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法律援助预算绩效表

法律援助预算绩效表

发布时间: 2024-12-22 09:25:13

❶ 工作方案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作方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作方案 篇1

为了推进区环保新三年行动计划的进一步落实,减少区内畜禽养殖场对环境的影响,根据区环保新三年行动计划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部署,对列入环保新三年行动计划内的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领会精神,增强意识,规范管理,治理达标,减少污染,确保推进环保新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

二、基本思路

根据区政府的要求,农委对全区畜禽养殖计划内养殖场的畜粪治理工作进行总体协调,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并验收,全区畜禽养殖场要严格畜粪治理的准入标准,并在全区范围内首选三个试点单位(猪、鸡、牛各一个),待验收合格出样后,再全面展开。

三、保证措施,分工负责

为使环保新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有利,有序、有效的展开,各镇及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做好指导、服务、监督,把该工作作为实践“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按照“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责任到人、到场,确保人、财、物的投入,真正做到畜粪治理工作的落实。

四、综合治理计划

根据环保新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今明二年需治理达标畜禽养殖场123家。其中, 年治理达标74家, 年治理达标49家。各镇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抓紧各个环节的工作启动,要从全局出发,对实施本计划予以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五、治理经费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畜粪治理专项资金由区、镇二级财政和所在养殖单位各自负担1/3,具体标准根据不同类形(猪、鸡、牛场)的不同要求待核。

工作方案 篇2

一、精简和规范会议

1.加强会议审批。切实减少各类会议,能不开的坚决不开,能合并的合并召开,能套开的尽量套开,能采用现场协调等方式部署工作的坚决不开会。加强会议审批管理,确需召开的会议应当主题突出、目标明确、任务清晰。

2.简化会议形式。精简会议议程,一般性部署工作的会议,不安排讨论、典型发言。同一项工作部署只安排一名领导讲话。

3.严格经费管理。举办会议活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会议活动现场布置简朴,除重要商务活动外,会议现场一律不摆放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

5.严肃会议纪律。严格控制参会人员,参会人员必须按时到会,无故不得早退,严禁缺席、替会。严格遵守会场秩序,参会人员应按规定就座。会议期间不得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处理与会议无关事宜。

二、精简和规范文件简报

1.精简文件数量。凡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现行文件规定仍然适用的,不再重复发文。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未经县委、县政府批准,不向乡镇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

2.控制文件规格。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文件的内容、格式和报送程序进行规范,注重综合协调和审核把关,提高文件质量。

3.精简简报资料。为确保下情上达需要,只保留一种简报,并努力提高文稿质量。不将简报办成内部刊物。

4.提高文件质量。严格公文处理工作规范,认真把好公文处理各个环节和各道关口,起草文件一把手严格把关,切实提高公文质量。

5.提高办文效率。全面推进本级电子政务内网公文系统运用,不涉密文件全部通过公文系统运行,实现文件的网络传输、网上办理和查看管理,有效提高办文效率。规范公文拟制、会签、审核、签发和印制等各个环节,加快文件会签审核,局内文件会签原则上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一般公文办理不过夜。

工作方案 篇3

为做好我县预算公开工作,根据《关于做好地区20xx年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xx年县预算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一、预算公开的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地区的统一部署,以财政资金分配为重点,分层次、有步骤地积极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公共财政管理的制度更加科学合理、程序更加规范透明、分配更加公平公正、资金更加安全高效,努力构建公共财政与防治腐败协调互促的新机制。

二、预算公开的内容

(一)财政部门信息公开的内容为当年经人大审议批准的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和年度决算报表的信息公开工作。

(二)预算单位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为经县人大批准的年初部门预算安排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年未预算单位需公开20xx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

三、预算公开的形式

对于需要公开的信息采取下列形式进行公开:

(一)通过政府公告、政府的网站;

(二)新闻发布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

四、公开的时间

全县各预算单位5月20日前公开20xx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涉密单位除外),12月31日前要公开全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

五、职责分工

各业务科室负责对分管单位公开的督促、推进、指导及资料统计报送工作。

预算单位负责本单位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数据公开、解释说明工作,并负责指导二级单位公开工作,同时将公开内容等相关资料汇总报送财政部门分管业务科室。

六、做好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主要领导为本部门本单位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要认真研究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公开范围等事项,确保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建立协调机制。各单位要主动加强与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和人大、审计等部门的沟通,积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要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财政预算信息公开主体,落实工作责任。

(三)深化预算改革。要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政府综合预算编制体系,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动态,加大预算资金跟踪问效和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提供有利条件。

工作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巩固提升国卫创建成果为目标,大力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集中解决辖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市容环卫管理水平,着力构建干净、有序、优美的市容环境,为打造全省最优投资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时间安排

从x月10日至x月20日,共100天。

三、整治重点

着力“治脏”,对地面脏、墙体脏、设施表面脏、积存垃圾脏、绿篱树坑脏、生活垃圾运输车体脏等脏的现象进行治理,确保辖区干净整洁;全面“治乱”,对门前三包乱、车辆停放乱、灯箱广告乱、摆摊设点乱、占道洗车乱、杆线乱及乱贴乱画、乱拉乱倒等乱的现象进行治理,规范城市市容秩序。

四、任务分工

(一)由环卫所负责做好市容环境卫生工作。

(1)道路清扫保洁工作。清扫员全额、全员上岗,实行全天候动态保洁,组织开展主、次干道“三灰带”清洗、绿篱、绿化带、果皮箱清掏、行道树木刷白等整治活动,严格标准,精细作业,确保辖区卫生无死角,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不断提升保洁质量,使清扫保洁率达到100%。

(2)门前“三包”管理工作。发动沿街门店、单位,对门头牌匾、卷闸门、建筑立面的积尘进行集中清洗,坚决取缔各种落地牌匾和过时、残缺、破旧的宣传条幅和对联。沿街的`商户牌匾要整齐划一,一店一牌,多余的牌匾要一律取缔,橱窗上的广告要全部清除干净,按照整治要求,督促各沿街单位、门店认真落实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目标责任,“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达98%以上。

(3)“野广告”清理工作。及时清理辖区沿街建筑物和公共设施表面乱喷涂、乱涂写的“野广告”,要求野广告随涂随清,原色覆盖,滞留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公厕管理工作。抓好公厕清扫保洁,及时修复破损设施,全面达到“一全三净五无”,即设施全;地面净;立面净、便池净;无积尘、无蚊蝇、无乱画、无杂物、无污水。

(5)垃圾清运工作。督促各清运公司适当增加垃圾收集频次,有效对接投放、清运时间,实现垃圾定时定点收集,严禁在道路上堆积垃圾,垃圾及时收集,密闭清运,日产日清。确保日产日清率达到95%以上,杜绝垃圾当街堆放、马路中转等现象。

(二)由民政办牵头,各社区负责做好社区和单位内部卫生工作。

(1)督促各单位、社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单位、社区内部的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进行彻底整治,积极动员市民群众全面清理小区内、楼道内、阳台上堆积的杂物,全面清理乱倒的生活垃圾、基建垃圾和废弃物,消除卫生死角。

(2)组织社区各单位认真抓好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四害”等工作。

(3)加大对单位社区内部环境卫生整治的检查考核力度,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三)由创建办牵头,各包村组办负责做好城中村卫生工作。

督促各村负责清理公路沿线两侧的卫生死角,消除村内“三堆”,清理“野广告”,各村委会督促村民全面清理门前乱堆乱放,及时拉运自家建筑垃圾并将建筑材料堆放整齐,不占道堆放物料。各包村组办要切实负责,督促所包村严格按标准整治环境卫生,创建办要加大巡查力度,增加巡查次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此次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五、几点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各组办要充分认识开展夏季市容环境卫生百日集中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把这项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中心工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

二要明确任务。各相关组办要对照整治内容和工作重点,认真梳理薄弱环节,把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人,做到明确职责、明确人员,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强化督查。在做好夏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的同时,各包抓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要加大巡查工作力度,加强检查督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切实将夏季百日整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工作方案 篇5

一、活动主题

法律顾问走基层、法律扎根村(社区)

二、活动内容

可以开展下列法律事务:

1、开展村(居)务“法律体检”

2、法律培训

3、法制宣传、法律咨询

4、协助矛盾纠纷调处

5、依法开展法律援助

具体活动形式由各法律顾问与聘请村(社区)按照活动要求自由商定。活动期间须保证法律服务工作到点、到位,实现“村村(社区)见顾问”。

三、活动步骤

1、准备阶段。6月下旬,召集各镇(街道)司法所长、法律服务机构主任召开动员部署会,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6月30日前,各法律顾问与聘请村(社区)商定到村(社区)集中服务的时间与形式,由所在法律服务机构汇总后报局法管科,法管科汇总后统一制作《活动服务表》。

2、实施阶段。7月5日、6日,按照《活动服务表》,各村(社区)相继开展“法律顾问进村(社区)”集中服务活动,请各村(社区)、法律顾问做好活动记录工作。

3、 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各镇(街道)司法所负责收集所在镇(街道)相关村(社区)开展“集中服务活动”的资料,汇总后报送法管科。法管科负责对整个活动进行阶段性 总结。

四、工作要求

1、统一认识,加强 领导。集中服务活动是“百名法律顾问结百村(社区)”活动的深化,是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各参加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各镇(街道)司法所、法律服务机构要协调好、配合好各村(社区)开展“集中法律服务”工作,各法律顾问要及时与聘请村(社区)商定服务时间及形式,确保此项活动顺利进行。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对深化“百名法律顾问结百村(社区)”活动的宣传,营造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队伍为我县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服务的良好氛围。通过电视、电台、广播等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发动,以及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典型案件的宣传工作。

3、注重实效,强化指导。法律顾问要注重聘请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中法律服务活动,实实在在地为基层服务。活动期间,县局将组建活动小组,选择部分村(社区)开展现场巡查,加强对此项活动的工作指导。

工作方案 篇6

为切实做好基金筹集工作,确保年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3.7%以上;从12月1日起至12月28日完成参合农民每人10元的参合基金缴纳任务。

二、筹资对象

凡户籍在的农业人口均可以户为单位在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参加合作医疗(不含正在服役的义务兵和羁押服刑人员)。户籍非但与人员结婚,且在居住的人员、长期在外地居住但户籍未迁出的人员也可在参加合作医疗。

三、筹资与代缴标准

(一)筹资对象个人缴费。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必须以户为单位每人缴费10元。

(二)区民政局为筹资对象中的特困户、五保户、老复员军人、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伤残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人员代缴参合基金10元/人。

(三)区计生局为农村独女、双女、蒙三女结扎户中未满18岁女孩代缴参合基金10元/人。

四、基金收缴

(一)筹资对象个人缴费部分。各乡镇或街道组织行政村或社区居委会对新参合农户进行登记造册、收费、填写合作医疗证,并开具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印制的“内蒙古自治区非税收专用收据”。对年已参合农户,直接将参合情况填入合作医疗证,同时结转个人家庭账户余额和开具统一收费票据,并将参合票据粘贴在合作医疗证后。

(二)民政、计生部门代缴基金。12月25日前,由区民政局、计生局根据代缴人员名册,按每人10元标准将代缴资金缴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账户。

(三)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扶持资金由各乡镇、街道统一组织收取,登记造册,并及时缴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账户。

(四)各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按各自承担的比例直接划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账户。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储帐户名称:财政局,开户银行:松山建行,帐号:15001646658050000554。

五、工作步骤

(一)年12月1日至12月3日,各乡镇、街道组织召开宣传培训会议,下发宣传资料,培训经办人员。

(二)年12月4日至12月20日,各乡镇、街道入户收缴参合基金,并及时存入基金专户。对多次工作后不愿参合的农民进行登记,并签订《不参合协议书》。

(三)年12月21日至12月28日,各乡镇、街道录入参合数据,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结转上年度个人家庭帐户余额。

❷ 村年度工作计划5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村 年度 工作计划 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年度工作计划篇1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重要任务,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市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的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结合我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现状和 其它 基础性工作,今年我村计划发展党员1—3名左右。

1、新党员的分布目标

发展的党员分布为:工人以及其它行业党员。

2、新党员的结构目标

年龄结构:大力发展年轻优秀同志。

文化 结构:发展的党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占75%以上;小学文化程度的党员占25%以下。一般不在文盲中发展党员。

性别结构和民族结构:发展的党员中,提高女党员的比例。

3、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培养目标

按照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总数与计划发展党员总数的比例在5:1以上的要求,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达到5—10名左右,村党组织要根据今年计划发展党员的目标,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比例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使社区拥有一支数量相当,质量过硬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二、主要 措施

1、大力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村党支部要严格按照中央、市、街道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把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同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着力建设一支青年数量较多、素质较高的党员队伍。

2、严把“入口”,坚持把发展新党员质量放在首位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始终把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第一位,按照《党章》规定,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落实到发展党员工作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程序中,落实到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中,用制度监督保证发展新党员质量,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继续完善和深化我县发展党员的十项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和程序,严肃发展党员工作纪律,坚决抵制和纠正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对违纪违规发展党员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对违反规定的党员不予承认,混入党内的必须除名。

3、强化对党外青年的宣传引导和培养 教育 ,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一是充分发挥街道、机关、学校业余党校和党支部活动阵地的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和正面引导,把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不断扩大入党申请人数。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突出“双培双带”。一方面积极把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致富能人、科技能手、市场经纪人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成为党员。另一方面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和能够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致富能人、科技能手、市场经纪人。同时要多 渠道 、多形式地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所在地和单位的党组织取得联系,沟通情况,做好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培养教育和发展工作,积极探索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新 方法 。

三是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村级固定播放点、远教中心播放户及其它设备,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政治思想、文化知识、科技能力的系统培训,使其尽快成熟和发展起来。进一步探索党员教育的有效形式,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增强教育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激发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四是加强实践锻炼与教育培训相结合。通过给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等途径,在群众工作、社会工作和急难险重工作中锻炼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领会贡献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长知识才干,经受锻炼。同时还要经常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同党员一起,参加党课学习、党日活动、优秀共产党员 事迹 报告 会等党内活动,使他们在党内活动中加深对党的了解,增强党性观念,加速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促进他们尽快成熟,早日加入党组织。

4、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三推优”工作

村党组织要加强对青年、妇女、民兵等组织的领导,把“三推优”工作纳入党、团、妇、民兵等组织目标管理之中,作为考核其工作的重要内容。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组织要积极开展工作,不断壮大妇女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熟练掌握“三推优”工作程序,为深化“三推优”工作打好基础,使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努力工作,使经过“三推优”发展的党员所占比例比有所增加。

村年度工作计划篇2

一、进一步加强走访力度,确保公众满意度提高。

(一)开展“走千家进万户”活动。

1、在7月组织开展固定电话自测自评活动,对全乡电话用户社会治安满意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对回答比较满意的进行实物小奖励。

2、在6月组织包村干部、村干部、党员等配合综治办对村民尤其是固定电话户开展“五个一”走访活动,即上门上户做一次沟通问候工作、发一封公开信、发放一份“问安于民”问卷调查表、发放一张警民联系卡、征集一次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意见和建议。

3、政法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会同各自包干、村干部开展好“大走访”活动,要成立专门的走访工作小组,实行干警包片责任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家中,全面搜集社情民意,及时了解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和对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回访活动。

各村、各部门要全面排查不稳定因素,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重点化解一批矛盾纠纷,解答群众的质疑,将矛盾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切实解决好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三)、开展重点对象重点回访活动。

根据全镇固定电话用户全面测评,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对测评反应的问题,对一些重点用户,要通过这次走访,有所偏重,针对他们反应的问题,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化解他们心中的怨气。走访过程中,要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心与心促膝谈心,听民意、访民情、解民忧,用真情敲开群众家门、敲开百姓的“心门”。

二、进一步加强巡防巡查力度,加强严打整治力度,确保见警率提高。

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根本所在。如何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以强有力的便民举措和切实可行的服务渠道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满意,逐渐成为实现公安发展和群众满意双赢的瓶颈性、症结性问题。公安工作要取得群众满意,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1、强化巡逻布控。全镇全天单位时段巡逻警力2名,辅警巡逻力量5名。白天重点为各村主要街道及集贸市场,夜间巡逻重点为易发案部位,治安状况复杂区域。

2、加强治安防控预案建设。根据我镇村庄布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安防控行动预案,保障在打击犯罪,处理突发案件时有章可循,提高防范综合能力。遇到重大节日、突发案件时,根据不同地域,必须保证足够的警力和联防队员在最短时间内,按照责任划分到岗到位,并迅速投入查控处置工作。

3、加强全镇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派出所要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严整治无照经营,违规经营场所,坚决查禁“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三、加强宣传力度,确保公众安全感增强。

1、宣传平台建立。各村、各单位要在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区张贴 标语 ,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在主要街道及重要地段悬挂横幅标语,各个村书写固定标语2幅,测评期间每个村书写临时性标语10—20条,在全镇形成建设和谐遥观的浓厚氛围。

2、学校宣传。要在全镇所有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即开一次动员会,发一封公开信,每周开一次主题班会,出一期 黑板报 。通过学校这个阵地,加大对学生的宣传,以此为辐射,带动学生家庭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

3、普法宣传。以“六五”普法为契机,结合法制讲座进村、进学校活动,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集市宣传。我镇综治干部和司法所成员,在农贸市场,采取发放宣传单、设立咨询点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开展政法综治宣传活动,解答人民群众对政策、法律的疑问和对政法部门的误解,引导他们通过合法程序和法律援助渠道解决诉求,促进社会和谐。

村年度工作计划篇3

我们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人心向上,社会和谐,治安秩序良好,几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无民事纠纷激化和群体上访事件。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随之还会有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治保会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我们要继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注重实效

在组织健全的基础上,如何发挥治保会组织的职能作用是关键,村“两委”会按照乡政府的具体工作要求,及时调整充实治保会领导小组,由一名村主任刘荣山同志任治保主任,王广发、徐守明、姚智峰为小组主要成员。加强了治保会组织力量,同时按照村民居住地分片化分治安联防小组,各个组组长均由威望高的村民小组长兼任,每个组选出思想作风正派,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的村民任治安联防员。做到了上下协调一致齐抓共管,把打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稳定细化到每个村民小组中去,并做到有批评有考核,年中奖惩兑现。

二、充分发挥“三老”作用,弥补巡逻人员不足

义务参加治安巡逻志愿者,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者的积极性,充实和加强联防队伍,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治安专职人员的减少,为了维护好本村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和保一方平安,只有充分调动这个义务群体,才能弥补巡逻人员不足的缺陷,使犯罪子无可乘之机。

三、维护社会治安从基础工作开始

我们村地处两县交界处,村域面积大,集体、个体企业规模小、摊子多,要多加强巡逻防控工作。村的专职联防队员他们 都很尽职尽责,在村域内始终作到内守外巡,对本村的重点部位,每天夜间都要巡视几遍。白天还要负责街道路口查询工作(主要对可疑陌生人),由于他们责任心强,警惕性高,遇到突发事件,能拉得出用得上。我们村有这支强有力的联防队,村民才能有安全感,稳定民心,维护社会治安。

四、做好节假日和重大国事活动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在节日期间我们认真落实乡综治办的工作要求,除加强巡逻外,我们还要召开联防小组长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分析本村治安形势,制定工作重点,对重点人要落实人盯人的措施。确保通讯畅通,治保会和民调组织,还要多次深入到群众中,进行矛盾排查工作,从中化解一些矛盾,消除不安定隐患。治保会对本村低保护、留守老人(妇女、 儿童 )要进行逐户走访,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到冬季气候干燥是火灾易发期,我们加大宣传,提高广大村民防火意识。

村年度工作计划篇4

一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及镇计生办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镇党委、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指标和工作任务,现将一年的计生工作汇报如下:

一、对照目标管理 责任书 制定计划, 落实工作措施

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其余村组干部分工负责, 村委会与村. 组干部签订工作责任制. 要求分工干部收集该片的计生信息, 协助做好突击性工作. 并实行绩效挂钩考核, 对组级信息员采取奖惩制度, 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网络机构。

二、紧紧围绕人口与计生工作目标开展工作

1、计生奖扶工作

年初对今年符合条件的奖特扶对象排查摸底,然后召开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核。今年主动为符合奖扶34人办理了申报相关手续。

2、生育、节育、生殖保健等服务工作

我村辖 29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3421人,其中育龄妇女842人,已婚育龄妇女645人,今年新婚23对,领证率100%, 出生22人(男11人,女11人)其中二孩7人,计划生育率100%,期内落实率100%,孕前危险因素自査100%, 至11月底孕检32人. 上环3人, 取环17人. 我们除对他们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外还对他们分类进行知识宣传。知识普及率95%以上。

3、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由于我村有2个砖瓦厂我们将外来人口的管理与服务也纳入正常工作范围。不仅与砖瓦厂负责人签订责任制,还把当年在厂人员登记造册,检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对未办理人员督促并协助他们及时办理,对他们当中相对困难的纯女家庭计生部门还发放了补助金,使他们与当地人受到了同等的关爱与服务。

三、存在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拆迁一半的村民己不住在本村,信息采集无法及时,二是户在人不在人员的服务不能到位,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薄弱环节上多下点功夫,做到腿勤、嘴勤。增强超前服务意识,深入细致地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使我村的计生工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村年度工作计划篇5

今年是我县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各项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统一法人的进程和专项票据的兑付。根据联社的统一安排,结合我县信用社 财务管理 工作中的实际,在上年度财务管理工作 经验 的基础上,细致分析信用社以后发展形势,20--年思路是"以深化农信社改革为中心;以提高全辖经济效益为目标。紧紧围绕统一法人和专项票据兑付工作,强化财务管理,狠抓制度落实,防范各种操作风险,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

在去年会计工作计划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具体从8个方面抓起:会计基本规定;会计核算质量;会计报表质量;计算机管理;联行结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信用社网点管理及其它;会计经营管理。特别是会计档案管理历年来有所欠缺,每年的会计凭证虽然都归了档,但未按档案管理办法归类整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二、继续抓好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增盈创利水平。

紧紧抓住增收、节支两个环节,外抓收入,内抓管理,力争全年实现在足额提取应付利息,提高拨备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利润万元,确保社社盈余和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利润率逐年上升的目标。针对目标,制定出台《县农村信用社年增盈创利 实施方案 》,围绕增收、节支两个环节进行了安排。外抓信贷质量管理,积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应收尽收。内抓财务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特别要加强营业费用的管理,在确保个人费用的前提下,压缩公费用,确保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费用率逐年下降目标。

具体抓好五项操作:

1、财务开支操作:对营业费用实行费用额和费用率控制,严格实行了"以收定支、先提后支、多收多支、少收少支、以率定额,超支自负"的费用计提开支原则,将费用控制在核定比例之内。

2、比例操作:即在费用开支方面针对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养老 保险 ,待业保险金等按比例准确计提。对招待费、宣传费等要在规定比例之内节约使用。

3、预算操作:对培训费、会议费、 修理 费、电子设备费购置及运转费实行了预算制,做到了在具 体操 作中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

4、包干操作:对差旅费、邮电费、水电费、公杂费等我们结合区域实际和市场物价情况合理制定包干使用办法,无正当理由超出包干限额的社,其超额部分扣减个人费用。

5、成本操作:严格加强了其他成本项目和营业外支出的管理,坚持按月监控,防止以其他名义列支。

村年度工作计划相关 文章 :

★ 2019村级年度工作计划

★ 村委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本2019

★ 村委会2020年度工作计划3篇

★ 2020村委会年度工作计划

★ 村两委2022年度工作计划例文【五篇】

★ 村级2020年工作计划【四篇】

★ 村级2017年度工作计划

★ 村委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 农村村委年度工作计划

★ 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3篇

❸ 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的管理办法

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广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等有关要求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
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应当根据政府职能性质确定,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属于事务性管理服务的,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
第三条 政府购买服务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积极稳妥,有序实施。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加大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力度,增强社会组织平等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能力,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
(二)科学安排,注重实效。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重点考虑、优先安排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的领域和项目,明确权利义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公开择优,以事定费。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费随事转,通过公平竞争择优选择方式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
(四)改革创新,完善机制。坚持与事业单位改革、社会组织改革相衔接,推进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放宽市场准入,凡是社会能办好的,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第四条 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以下简称购买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
第五条 党的机关、纳入行政编制管理且经费由财政负担的群团组织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及履职服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本办法规定实施购买服务。
第六条 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以下简称承接主体),包括在登记管理部门登记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应划入公益二类或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
第七条 承接主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完善;
(三)具有独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制度;
(四)具备提供服务所必需的设施、人员和专业技术能力;
(五)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六)前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通过年检或按要求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信用状况良好,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七)符合国家有关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的要求;
(八)法律、法规规定以及购买服务项目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承接主体的资质及具体条件,由购买主体根据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结合购买服务内容具体需求确定。
第九条 政府购买服务应当与事业单位改革相结合,推动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应按照“费随事转”原则,相应调整财政预算保障方式,防止出现既通过财政拨款养人办事,同时又花钱购买服务的行为。
第十条 购买主体应当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组织承担公共服务能力,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构脱钩。
第十一条 购买主体应当保障各类承接主体平等竞争,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承接主体实行差别化歧视。 第十二条 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为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服务事项。政府新增或临时性、阶段性的服务事项,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应当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不属于政府职能范围,以及应当由政府直接提供、不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不得向社会力量购买。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
财政部门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应当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政府职能转变及公众需求等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第十四条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下列服务应当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一)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教育、劳动就业、人才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安置、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公共安全、公共交通运输、三农服务、环境治理、城市维护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
(二)社会管理性服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社会工作服务、法律援助、扶贫济困、防灾救灾、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流动人口管理、安置帮教、志愿服务运营管理、公共公益宣传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
(三)行业管理与协调性服务。行业职业资格和水平测试管理、行业规范、行业投诉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
(四)技术性服务。科研和技术推广、行业规划、行业调查、行业统计分析、检验检疫检测、监测服务、会计审计服务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
(五)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法律服务、课题研究、政策(立法)调研草拟论证、战略和政策研究、综合性规划编制、标准评价指标制定、社会调查、会议经贸活动和展览服务、监督检查、评估、绩效评价、工程服务、项目评审、财务审计、咨询、技术业务培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后勤管理等领域中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
(六)其他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
第十五条 纳入指导性目录的服务事项,应当实施购买服务。 第十六条 购买主体应当根据购买内容的供求特点、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按照方式灵活、程序简便、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结果评价的原则组织实施政府购买服务。
第十七条 购买主体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确定承接主体。
与政府购买服务相关的采购限额标准、公开招标数额标准、采购方式审核、信息公开、质疑投诉等按照政府采购相关法律制度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购买主体应当在购买预算下达后,根据政府采购管理要求编制政府采购实施计划,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备案后开展采购活动。
购买主体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购买内容、规模、对承接主体的资质要求和应提交的相关材料等相关信息。
第十九条 按规定程序确定承接主体后,购买主体应当与承接主体签订合同,并可根据服务项目的需求特点,采取购买、委托、租赁、特许经营、战略合作等形式。
合同应当明确购买服务的内容、期限、数量、质量、价格等要求,以及资金结算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事项和违约责任等内容,
第二十条 购买主体应当加强购买合同管理,督促承接主体严格履行合同,及时了解掌握购买项目实施进度,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有关规定和合同执行进度支付款项,并根据实际需求和合同规定积极帮助承接主体做好与相关政府部门、服务对象的沟通、协调。
第二十一条 承接主体应当按合同履行提供服务的义务,认真组织实施服务项目,按时完成服务项目任务,保证服务数量、质量和效果,主动接受有关部门、服务对象及社会监督,严禁转包行为。
第二十二条 承接主体完成合同约定的服务事项后,购买主体应当及时组织对履约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依据现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管理。 第二十三条 政府购买服务所需资金,应当在既有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购买主体应当在现有财政资金安排的基础上,按规定逐步增加政府购买服务资金比例。对预算已安排资金且明确通过购买方式提供的服务项目,按相关规定执行;对预算已安排资金但尚未明确通过购买方式提供的服务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转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
第二十四条 购买主体应当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专业咨询评估机构、专家等专业优势,结合项目特点和相关经费预算,综合物价、工资、税费等因素,合理测算安排政府购买服务所需支出。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在布置年度预算编制工作时,应当对购买服务相关预算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在预算报表中制定专门的购买服务项目表。
购买主体应当按要求填报购买服务项目表,并将列入集中采购目录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同时反映在政府采购预算中,与部门预算一并报送财政部门审核。
第二十六条 财政部门负责政府购买服务管理的机构对购买主体填报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表进行审核。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门审核后的购买服务项目表,随部门预算批复一并下达给相关购买主体。购买主体应当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购买服务项目表,组织实施购买服务工作。
第二十八条 承接主体应当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台账,记录相关文件、工作计划方案、项目和资金批复、项目进展和资金支付、工作汇报总结、重大活动和其它有关资料信息,接受和配合相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绩效评价。
第二十九条 承接主体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严格遵守相关财政财务规定,对购买服务的项目资金进行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加强自身监督,确保资金规范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条 承接主体应当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制度,按要求向购买主体提供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执行情况、成果总结等材料。 第三十一条 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要求,加强成本效益分析,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工作。
财政部门应当推动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专业机构组成的综合性评价机制,推进第三方评价,按照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短期效果评价与长远效果评价、社会效益评价与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购买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等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选择承接主体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三十二条 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监督、审计,确保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对截留、挪用和滞留资金以及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三条 民政、工商管理及行业主管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将承接主体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行为信用记录纳入年检(报)、评估、执法等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第三十四条 购买主体应当加强服务项目标准体系建设,科学设定服务需求和目标要求,建立服务项目定价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合理编制规范性服务标准文本。
第三十五条 购买主体应当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全过程监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将承接主体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行为纳入年检(报)、评估、执法等监管体系。
第三十六条 财政部门和购买主体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以及预算公开的相关规定,公开财政预算及部门和单位的政府购买服务活动的相关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除外。
第三十七条 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购买主体建立承接主体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行为信用记录,对弄虚作假、冒领财政资金以及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承接主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列入政府购买服务黑名单。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❹ 办案费成本指标三级指标填什么

摘要 一、基本情况

❺ 长政发2015 1号文件

长政发 这个文件号真乱。长沙市、长寿镇、长兴县都用。你没说文件标题或文件内容,猜你可能是要长沙市的。贴在下面。请采纳答案。长沙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长政发〔2015〕1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有关单位: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4〕2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发展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长沙强力实施“三倍”,率先建成“三市”,加快现代化进程形成新的战略支点。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社会为主体的,设施齐备、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9064”养老格局(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6%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4%的老人依赖机构养老)更加健全,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1.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100%的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0张以上,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到6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达30%以上,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床位达70%以上;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互联互通,居家呼叫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
2.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创树2-3个全国知名的老年用品长沙品牌,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培育3-5个规模较大的连锁服务公司,打造2-3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1-2个依托生态旅游资源的候鸟式养老基地,争取1-2个国内外知名养老服务机构落户长沙,争取国内养老高端会展落户或巡展长沙。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提供2万个以上就业岗位,拉动就业6万人。
3.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行业标准科学规范,准入、退出和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意识显著增强,支持和参与养老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为老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养老传统和文明新风得到弘扬。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1.全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培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法律援助等定制服务。加快推进城区老年人助餐点建设。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建设。(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广新局、市商务局、市司法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不断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社区要无偿提供办公服务用房,引入各类专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组织,为社区老年人开展日间托老、医疗康复、集中就餐、文体娱乐、老年学习等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项目。发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养老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发挥综合效益,社区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都要向老年人开放。2017年底,各街道至少建成一所日间照料中心或小型养老机构。(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3.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土地供应政策,建立财政补贴制度,引导鼓励各类所有制投资主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市场的主体。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规模不一、档次各异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为经济承受能力不同、需求标准不一的社会寄养老人提供多样化、人性化、专业化的有偿养老服务,优先满足失智失能、空巢独居等老年人的刚性需求。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和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对企业厂房、闲置校舍、宾馆、招待所、公办后勤服务设施等进行整合和改造,用于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改造成医养融合的老年护理院。鼓励发展养老地产,既可开办营利性养老机构,也可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鼓励建管分离,养老服务设施由投资商兴建,由专业养老机构运营。支持有意向的投资商按养老布局规划启动项目建设,确保到2020年新增4万张床位。(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4.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作用,重点为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提供无偿供养和护理服务,为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失独老人提供低偿服务。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市属公办养老机构提质改造工作;各区县(市)采取政府投资、民建公助等方式,均要建成一家300张床位以上的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建设三年工作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开展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市场化改革试点,实施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和财政补贴制度。(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二)统筹发展城乡养老服务设施。
1.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制订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人均用地主城区不少于0.1平方米,望城区和各县(市)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新建小区按照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产权及其移交责任和义务,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须知中公告并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约定。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要拿出一定比例面积用于养老服务,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每百户20平方米标准要求的,各区、街道要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用房。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建应相对独立,并方便老年人开展活动。要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支队、市残联、市质监局、市城管执法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统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要充分利用闲置的学校、乡镇办公楼和村民服务中心、医院用房以及民房等资源,按照乡镇办敬老院、村办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院)、家办托老所等形式,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敬老院提质改造,提倡乡镇敬老院在满足五保老人入住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提高运营效益,使之升级转型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区县(市)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将农村幸福院建设和运营纳入财政资金补贴范畴。(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三)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教育培训。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对社区和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提高工作待遇。推动养老机构改善养老护理员工作条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市、区县(市)人社部门适时发布养老护理员工资指导价位,推动建立工龄补助制度,依法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努力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设立长沙市“养老护理员节”,每年推选 “十佳护理员”和“百名优秀护理员”。(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3.增设公益岗位。在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办养老机构和街道(乡镇)、社区(村)为老服务机构中开发公益性岗位,公益性岗位应优先安排以特困人员为重点的就业困难人员,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比例不低于60%的为老服务机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四)发挥为老服务社会组织作用。
1.积极培育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建立一批长沙特色品牌的老年产业协会、老年产品开发联盟、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养老服务企业商会、老年护理研究会等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加强老年协会建设,全市形成覆盖城乡、上下联动的四级老年协会组织网络。(市商务局、市老龄办、市卫生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机构建设运营、养老产品开发、养老服务提供,使社会组织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力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教育培训、研究交流、咨询评估等服务,承担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制定、服务质量评估、服务行为监督、第三方认证等事务,发挥其在行业自律、监督评估、服务中介、风险分担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财政补贴制度,支持基层老年协会运营管理农村幸福院,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邻里互助。(市老龄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3.鼓励开展为老志愿服务。建立为老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回馈制度,积极倡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大中小学学生参加养老志愿服务活动,扶持各类为老服务志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服务窗口创建“敬老文明号”活动及评选全市“十大孝星”活动,以孝老爱亲风尚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老龄办、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五)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1.开发老年产品用品。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和文化娱乐等需要,开发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保险等产品。(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金融办、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打造养老服务产业链。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老年大学、休闲旅游、社区商业、健康服务、法律服务、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建设一批功能完善、服务优质、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养老服务企业和养老基地,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打造养老服务完整产业链。鼓励房地产商建设集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年医院、老年社区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文广新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老干局、市司法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3.培育养老产业集群。将养老产业纳入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制定长沙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规划引导,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创立长沙养老品牌,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三、扶持政策
1.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将养老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并在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予以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土地用途确定为医卫慈善用地。营利性的老年公寓、老年酒店等参照经营性用地管理。由民政部门认定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与公办养老机构执行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集体建设用地。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应采用招拍挂等公开出让方式供地,对利用单位自有用地兴办养老服务设施项目的,需符合城市规划及养老产业专项规划的有关要求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年限均不超过50年。新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依据规划单独办理供地手续的,每宗地面积原则上不超过3公顷;集中配建医疗、保健、康复等医卫设施的,不得超过 5公顷。(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享受划拨用地政策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变更为营利性养老机构,变更性质时,可办理协议出让(租赁)土地手续,补缴出让金(租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转让,其地上所建养老服务设施应整体转让,不得分割转让和分割销售。严禁将养老设施建设用地改变规划条件进行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项目的开发,对于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应当由政府收回处置。(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
2015年开始, 对社会力量提供的床位数在200张、500 张和1000 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投资项目,可分别列入各级服务业重点项目,优先给予用地保障。鼓励将闲置的厂房、仓储用房、学校、培训中心、度假村、农庄等存量房产和土地改建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对经认定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符合条件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其所缴配套费全额由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支出,通过市民政局预算安排给养老机构,营利性养老机构其所缴配套费的50%由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支出,通过市民政局预算安排给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确有困难,依照《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可以到所在地残联申请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养老机构用水、用气(燃料)等与居民用户实行同质同价,用电按居民生活用地计价。
3.完善投融资政策。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应加大投入,安排财政性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区县(市)两级福彩公益金50%以上要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体育彩票公益金要为老年活动阵地配备健身器材。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投资等方面的扶持资金以及医疗卫生资金、就业资金、社会保障基金等,发挥投入合力,采取投入资本金、直接补助、项目补贴、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金、产业发展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加速进入养老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鼓励养老企业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4.完善医养融合政策。制定卫生、医保支持老年护理院发展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护理院,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医疗服务。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申请设立医疗机构或老年护理院,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不具备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应与周边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到养老机构工作,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聘用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卫生技术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5.调整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分级分类补助标准,经验收达标,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补贴按照一、二类标准,市财政一次性分别补贴10万元、8万元;运营补贴按照一、二类标准,市财政每年分别补贴5万元、4万元。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贴按照一、二类标准,市财政每年分别补贴3万元、2万元。区县(市)财政投入不得低于市级财政补贴标准。(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6.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提标扩面。对本市户籍的城区困难老年人实施基本养老服务补贴,服务补贴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年满60周岁的失能半失能低收入家庭老人以及百岁老人,可申请每月300元的服务补贴;年满60周岁的失能半失能低保老人、失独低收入老人,年满70周岁的低保老人、失能半失能低收入老人,可申请每月400元的服务补贴;年满60周岁的失能半失能散居“三无” 老人,年满70周岁的散居“三无”老人、失独低收入老人,获市级以上劳模称号的低收入老人,可申请每月500元的服务补贴。服务补贴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2分摊。服务补贴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上述对象入住养老机构的,服务补贴可抵扣入住费用。农村困难老人和县市城镇困难老人的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由各区县(市)具体制定实施办法。(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老龄办、各区县市政府)
7.建立养老机构建设财政补贴制度。对区县(市)社会福利中心,市福彩公益金应给与重点支持。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财政部门按每张床位按照新建1万元、改建5000元的标准给予建设补贴,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长沙县和高新区,市、区(县)财政按4:6的比例负担。岳麓区、望城区、浏阳市和宁乡县,市、区(县)财政按6:4的比例负担。(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8.建立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公办民营和社会办养老机构收住本市户籍社会寄养老人,运营补贴按实际入住老人数每床每月补助160元,由市、区(县市)两级财政按照建设补贴的比例负担。社会办养老机构经批准收住“三无”、“五保”老人的,区县(市)财政部门按公办养老机构标准全额补贴的基础上,上浮10%。上述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机构(含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补贴市、区两级财政均要建立自然增长机制。(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9.建立财政补贴保费制度。支持和鼓励养老机构购买养老机构责任险,将养老机构场地责任险和“三无”、“五保”老人意外伤害险纳入财政补贴范围。鼓励老年人投保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民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10.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健全养老服务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业行业标准,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强化区县(市)对养老机构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和服务收费的日常监督。公办养老机构实行政府定价,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市场定价机制。量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建立养老服务业统计体系和需求评估体系。开发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准确、及时、全面反映养老服务发展规模、水平、行业结构等基本情况。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建立全市养老机构数据直报系统,加强养老机构信息采集、储存、统计和分析。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政府资助的养老项目和补助对象进行养老需求和服务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政府支持的层级类型和轮候顺序。(市民政局、市物价局、市统计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长沙市发展养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研究室、民政、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老龄、规划、国土资源、教育、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工商、税务、金融、质检、公安消防、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成立长沙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承担对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工作,负责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其人员编制在市民政局内部调剂解决。区县(市)政府参照设立发展养老服务业工作机构。
(二)健全体制机制。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典型示范、监督管理等职责,研究制订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任务要求,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民政部门要牵头履行业务监管职能,加强宏观引导、行业规范、业务指导、信息发布和监督管理。老龄工作机构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督促指导工作。发改部门要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物价部门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定价机制。财政部门要逐步建立符合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细则,加强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养老服务人员管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卫生部门要研究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规划、国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编制规划、落实政策,统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土地供应。税务部门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商务、金融、文化、体育、教育、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公安、消防、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创新政策,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三)强化督促检查。从2015年起,将重点任务(详见附表)分解并纳入对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和为民办实事工程,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市直有关部门和区县(市)政府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适时组织专项督查。
五、本意见自2015年2月20日起实行。

附:《长沙市发展养老服务业配套政策制定任务分工表》

长沙市人民政府
2015年1月20日

热点内容
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在哪里举办 发布:2024-12-22 14:26:48 浏览:156
东城法院赵军 发布:2024-12-22 13:22:14 浏览:302
法与社会对法治的认识 发布:2024-12-22 13:20:52 浏览:192
法律硕士研究生在学校学什么 发布:2024-12-22 12:26:59 浏览:863
新刑法出台 发布:2024-12-22 11:30:02 浏览:536
道德经体例 发布:2024-12-22 10:38:40 浏览:49
仲裁员制度法律责任案例 发布:2024-12-22 10:09:57 浏览:84
法是社会道德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发布:2024-12-22 09:53:11 浏览:445
德国反腐败条例附件 发布:2024-12-22 09:43:28 浏览:579
法官王芳 发布:2024-12-22 09:41:52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