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国家信访局法律援助

国家信访局法律援助

发布时间: 2023-03-11 23:17:18

㈠ 帮助信访人员写诉状收取费用是违法么

法律援助组织和相关人员擅自收费则是一种违规违法行为,
法律援助是享有国家对法律援助组织和机构办案补贴的法律公益活动,被援助对象可从这种法律公益活动中无偿收益。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提供法律援助不得收取任何财物的规定。因此,法律援助组织和相关人员擅自收费则是一种违规违法行为,应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

㈡ 信访过后在起诉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申请法律援助与信访无关,但是必须符合援助条件。
《法律援助条例》公民对下内列需容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㈢ 如何信访



民共
信访条例》


总则


保持各级
民政府同
民群众
密切联系
保护信访

权益
维护信访秩序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信访
指公民、
或者其
组织采用书信、电
邮件、传真、电
、走访等形式
向各级
民政府、县级
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

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


关行政机关处理
采用前款规定
形式
反映情况

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
公民、
或者其
组织
称信访
第三条各级
民政府、县级
民政府工作部门应

信访工作
认真处理
信、接待
访
倾听
民群众
意见、建议
要求
接受
民群众
监督
努力
民群众服务
各级
民政府、县级
民政府工作部门应
畅通信访渠道
信访
采用本条例规定
形式反映情况

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任何组织
打击报复信访
第四条信访工作应
各级
民政府领导
坚持属
管理、
级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

、及

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原则
第五条
各级
民政府、县级
民政府工作部门应

、民主决策

履行职责

预防导致信访事项
矛盾
纠纷
县级
民政府应
建立统
领导、部门协调
统筹兼顾、标本兼治
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信访工作格局

联席
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等


化解矛盾
纠纷
各级
民政府、县级
民政府各工作部门
负责

阅批重要
信、接待重要
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
研究解决信访工作

问题
第六条县级
民政府应
设立信访工作机构;县级
民政府工作部门及乡、镇
民政府应
按照
利工作、
便信访
原则
确定负责信访工作
机构(
简称信访工作机构)或者

具体负责信访工作
县级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本级
民政府负责信访工作
行政机构
履行
列职责:
(
)受理、交办、转送信访

信访事项;
(二)承办

本级
民政府交由处理
信访事项;
(三)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
(四)督促检查信访事项
处理;
(五)研究、
析信访情况
展调查研究

向本级
民政府提
完善政策
改进工作
建议;
(六)
本级
民政府其
工作部门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信访工作进行指导
第七条各级
民政府应
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
信访工作
失职、渎职行
严格依照

律、行政

本条例
规定
追究
关责任

责任

定范围内予
通报
各级
民政府应
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
第八条信访
反映
情况

建议、意见
民经济

发展或者
改进
家机关工作
及保护社
公共利益
贡献

关行政机关或者单位给予奖励

信访工作

优异

单位或者

关行政机关给予奖励
第二章
信访渠道
第九条各级
民政府、县级
民政府工作部门应
向社
公布信访工作机构
通信
址、电
信箱、投诉电
、信访接待

点、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及结
式等相关事项
各级
民政府、县级
民政府工作部门应
其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

律、
规、规章
信访事项
处理程序
及其
信访
提供便利
相关事项
第十条设区
市级、县级
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乡、镇
民政府应
建立行政机关负责
信访接待
制度
由行政机关负责
协调处理信访事项
信访
公布
接待
接待
点向
关行政机关负责
面反映信访事项
县级
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负责
或者其指定

信访
反映突
问题
信访
居住
与信访
面谈沟通
第十

家信访工作机构充
利用现
政务信息网络资源
建立全
信访信息系统
信访

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提供便利
县级
民政府应

利用现
政务信息网络资源
建立或者确定本行政区域
信访信息系统
并与

民政府、政府
关部门、

民政府
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第十二条县级
各级
民政府
信访工作机构或者
关工作部门应

信访
投诉请求输入信访信息系统
信访
持行政机关

投诉请求受理凭证
民政府
信访工作机构或者
关工作部门
接待场所查询其所提
投诉请求
办理情况
具体实施办
步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民政府规定
第十三条
设区
市、县两级
民政府
根据信访工作
实际需要
建立政府主导、社
参与、
利于迅速解决纠纷
工作机制
信访工作机构应
组织相关社
团体、
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
员、社
志愿者等共同参与
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

、及
、合理处理信访
投诉请求
第三章
信访事项

第十四条信访
列组织、

职务行
反映情况

建议、意见
或者

列组织、

职务行

关行政机关提
信访事项:
(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
员;
(二)
律、
规授权

管理公共事务职能
组织及其工作
员;
(三)提供公共服务
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
员;
(四)社
团体或者其
企业、事业单位

家行政机关任命、派
员;
(五)村民委员
、居民委员
及其





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
定途径解决
投诉请求
信访

依照

律、行政
规规定
程序向
关机关提
第十五条信访
各级
民代表
及县级
各级
民代表
务委员


院、
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
信访事项

别向

民代表
及其
务委员


院、
民检察院提
并遵守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
规定
第十六条信访
采用走访形式提
信访事项

向依
权处理
本级或者
级机关提
;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
办理
信访
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
级机关再提

信访事项

级机关
予受理
第十七条信访

信访事项
般应
采用书信、电
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

投诉请求

载明信访
姓名(名称)、住址
请求、事实、理由

关机关
采用口
形式提
投诉请求

记录信访
姓名(名称)、住址
请求、事实、理由
第十八条
信访
采用走访形式提
信访事项

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
接待场所提

采用走访形式提
共同
信访事项

推选代表
代表


5
第十九条
信访

信访事项

客观真实
其所提供材料内容
真实性负责
捏造、歪曲事实
诬告、陷害
第二十条信访
信访


遵守
律、

损害
家、社
、集体
利益

公民

权利
自觉维护社
公共秩序
信访秩序
列行

(
)
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
聚集
围堵、冲击
家机关
拦截公务车辆
或者堵塞、阻断交通

(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

(三)侮辱、殴打、威胁
家机关工作

或者非
限制
身自由

(四)
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
或者
能自理
弃留
信访接待场所

(五)煽
、串联、胁迫、
财物诱使、幕
操纵
信访或者
信访
名借机敛财

(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

公共安全


第四章
信访事项
受理
第二十

县级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
信访事项


登记
并区
情况
15

别按

式处理:
(
)
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
信访事项

告知信访
别向

民代表
及其
务委员


院、
民检察院提
已经或者依


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
定途径解决
予受理

告知信访
依照

律、行政
规规定程序向
关机关提
(二)
依照
定职责属于本级
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
信访事项

转送
权处理
行政机关;情况重
、紧急



建议
报请本级
民政府决定
(三)信访事项涉及
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

按照

管理、
级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
原则
直接转送
权处理
行政机关
并抄送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县级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通报转送情况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
办理情况
(四)
转送信访事项
重要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
直接交由
权处理
行政机关办理
要求其
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
提交办结报告
按照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
关行政机关应
自收
转送、交办
信访事项
起15
内决定
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
并按要求通报信访工作机构
第二十二条信访
按照本条例规定直接向各级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行政机关提
信访事项
关行政机关应

登记;
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
款规定并属于本机关
定职权范围
信访事项

受理
推诿、敷衍、拖延;
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
信访事项

告知信访


机关提

关行政机关收
信访事项
能够
场答复
否受理

场书面答复;

场答复

自收
信访事项
起15
内书面告知信访
信访
姓名(名称)、住址

除外

关行政机关应
相互通报信访事项
受理情况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

信访
检举、揭发材料及
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
检举、揭发
员或者单位
第二十四条涉及两
或者两
行政机关
信访事项
由所涉及
行政机关协商受理;受理
争议
由其共同
级行政机关决定受理机关
第二十五条应
信访事项作
处理
行政机关
立、合并、撤销
由继续行使其职权
行政机关受理;职责

由本级
民政府或者其指定
机关受理
第二十六条公民、
或者其
组织发现
能造

影响

、紧急信访事项
信访信息
近向
关行政机关报告
各级
民政府接
报告

立即报告

民政府;必要
通报
关主管部门
县级
民政府
关部门接
报告

立即报告本级
民政府
级主管部门;必要
通报
关主管部门
务院
关部门接
报告

立即报告
务院;必要
通报
关主管部门
行政机关

、紧急信访事项
信访信息
隐瞒、谎报、缓报
或者授意
隐瞒、谎报、缓报
第二十七条

能造

影响

、紧急信访事项
信访信息
关行政机关应
职责范围内依

采取措施
防止
良影响

、扩
第五章
信访事项
办理
督办
第二十八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
员办

㈣ 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方案

律师群体作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担当其应有的服务功能和社会功能,也迫切需要确立先进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呼唤律师文化的支撑。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方案一

一、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各级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事项中, 70%的都属于法律所调整的范围。例如:被打了却无人管或处理得不好;房屋拆迁补偿;交通事故;对法院的判决不服;医患纠纷处理各持己见等等,这些案件都可以由律师在他们的业务范围内给予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如果律师参与接访,可以从介于上访人和有权处理部门之间、较为客观、公正的角度,依法为上访人直接提供切实有效的处理意见、解决办法、办理程序等,同时宣传法律,引导上访人当事人依法解决问题,从而最直接、最有效地化解信访案件,依法处理矛盾纠纷。归结起来,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答复法律咨询,普及法律知识

答复上访人的法律咨询是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的主要和重要任务。律师通过解答上访人诉求中涉及的有关法律问题,使上访人明确了解自己反映的问题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上访的诉求能否得到法律、法规或者政策的保护和支持。接待中,律师必须严格坚持听、审、问、答四个环节,通过仔细认真听取上访人对问题前因后果的叙述;认真慎重地审查上访人的各种证据材料;有针对性地从信访问题中找出关键点逐一确认;针对问题作出明确答复,确保做到摸清真实情况、掌握真实诉求、解释法律准确、答复咨询准确。做的普法工作的深入性,和实在性。

(二)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促进依法有序上访

律师在接待来访过程中运用法律知识为上访人答疑解难,宣传引导上访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上访人学习掌握了法律知识,增强了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的意识。在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大背景下,上访群众出于各种原因,不管是什么问题,都选择到信访部门上访,这样做实际上常常使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及时解决的问题因超过时效等原因变得难以解决。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就可以根据上访人反映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告知上访人是应该申请复议、申请仲裁、提起诉讼还是应该转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并向上访人告知相关的诉讼时效、保护期限等情况,既实实在在地维护了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又做的了普法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三)为信访部门提供法律服务

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可以根据司法行政机关指派或者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的委托,参与个别重大疑难案件、群体上访反映诉求的法律论证,提出司法建议。这样既能促进信访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又能促进上访群众对信访处理结果的认同度,减少无理缠访、闹访、越级上访的发生。如公交出租车公司27台出租车主集体上访,要求政府确认其享有出租车经营权顺延权问题,因政府主管部门城管局运管所和出租车主对省、市相关文件规定理解不同,上访群众多次围堵政府办公场所并多次到省交通厅、省政府等地上访,一直难以达成解决协议。律师事务所就该上访事项进行法律论证,并请该事务所律师向上访群众代表作法律宣传和解释,使多名出租车主终于认识到他们的诉求哪些是合理合法的、哪些是合理不合法的,哪些有相关政策规定支持、哪些没有政策依据支持,上访群众根据律师提供的法律、政策依据,有理有据地主张权益,一起集体上访也得到有效化解。

二、参与信访接访工作的律师素质要求

律师是评断是非、代人讲“理”的职业。参与信访接访中,律师面对的上访群众就是他们的当事人、委托人,上访人向接待律师反映利益受到侵害、权利受到不公正对待,需要律师提供相关法律帮助,以讨回公平正义、维护合法权益,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的律师就不能把提供法律帮助、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看成是一般意义上的有偿委托咨询服务,而应看作是应尽的法律职责和一份政治责任。所以,这项工作要求参与的所有律师必须拥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法律程序,才能依法依规、认真负责、尽心竭力地为上访群众提供法律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宣传国家法律。因此,律师的政治素质、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效率。

三、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方式方法

律师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应该勇于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稳定保驾护航,只有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律师事业的生命力才能强盛。因此,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是律师的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形式。在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好信访工作,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信访工作做好,把法律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1、直接参与接访。律师的接访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法律宣传过程,从接受无偿咨询到受案,到办案,这里面无不渗透着当事人对律师的信任。律师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为当事人答疑解惑,为当事人找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其实也是一种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解决社会矛盾的信访工作方法。同时,律师不是公职人员,是社团组织,他们的言行和中立态度可以让多数当事人放心。尤其是对前来咨询的老上访人员,律师只要用心地针对各种情况,给予法律帮助和解释疏导,通过释疑解或可以达到消除信访的心理。对于可以进入诉讼的,引导并帮助他们进入诉讼程序;不属于法律范畴的,可以给他们讲解当前的政策,帮助他们理清问题的思路,找到问题的症结。

2、与信访部门联合设立接访工作日。信访部门是接待上访人员的窗口。为了更好的参与信访工作,由司法部门与信访部门联合设立律师接访工作日,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实行律师值班制度,确保定期有职业律师参与接待。通过这种方式集中收集问题、解决问题。

3、设立公开电话,开展电话接访。公布、公开律师接访电话,让每一位律师的工作与信访工作挂钩,既能提升律师的形象,又能充分发挥法律工作资源效率最大化,也能让信访工作共享法律资源,把信访工作做的更实在、更实际、更直接、更便捷、更具体。

四、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律师参与信访工作通过实践已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是还存在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体制不顺,给组织管理者造成被动和困惑。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是一项长效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相应的体制作保障。但目前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没有明确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规范的制度规定,因此,在律师的来源和管理上,缺乏统一和规范。

2、轮流参与,不利于接访的连续性。目前,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多数由律师轮流参与,客观上制约了接访的连续性,特别是对那些同一事由连续上访的信访问题,由于律师是轮流参与,当事人咨询时,每见一位律师都要重新复述一遍,由于当事人每次表述事由的出入,各位律师理解和适用法律上的不一致,极易导致当事人的无所适从和重复上访。

3、没有经费,影响了接访效率和质量。律师事务所属社团组织,自收自支,一切活动费用全靠律师个人向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所得,而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所产生的费用、耗费的精力,应得到的适当报酬未能落实,同级财政未拨付必要的工作经费,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积极性和质量,就会达不到要求。

五、对策建议

1、加强对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由司法行政机关和信访联手,进一步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的规章制度,促使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2、将律师接访制度作为律师事务所发展评估的条件之一,对参加接访的律师受理每项收。接案件要规范化,都要有律师的处理建议和意见,并建档,同时纳入律师个人档案。

3、对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的律师进行普法工作的培训。信访工作是新形势下的一项特殊重要的群众工作,让所有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的律师都能够较为系统地接受一些做好上访群众接谈、了解、宣传、疏导等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重要任务,坚持有利于化解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积极推动信访和律师工作发展,将社会矛盾的解决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实现信访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的有机结合。

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权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切实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增强信访人的法律意识,规范信访行为,依法维护信访工作的正常秩序,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xx社会稳定。

二、主要职责

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为信访人解答法律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告知和引导信访人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三)对信访人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做好思想疏导工作。

(四)引导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信访人申请法律援助。

(五)参与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的法律论证。

(六)为信访工作机构处理信访事项提供法律意见。

(七)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值班安排

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采用律师值班接待信访人的方式进行。值班安排如下:

(一)值班时间:每个月的15日(领导接访日),如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则顺延至其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二)值班地点:镇信访办(巡警队大院内)

(三)值班人员:每次1名律师。

四、工作要求

(一)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与合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做好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

(二)涉及法律问题必须有律师参与工作。

(二)参与信访接待的值班律师,必须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信访办的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值班任务;在接待信访人时,必须严格遵守《信访条例》和其他有关信访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规范接待行为。

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方案三

一、律师参与接访好处很多,意义深远。

首先,从宏观上看,律师参与接访。是将法律制度引入信访程序的一种大胆尝试,对于加大依法治访力度,无疑是一可赞之举。律师将掌握的法律、法规、法理容入信访接待的过程中,将会促进信访接待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第二,从可操作性上看,律师参与接访,能够及时化解矛盾,促进信访人的问题尽快解决或息访。 由于信访人大多对于信访问题的相关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深,研究的不透。同时再加上个别单位或部门对上访人的问题解答的不准确,工作中时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致使上访人与基层单位矛盾激化。给信访接待工作造成阻力。一些不懂信访程序的上访人,甚至有时将信访工作人员也变成了对立面!信访工作中的正常接待解答也常常被诬蔑为“官官相护,天下乌鸭一边黑”。对此类上访人员如果由律师参与接访,情形就会有所改变!因为律师懂法身份,会使上访人有相对亲近感,有相对信任感。律师的依法咨询、引导解答,很可能让上访人解开疑团、心悦诚服。2001年8月20日,笔者就接待了二位这样的上访人,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哥俩。这两位老人因不服动迁补偿多次上访,信访办的同志多次解释,二位就是不信,还有点抵触情绪。无耐信访办的同志将二人领到了我们律师所。通过了解我知道,原来这两位老人在绥化北二路与北三路之间有一幢房子,是自接的小二楼,建房时城建规划部门只批准了他盖平房,房产下发的房照上也只有一楼面积,没有二楼。而在他家附近另外一家也有一座小二楼,同他家的情况基本相似。在两年前该地段动迁,动迁部门考虑他家二楼的实际情况,按100 元/平方米对二楼部分进行了作价补偿(这个价格是当时绥化市补偿长期无照房屋的统一规定),而附近的那个二楼却给了300元/平方米。出于攀比心理,这老哥俩一找就是两年。两年间房子被法院强制拆除。自己也未找出个头绪来。

听了他们的情况后,笔者首先给他讲了黑龙江省及绥化市关于城市房屋动迁补偿的有关规定!指出了有关部门对他的处理是合法正确的。同时开导他不要同附近的二楼攀比的理由!还向他们告知了不服动迁裁决应走的法定程序,以及如今已无法定程序可走的现实情况。他们听后又仔细查看各项法规条文,当即表示心服口服,之后再也没有来访。

第三,从大局上看,律师参与接访,有利于减少缠访和越级上访,减轻信访部门的工作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按《信访条例》第十四二款的规定: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然而,由于上访人的素质、理解问题的能力千差万别,因而如何辨别信访受理范围,如何准确运用政策、准确运用法律解释来访案件。已成为广大信访工作人员的一大新难题。而律师的介入将会解决这一难题。

通过律师对上访人的问题的剖析、解释及与将问题与相关法律、法规对号入座,使一些上访人(尤其是集体上访的首要人物)认清了上访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和解决途径。从而降解社会不安定因素。一些无理缠访人也在有理有据的法律解释中表示心悦诚服,并自动放弃再访念头。例如:2002年由于绥化市北林区出租车司机对政府的收费项目存在异议,于是以高文军(外号高老五)为首的200多台出租车司机群体上访。200多台出租车已排成长阵继将驶进哈市,在这种即将发生冲击省政府,阻碍省城交通的情况下,信访办领导一面组织公安机关拦截,一面找到律师同有关领导一道作高文军等上访头目的工作,经过努力,北林区与出租车一方达成息访协议,才使这起濒临暴发的事件得以平息。 律师运用法律引导上访人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就如同“搬道岔”一样,使一些习惯于越级上访人,找准真正解决问题的部门,即让上访人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又使上访人少走不该走的弯路。同时,更重要的是减轻了信访部门的工作压力。

第四,从发展上看,律师参与接访,有利于积累依法治访经验,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信访工作的理解,维护信访公正,促进信访工作向良性化流程发展。 律师在参访中,通过与广大上访人的接触交流,能最大限度的了解广大来访者的主要呼声要求,从而为信访工作人员运用法律解决同类问题积累了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访接待工作质量。与此同时,由于律师咨询、答疑和为有关单位或上访人代理均是有政策和法律依据作后盾的,因而信访部门或有关政府部门采纳律师意见后,将会增强解决信访问题的公正、客观、准确性。再者由于律师经常起到的信访部门与上访人桥梁和纽带作用,也促进了上访人与信访接待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进一步树立了信访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综上四点,笔者认为律师参与接访前景可观,意义深远。

二、律师参与接访的任务及实现举措。

按省信访办与省司法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律师参与接待来信来访群众工作的意见》要求,律师接访的任务主要有五项:“(一)为上访群众解答法律咨询,(二)对需要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解决的信访案件,引导上访群众运用相应的法律程序进行解决,(三)当事人有要求的,协助搞好依法代理工作,(四)根据党委、政府领导指示或信访部门的委托,参与个别重大疑难案件的法律论证,提出司法建议,(五)对上访人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协助有关部门对无理上访老户做好息诉罢访工作。”针对以上五项任务,笔者认为律师参与接访应主要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认真作好信访咨询工作。咨询是每位律师的基本功,更是考验律师掌握法律知识全面程度的试金石。律师参与信访接待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待上访人的咨询。通过咨询使上访人明确以下问题:上访的问题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政策;上访的要求是否能得到法律或政策的保护!上访的途径、应访部门以及与上访有关的法律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等等。律师在解答咨询时应作到:细听、慎审、细问、明答。细听就是认真听取来访人对问题前因后果叙述;慎审就是认真慎重的审查来访者带来的各种材料及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细问就是有针对性的从问题中总结出关键点,逐一确认;明答是针对问题作出明确的答复。答复要么肯定上访问题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应当解决;要么认定上访问题不符合法律或政策规定,归劝上访人息访;要么谈清上访问题具有某种情形时合法,不具有某种情形时不合法;同时针对合理、合法的上访,应告之其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对不合理、不合法的问题也应讲明依据、理由。从而让上访群众在接受咨询后获得真正的受益。笔者曾经接待市信访办转来的绥化宝山某村三组的一对上访夫妻,二人反映他们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前同村上签订了承包十九年的土地承包合同。二轮承包时合同继续履行,直到今年二月份合同到期,这时同村的四组村民提出:该夫妻二人包过的地连同其它部分地块应归他们所有!于是三、四组村民发生纠纷。在处理此事时,三组的一个单身“跑腿子”未经村民推选、委托,自作主张冲当三组代表角色,在村上同四组村民代表签订了割地合同。镇上和村委会依据此协议将地分给了四组村民,对此小俩口不服,多次上访。在细听了他们的情况后,笔者又对其争议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询问,之后,对他们的问题作了如下解答:首先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确认归属必须由政府授权的土地管理部门认证;自作主张的村民签合同的行为属无代理权的无效行为;在村上享有土地支配权的前提下,夫妻二人仍享有对原承包土地的优先承包权。为此建议夫妻二人依法以村委会和新用地户为共同侵权被告,进行起诉。从而使这对夫妻的上访问题,通过诉讼的途径得以解决。

第二,有针对性的引导来访者通过准确的途径解决上访问题。由于大多数上访者缺乏上访程序意识。于是一出现问题,便到处上访,到处告状。一封上访材料可以改换几个甚至十几个投寄名头。什么人大、纪委、监察、检察院、信访、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只要能想到的就来一封!从而造成了多层次多头绪上访。给信访接待工作造成了不应有的麻烦。针对这种情况,参访律师就应当在发现苗头的同时正确引导,准确指出来访问题是否应由信访解决。是否是应当按诉讼、仲裁或行政复议解决。其中对于符合《行政复议法》第6条的规定,并且没有超过法定申请复议期限的,应当告之来访者申请复议。对于法定必须仲裁的如劳动伤残、拖欠职工工资等劳动争议上访,应告之其进行劳动仲裁。对于应由行政监察机关处理的,应告之其直接向行政监察部门上访。同时还应告之来访者解决各种问题的诉讼时效,保护期限等。比如:经常遇到的民法通则135、136条规定诉讼的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一般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而对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以及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这四种情形的诉讼时效为一年。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60天,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60日等等。通过律师的引导,让来访者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如何珍惜权利的使用期限,以及丧失权利的法律后果。

第三,认认真真的作好代理工作。代理工作是律师参与接待信访工作的结果延伸,更是律师本身业务和律师参访相结合的产物。律师在参与接待中如发现上访问题必须通过诉讼解决,就应建议上访人立即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律师在帮助当事人早日打赢官司的同时,也等于解决了信访问题。律师代理中应当本着有理、有据、有节的原则,尽心竭力的完成当事人委托事项,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今年三月,笔者代理的一起农村土地权属争议案,就是其中一例。绥化市新华乡兴发村与绥化市北林办的四平管理区相邻,二村因草甸子和耕地的权属问题,争议多年,虽经土地部门多次调解,一直也未解决.1999年争议的土地处准备兴建红星水库。由于土地被征用将会获得十分可观的补偿费用,于是两家争议再起,并且引起了集体上访事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接受兴发村的委托受理了此案。通过审查有关材料,走访调查相关人员,笔者感到矛盾的焦点在于土地局的确权错误,于是,笔者代理兴发村将土地局推上了被告席,一审胜诉后,又经过二审终审,最终兴发村获得了本属自己的土地所有权。为此上访的村民也感到十分满意。

第四,耐心细致的作好疏导工作。当前一段时间信访问题较突出的表现在农村土地承包、下岗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拖欠工资、房屋动迁、安置补偿、行政机关违法侵权等等。同时由以上原因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也频频发生。相当一部分上访人属无理缠访。针对这些问题,参访律师应以懂法的特殊身份正面疏导 无理上访者,面对现实,正确理解有关规定、政策。对无理缠访、聚众闹事的首要分子,要在讲清其危害后果同时,建议其息诉罢访。对一些顽固不化的挑起事端的首要分子,应建议有关部门予以行政拘留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作为政府及信访工作部门的法律参谋。律师的参与接访在给来访者带来益处的同时,对政府工作,尤其是信访工作也增添了新的生长点。律师的参谋作用将会促进政府及信访部门及早依法解决信访问题,尤其是重大、特大的集体上访问题。因此,这就要求参访律师向政府及信访部门出好点子,提供准确的法律服务。 三、律师参与接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参与接访的律师应树立正确的参访目的。律师参访的目的是依法维护上访人与被访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良好秩序。即前面提到的“双维护”。律师不应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作为参与接访的前提。因而参与接访律师应有志愿者的心态和奉献者的精神。 第二,参与接访的律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和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尤其是应具备较全面的法律知识功底。律师接访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接访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决不能利用法律某些方面不完善煽动来访者,挑起事端,给政府及有关部门施加压力。更不能在利益的驱动下,挑诉架讼,损害当事人的利益。 第三,参与接访律师应努力发挥好信访部门的法律参谋作用。在接访中发现问题,应当及时与信访部门联系通报,律师参访的处理答复结果要及时反馈给信访部门。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上访苗头,要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告。同时有针对性的,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依据、意见。 总之,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很多作法还很不成熟。俗话说:“天理昭日月,公道得民心”,相信在广大律师的努力下,律师参访工作一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依法治国、和谐社会的局面一定能在广大律师的参与下早日实现。

㈤ 国家信访新规则

1. 违反《信访条例》第十六条、第十八条规定,越级走访,或者多人就同一信访事项到信访接待场所走访,拒不按照《信访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推选代表,经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依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规定的,以扰乱单位秩序、聚众扰乱单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2. 违反《信访条例》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规定,拒不通过法定途径提出投诉请求,不依照法定程序请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或者信访诉求已经依法解决,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在信访接待场所多次缠访,经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依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以扰乱单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3. 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年老、年幼、体弱、患有严重疾病、肢体残疾等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经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依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以扰乱单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4. 在信访接待场所摆放花圈、骨灰盒、遗像、祭品,焚烧冥币,或者停放尸体,不听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劝阻、批评和教育,扰乱信访工作秩序,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六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的,以扰乱单位秩序、违法停放尸体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5. 煽动、串联、胁迫、诱使他人采取过激方式表达诉求,扰乱信访工作秩序,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规定的,以扰乱单位秩序、聚众扰乱单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6. 聚众扰乱信访工作秩序,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

7. 为制造社会影响、发泄不满情绪、实现个人诉求,驾驶机动车在公共场所任意冲闯,危害公共安全,符合《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

8. 以递交信访材料、反映问题等为由,非法拦截、强登、扒乘机动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或者乘坐交通工具时抛撒信访材料,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以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9. 在信访接待场所、其他国家机关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上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弓弩、匕首等管制器具,或者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质的,应当及时制止,收缴枪支、弹药、管制器具、危险物质;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条规定的,以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非法携带危险物质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的,以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

10. 采取放火、爆炸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自伤、自残、自杀,危害公共安全,符合《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以放火罪、爆炸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

11. 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的,以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明知患有艾滋病或者其他严重传染疾病,故意以撕咬、抓挠等方式伤害他人,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12. 采取口头、书面等方式公然侮辱、诽谤他人,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以侮辱、诽谤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侮辱、诽谤情节严重,被害人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应当严格执行《公安部关于严格依法办理侮辱诽谤案件的通知》的规定,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外,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同时告知被害人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

13.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或者多次发送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以威胁人身安全、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14.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六项规定的,以侵犯隐私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15. 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以诬告陷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的,以诬告陷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16. 在信访接待场所或者其他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以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17. 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以故意损毁财物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追究刑事责任。

18. 以制造社会影响、采取极端闹访行为、持续缠访闹访等威胁、要挟手段,敲诈勒索,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以敲诈勒索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刑事责任。

19. 以帮助信访为名骗取他人公私财物,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以诈骗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20. 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实施静坐,张贴、散发材料,呼喊口号,打横幅,穿着状衣、出示状纸,扬言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或者非法聚集,经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依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收缴相关材料和横幅、状纸、状衣等物品;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规定的,以扰乱单位秩序、聚众扰乱单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对非法聚集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聚集多人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扰乱国家机关正常秩序,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以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追究刑事责任。

21. 在车站、码头、商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张贴、散发材料,呼喊口号,打横幅,穿着状衣、出示状纸,或者非法聚集,以及在举办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国内、国际重大会议期间,在场馆周围、活动区域或者场内实施前述行为,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依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收缴相关材料和横幅、状纸、状衣等物品;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二款或者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规定的,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者强行进入大型活动场所内、在大型活动场所内展示侮辱性物品、向大型活动场所内投掷杂物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的,对首要分子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

22. 在信访接待场所、其他国家机关门前或者交通通道上堵塞、阻断交通或者非法聚集,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二款规定的,以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的,对首要分子以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

23. 在外国使领馆区、国际组织驻华机构所在地实施静坐,张贴、散发材料,呼喊口号,打横幅,穿着状衣、出示状纸等行为或者非法聚集的,应当立即制止,根据《人民警察法》第八条规定,迅速带离现场,并收缴相关材料和横幅、状纸、状衣等物品;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规定的,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

24. 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劝阻,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以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未经主管机关许可,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或者在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情形的,根据《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予以制止、命令解散;不听制止,拒不解散的,依法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符合《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对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警告或者拘留;拒不服从解散命令,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条规定的,对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以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追究刑事责任。集会游行示威过程中实施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5. 实施跳河、跳楼、跳桥,攀爬建筑物、铁塔、烟囱、树木,或者其他自伤、自残、自杀行为,制造社会影响的,应当积极组织解救;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以扰乱单位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的,对首要分子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

26.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拒不按照规定购票,或者采取其他方式无理取闹,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以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27.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制造社会影响、扰乱公共秩序,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的,以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28.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或者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以阻碍执行职务、阻碍特种车辆通行、冲闯警戒带、警戒区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以妨害公务罪追究刑事责任。

29. 任意损毁、占用信访接待场所、国家机关或者他人财物,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三项规定的,以寻衅滋事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

30.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的,以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追究刑事责任。

31. 通过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制作、复制、传播有关信访事项的虚假消息,煽动、组织、策划非法聚集、游行、示威活动,编造险情、疫情、警情,扬言实施爆炸、放火、投放危险物质或者自伤、自残、自杀等,符合《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依法予以警告、罚款或者其他处罚;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有关规定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在收集、固定证据后,要依法及时删除网上有害信息。

32. 对在信访活动中或者以信访为名,实施本指导意见所列以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置。教唆、胁迫、诱骗他人实施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㈥ 信访案件领司法救助金后还能上访吗

信访案件领取司法救助金后还可以继续上访,但是得到司法救助金后一般都会签订协议,申请人应当接受国家司法救助金后不再以同一案件或者事由上访,签订协议后会对此案件有约束力。
1,信访是两级信访制,如对县一级信访局意见不服的可以向市一级信访局要求复查,市一级信访局作出的意见为终结信访意见,即使不服也不能上访了。
2,在目前情况下,没有人会遵循这种信访程序的,而是目的不达,信访不止。有些人干脆不走基层信访部门,直接到省里、北京上访的人很多。
3,因拆迁的问题上访的人很多,政府会重视的。如果你觉得要尽快解决问题,可以选择往更高一级政府上访的途径。
【(6)国家信访局法律援助扩展阅读】
应在起诉或上诉时提交书面申请和足以证明其确有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难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费用申请司法救助的,应当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符合当地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规定的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的证明。
它应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司法救助的申请 关于申请,一般情况下都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根据各地的不同实践亦采用了书面和口头形式。具体到司法救助,作者认为应当采用书面申请一种形式,因为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权力机关,由其实施的救助应当具有严肃性和严格性,并应符合节约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的原则。当事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司法救助时,除了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写明申请理由外,还应提供相关证明,其中因生活困难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费用申请司法救助的,应当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符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的证明,此证明应有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
2、司法救助的审查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司法救助的请求,由受理该案的审判人员负责审查,既要审查申请人申请救助的理由是否成立,属不属于应当给予救助的范围,又要审查申请人符不符合救助的经济条件和诉讼能力条件,并且有没有法定证明机关的证明文件。经过审查,符合救助条件的,由审判人员提出同意意见,经庭长审核同意后,报主管副院长审批,其中申请减、缓、免交诉讼费,数额较大的,报院长审批。对申请不符合条件的,发出不予司法救助通知书。
3、司法救助的实施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司法救助的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应根据其申请救助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救助措施。具体办法是,由受理申请的审判人员在审查同意后,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内容制作或者减、缓、免交诉讼费的通知,或者是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通知,或者是建议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通知,经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申请救助的当事人持该通知到相应部门办理救助事项。
4、司法救助被拒绝的申诉 当事人接到不予司法救助的通知后,可以申诉。申诉应当向同一人民法院提出。原因是,司法救助的条件一般比较明确,审判人员经审查后,大多都能做出正确判断。也有少数审判人员可能因其他原因导致误断。在此情形下,给予当事人一次补救的机会也就足够了。这样也有利于当事人快速解决问题。

㈦ 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办法(2018修订)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规范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依法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工作秩序,根据《信访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采取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司法行政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司法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信访人,是指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向司法行政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第三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成立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第四条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公开便民、公平合理;

(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三)实行诉讼、仲裁、行政复议、国家赔偿、法律服务执业投诉与信访相分离;

(四)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第五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负责人应当通过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等方式,听取群众意愿,了解社情民意,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第六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和纠纷。第七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信访事项办理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法律援助的衔接机制,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人民调解组织、法律援助机构或者相关专家学者、社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为符合条件的信访人提供法律援助,依法调解、化解信访事项。第八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加补助等方式,组织律师参与接待群众来访,办理复杂疑难信访事项。第九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第二章信访工作机构和人员第十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配备与信访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信访工作人员。第十一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确定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具有相应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群众工作经验的人员从事信访工作。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人员培训、交流机制,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第十二条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装备,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机制。第十三条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登记信访事项,受理属于本机关职责范围的信访事项;

(二)向本机关有关内设机构或者所属单位、下级司法行政机关转办、交办信访事项;

(三)承办上级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

(四)向信访人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解答信访咨询;

(五)协调、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办理;

(六)研究、分析信访工作情况,定期编写信访工作信息,提出完善制度或者改进工作的建议,向本机关报告;

(七)总结交流信访工作经验,指导下级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工作;

(八)向本机关和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定期报送信访情况分析统计报告。第三章信访渠道第十四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信访接待场所、门户网站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信访工作机构的网络信访工作平台、通信地址、电子邮箱、咨询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本机关信访事项受理范围和办理程序,以及查询信访事项办理进展和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第十五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负责人信访接待、处理信访事项制度,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直接协调办理信访事项。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可以就信访人反映突出的问题到信访人居住地与信访人面谈沟通。第十六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利用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网络信访工作平台,运用信访信息系统,为信访人通过网络提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提供便利,提高信访工作信息化水平。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基本价值目标 发布:2024-11-18 19:42:45 浏览:419
婚姻法家庭关系 发布:2024-11-18 19:21:52 浏览:692
自治条例制定机关 发布:2024-11-18 18:52:53 浏览:853
法院门前石狮子 发布:2024-11-18 18:37:23 浏览:974
彬县司法局 发布:2024-11-18 17:52:58 浏览:432
法院与原告 发布:2024-11-18 16:56:13 浏览:43
导游9道德 发布:2024-11-18 16:33:36 浏览:173
律师专业前沿 发布:2024-11-18 16:23:36 浏览:78
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实现依法治国 发布:2024-11-18 16:22:58 浏览:394
网络小说相关法律知识 发布:2024-11-18 16:16:35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