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43

民法43

发布时间: 2020-12-18 16:28:39

❶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释义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内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容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本法条释义:既赋予了人民法院的执行权力——“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又保障了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权利——“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还明确了执行中的办案程序以及相应机关应予以配合的法定义务——“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全文第=百四十=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百四十四条,是什么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2)民法43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五条 查扣程序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

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执行员必须造具清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后,交被执行人一份。被执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他的成年家属一份。

第二百四十六条 查封财产保管

被查封的财产,执行员可以指定被执行人负责保管。因被执行人的过错造成的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

第二百四十七条 拍卖和变卖

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应当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拍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不适于拍卖或者当事人双方同意不进行拍卖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者自行变卖。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物品,交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第二百四十八条 搜查措施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采取前款措施,由院长签发搜查令。

❸ 如何理解民法通则第43条

您好,我国《民法通则》第43条规定:“企业法人对他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8条规定:“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56条:“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的名义进行业务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比照民法通则第三条的规定,由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2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或者授权行为发生的诉讼,该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见,相关立法和解释上,对于法人侵权的构成要件中侵权行为的具体表述并不相同。于是有相关学者抽象出“经营活动说”“名义说”“执行职务说”等观点。梁慧星教授认为,中国民法通则第43条规定使用“经营活动”一语,似应解释为凡从事法人经营活动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行为,无论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或事实行为,均应属于“执行职务”的范围。我认为,这些观点都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重要的不是如何表述,而是对相关词语内容的具体解释与阐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8条在我看来,即为最高院对《民通》第43条的具体解释与说明。因此,43条中的“经营行为”,在法人侵权责任的范畴上,宜解释为“执行职务”。因而,如何认定“执行职务”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

在关于执行职务行为的范围确定,我国大陆法学界有三种观点:1.以行为人所属法人的意思为标准,即法人指派、要求或者命令行为人从事的行为为职务行为;

2.以行为人的意思为标准,即执行职务行为原则上以法人指派、要求或者命令为原则确认,但行为人为法人利益从事的行为也以履行职务行为对待3.以执行职务的外部表现为标准,即执行职务行为原则上以法人指派、要求或者命令为原则确认,但行为外表系执行职务是应当认定为执行职务行为。因而归纳出认定职务行为的六条原则:1造成损害的行为是否发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2
造成损害的行为是否发生在执行职务的工作场所;3造成损害的行为是否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4造成损害的行为是否为行为人所属法人明示或知晓6
法人是否有权对行为人造成损害的行为进行监督与制止。这些理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司法实践要结合具体情况考量。

在认定标准上判例与学说通说是“外观主义”。日本学者山本敬三认为,判断职务行为的基准在事实性侵权行为情形和交易性侵权行为的情形有所不同。1.事实性侵权行为,其基准是该行为的实施与理事等的职务有无关联,否则被认为是理事等的个人行为。2.交易性侵权行为,其判断基准是外形理论,从行为的外形观察,看它是否属于理事等的职务范围或者是否与职务的执行有适当的牵连关系。但相对人明知或者因重大过失不知该行为不属于其职务范围时,判例认为法人不承担责任。林诚二教授认为,所谓执行职务,依通说及实务见解系采外观主义,指行为人所为之行为在外观上,足使人认为其在执行职务或者与其在职务有牵连者即可,不采主观主义。因此“外观主义”的关键是从外观上看是否属于职务范围或者是否与职务的执行有适当的牵连关系。

❹ 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对应民法总则是多少条

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回,承担民事责任。答对应民法总则第六十条到六十二条,第六十条: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第六十二条: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❺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四十四条规定

第二百抄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❻ 民事诉讼法第43条

会使自我精神不

❼ 如何理解民法典第六百四十三条第二款

民法典
第六百四十三条出卖人依据前条第一款的规定取回标的物 后,买受人在双方约定或者出卖人指定的合理回赎期限内,消除出 卖人取回标的物的事由的,可以请求回赎标的物。

买受人在回赎期限内没有回赎标的物,出卖人可以以合理价格 将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出卖所得价款扣除买受人未支付的价款以 及必要费用后仍有剩余的,应当返还买受人;不足部分由买受人清 偿。
条文要义
本条是对出卖人取回标的物后买受人回赎权的规定。
在买卖合同中,出现了出卖人享有取回权的事由的,出卖人取回买 卖标的物之后,买受人享有回赎权,可以在回赎期限内回赎买卖标的 物。其规则是:
1.回赎权的产生,是在出卖人依照民法典第642条第1款的规定取回 标的物之后,出卖人一旦取回买卖标的物,买受人即产生回赎权。
2.回赎期限,即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回赎期限,或者出卖人指定合 理的回赎期限。
3.回赎权的行使要件,是买受人消除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事由,即 买受人支付了未按照约定支付的价款,或者买受人按照约定完成了特定 条件,或者买受人将出卖、出质或者作出其他不当处分的标的物收回。
在具备了上述三个要件之后,买受人可以要求回赎标的物,出卖人 应当将取回的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
买受人取得了回赎权,但是在回赎期限内没有回赎标的物的,出卖 人可以以合理价格将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出卖所得价款在扣除买受人 未支付的价款及必要费用后仍有剩余的,应当返还买受人;不足部分由 买受人清偿。

❽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二款

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内该证据可能导致容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一般的证据要求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而新的证据可以在举证期限外提供。如果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证据不被采纳,可能致裁判明显不公,所以就要视为新的证据,意思是可以在举证期限外提供,可以采纳。

❾ 试解释民法总则第43条

您好,
第四十三条 财产代管人应当妥善管理失踪人的财产,维护其财产权益。
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财产代管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失踪人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解读
第1款确认了财产代管人制度目的:妥善管理失踪人财产,维护其财产权益。
第2款规定了除妥善管理外,财产代管人的义务:1.替失踪人履行法定义务(如缴纳税款);2.替失踪人履行债务(如支付货款);3.替失踪人支付其他费用(如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和因代管财产所需要的必要管理费);
第3款是一个不完全法条,不能独立作为请求权基础,必须结合《侵权责任法》规定,即要存在损害、要有侵权行为、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除此之外,唯一与《侵权责任法》一般侵权规定不同的是侵权人主观上的过错,在一般侵权中只要行为人有过错就行,但鉴于《民法总则》第143条第3款规定,唯有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或重大过失才需要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换言之,第143条第3款仅仅规定了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之主观要件——故意或重大过失。其他构成要件,仍需参考《侵权责任法》具体规定。究其原因,因财产代管人的代管行为是无偿的,鉴于不能让好心人不能“流汗又流泪”的基本思想,只有其主观上故意或重大过失才需要承担责任,与《合同法》第191条第2款规定的思想基本一致。

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和一百四十四条那条更有利于下一步的起诉

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回许可中途退庭答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你是原告还是被告?

热点内容
什么道德问题 发布:2025-01-13 07:29:46 浏览:392
法律硕士非法学两年制 发布:2025-01-13 07:26:04 浏览:290
律师杨军 发布:2025-01-13 07:16:54 浏览:149
法治实残 发布:2025-01-13 07:15:18 浏览:311
民法素材 发布:2025-01-13 06:38:02 浏览:162
罗马法对民法的影响 发布:2025-01-13 06:25:34 浏览:567
增资经办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3 05:29:32 浏览:666
法律硕士辅导班招生 发布:2025-01-13 04:50:05 浏览:336
经济法概论自考试题 发布:2025-01-13 04:28:41 浏览:789
劳动法里的工作时间包括 发布:2025-01-13 04:13:12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