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汉律师
❶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绅士
1良好的口才
口才对于绅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应该培养绅士使用一种独具特色、人们很快就能感觉到英语,这一点,早在19世纪初期出版的一些绅士训练手册,比如1802年汉密尔顿·摩尔的《小绅士、淑女指南与英语老师助手》就已经强调过:“仅仅拥有绅士应该拥有的一两个条件,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绅士。要成为绅士,必须同时拥有很多品格,其中,优雅的谈吐与优雅的个人形象一样,都是最重要的方面。”
在汉密尔顿·摩尔看来,学习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是让人们“成为受欢迎的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愉快地面对孤独,经受各种纷扰诱惑”。因此,他与数百年前的卡斯蒂格利纳和克兰顿勋爵一样,强调口才的重要性。而他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早先一小部分贵族拥有的古老价值观,如今传播给了更加广泛、富有活力的中产阶层人士。事实上,汉密尔顿·摩尔在强调英语写作和会话的重要性时,显然是为新兴的中产阶层专业人士准备的,比如上、下议院的政治家、参与起诉答辩的律师、布道的神职人员、撰写商业信函的商人等。不过,在强调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他特别强调良好行为举止的重要,比如守时、谦逊、悲悯、审慎、保守秘密,他鼓吹“拥有美德的人生,胜过拥有快乐的人生”。这些价值观组成了绅士概念的基础。
今天,看着一位英国绅士在俱乐部、乡间旅馆的行动,你就能感觉到上述特点。在一家公司,你遇到了一位陌生人,你也许以斗李为他是聋子,因为他的眼睛从未离开眼前的桌子和报纸;他从未流露出自己的什么好奇心,也从未流露出不合自己身份的情感;除了别人向他介绍你,他从来不会与你目光对视;他处事低调,不愿意轻易留下姓名。在旅馆中,他向来不愿意将自己的姓名轻声告诉前台的服务员;如果他送给你一张写有自己家庭住址的卡片,那就可以肯定:他把你当作了自己的朋友。他自我介绍的时候,也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即便他内心希望结识你或盘算着做些什么。
设身处地,将这些言行与中国人在类似场合的表现比较,你就会明白在传统绅士眼中会怎么看中国新富们了。
2举止得体
从前,谈话有礼貌只是举止得体的一个方面,而举止得体是成为绅士的关键。威廉·威克姆所说的“举止造就男人”广为流传,也成为他本人创立的两所学校——温彻斯特公学和牛津新学院的格言。事实上,随着行为举止对绅士阶层日渐重要,相关图书也日益流行好物开来。英友销液国第一个伟大诗人杰弗里·乔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言中,就强调良好的餐桌行为的重要。可见,良好的举止行为在当时是多么不同寻常:
嘴唇从不漏食物碎屑,
手指头也不会浸入汤里;
他能够将食物轻轻举起,
不让一星半点掉在胸前。
大约公元1460年左右,也就是威廉·威克姆之后,一位无名作者的《举止行为手册》是为年轻僧侣撰写的。该书前言详细介绍了遇到勋爵时,人们应该怎么做:
遇见一位勋爵大人的时候,
请摘下你的帽子或头巾,
放到你右膝的位置两次;
直到得到许可,
方能戴上帽子或头巾。”
请收紧你的下颚,
注视着勋爵大人的脸;
手脚不能乱动,
不能吐痰、流鼻涕,
更不能大声放屁。
走进大厅、礼堂时,
不要过于紧张,
也不要羞怯。
他所讲的内容与威廉·威克姆如出一辙,“无论何时何地,良好的行为造就一个人”。而时刻注意讲话措辞非常重要,因为“话语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早在500多年前,人们就明确抨击三种不文明行为:吐痰、流鼻涕、放屁。这些行为在今天的中国司空见惯,很多人却熟视无睹,不以为然。在一位英国绅士看来,这是三种最令人憎恶的行为,也是那些渴望拥有绅士风度的人应该完全摈弃的。
当然,丰富的学识、良好的习惯来自于长期的体验和实践,进而形成稳定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从小就主宰着他们,直到离开人世。当他们不必为工作或赚钱奔忙,有闲暇掌握这些知识的时候,这个社会阶层的稳定或多或少就得到了保证。社会理论学家索尔斯坦·维布伦在关于“有闲阶层”的研究中,确认了这一点。该文撰写于19世纪末,当时美国正崛起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他认为,精致的谈吐、举止和生活习惯,都是优雅的标志;良好的教养需要时间、实践和成本,所以那些时间和精力全部用于工作的人们很难拥有良好的教养。
因此,良好的学识修养是丰裕安康生活的首要标志。他们无需在别人的监督下工作,无需为了获得对自己没有多少正面影响的东西而工作。在索尔斯坦·维布伦看来,举止得体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们正是有闲生活的明证。因为如果一个人整日为了生计劳碌奔波,就没有工夫追求良好的教养。绅士风度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于绅士的行为举止,而后者即便在今天的公立学校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遵守规则
富有的新兴实业家和专业人士的孩子,与豪门贵族的孩子一起学习、游戏,部分冲破了原有的社会壁垒:无论在公立学校之外的头衔和地位如何,他们都必须遵守校内的各项规则和秩序。学校的理念是“使劲玩游戏”,你可以尽力表现自己,但必须遵守规则。这种严守规则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中产阶层文化,以至于有时候造成了悲剧。
其中,一个不幸的案例发生在1825年,沙夫茨伯里勋爵在伊顿公学就读的13岁儿子,在一场斗殴中丧生。值得注意的是,勋爵拒绝采取任何法律行动控告学校或儿子的对手,他认为那场不幸的斗殴是根据当时的打斗规则进行的。依照这些规则,在任何一方弃权之前,打斗应该继续。事实上,当天大家都喝了些白兰地酒,这也是导致勋爵儿子死亡的主因。为了个人荣誉,勋爵儿子在同比自己年长、高大的对手交锋时表现出很大的勇气,而勇气正是那个年代男性的美德之一。在运动场,在生活中,勇气与公正的结合是绅士应有的品格。
4道德的维度
因此,绅士的概念绝不仅仅指社会、阶层,而包含了道德因素。这也让试图界定绅士概念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备感困惑,尽管尝试的人数不胜数。很多人断言,绅士的概念是骑士精神在19世纪的复兴,正如哥特式建筑和中世纪装饰图案在19世纪的复兴一样。
正规教育与绅士价值观的道德内涵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在迄今为止,关于英国绅士最准确的定义中清楚地看到。该定义出现在1852年出版的一本名叫《大学理念》的书中,作者是约翰·亨利·纽曼。其中,有关绅士的定义虽然篇幅较长,但是表述清楚,值得引用:
绅士的定义就是,他是一个从来不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和麻烦的人。上述描述既精炼,也相当准确。他的主要工作只是去清除那些影响个人自由的障碍,他赞同别人的行动,而不愿自己出什么风头。他喜欢所谓舒适、方便的东西,比如一把舒适的椅子、一堆好柴火,它们可以帮助人们驱走寒冷和疲劳,尽管造物主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休息的工具和热量。真正的绅士总是小心翼翼,举止得体,避免可能发生的冲突和不快,避免所有意见摩擦或感情冲突,避免所有的猜忌、忧伤、怨恨。他最关切的东西,就是让每个人自在、洒脱;他关注所有同伴,和蔼地对待害羞者,温和地对待陌生人,仁慈地对待可笑之人;他会记住曾经聊天的人,避免那些可能激怒人的不合时宜的暗示或话题;他与人交谈时很少出风头,也从来不会乏味无聊;他喜欢别人,也招人喜欢,他在付出的时候也得到了很多。他从来不说自己,从来不会为了反驳别人,而替自己辩解;他从来不愿意听流言蜚语;他向干扰自己的人,小心谨慎地讲述自己的目标;他完全出于善意,理解周围的一切;他在争论的时候,从来不用卑鄙、猥琐的手段;从来不占用不公正的好处,从来不侮辱人格或使用激烈的言辞,也从来不会含沙射影去攻击别人。从更长远的眼光看,他遵循古代贤哲的格言,即我们应该拥抱自己的敌人,就好像有朝一日他们将会成为我们的朋友那样。他机敏异常,以至于无法面对任何冒犯和侮辱;他公务繁忙,以至于记不住任何对自己的伤害;他疏懒放松,以至于无法承受各种蓄意伤害。他从哲学法则出发,忍耐、宽容、顺从;他承受痛苦,因为他认为痛苦无法避免;他承受丧亲之痛,因为他认为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他坦然面对死亡,因为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命运。如果参加各种论争,他所经受的学识训练,足以保证自己避免大的失误。
这也许是对绅士基本道德品质最明晰、详尽的概括,非常接近中国古代儒家的理想,它也是一个真正绅士需要坚持的硬性标准。
所以,真正的绅士品质并不取决于表面的时尚或礼貌,而取决于道德价值;并不取决于个人的财富,而取决于个人的品质。1900年前后,各种行为、品质包括优雅得体的谈吐、举止、永恒不变的谦逊以及面对重大困难时的从容、勇气,通过公立学校这条途径最终汇集起来。随着大英帝国的迅速扩张而名闻天下,英国绅士的概念于是也明晰起来。
❷ 李景汉的北京金杜律师
1961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一个移民家庭。他的先祖是满清大贵族傅恒,从小受到极好的艺术熏陶和教育。
1983年,李景汉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政治与外交专业,后来他取得乔治城大学法学硕士和博士学咐败颤位之后,就职于纽约一家律师事务所。
目前李景汉是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主席,资深的私生活设计者,著名的北京四合苑餐厅主人。
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购买了外滩3号的使用权。后来李景汉与该公司共同成立House of Three公枯谈司,投资3500万美元进行改造,2004年外滩三号正式对外营业。
现在衡败外滩三号里的一切,基本上是李景汉思想的体现,这将对“外滩”这一上海标志性建筑的未来走向造成巨大的影响。
李景汉入选2004年中国十大精英男士评选候选人之一。
❸ 什么是家庭观念,以及它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家庭社会学(sociology of family)
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婚姻家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产生与发展
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婚姻家庭的论述。罗马历史学家塔西特斯在其著作中谈论过野蛮人的家庭。雅典人的演说和荷马的史诗也对家庭作过描绘。中国先秦时期的《诗经》中有不少关于家庭的描述。但是,把家庭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在19世纪以后。19世纪初,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加速,家庭的功能、结构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引起了所谓“家庭危机”,导致人们进一步探讨家庭消费、家庭管理、创建家政学。19世纪40年代有关家政学的著作开始在美国问世,阐述了有关家庭预算、子女教育方面的知识。随后,美国在学校中开设家政学课程,成立家政学会。
19世纪中叶,社会学学科形成,促进了对家庭研究的学科化。家庭社会学很快就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一般认为,法国早期社会学家F.勒普累和德国社会学家W.H.里尔是家庭社会学的奠基人。勒普累在A.孔德的影响下,对欧洲矿工及其他工人的家庭进行实地调查,发表了《欧洲工人》(1855)和《家庭组织》(1875)两部著作。他对家庭的经济生活作了剖析,所采用的访问法、问卷法,以及家庭经济分析技术等,至今仍应用于家庭研究和整个社会学研究之中。里尔于1855年出版《家庭》一书。他通过观察和询问,指出家庭出现了危机,主张改革家庭,重建家庭。
家庭社会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偏重于家庭演化理论的研究。1858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启发家庭社会学者探讨家庭的起源和演化。1861年,瑞士法理学家和人类学家J.J.巴霍芬出版了《母权论》;1865年,英国律师和人种学家J.F.麦克伦南发表了《原始婚姻》;1870年美国人类学家L.H.摩尔根出版了《古代社会》。这些著作论述了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婚姻与家庭形态的历史演变,指出家庭作为一个能动的因素,经历了由群婚、对偶婚、专偶婚到一夫一妻制等几个阶段。K.马克思在1880~1881年间对《古代社会》一书作圆氏了详细摘要,并写了批语。1884年F.恩格斯根据摩尔根这部书中的某些结论和实际材料,以及马克思的批语,写成了《家庭、私制和国橘巧散家的起源》。恩格斯把家庭制度与社会制度统一起来考虑,阐明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中家庭关系发展的特点,并对家庭的未来作了预测。此外,对家庭问题还提出过许多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一夫一妻制就是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式,无所谓群婚存在;有人认为在父权之前有个母权是不真实的,父权才是原初的。 ②20世纪初至50年代,从注重家庭历史的研究转向对家庭现状的研究。20世纪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流动加速,人际交往频繁,妇女就业率上升,离婚率增高,出生率下降,于是社会学界着重探讨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危机等问题。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有西方现代家庭社会学的开创者E.W.伯吉、T.帕森斯、G.P.默多克等人。1926年伯吉斯首先提出:“家庭是相互作用的人格统一体”。帕森斯认为,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对社会结构有重要影响,并指出工业化对家庭结构所产生的影响。默多克通过对家庭的抽样调查,首次提出了核心家庭的概念。从研究方法看,这一阶段家庭社会学的特点,一是注重微观的经验研究,二是引进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③20世纪50年代以后,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从微观转向宏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反映在家庭问题上是家庭结构趋于多样化,家庭功能有的在宽闷强化、有的在淡化。这些变化不仅引起社会学,也引起哲学、史学、经济学等各界学者的注意,推动家庭社会学向应用科学的方向发展。美国第39届总统J.卡特为解决家庭中出现的诸如虐待、自杀、非婚生子等问题,曾组织力量进行讨论。苏联在恢复社会学研究以后,家庭社会学也日趋活跃,各界学者就离婚问题、家庭解体问题、闲暇时间问题、犯罪问题分别发表了许多见解。研究方法上的多学科、多层次,研究内容上的面向未来,是这一时期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显著特点。
研究的内容
有的学者认为家庭社会学研究家庭的各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研究有关家庭的所有侧面是家庭学的任务,家庭社会学应侧重于家庭的社会方面;还有不少学者把家庭社会学视作社会学关于小群体研究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家庭制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家庭制度既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又能传递人类文化。通过对家庭制度的研究,为人们提供家庭行为模式和社会行为模式,从而促进社会控制的实现。
家庭结构 构成家庭的要素很多,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家庭的不同结构和不同类型。家庭社会学研究各种家庭类型的产生、变化和特点,从而促使人们自觉地把握各种家庭类型的优劣和兴衰。 家庭功能 家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并且是不断变化的。家庭功能决定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影响着家庭功能。家庭社会学研究家庭各种功能的消长及其原因,推动家庭的健康发展。
家庭关系
家庭是最富有感情色彩的社会初级群体,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桥梁。家庭成员间的交往构成家庭关系。家庭社会学注重研究面对面沟通、交往的家庭关系,研究制约家庭关系的各种因素,寻找协调家庭关系的最佳模式。
家庭角色
主要是指家庭成员在承担家庭义务和享有家中权利方面所表现出的一定行为模式。家庭社会学研究家庭角色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家庭管理
家庭的建设涉及衣、食、住、行,包含家务劳动、娱乐休息、安全等各方面,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作为家庭社会学前身的家政学曾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现代的家庭社会学包容了这一内容,为人们提供管理家庭的技巧和艺术。
家庭观念
家庭的存在产生家庭观念,家庭观念是家庭变化的先导。家庭观念包括婚姻观、道德观以及法律观念。20世纪中叶以后,各种观念的变化加快,东西文化冲突,对家庭观念的探讨愈来愈成为家庭社会学的重要方面。
家庭的演化
家庭是历史的产物。在家庭社会学研究的第一阶段侧重于研究家庭的起源和演化。当代家庭社会学注重于对家庭未来的研究,着力探索未来家庭的模式。
主要理论流派
在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大多是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造成的。有从社会整体角度研究家庭的,有从系统综合性的角度研究家庭的,还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家庭的,等等。这些从不同角度的研究,并未在体系上形成有重大分歧的学说或学派。家庭社会学的不同学说,较多的情况是触及到它的理论研究,在家庭理论上出现分歧。
制度论
从控制个人行为的社会规范来研究家庭,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种。宏观研究是探讨家庭制度在不同社会中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微观研究是剖析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规范的变动。
结构功能主义
家庭社会学中影响较大的流派。它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中研究家庭。认为家庭是具有稳定性的社会组织,个人服从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冲突论
注重从冲突角度研究家庭。认为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冲突是自然的,与其强调婚姻家庭关系中的秩序、平衡、一致或功能主义系统的存在和平衡,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冲突的规律和调解上。
符号互动论
一种受社会心理学影响较深的微观分析理论。认为家庭与社会、家庭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沟通的;强调个人对家庭的顺应,强调家庭内部的协调;认为夫妻之间的行为决定整个家庭的命运。
社会交换论
认为家庭关系或家庭行为是一种彼此交换的关系。当一方表现出一种行为时,另一方则以相应行为作为互换。掌握这种互换的度是协调家庭关系的关键。
发展论
认为家庭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这就是家庭生命周期。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
家庭社会学在中国
辛亥革命时,秋瑾等提出过“家庭革命”的口号。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家庭社会学开始进入中国高等学校的课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鲁迅、向警予等都曾就家庭理论问题发表过文章,抨击封建家庭观念。在30年代,社会学家孙本文、李景汉、言心哲、潘光旦等对家庭社会学的研究都作出过贡献。40年代,费孝通出版了《生育制度》,代表了当时中国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水平。1930~1948年,中国社会学界共举行过 9届社会学大会,每届议题都讨论到家庭问题。1932年在北京举行的第 2届社会学大会,则以婚姻家庭理论为中心。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以后,探讨家庭理论的文章激增。随着社会学在中国的重建,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与教学也在中国逐步恢复。1981年10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在北京成立。1983年出版了中国重建社会学后的第一本家庭社会学专集。从此,有关家庭问题的报刊、书籍猛增。1981年以后,对城乡家庭的调查在许多省市展开。1982年中国社会学工作者对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等5大城市的 4000余户家庭进行调查、研究。这项研究被列为“六·五”期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重点项目,其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及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好评。
❹ 家庭社会学主要特点
家庭社会学(sociology of family),是社会学分支学科。研究家庭制度的起源、演变,家庭的结构、职能、成员关系及各种现代家庭问题。德国的里尔和法国的勒普莱被视为创始人。里尔著有《家庭》(1855)一书,勒普莱对当时家庭预算和经济生活进行数量分析,撰写了《欧洲工人》(1855)。此后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初叶为初创期,深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着重探讨家庭的起源和发展。美国社会历史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1877)尤其受重视,他关于婚姻、家庭历史演变规律的论述,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评价。
主要理论流派
在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大多是因为研消野究的角度不同造成的。有从社会整体角度研究家庭的,有从系统综合性的角度研究家庭的,还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家庭的,等等。这些从不同角度的研究,并未在体系数桥指上形成有重大分歧的学说或学派。家庭社会学的不同学说,较多的情况是触及到它的理论研究,在家庭理论上出现分歧。
制度论
从控制个人行为的社会规范来研究家庭,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种。宏观研究是探讨家庭制度在不同社会中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微观研究是剖析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规范的变动。
结构功能主义
家庭社会学中影响较大的流派。它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中研究家庭。认为家庭是具有稳定性的社会组织,个人服从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冲突论
注重从冲突角度研究家庭。认为薯配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冲突是自然的,与其强调婚姻家庭关系中的秩序、平衡、一致或功能主义系统的存在和平衡,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冲突的规律和调解上。
符号互动论
一种受社会心理学影响较深的微观分析理论。认为家庭与社会、家庭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沟通的;强调个人对家庭的顺应,强调家庭内部的协调;认为夫妻之间的行为决定整个家庭的命运。
社会交换论
认为家庭关系或家庭行为是一种彼此交换的关系。当一方表现出一种行为时,另一方则以相应行为作为互换。掌握这种互换的度是协调家庭关系的关键。
发展论
认为家庭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这就是家庭生命周期。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
❺ 李景汉的介绍
李景汉,多用于人名,最型手为知名者李景汉(1895.1.12—1986.9.28)先生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帆做北京通县人;主要从事社会实地的调查与研究;曾任中央财经卜轿嫌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经济学院教授兼调查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顾问等职务。另有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主席、著名精英人士李景汉先生。
❻ 李景汉的别墅地址
北京怀柔。根据查询李景汉相关信息得知,李景汉的别墅地址在北京怀柔。李景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这座别墅是在北京怀柔,也就是郊区的农村。而这座住宅是他先成为村子里的荣誉村民。律师和豪华房产开发商李景汉在北京城区以北50公里的怀柔建祥掘了图中这座乡间好汪别墅。为了最大限度地观赏到树林和湖景友宴仔,他还建了一间带落地窗的悬臂式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