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法公司法
Ⅰ 公司法和企业法有什么区别呢
可以从企业与公司的区别出发来看这个问题:
企业这个概念的范围要比公司包含的范围广回得多.
公司,单由名答称来看,在我国只有名称中包含"有限公司"字样的才是公司,从本质上看,公司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人"(法律上的人),他以自己的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正常情况下,即使公司资不抵债,债权人也只能在公司自有资产范围内得至清偿,而不能要求公司的投资人(股东)承担公司资产不足清偿的债务.
而所有如公司、个体工商户、公司设立的分公司……等等进行生产经营的单位都是企业。
其中个体工商户、公司设立的分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公司的企业,他们不具有法律上独立的人格,他们的债务不仅仅要由该企业自己的财产来承担,如果该企业的财产不足清偿债务时,还要由投资者继续承担民事责任。
Ⅱ 企业法与公司法的区别是什么
1、投资主体区别:
公司法所指的投资主体应该包括除上述所提及的中国组织,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还包括外国的组织和非中国公民的自然人。公司法所规范调整的投资主体是广义上的投资者,没有国界之分。因为企业法是特别法,那么它所规范调整的投资主体可能是公司法所规范或调整的一部分。
合伙人企业是指依照中国的有关法律由合伙人投资的企业。东道国提供的土地、厂房、及其他基础设施、部分原材料等,按商定价格收汇,不参与投资。合伙人企业法所调整或规范的投资对象是合伙人,不包括中国的投资者,也不包括外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2、组织形式区别:
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类型,没有其他类型。
企业法则没有具体规定企业的组织形式,他可以依据公司法的规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还可以成为其他的企业形式比如说是合伙等。
3、资金制度区别:
公司法规定投资者既可以用货币,实物,也可以用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企业法没有明确规定可用土地使用权出资,原因在于中国的土地国有制度,投资者在还不便于取得土地使用权,或其他因素影响了立法者。、
(2)法法公司法扩展阅读
公司法和企业法的联系:
合伙企业是契约式企业,有限公司是股权式企业。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是由各合伙人依法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企业。
合伙协议是合伙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依据,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期限,合伙人分配利润和分担亏损的办法,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解散和清算等问题都按照依法订立的合伙协议来操作。
《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股东按照比例出资,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并且按照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其次,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有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这是合伙企业和公司的最主要的区别。这一区别有两重意义,第一说明合伙企业只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有限公司具有绝对独立的人格。
Ⅲ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公司法
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公司
法律制度的异同比较
以成文法为特点,以罗马法传承为基础,发端于欧洲大陆并以德国、法国法律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和以习惯法、判例法为特点,发端于英国并以英美法律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又称海洋法系),在欧洲中世纪后的数百年间,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迅速穿越民族、文化、宗教和地理边境,冲击并直接导致了包括中华法系在内的古老法系的衰微,构成了现代世界法律文明的主干。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两大法系在相互冲突中保留各自的法律传统的同时,也显现出互动融合的趋势,尤其是在民商法特别是公司法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我国正着手修改公司法,把握两大法系的异同及发展趋势,有利廊清我公司法律制度的一系列争议问题。
一、两大法系公司法律制度在立法精神上的共同点。
两大法系在法律的外观上迥然不同,但追溯其立法精神,有着显著的相同点。
(一)重商主义。两大法系直根于相同的宗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宗教改革、新教传播打破了封建精神加锁,这是重商主义得以宏扬的基础。重商主义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于14世纪传入英国,对公司法律制度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法律制度中有限责任公司诞生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2世纪中叶,在地中海和爱琴海沿岸的城市国家,由于贸易的兴盛带来巨大的利润,刺激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财富欲望,他们需要冒险,需要大规模的海上运输,需要开辟新的航线。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广泛地积累资金,并规避、转移风险,有限责任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有限责任制度实际上是全社会共同分担商人风险的制度,因为股东以出资为限承担责任,超出出资部分的债务自然豁免,财富的损失最终归于社会。这项制度一方面可以起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聚金功能,可以满足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有效的地转移了风险,极大地鼓励商人投资取利。美国著名学者巴特勒说:有限责任制度的发现,其对世界经济发展意义不亚于蒸汽机和电的发明。
(二)私权至上的个人本位主义。两大法系都把公司法定位为商法的组成部分,属民事特别法,当然也属于私法范畴。对于公司的设立和经营活动,强调以私法而非公法手段予以调整,具体讲就是排除行政于干预(在早期、甚至排除刑事手段的介入),依靠私法救济手段如仲裁、诉讼等方式协调公司股东之间、公司与债权人、公司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典型的事例是: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其公司登记机关均为法院。又如大陆法系公司法中普遍规定了设立无效的制度,即公司在设立时违反了强行性规范,如作虚假陈述,则公司至始无效,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股东负无限责任。再如对公司登记事项虚假,法律规定公司无权杭辩第三人(意思是引发诉讼,必然败诉)。美国的公司法律制度中有一项著名的判例——“刺破公司面纱”,内容是当股东在公司设立后,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混同股东与公司的财产,债权人可以起诉于法院,请求法院判决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无限责任,否认公司的法人人格。
(三)意思自治原则。两大法系均赋予公司以较大的自决空间。
二、两大法系公司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
(一)成交法与判例法。这是两大法系最大的区别。在所有的法律部门中一以贯穿。大陆法系国家秉承罗马传统,以预先制订的法律,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立法与司法严格分离。法官只是执法的机器,法院的判例不具有对未来相同案件的约束力。而英美法系国家以判例法为主,成文法只是起到平衡作用,被称为衡平法。法官根据社会普遍的价值如公平、正义来判案,前案的判决结果对相同情形的后案具有约束力。判例法从实质上说就是法官立法。
(二)公司组织类型的区别。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律制度均遵循公司类型法定主义,但分类不同。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类型主要有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等。而英国的公司有公开招股公司(公众公司)与封闭型公司(私公司),有限公司与无限公司,海外公司之分。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单独立法,公司的种类各各不同,有商事公司、非盈利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等等。
(三)法定资本制度与授权资本制度——注册资本制度的区别:
大陆法系国家实行法定注册资本制度,遵循严格的注册资本三原则——资本确定、资本不变、资本维持原则。即是说,公司的注册资本由章程在设立时确定,并由股东一次缴足,公司资本非依法定程序不得增减,公司注册资本必须与公司的实有资产维持一定比例,否则不得分红与对外投资。法定注册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确保交易安全。但这一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就是易于导致公司的资金闲置,不利于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及时增减注册资本。
英美公司法实行授权资本制度,股东可在缴足注册资本中部分出资的情况下设立公司,公司章程直接授权董事会根据需要充实或不充实注册资本,股东以实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这一制度赋产了公司股东极大的自由度,便于公司根据市场变化情况随机决定是否追加股东出资,而免去了召开股东会等烦锁的程序。但其缺陷是公司法律制度对股东履行出资义务的约束力不够,必须借助于其他法律制度辅助(如社会信用制度),且必须有一个可靠的司法体系来保障。
三、两大法系的融合趋势
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市场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二十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两大法系公司立法在保持各自法律传统的同时,也必然出现相互借鉴、融合的趋势。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成文法运动。相较于判例法,成文法的优势在于简单、明确、便于遵循,社会成员对自身行为的后果可以有较为准确的预期。而判例法则需要由专业人士(律师)对卷轶浩繁的判例进行研究并抽象出一定的规则,社会成员的守法成本高。因此,英美法系国家一度掀起了成文法运动,在公司法领域表现较为急进。如英国于1948年颁布了《公司法》,美国全国统一州法委员 会于1928年制定了《统一商事公司法》,以供各州立法参考。1950年,全美律师协会制订的《示范公司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较短时间内得多了美国多数洲的采用。当然,成文法运动并不危及判例法的根本。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折衷资本制度。严格的法定注册资本制度过于注重保护贸易安全,而授权资本制度则相反,需要其他法律及完美的司法系保障交易安全,因此,折衷资本制度在20世纪得到大陆法系国家的广泛采纳。所谓折衷资本制度就是规定股东在先期缴纳部分出资后,公司即可设立。注册资本中未充足的部分,可以由公司董事会根据章程的授权,和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蓦足,何时蓦足,股东以实际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目前,德国、法国、日本等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司法在一定程度上均采用这项制度。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仍需一次蓦足股款,但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先期蓦足四分之一的股款,以后根据情况由董事会决定。
(三)大陆法系国家引进英美法系国家的董事会制度。大陆法系国家早期的公司法中注重股东会的地位,注重确保投资人利益,董事会作为执行机构,其权力有限,其结果往往导致公司成为股东的附庸,公司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相反,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实行授权资本制度,董事会有足够的权力保障公司法人人格独立,有效确保公司承担社会义务。因此,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公司法通过长期的修改,大体接近英美国家公司制度中规定的董事会制度。
(四)两大法系的公法化倾向。
20世纪30年代,凯思斯主义成为主流经济学派,罗斯福新政的推行和福利国家原则确立,国家干预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公司立法活动中,无论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开始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强调用公法手段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其具体表现是:第一,在公司登记中普遍采用严格准则主义。公司登记的原则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早期是特许主义,即由国王依据王权特许设立,著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即属此类。后来演变为自由主义,公司可以不经登记,由章程直接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对外公布即可。自由主义导致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易于实现商业欺诈,因此演变为准则主义,即由法律明确各类公司的设立条件,只要符合条件,公司即可登记成立。这三种原则共同点在于排斥行政的介入。严格准则主义就是在法律规定公司的设立准则的同时,对从事某些特殊行业公司,需要由政府单独审批。第二,在公司法或商法中附设若干刑法多文,惩戒刑违反公司法律制度的犯罪行为。第三,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实行公司法人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的制度,公司在法院登记后,取得公司登记证,仅表明其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公司要从事经营活动,必须到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办理商事(商业)登记。
三、我国公司法源流简考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重农抑商历为固本之策,古老的中华法系鲜明的特点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没有公司,也没有公司制度。戊戌变法打破了僵局,法务大臣沈家本、伍庭芳等受命拟订新法。沈伍二人根据日本商法典中的公司法编为蓝本起草了《大清商律》和《公司法》草案。其中《公司法》于1903年施行。1908年10月,清王朝又聘请日本法学家志田钾太郎协助起草《大清商律草案》,内容大多抄袭日、德等国商法。但资政院未及议决,清王朝就被推翻了。民国初期,百费待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下令,宣告暂行援用前朝法律。1914年,北洋政府对《大清商律草案》中《公司律》略作修改,定名为《公司条例》,由大总统袁世凯发布施行。1929年12月30日,中华民国《公司法》颁布,次年7月1日施行。该法主要借鉴法国、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法律制度,此后历经多次修改,国民党退台今后仍然沿用至今。
我国现行公司法颁布于1993年,公司法的内容较多地参照了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总体上讲,属于大陆法系。但在公司类型上,由于《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为有限责任的组织。因此,公司作为企业法人,其类型只能有两种形式――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四、关于《公司法》修改的预测
比较了两大法系的异同,考察了两大法系互动融合趋势后,我们不难把握现代国际公司法的发展走向,进而对我国公司法的修改作出一些预测。
(一)弱化行政色彩。尽管两大法系《公司法》都有公法化的趋向,但其私法本色并未根本改变。我国现行《公司法》过于强调行政干预,已经事实上损害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行政审批过多,公司登记成本高昂,不利于通过商业的发展来增进国民福利。弱化行政色彩,则可以尽快靠扰公司法律制度国际发展潮流。预计公司法修改,将在对公司登记的前置许可、股东的出资作价、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审批等方面发生变化。
(二)在促进发展与保护交易安全之间寻求平衡。两大法系公司法强调意思自治原则,为投资者、公司留下较大的自决空间。而我国《公司法》则从维护交易安全的角度,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典型的表现就是注册资本制度。一方面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过高,远高于日本、德国、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另一方面刻板地坚守法定注册资本制度,要求股东一次缴足股款,限制股东的出资方式,限制公司对外投资的比例(即不高于净资产的50%),造成公司资金闲置,影响公司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决定对外投资。预计修改后的公司法将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放宽股东的出资方式,采取折衷资本制度,并解除公司对外投资限制。
(三)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借鉴大陆法系公司法引进英美法系董事会制度的经验,公司法修改中将会进一步强化董事会的权力和董事义务,以塑造公司独立人格为目标重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四)完善对公司、股东(发起人)的刑事制裁。目前,刑法的相应规定过于简略,需要进一步完善。
Ⅳ 企业法和公司法的联系、区别
一、合伙企业法相对于公司法是特别法
说合伙企业法相对于公司法是特别法,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合伙企业,主要是以公司的形式出现的,公司法当然地适用于公司的成立、变更、解散等。现具体从投资主体、资本制度、组织形式、股东责任等对两者方面进行比较。
二、投资主体之比较。
公司法所指的投资主体应该包括除上述所提及的中国组织,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还包括外国的组织和非中国公民的自然人。公司法所规范调整的投资主体是广义上的投资者,没有国界之分。因为企业法是特别法,那么它所规范调整的投资主体可能是公司法所规范或调整的一部分。
合伙人企业是指依照中国的有关法律由合伙人投资的企业,。东道国提供的土地、厂房、及其他基础设施、部分原材料等,按商定价格收汇,不参与投资。所以我们认为,合伙人企业法所调整或规范的投资对象是合伙人,不包括中国的投资者,也不包括外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三、资本金制度之比较。
资本金制度也可以叫作注册资本制度,它指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和出资方式。
两部法律对出资方式有些差异。公司法规定投资者既可以用货币,实物,也可以用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企业法有点例外就是没有明确规定可用土地使用权出资,原因在于中国的土地国有制度,投资者在还不便于取得土地使用权,或其他因素影响了立法者。
四、组织形式之比较。
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类型,没有其他类型。而企业法则没有具体规定企业的组织形式,他可以依据公司法的规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还可以成为其他的企业形式比如说是合伙等,但其他企业形式外国投资者基本上没有兴趣去申请设立,一方面的原因是它不够规范,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审批,因为企业法细则主要提及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形式,在审批上非公司形式很难通过。
五、投资者责任。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组织形式只有两种,一种是有限责任公司一种是股份有限公司,无论什么形式的公司,股东对公司责任以出资额为限。而外资企业法与公司法有些异同。我国外资企业实施细则十八条
规定“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以为其他责任形式。外资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外资企业为其他责任形式的,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适用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从规定中可以看出,企业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企业的无限责任,但从字里行间来看,企业投资者是有可能承担无限责任的。
Ⅳ 公司法法人有哪些法律规定
您好!新的《公司法》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按照《公司法》规定,可以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是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法定代表人只能是一人,具体由公司的章程规定。
法定代表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也就是说应当年满18周岁,且精神智力状况完全正常。某些特殊类型的公司,则在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存在要求,一般公司不做具体要求。
我国法律对法定代表人无国籍要求,登记时只需要提交公司的任职证明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即可。
法定代表人不一定是公司的股东。具体由谁担任法定代表人,一般由股东或者董事会决定。
《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
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
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
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
有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的。
旧《公司法》第58条规定:国家公务员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2005年修订的新《公司法》虽然已经删去了该规定,但是《公务员法》第53条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十四)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第42条: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做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据此,公务员不能兼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一人担任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本身并不违反《公司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法定代表人同时也是公司的董事或经理,应当遵守《公司法》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要求,比如未经股东会同意,不得在两个竞争性的公司同时担任法定代表人。
法律对法定代表人的管理和约束。
公司章程应当记载法定代表人是由董事长、执行董事还是经理担任,并没有强制性要求记载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因此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记载。实务当中,法定代表人进行工商登记时,是需要提交身份证明的,故,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资料还是会存档在公司。
在公司章程中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作出限制是防止其滥用权利的最主要方式。公司应当充分利用章程的自治权明确规定法定代表人的权限范围。另外,可以通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对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进行约束。这完全符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Ⅵ 公司法 定义
公司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公司法的涵义和调整对象
公司法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公司法,是指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以及公司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涉及公司的所有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狭义上的公司法,专指以“公司法”命名的立法文件,在我国,即由立法机关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公司法的概念可表述为:规定公司的设立、组织、运营、变更、解散、股东权利与义务和其他公司内部、外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公司法制定于1993年12月,1999年12月进行了第一次修正,2004年8月进行了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进行了第三次修订。
公司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指在公司设立、组织、运营或解散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具体有:(1)公司内部财产关系。如公司发起人之间、发起人与其他股东之间、股东相互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在设立、变更、破产、解散和清算过程中所形成的带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2)公司外部财产关系。主要指公司从事与公司组织特征密切相关的营利性活动,与其他公司、企业或个人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如发行公司债券或公司股票。(3)公司内部组织管理与协作关系。主要指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如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之间,公司同公司职员之间发生的管理或合同关系。(4)公司外部组织管理关系。主要指公司在设立、变更、经营活动和解散过程中与有关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之间形成的纵向经济管理关系。如公司的设立审批、登记,股份与公司债的发行审批、交易管理,公司财务会计的检查监督等。
(二)公司法的性质
1.公司法是私法。公司法是商事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商法与民法一样同属于私法的范畴,故公司法属于私法,是关于私的权利和利益的法律。所以,公司法的主旨在于维护股东的意思自治和权利自由,如股东设立何种类型公司、选择何种行业投资、聘请何人管理公司、股份如何转让等,都是建立在股东意思自治的基础上的。私法自治和权利保障的理念是公司法的最高理念。同时,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为确保社会交易安全和公众利益,带有公法色彩的强制性规定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公司法领域。如公司法中关于法定事项的公示主义、公司登记的要式主义、公司章程中的必要记载事项、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公司名称的要求、股份转让的规则、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要求、最低注册资本制度等规定,无不反映国家公权对公司法中股东私权的限制和干预。这表明,尽管公司法是私法。但是其中包含有较多的强行性规范,这些强行性规范是公司和公司股东必须遵守的,如此,使得公司法具有一定的公法色彩。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公司法中强行性规范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公司法的性质由此发生了改变,公司法仍然是私法领域的法律规范。我国新修改的公司法充分体现了公司法的私法属性,体现了放松管制、尊重公司自治的立法精神。例如,公司法强调公司私权利的保护,删除了原公司法关于“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的表述,国家宏观调控不应当对公司本身直接发生影响,不应当干扰公司的正常经营。又如,新修改的公司法强调股东在决定公司重大事项中的地位,取消了对公司转投资的比例限制,将公司转投资的决定权交给了股东,由股东通过公司章程予以规定。再如,公司法突出了公司章程作为自治法在调整公司内部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新公司法在原公司法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10处公司章程可以另行作出规定的规则,大大突出了公司章程的地位。类似的修改还有很多,如公司对外担保方面的放松,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召开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等。这些修改彰显了公司法的私法自治理念。
2.公司法是兼具程序法内容的实体法。我国公司法着重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利、义务的实质内容和范围,这属于实体法规定。如关于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法定代表人的产生,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监事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方面的规定,确定了公司中各方当事人在实施公司行为时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同时,公司法为确保这些实体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还规定了取得、行使实体权利,履行实体义务必须遵守的法定程序,如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召开程序,董事会的议事规则等。当然,公司法以实体法内容规定为主,程序法的内容是第二位的。
3.公司法是含有商事行为法的商事组织法。一般而言,公司法首先是一种商事组织法,它通过对公司的法律地位、公司设立的条件和程序、公司意思机关和代表机关的确立、公司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条件和程序等的规定,完善了公司的法人组织,使其具有了独立于公司股东的人格,以便自主地进行经营活动。同时,公司法也规定了与公司组织具有直接关系的公司行为,如公司设立行为、募集资本行为、股份转让行为、对外交易行为等。所以,公司法又具有行为法的特征,是组织法与行为法的结合。
Ⅶ 公司法属于什么法
公司法是规定各类公司的设立、活动、解散以及其他对内对外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公司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公司设立过程、存续期间和终止过程中的法律行为和法律关系。
从法律性质的界定上,公司法应属私法、商事法和商事主体法。
公司法的特点表现在:
公司法是主体法和行为法的结合。即公司法虽然是一种主体法或组织法,但同时也具有商业活动法的特点和内容。所谓商业活动法,是指直接调整具体的商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也就是说公司法不仅规定了公司的设立、变更、组织机构等内部关系,也会规定公司的某些直接的经营活动或商业活动。
公司法是强制法和人依法的结合。即公司法首先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同时,在公司法的许多条款中,又有任意性的规范。比如说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这一条在用语中使用了“应当”,表明该条规定不能以当时人个人意志予以变更,这就是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又比如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理由规定的除外”,本条中的但书确定公司章程可以设置与该条款不同的表决权行使方法,而公司章程是公司投资人制定的,也即是可以根据公司投资者的意志予以变更,这就是任意性法律规范。
公司法表现为成文法。在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有成文法 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还是有判例法传统的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的形式都表现为成文法。
公司法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因为公司法属于商法的一部分,而商法是最具有国际性的法律规范,所以公司法必然的会体现出一些国际性特点。比如我国公司法第十一章,用一章的内容专章规范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等法律问题。
公司法的作用一是保护公司本身的利益,二是保护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三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四是维护社会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的稳定。
如果是从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最先提出的公法和司法的划分方法来说,公司法在有关商业登记、治理结构、违反公司法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方面,显然是具有公法性质的,但从整体上来说,公司法仍然是属于私法范畴,因为公司法主要还是用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如果是从公司法是属于商法还是经济法的角度来说。虽然商法和经济法都是规范有关企业活动的法律,但我们必须明确:1.商法仅调整商事关系即企业经营关系,而经济法调整因国家适度干预企业经济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关系。2.商法强调当事人地位平等和意思自治,经济法是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对国民经济整体进行调节。3.商法侧重抱回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经济法却重在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旨在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而公司法的注意啊着眼点在与调整公司这一组织形式的内外部组织关系,规范公司的行为,主要的法律关系仍然是商事性质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涉及与国家干预经济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关系,所以一般认为,公司法是商法,并且是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