案件3600余件,代理案件均获成功。目前,华政法援共收到群众感谢信800余封,锦旗近70面,受到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单位的关注报道200余次,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团市委等市级部门对华政法援表彰30余次。2010年荣获全国助残示范实践基、上海市绿化和卫生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等奖等国家级、市级荣誉。在新的一年,我们创造了工作与学习的新业绩。
『捌』 法律援助中心是干嘛的
法律援助中心一般是专门为需要律师服务但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的弱势群体及其法律规定必须有律师提供法律帮助而自己又没有聘请律师的特定人员(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员)提供无偿法律服务,而设立的一种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援助机构是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及实施本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机构,统称"法律援助中心",省市及各区、县均应设立法律援助机构。暂未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区县,由各区县司法局指定职能部门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职责。法律援助中心是由出于人权保护和维护司法公正与平衡的目的而设立。
法律依据:
《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法律援助条例》第四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地方律师协会应当按照律师协会章程对依据本条例实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协助。
《法律援助条例》第五条 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玖』 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责和义务是什么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哪些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1)申请事项属于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需经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的案件应当已经立案)
(2)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获得法律援助
(3)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4)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暂住证。
申请法律援助应带哪些材料?
(1)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暂住证
(2)街道(乡镇)、劳动部门和有关单位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济状况证明
(3)申请援助事项的基本情况以及有关的案情材料
(4)法院或仲裁机构的立案通知书
(5)法律援助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申请人为未成年人或无行为能力人的,应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并提交代理权
申请人应向哪个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诉讼案件,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级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经法院解决的非诉讼法律事务,由申请人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对同一案件均有管辖权的,由最先接受申请的援助中心管辖。
受援人享有哪些权利?
(1)可以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动的进展情况
(2)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未适当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更换承办人
(3)可以申请有利害冲突的法律援助审批人员回避。
受援人应履行哪些义务?
(1)如实提供能证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事实和相关材料及足以证明经济困难,确需减、免收法律服务费用的证明材料
(2)给法律援助人员提供必要的合作
(3)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项的解决而获得较大利益时,应当按规定的收费标准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
法律援助范围
第一、公民有下列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第二、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第三、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