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律师讨薪
Ⅰ 农民工如何讨薪,能申请法律援助吗
农民工维权通常有三种途径。首先,通过与雇主协商解决,有工会的单位应向工会反映情况,工会将与雇主交涉;若单位无工会,可直接向雇主提出协商要求。被拖欠工资的工人可联合起来,向雇主提出集体协商,增加施压力度。
其次,可采用行政方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随着讨薪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地劳动局均设专门处理投诉的部门。
第三,雇佣律师追讨工资。通过律师调解,调解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农民工讨薪时,能否申请法律援助?答案是可以的。法律援助是国家为经济困难或特定案件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帮助的制度。根据《法律援助条例》规定,以下情况的民事和行政案件中,经济困难且无代理人者,可向法院申请法律援助: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抚恤金、救济金、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劳动报酬、见义勇为民事权益保护等。
《法律援助条例》明确规定,农民工讨薪行为属于其受理范围。在讨薪过程中,农民工可以向支付劳动报酬义务人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Ⅱ 农民工讨薪的法律费用是多少
在农民工讨薪案件中,律师费的收取方式通常是按照标的额的比例来计算。具体来说,如果案件涉及的是财产关系,律师费一般会按照标的额的5%到6%进行收取。然而,这个比例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双方可以在协商的基础上做出调整。
举例来说,如果农民工讨回的欠薪总额为50000元,按照5%的比例,律师费大约为2500元;如果按照6%的比例,律师费则为3000元。当然,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商讨,以确定一个合理的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按标的额比例收费的方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双方在签订委托合同时,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双方的意愿,协商确定具体的收费比例。这样既能保证律师的合理收益,也能减轻农民工的经济负担。
此外,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工,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以减轻经济负担。法律援助通常是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旨在帮助经济困难的群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农民工讨薪的过程中,了解律师费的收取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的协商和选择合适的法律途径,可以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减轻经济负担。
Ⅲ 没有合同最快最狠的讨薪方法有哪些
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如果没有签署合同的话,与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薪水的话,员工可以通过双方之间有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来证明双方之间是有劳动雇佣关系的,那么用人单位不仅要支付薪水,还需要支付双倍的薪水给员工。一、没有合同最快最狠的讨薪方法有哪些?
1、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作服、工作往来信息、证人证言、录音等可以证明你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2、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有工会的单位,可首先向工会反映情况,通过工会与用工方进行交涉;若单位还没有成立工会组织,也可直接向用工方提出协商要求;被拖欠工资的工人还可联合起来,向用工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给他们施加压力。
3、采用行政解决方法: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随着讨薪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地劳动局基本都有专门处理该类投诉的部门。
4、委托律师进行追讨:即通过律师进行调解,调解不果可申请劳动仲裁;若对仲裁不满的话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讨薪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法律援助是国家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免收法律服务费用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根据我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规定,在民事和行政案件中,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院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的授权在上述六项规定范围之外补充规定的法律援助事项。
由此可知,农民工讨薪的行为在《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受理范围内。农民工在讨薪的过程中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农民工可以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用人单位和员工在发生工作关系之前,首先一定要签署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是违反民法典相关规定的,那么员工可以在进行申诉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给自己。且只要双方之间能够有劳动关系的证明,即使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薪水,法院也会判出其进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