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发布时间: 2022-12-24 21:49:31

司法部将如何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9月14日,司法部对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再做部署,强调由“法律明白人”、“全科医生”值班,“12348”热线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答必所问、解决问题。

按照司法部的部署,到2018年底前,将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到2020年总体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近期重点工作之一是建立包括监狱、戒毒、社区矫正、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11个方面42类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张军介绍:“在2017年底前,完成第一批案例编纂,形成一定规模,向社会正式开放。”

预祝我国司法环境越来越好。

㈡ 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据报道,司法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内更好地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容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按照意见,将会在2018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到2020年总体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

希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可以帮助到需要法律帮助的人!

㈢ 辨析 法律体系要健全

进一步健全法律服务体系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较早,在实现“两个率先”和推进法治江苏建设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前进,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助推相关工作完善,建议:
一、明确公共法律服务定位。把公共法律服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公共服务范围,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专业发展、项目合作的原则,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落实政府责任,强化政府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实施和保障等作用,制订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要求、主体责任、保障机制等,为公共法律服务长期发展提供指引。
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机制。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把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作为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措施。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组织引导专业法律服务力量广泛参与百姓维权、基层社会治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等领域,把运用专业法律服务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在政务服务平台设立法律服务窗口,建立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大力推进法律服务城乡社区建设,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注重民生领域法律服务,保证人民群众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三、大力扶持公共法律服务业发展。推进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构建数量充足、覆盖广泛、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法律服务体系。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法律服务市场管理制度、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失信惩戒机制。
四、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政府购买机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法律服务政府投入动态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政府购买机制和补偿机制,推进法律援助对象由低保人群向低收入人群扩大。根据政府购买目录确定的内容、范围,按照人口基数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财政投入最低标准,安排公共法律服务财政预算资金,依照服务内容、质量和效果等开支使用,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㈣ 公共法律制度的发展条件

1、首先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服务机制更加健全。
2、其次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3、最后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引领,持续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㈤ 我们要加快发展什么等法律服务的

要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公共法律服务制度现在日趋完善,覆盖全国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初步建成。公共法律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服务于全面依法治国,包括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四五”时期对公共法律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系建设、能力建设,未来五年,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促进均等化。
二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法律服务需求,促进多元化。
三是满足人民群众多领域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促进专业化。
《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办法》
第二条公共法律服务是由政府统筹提供,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必需的法律服务,是公共服务及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办法所称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法律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法律服务组织、机构等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方式。
第三条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立足需求,突出公益。根据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设计实施项目,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公共法律服务承接主体按照公益导向原则组织实施公共法律服务项目。
(二)政府主导,公开择优。强化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等责任,通过公开透明、竞争择优方式,选择公共法律服务承接主体。
(三)注重实效,鼓励创新。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承接主体的绩效评估,鼓励创新探索,构建多元参与、形式多样的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格局。

㈥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包括哪些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包括: 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均衡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加强欠发达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 二是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积极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党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国家重大经贸活动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提供法律服务。 三是创新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健全管理机制,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四是加大保障力度,推进制度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经费保障,加强科技保障。 五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督查指导,注重宣传引导。 《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第二条 《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第六条

㈦ 如何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自觉为全面依法治国做贡献

一、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自觉为全面依法治国做贡献就要深刻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领会过去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深刻领会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部署、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全国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实现新发展。
1、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和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坚持把司法行政工作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来推进,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努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
2、要努力服务全面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扎实做好法律服务工作,为简政放权、投融资体制、价格、财税体制、金融、国企国资改革,为外贸转型升级、有效利用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多双边和区域开放等提供法律服务。
3、要努力服务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培育消费增长点、公共产品投资、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区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广泛深入开展专项法律服务,积极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等提供法律服务。
4、要努力服务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大力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健全便民服务机制,满腔热情地做好维护群众权益各项工作。
5、要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认真做好监狱、戒毒、社区矫正、法治宣传教育、人民调解、司法行政基层基础等工作,深化依法治理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6、要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深化监狱制度改革,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研究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完善司法协助体制,健全完善司法行政体系,认真做好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
7、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司法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确保司法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时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大力推进司法行政政务公开、狱所务公开、执业信息公开,加强执法执业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执法执业公开、公示制度,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

㈧ 如何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了“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我们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指明了方向。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惠及民生的工程,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加强领导,构建全面覆盖、布局合理的结构网络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县级法律服务功能,健全各镇区法律服务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和管理制度,在各村建立法律服务站,延伸法律服务触角。目前,如东县率先在213个村建起了法律服务站,由村(居、社区)政法专干任站长,村(居、社区)常年法律顾问任副站长,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村(居、社区)专职调解员、专职社工、普法志愿者、村级联防队员和大学生村官共同参加,服务村(居、社区)群众。为适应广大群众法律需求的新趋势与新特点,法律服务网络要从以“建”为重点向“建、管、用”并重转变,要在“管”和“用”上下功夫。推行点对点的服务,目前,该县相继为村配备法官并出示服务的范围及联系电话,提升服务的质效。在服务形式上,要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利用互联网覆盖广泛的特点,加强法律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法律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化解矛盾纠纷等信息平台建设,使群众享受到及时便利、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

2.整合资源,建立快捷高效、功能完善的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要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群众,坚持资源整合、协调并举、运作有序。笔者认为要做好系统内纵向资源整合和系统外横向部门联动两方面。比如,政法系统对内要建立健全法律宣传、提供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工作网络,把法官、律师、公证员和普法志愿者等队伍有机地组织起来,发挥法律服务的独特功能。其次,要对外善于横向借力,政法系统要探索与信访、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工作对接模式,共同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事业的发展。

3.注重培养,打造结构合理、专兼互补的人才队伍注重挖掘和培养法律服务人才资源。一方面,提高专职法律服务人员素质,通过专业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提高法律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专业法律服务人员的指导和管理,培育一批高端复合型法律人才和品牌化、专业化法律服务机构,积极拓展知识产权、医疗、教育、资产重组等领域的业务,确保适应目前沿海开发、经济转型升级等复杂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矛盾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如东县有近百家的民间文艺团体活跃在全县各镇村,为此,该县着手对每编排演出一个法制文艺节目发放补贴200元,调动广大文艺演出者的积极性,确保有演出就有法制节目,扩大法律宣传的辐射效应。积极动员和组织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在职和离退休的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公证员等积极参加公共法律服务活动,发挥他们就近、人员情况熟悉的特点,随时解决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用身边人解决身边事。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主导、保障有力的供给模式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需要强有力的财政支撑,所需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要把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加大以法律援助、矛盾调处等为主的政府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要为城乡统筹服务,加大对基层法律服务的投入,制定倾斜政策,全面推行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建立在村(社区)专职从事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的法律服务社工队伍,实现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常态化、专业化。

㈨ 山东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推进全面依法治省进程,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法律服务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公共法律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为满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基本法律服务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设施、服务产品、服务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服务。第三条公共法律服务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公共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为目标,逐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领导,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做好本行政区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其做好本村、居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统筹协调机制,研究和部署公共法律服务重大事宜,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规划编制、政策衔接、财政保障、平台建设、标准制定、服务运行等工作,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高效配置。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统筹和布局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负责本行政区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第七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法学会、残疾人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和消费者协会等团体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共同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第二章公共法律服务设施建设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法律服务发展的需要,加强公共法律服务设施建设,合理设置公共法律服务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第九条公共法律服务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城乡规划,优先利用现有资源,遵循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临街设置的原则。

公共法律服务设施应当符合实用、安全、科学、美观和标识统一的要求,完善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使用。第十条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集中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场所,统一命名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依托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公证机构等单位的场所或者其他场所设置。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可以依托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设置分中心,也可以通过流动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第十一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集中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场所,统一命名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或者其他场所设置。第十二条县(市、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依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办公场所设置。第十三条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统筹建设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推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与政府政务服务、紧急求助、诉讼服务、检察服务等公共服务热线平台的衔接联动机制。第十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纳入一体化政务平台统筹建设,积极推动与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其他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统筹建设和管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逐步完善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功能,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网络法律服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可以依托省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结合当地实际,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方式,提供符合个性化需求的网络法律服务。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组织协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共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融合发展,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效能。

热点内容
履行查对制度的规章制度和程序 发布:2024-11-19 18:19:19 浏览:18
阜平法院 发布:2024-11-19 18:18:19 浏览:951
法院体庭 发布:2024-11-19 18:17:35 浏览:896
关于心道德事的心得 发布:2024-11-19 17:14:24 浏览:202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 发布:2024-11-19 16:51:51 浏览:748
经济法中半数以上是含半数吗 发布:2024-11-19 16:38:46 浏览:741
劳动合同法中以上以下 发布:2024-11-19 16:29:35 浏览:735
合同法的第59条 发布:2024-11-19 16:29:34 浏览:296
公司培训合同法的通知怎么写 发布:2024-11-19 15:59:01 浏览:513
法院职工编制 发布:2024-11-19 15:23:49 浏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