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培根的论司法

培根的论司法

发布时间: 2021-12-06 03:35:03

1.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

出自培根的一篇文章《论法律》,有的也翻译成《论司法》。
原文:One foul sentence does more hurt than many foul examples. For these do but corrupt the stream;the other corrupt the fountain.

2. 培根对于法律的想法

培根《论法律》:
阐明司法者的责任只是“实现”法律,而不是制订和变更法律。且用罗马天主教会的僧侣们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随意解释《圣经》来说明这个观点。如果赋予“法官造法”的权力,法律也会沦为法官满足私欲的工具。
对于法官的修养,培根认为他们应当富有知识而不应机敏多变,应当持重庄严,而不是热情奔放,应当谨慎小心,而不是刚愎自用。法官应该严格执行法律,篡改法律罪大于私迁界石。于是引出了那句被世界各国的人不断重复的名言,“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视司法不公为社会最大的不公、是社会公害的主要原因。司法如果不能给人们以公正,会让全社会的人产生绝望。无望、绝望的社会是一个可怕的社会。
培根认为在面对复杂的案件时,法官不应被任何压力、诡辩和阴谋所左右。法官也不应滥用威权。逼供和诱供的结果肯定会造成冤案。在世间的一切苦难中,最大的苦难无过于枉法。
在审判案件时,法官除考虑事实外,还应该分析与事实相关联的背景和环境。尤其是在审理死刑案件时,一方面要考虑正义的实现,同时还应有慈悲救人之心。
在审判中,法官能做的只有四件事,一是调查证据;二是主持庭审时的发言,制止与审判无关的废话;三是审核通过法庭发言所陈示的证据;四是根据法律宣示审判的标准。
法官要做出公平的裁决,就必须有听取证词和辩护的耐心,记忆力低钝和注意力不集中,都会影响裁判的公正性。
法官不能被贪赃枉法的警吏所包围,警吏绝不能用的四种人是:包揽诉讼的讼棍、借司法以谋私的法院寄生虫、狡黠之徒、敲诈勒索之徒。法官的助手也应正直而富有经验。
他认为所有法官都应牢记罗马十二铜表法结尾的警句,“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一切法律如果不已这一目标为准绳,所谓的公正就不过是一句呓语。法官的最高职责,就是贤明地依据法律作出裁判,他引用圣保罗的话,“我们也知道法律是善的,只要人正确地运用它。”
其实,通篇读完培根的《论法律》,会发现他实际上是在“论法官”。法律的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取决于法官。法律的落脚点又到了法官身上。

3. 培根《论求知》的原文是什么

培根《论求知》的原文如下: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为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去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 培根简介如下:

  • 弗朗西斯·培根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

    同义词培根(英国哲学家)一般指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

  •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晚年,受宫廷阴谋逐出宫廷,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集成《培根随笔》。1626年3月底,培根由于身体孱弱,在实验中遭受风寒,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4. 培根 论求知 原文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需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还要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需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需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

5. 培根随笔论律师!讲了些什么

培根随笔集里,没有论律师的篇目,但有论司法篇。内容有关于辩护士及法律顾问等内容。
耐性及慎重听讼是司法官底职务之主要的成分之一;而一个哓哓多言的法官则不是一件和谐的乐器。一个法官把他在适当时期内可从律师听来的事情自己首先发见之,或者把见证或辩护士底说话截断得过早以表示自己之敏察,或者用问题(即使是与案件有关的问题)把以后两造将要陈述的事实先期勾引出来,这都不足以为能。法官在审理案件之中的职分有四:审择证据;约束发言毋使过长、重复及泛滥无关;重述、选择、并对照已发言论;指示批判底准则。凡有超过这些职分者即是过多;而这种情形不是出自炫耀多言,就是出自不耐听讼,不然就是由于记忆力不佳,再不就是由于缺乏沉着公平的注意力。辩护人滔滔善辩多能得法官底欢心,这种情形看起来是很可怪的;为法官者应当效法上帝(上帝底座位是他们坐着的);上帝是抑强暴而扶温良的。但是法官而有出名的得宠的律师,那是更可怪的,这种情形是一定要引起苞苴关说底嫌疑来的。在辩护士为某一造发言得宜,办理案件办得很得当的时候,为法官者对于该辩护士有一种责任,理当有称扬赞颂的话,尤其是那一边讼而不利的时候为然,因为如此可以使委托者对于辩护士信用不坠,而且使他那自以为是的意见受些挫折;同此,若逢辩护士有诡辩,重大的疏忽,证据过弱,迫求无度,或强词夺理的情形,则为法官者对于公众也有一种责任,理当给那个辩护士一种合礼的斥责。为辩护士者也不可与法官舌剑唇枪,或者激动自己在法官宣判之后重提这件诉讼;但是,在另一方面,为法官者也不可迁就辩护士,或给他所代理的那一造一种口实,说他底辩论或证据未得上达。

6. 一次不公正的裁判比十次犯罪更可怕是谁在哪本书中最先提出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执法则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7. 培根的《论说文集》都有哪些内容

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论说文集》。这个文集分别发表于1597、1612、1625等不同年份,共收入不同内容和题材的散文作品58篇。这部著名作品以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读者为对象,广泛谈论了哲学、宗教、政治、国家以及处世、待人、修身、养性等问题。题目有哲理意味较浓的《真理》、《死亡》、《宗教》;有直接关系到宦海沉浮的《高位》、《贵族》、《帝王》、《党争》、《叛乱》;也有涉及私人生活的《友谊》、《父母与子女》、《婚嫁与单身》等等。不论哪一类,他都以明澈的智慧,入木三分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极其深刻地描写周围人物的思想动机和真实心理。作者在作品中鼓励商业活动和殖民扩张,对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道德观念给予肯定。在《论读书》等文章中,作者谈论了一些关于读书的有用的经验。

8. 急求: 培根 <<论司法>>

http://www.wpe.net/wenxue_show.asp?ArtID=2914网上找到的,你看看是不是 ,试过无毒,可以专放心浏览属

9. 培根的《论司法》"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原文

“One foul sentence does more hurt than many foul examples. For these do but corrupt the stream;the other corrupt the fountain.”

热点内容
沈成果司法 发布:2025-04-25 13:12:22 浏览:169
安徽法律援助形象大使赵普 发布:2025-04-25 13:12:17 浏览:653
论述经济法一体两翼 发布:2025-04-25 13:12:13 浏览:953
民事诉讼法第几条规定可以起诉 发布:2025-04-25 13:03:19 浏览:813
劳动法里企业的责任 发布:2025-04-25 13:02:34 浏览:696
陈满主审法官 发布:2025-04-25 12:59:59 浏览:954
贵阳生态保护条例 发布:2025-04-25 12:58:15 浏览:582
民警要学法律知识 发布:2025-04-25 12:54:31 浏览:415
新婚姻法的利与弊 发布:2025-04-25 12:48:54 浏览:29
三大诉讼法的简易程序 发布:2025-04-25 12:39:36 浏览: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