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及重点
① 民法法条学习重点
民法法条主要看司法解释。因为《民法通则》的大部分内容都被新法或司法解释内所取代了。在看《民通容解释》时也要注意,里面有部分内容与《民事诉讼法》相冲突,该部份也无效了。如: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公告期...
民法要多做题目,因为,民法的好多内容与我们生活中的所谓的常理、或“想当然”的事情并不一样,多做题目有助于对知识点的巩固。
我对民法的复习观点就是这样的:多做题。
② 司法考试民法的重点有什么
2010 年的卷三,民法部分一如既往地占了62分。卷四的情况则比较复杂,第一道16分的案例题虽然主要考察民法,但也附带涉及民诉和刑法问题,民法大概占了11分。这样,单纯考察民法的题目分值只有73分,比去年的80分略有降低。卷四最后一道35分的论述题,虽然主要是考察民法,民法的基础理论为该题准备了最佳答案,但以多数考生的知识储备来看,该题似乎更偏向于考察法理。如果加上论述题中所含有的民法内容,则民法的分值就会大涨,大概有100分,算是对民法领袖地位的一种回归。
因为民法题中有不少综合性的题目,不同考点的分值不太容易准确划分。大致说来,总论部分占了9分,物权部分12分,债权部分35分,知识产权部分10分,婚姻继承部分7分。知识产权部分因为没有考察案例,其分值大幅下降,回到了正常的地位。刨除知识产权案例的影响,其他部分的分值则与去年大体一致。法|律教育网数据分析显示在第三卷中,婚姻继承和知识产权的分值跟去年一样。总论部分因为在案例中考察到合伙,分值有所上升。物权法在卷三里依然无足轻重,只有7分,只是加上卷四的分值,才稍稍有所改观。债权法则保持了其一贯的核心地位,分值35分,占了民法的将近一半。就债法内部而言,合同法占19分,与05年相比有所回升;侵权部分占7分左右,与去年一样;债法总论部分5分,比去年减少一些;而05年的一道不当得利题则换成了今年的无因管理题。
③ 有什么好的民法重点法条书籍推荐
元照法律研究室编的 学习式分类教学法规 民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 民法物的分类及意义,重点是意义
一、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
这是以物能否流通、在何种范围流通为标准而进行的划分。流通物是指法律允许在民事主体之间自由流通的物。限制流通物是指法律对流通范围和程度有一定限制的物,如外币、黄金、公民收藏的文物和运动枪支等。禁止流通物是指法律明令禁止流通的物,如土地、矿藏、淫秽书刊等。
公民和法人违反有关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的规定从事有关的民事行为的,民事行为无效。情节严重的,要承担行政的或刑事的责任。
二、动产与不动产
以物能否移动并且是否因移动而损害其价值为标准,可以将物分为动产与不动产。
动产是能够移动并且不致损害价值的物,如桌子、电视机等。不动产是指性质上不能移动或虽可移动但移动则会损害价值的物,如土地、房屋。《民通意见》第186条规定,土地、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及其他定着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为不动产。
注意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标准主要是物理性的,法律上对车辆等不动产规定了登记手续,又被称为“准不动产”,但并没有改变它们作为不动产的属性。
区分动产和不动产意这义在于:(1) 流通性质和范围有区别。不动产中除土地、公路、铁路等相当种类的物为禁止流通物外,其他一些物多为限制流通物。流通物种类很少,但动产中大多数的物都是流通物或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的比例比较小。(2)物权变动的法定要件不同。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以向国家行政主管机关登记为要件,否则不受法律保护。动产物权的变动,一般以物的交付为要件。(3)管辖不同。因不动产发生的纠纷,一律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管辖。动产纠纷的管辖就比较灵活。
三、特定物与种类物
这是根据物是否有独立特征或是否被权利人指定而特定化所作的分类。
特定物是指具有独立特征或被权利人指定,不能以它物替代的物。包括独一无二的物和从一类物中指定而特定化的物。前者如一件古董、名人的一幅字迹等;后者如从一批机器设备中挑选出来的某一辆等。
种类物是指以品种、质量、规格或度量衡确定,不需具体指定的物。如级别、价格相同的大米等。
区分两者的意义在于:(1) 有些法律关系只能以特定物为客体,如所有权法律关系,租赁法律关系等;而有些法律关系既可以是特定物也可以是种类物,如买卖法律关系等。(2)物意外灭失时的法律后果不同。特定物在交付前意外灭失的,可以免除义务人的交付义务,而只能请求赔偿损失。种类物如在交付前意外灭失的,由于其具有可替代性,故不能免其交付义务,义务人仍应交付同类物。
四、主物与从物
根据两个独立存在的物在用途上客观存在的主从关系,把物分为主物与从物。同属一人所有的两个独立存在的物,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经济效益的,才构成主物和从物关系。主物是指独立存在,与其他独立物结合使用,并在其中发挥主要效用的物。在两个独立物结合使用中处于附属地位、起辅助和配合作用的是从物。例如杯子和杯盖。其中杯子是主物,杯盖是从物。在法律或合同没有相反规定时,主物所有权转移时,从物所有权也随之移转。特别要注意的是,虽是从物,一定是一个独立的物,故房屋墙上的门、窗非从物。
五、可分物与不可分物
物依其能否分割的特点,分为可分物与不可分物。
可分物是指可以分割并且不因分割而损害其效益或改变其性质的物,如油、米、布等。不可分物是指按照物的性质不能分割,否则会改变其效益或性质的物。如一辆汽车、一部机床、一匹马等。按照财产共有人的协议或权利的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不得分割的物,也属于不可分物。
区分可分物与不可分物的价值在于有利于确定共有财产的分割。共有财产是可分物的,共有人可分割实物,各得其所;共有财产为不可分物的,不得分割实物,只能是有人得实物,其他人从得实物人处取得合理的折价补偿。
六、原物与孳息
根据两物之间存在的原有物产生新物的关系,物可分为原物和孳息。原物是指依其自然属性或法律规定产生新物的物,如产生幼畜的母畜、带来利息的存款等。孳息是指物或者权益而产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原物根据自然规律产生的物,如幼畜。法定孳息是原物根据法律规定带来的物,如存款利息、股利、租金等。除法律或合同另有规定外,孳息归原物所有人所有,转让原物时,孳息收取权一并转移。在转让时孳息所有权的移转时间,根据《合同法》第163条的规定,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
⑤ 民法学包括哪些
一、法学理论上的体系
(一)小民法
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权(合同、无因管理、不当专得利、侵属权行为)、亲属(婚姻、继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还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体系
总则:民法通则
物权:物权法
债权:合同法、侵权责任法
亲属:婚姻法、继承法
知产: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海商法、担保法,等等。
⑥ 自学考试<民法学>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民法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的必考课程之一,也是法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学好民法学课程,对于学习宪法、行政法、刑法、法理等法学课程将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学习、掌握民法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民法原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顺利通过民法课程的考试,现依据民法学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和教学大纲,结合本人十余年民法学教学、研究、命题和评卷的经验,谈谈民法学学习中应理解和掌握的重点问题。考生依此重点学习和复习,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编 民法总论
本编为民法总论,共有八章,152页的内容。相对于后七编的民法分论而言,本编虽篇幅不大,但内容丰富,高度抽象,后七编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过是本编的细化和演绎。民法总论学不好,民法分论就很难学好。在民法自学考试卷中,直接考核民法总论的分值一般占全卷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本纪在整个民法学体系和民法试卷中的重要地位。本编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一、理解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民事普通法与民事特别法、规范民法与学科民法的含义与相互关系。
二、理解罗马法、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苏俄民法典、大清民律草案、中华民国民法典、民法通则在民事立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理解民法调整的对象及民法与行政法、劳动法、婚姻法、经济法、商法的关系。
四、理解民法基本原则的涵义、内容及意义。
五、理解民法渊源的种类、层次。
六、理解民法的效力,特别是溯及力问题。
七、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要素。
八、理解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结合、种类。
九、理解民事权利的概念与分类。
十、理解民事主体的概念、分类,掌握民事权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特点、区别及法律规定。
十一、理解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区别。
十二、掌握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概念、要件、法律后果及撤消失踪宣告与死亡宜告的法律规定。
十三、理解监护的概念、监护人的范围、顺序、权利与义务。
十四、了解住所的概念、意义及确定方法。
十五、了解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特征、责任及法律地位。
十六、掌握个人合伙的概念、特征及合理组织的财产关系与法律地位。
十七、理解和掌握法人的概念、特征、要件、分类及其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十八、了解法人变更、清算、终止的事由及程序,理解法定代表人的性质与规定。
十九,理解物的概念、特征、分类。
二十、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要件、分类,理解民事法律行为与表示行为、事实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撤消民事行为及效力不定的民事行为的区别。
二十一、理解代理的概念、特征、适用范围、分类、终止,理解代理权行使的原则,理解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及无权代理与表见代表的关系;掌握代理关系中的连带责任。
二十二、了解时效的概念、条件、种类、理解诉讼时效的概念、特征、适用范围、起算、中止、中断、延长;理解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第二篇 物权与所有权
本编为物权编,着重介绍物权制度。由于物权制度是整个财产权制度的基础,因此学好本编对学习债权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编的内容在自学考试试卷中一般占15分以上。本编应注意的问题有:
一、掌握和理解物权的概念、特征、分类。
二、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征与分类;掌握和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理解占有的概念及非法占有与合法占有、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有偿占有与无偿占有、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的关系。
三、理解财产所有权原始取得、继受取得的概念与原因,理解添附的概念、性质、形式与法律后果;了解财产所有权消灭的原因;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方法;了解国家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及产生。
四、理解用益物权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地上权、地役权、典权的概念、特征。
五、理解担保物权的概念、特征与分类;理解和掌握抵押权、留置权、质权的概念、特征、效力。
六、理解财产共有的概念、特征及其与公有的关系;理解按份共有的概念、特征及按份共有权行使的原则;理解共同共有的概念、特征、发生及共同共有财产的分割与争议的处理。
七、理解相邻关系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处理原则。
第三编 债、合同总论
本编为债法总论,主要介绍债法的基本原理,债权关系是物权运动的反映,是动态的财产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债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编内容在自学考试试卷中占15分左右。本编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理解债的概念、特征、要素、发生根据、分类。
二、理解和掌握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的概念、本质、要件及效力。
三、理解合同的概念。特征,分类。
四、理解要约、承诺的概念、条件与效力;理解招标、拍卖的概念、阶段、特征;理解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普通条款。
五、理解债履行的概念、含义、原则、具体要求;理解份的担保与债权保全的关系。们的担保的特征与方式;理解和掌握保证合同、定金的基本内容。
六、理解们的变更、解除的概念、条件、程序及法律后果。
七、理解债权转让、债务转移、债权债务概括转移的含义、程序、条件及法律后果。
八、了解债终止的原因;掌握抵用。提存的概念、条件与法律后果;理解合同更新、债务免除、混同的概念。
第四编 合同分论
本编为合同分论,详尽介绍各类合同的基本内容,浅显易懂。在民法自学考试试卷中,本编考试的试题多为选择题,当然有时也考名词和简答题,本编占15分左右。本编应注意的问题有:
一、了解转移财物所有权类合同的种类、特征、法律后果。
二、理解买卖合同的概念、特征、卖方的义务。
三、理解赠与合同、互易合同、购销结合合同的特征。
四、了解转移财物使用权类合同的种类、特征与法律后果。
五、理解财产租赁合同的概念、特征、内容及转租赁问题。
六、了解承包经营合同的特征及转让与转包的关系。
七、了解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转让合同的概念、特征。
八、了解借用合同的概念、特征、内容。
九、理解借贷合同与借用合同的关系,与信贷合同的关系。
十、了解储蓄合同、结算合同的特征。
十一、了解完成工作交付成果类合同的种类与特征。
十二、理解承揽合同的概念、特征及内容。
十三、了解提供劳务类合同的特征与种类。
十四、理解运送合同的概念、特征与内容。
十五、了解保管合同的概念、特征。
十六、理解委托合同、信托合同、房间合同的概念、特征、内容及相互关系。
十七、了解技术合同的特征、分类。
十八、理解人伙、退伙、散伙的概念、程序、原因及后果。
十九、理解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及基本内容。
第五编 知识产权
本编为知识产权,相对于物权、债权等有形产权而言,知识产权为无形产权。知识产权制度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编内容在民法学试卷中约占10分左右。本编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分类,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和范围。
二、理解和掌握著作权的概念,了解著作权与版权、作者权的关系。
三、理解和掌握著作权的内容。
四、理解著作权的主体与条件。
五、了解著作权取得的原则、著作权保护的期限及著作的许可使用。
六、了解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表现,理解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准法定许可。
七、了解版权邻接权的种类及其与著作权的关系。
八、理解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概念、特征及取得原则。
九、理解专利权的概念、主体、客体。
十、理解专利权的取得、期限;了解专利权的终止与无效。
十一、理解和掌握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十二、了解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十三、理解商标权的概念、特征;了解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理解商标权的取得与期限。十四、理解商标权人的权利与义务,了解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及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
第六编 财产继承权
本编系统介绍了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内容,在自学考试中,本编考试的题型除了常见的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外,还有简答题、论述题和名词解释。本编考试的分数为10至15分。本编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理解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了解继承制度的历史类型。
二、理解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理解遗产的概念;了解遗产的范围;正确区分遗产与共有财产、公有财产、他人财产、基于特定身份所享有的财产或财产权的关系。
四、理解法定继承的概念、适用范围,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
五、理解代位继承的概念、特征。
六、理解转继承的概念与特征。
七、理解和掌握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八、理解遗产的分配原则与具体规定。
九、理解遗嘱继承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十、理解和掌握遗嘱的有效条件。
十一、了解遗嘱的形式,理解口头遗嘱的适用条件及效力;理解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公正遗嘱、自书遗嘱的具体要求。
十二、理解遗瞩的设立效力与执行效力的关系。
十三、理解遗嘱的变更、撤销和执行的具体法律规定。
十四、理解遗赠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十五、理解和掌握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异同。
十六、理解遗赠扶养协议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十七、理解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的区别。
十八、理解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内容相互抵触时其各自的效力。
十九、了解继承开始的时间、原因。
二十、了解继承开始的时间的法律意义。
二十一、理解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次事件中遇难的,又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时,其死亡顺序的推定规则。
二十二、理解继承权接受的概念、时间、性质、方式及效力。
二十三、理解继承权放弃的概念、时间、性质、方式及效力。
二十四、理解继承权丧失的概念、原因及后果。
二十五、理解遗产分割的概念与规则。
二十六、理解限定继承、概括继承的含义。
二十七、理解无人继承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归属规则。
第七编人身权本
编为人身权,主要介绍人身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人身权都不比财产权制度次要。但由于该编内容不够丰富,介绍不够深入,因此,在自学考试试题中所占份量不大,一般为10分以下,考题的类型也局限于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等题型。本编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理解和掌握人身权的概念、特征、意义。
二、理解人格权的概念,了解人格权的种类。
三、了解姓名权、名称权、生命健康权、名誉权、肖像权的基本法律规定,理解和掌握肖像权的概念。
四、理解身份权的概念,了解身份权的种类。
五、理解荣行权与名誉权的区别。
六、理解姓名权与名称权的区别。
七、理解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
八、理解民法保护人身权的方法。
九、理解精神损害的物质赔偿。
十、了解荣誉权保护的法律规定。
第八编民事责任
本编为民事责任,系统介绍民事责任制度的基本内容。民事责任制度是保障民事权利实现、促使民事义务厄行的重要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编考试试题的类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本编内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一般为10至15分。本编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理解和掌握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与意义。
二、理解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联系与区别。
三、理解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联系与区别。
四、理解和掌握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五、理解过错的概念与分类。
六、理解混合过错、共同过错、与有过错的概念与后果。
七、了解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
八、理解不可抗力的概念。
九、理解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概念、要件与法律后果。
十、理解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十一、理解民事责任的分类,特别是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及补充责任的含义。
十二、了解民事责任的方式,理解民事责任方式的分类及适用规则。
十三、理解赔偿损失的计算和处理规则。
十四、理解违约行为的概念,了解违约行为的表现。
十五、理解和掌握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十六、理解和掌握违约责任构成要件的特点,了解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
十七、了解违约责任的主要形式,理解违约金的概念,理解违约金的性质、适用及其与赔偿金的联系与区别。
十八、理解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十九、理解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违约行为的区别。
二十、理解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
二十一、理解一般侵权行为、特殊侵权行为的概念与分类。
二十二、理解侵权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二十三、了解一般侵权责任的概念、特征、构成及抗辩事由。
二十四、了解民法关于一般侵权责任的具体规定。
二十五、理解和掌握国家侵权行为的概念、成立要件与责任承担。
二十六、理解和掌握产品及疵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概念、条件、归责原则与责任承担。
二十七、理解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的概念、要件、免责事由。
二十八、了解污染环境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规定与归责原则。
二十九、理解物件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概念、要件、归责原则、免责事由及责任承担。
三十、理解饲养动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概念、要件、免责事由与责任承担。
三十一、理解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抗辨事由、责任承担。
三十二、了解侵权民事责任的方式及适用。
⑦ 专升本民法重点有哪些
第
1
页
共
40
页
民法总论
第一章
民法概述
1.
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法律部门,
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
法人、
其他组织之间财产关
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民商合一,是广义民法,我国还没有形式意义的民法。
2.
古代社会民法的典型代表为罗马法。近代民法以
1804
年的《法国民法典》为代表。
(第一部资产
阶级民法典)
。资产阶级现代民法始于
1897
年公布、
1900
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
。第一部社会主
义性质的民法典《苏俄民法典》
(列宁)
.
我国《民法通则》
1986
年颁布。
3.
民法的调整对象: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
4.
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财富的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以经济利益为内容的社会
关系。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的主要特点:
a
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
b
一般是当事人自愿发生的
c
受
价值规律支配
人身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人身属性,
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的、
不是以经济利益而
是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的主要特点:
a
主体的地位平等
b
与
民事权力的享受和行使有关
c
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并不具有经济内容
5.
我国民法具有一下性质:
a
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b
民法为文明法
c
民法为
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d
民法为实体法
e
民法为私法
6.
民法的任务有:
a
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b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c
维护正常的经济秩
序和社会秩序
⑧ 民法典重点内容
民法典包括7编,即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84章、1260条,总字数10万余字。结构安排上有几个特点:一是坚持民商合一,二是单设人格权编,三是不设独立的债权编,四是不设独立的知识产权编,五是单设侵权责任编。
(一)总则编。总则编共10章、204条,与民法通则相比,主要修改内容有:
第一,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并在各分编的相关制度中体现了绿色原则。
第二,完善了监护制度。扩大了被监护人的范围,强化了政府的监护职能,并增加了临时监护制度和临时生活照料制度。
第三,确立了特别法人制度。按照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
第四,完善了民事权利制度。对知识产权作了概括性规定,以统领各知识产权单行法律。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完善了民事责任制度,增加规定了“好人条款”和“英烈保护条款”等。
(二)物权编。物权编共5个分编、20章、258条,与物权法相比,主要修改内容有:
第一,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相关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与修改后的土地管理法相衔接;落实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制度;考虑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在民法典中作出衔接性规定。
第二,完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强化业主对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权利,适当降低作出决议的门槛;完善公共维修资金使用的表决规则;明确共有部分产生的收益属于业主共有。
第三,增加规定居住权。为落实党中央的要求,认可和保护民事主体对住房保障的灵活安排,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在用益物权部分增加一章,专门规定居住权。
第四,关于改善营商环境。扩大担保合同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了实现担保物权的统一受偿规则和清偿顺序;删除具体登记机构的规定,为建立统一的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登记制度留下空间;完善流押、流质的规定。
第五,关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作出原则性规定,国务院正式提出修改有关法律的议案后,再进一步做好衔接。
(三)合同编。合同编共3个分编、29章、526条,与合同法相比,主要修改内容有:
第一,增加典型合同类型。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增加了保证合同、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
合伙合同这4种新的典型合同。
第二,补充完善债法的一般规则。明确了非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问题,完善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的具体规则。
第三,完善国家订货合同制度。规定国家根据抢险救灾、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达国家订货任务、指令性计划的,有关民事主体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订立合同。
第四,完善电子合同的订立、履行规则。为适应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规范电子交易行为,对电子合同订立、履行的特殊规则作了规定。
第五,完善格式条款制度。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尽到合理提示义务的,对方可以主张这些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第六,禁止高利放贷。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第七,细化客运合同的规定。明确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承运人应当严格履行安全运输义务等。
(四)人格权编。人格权编共6章、51条,规定了人格权的一般规则,并对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姓名权和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等作了明确规定。
第一,确立器官捐献的基本规则。明确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共同决定捐献。
第二,规范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
第三,增加禁止性骚扰的规定。明确了性骚扰的认定标准,并规定了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防止和制止性骚扰的义务。
第四,明确禁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度伪造”他人的肖像、声音,侵害他人的人格权益,民法典从人格权保护角度作了明确规定。
第五,明确规定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了隐私的定义,对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常见行为作了列举性规定。界定了个人信息的定义,明确处理个人信息遵循的原则和条件,强化个人信息的保护。
(五)婚姻家庭编。婚姻家庭编共5章、79条,与婚姻法、收养法相比,主要修改内容有:
第一,明确规定树立优良家风。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家庭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第二,修改了禁止结婚的条件。规定患有重大疾病一方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对方,不如实告知的,对方可以请求撤销该婚姻。
第三,吸收新司法解释的规定,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回应社会关切。
第四,规范亲子关系确认或者否认之诉。规定对亲子关系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或者否认亲子关系;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亲子关系。
第五,规定离婚冷静期。在30天的离婚冷静期内,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第六,完善收养制度。明确规定了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删除了现行收养法关于被收养的未成年人应为14周岁以下的限制,并完善了收养人的条件要求。
(六)继承编。继承编共4章、45条,与继承法相比,主要修改内容有:
第一,完善了遗嘱继承制度。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增加打印、录音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并修改了遗嘱效力规则,还增加规定了遗嘱信托。
第二,增加遗产管理人制度。为确保遗产得到妥善管理、顺利分割,新增了遗产管理人制度,明确了遗产管理人的产生方式、职责和权利等内容。
第三,完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适当扩大了社会组织作为扶养人的范围,以满足养老形式多样化需求,促进老龄事业发展。
第四,完善了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制度。明确此类财产收归国有后应当用于公益事业。
(七)侵权责任编。侵权责任编共10章、95条,与侵权责任法相比,主要修改内容有:
第一,确立“自甘风险”规则。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规定“自助行为”制度。自然人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来不及请求国家机关保护的情况下,自己可以采取合理措施保护权益。
第三,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四,规定侵犯知识产权的惩罚性赔偿。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显著提高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成本,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
第五,完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规则。为鼓励助人为乐,规定无偿搭乘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损害的,应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第六,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增加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
第七,完善高空抛物坠物规则。“头顶上的安全”引发社会关注,民法典对高空抛物坠物规则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才适用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的规定。
(8)民法及重点扩展阅读: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
第一次和第二次由于多种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际成果。1979年第三次启动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下进行的,当时领导法制委员会工作的彭真、习仲勋同志经过深入研究后,确定按照“成熟一个通过一个”的工作思路,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
修改了婚姻法,相继出台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等。2001年第四次启动,又先后制定了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