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刑法
1. 我国古代的断案高手都有谁,狄仁杰排第三,谁能排第一
在中国古代,地方长官往往肩负着多重责任,而能否能否断案,能否公正执法,是老百姓评价官员好坏的一个重要条件。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诞生了很多断案如神的官吏,其中的一些在中国民间的声望极高,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其中一位的断案手法传承至今,至今仍在沿用。
赵广汉:
中国古代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在中国元、明、清三朝是刑、法官必读之书,先后被译成法、英、荷等多种文字。
宋慈一生二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后来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也是“皆司臬事”。期间,宋慈在处理狱讼中,特别重视现场勘验。他对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著作加以综合、核定和提炼,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完成了《洗冤集录》这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洗冤录》(又称《洗冤集录》),是宋朝法官宋慈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50多年。《洗冤集录》内容非常丰富,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它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方法,至今还在应用;它记载的洗尸法、人工呼吸法,迎日隔伞验伤以及银针验毒、明矾蛋白解砒霜中毒等都很合乎科学道理。
2.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有:
1、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2、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
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
3、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范蠡
范蠡(lǐ),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肥城湖屯镇陶山,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紧邻范蠡墓。)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计关秦王朝兴衰成败——李斯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后被赵高所害。
5、辅佐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谋略家——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3. 怎么举报违法放贷
怎么举报违法放贷
当事人向银监局举
《人民银行法》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有权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下列行为进行检查监督:
(一)执行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与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有关的行为;
(三)执行有关人民币管理规定的行为;
(四)执行有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的行为;
(五)执行有关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六)执行有关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七)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行为;
(八)执行有关清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九)执行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
因此,对于银行有违规放贷的行为,当事人可以向银监局举报,这样可以处理好此事并且维护好自身的利益。
商业银行涉及违规贷款向谁举报投诉
出现这种情况无法解决诉也不能问题。,你要查询在信用社贷款的时候是你本人的身份证,或是重名不重号的人贷款,或是重号重名的人贷款,第二,个人征信系统的记录各家银行只能登记,不能修改和删除,第三,这些问题可能就是以前年度个人未重视信用建设,任意将身份证借给别人贷,或办信用卡,当然也有银行自身的问题,包括银行内部没有严格审查等,第四个问题就是,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就是最近几年的事,02年的时候还没有个人记录,你查一下,有可能贷款是与你同名,但不是你本人,银行在做身份证信息确认的时候,误把你的住处关联上去,出现这种情况只要更新贷款就行了,遇上这样的情况很无奈,也没有办法解决,个人信用记录一般在债务关系终止后七年,也就是你现在不解决,以后永远就是这样。退休价格:退休的一般一年45万左右 不会高太多
如果有人从银行违规贷款是否属于犯罪?去什么部门检举?如何提起诉讼?能否判刑?结果如何?
贷款分两种 手续不全 或违反制度贷款 银收回属于银作人员违法 只有银行的稽核和管理部门追责 贷款可直接扣回或通过诉讼 而如果是借款人自己或与银行内部人员勾结 以虚假材料骗取贷款 应通过银行部门向公安局(经侦)举报
公司和银行人员联合搞假贷款,应该如何举报,是违规还是违法?
这肯不能说是简单的违法了,是犯罪,对犯罚的结果是刑罚。直接金融诈骗罪,而且修改了这么多东西,如果涉案金额巨大且造成银行损失巨大,会从重而处罚。
一旦被发现被提起公诉,你就是胁从犯,简单说就是从犯。
如果你主动报案,根据你的自首和立功情节以及你在该案中的角色,对你本人会从轻处理。
建议你去报案,天网恢恢。
也许你会有侥幸心理,但一旦发现,就会有民事案件转化出刑事案件。
补充答复:刚开始不知情,只能算情节,侦察和公诉机关是否采纳,那要看你的表现和他们对证据和案情的分析。但是怎么说你主动交代比被动查出来要好。注意保护好你自己,注意留好证据。
银行贷款违规操作,我该怎么投诉
可以打银行的客服电话投诉。也可以打人民银行的监督电话投诉。一般就打该银行的客服电话投诉就好。
如何投诉银行(信用社)违规贷款等行为?
可以诉诸于法律,而且可以查清这两笔来历不明的贷款原因,大白于天下。
我想举报银行行长违法放贷罪,找哪个部门
找当地的局。
国家银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中国银监会于全国的省、市、县设立了分支机构,负责监管当地的银行运行。
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当然,也可以向其上级行的纪检监察部门举报,也可以向当地检察机关举报,注意提交相关证据,避免错告。
4. 如何评价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地位
秦始皇复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制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是历史上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的。由于中央集权和忠君思想,在中国,帝王对历史的影响比其他国家更为深远,与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庞大帝国不同,秦始皇完成的丰功伟业,不仅仅是把分散的诸侯或城邦统一起来。更重要的是,他创造了一种在当时是全新的国家样式。这个全新的国家样式,十分地适合当时的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使得中国能够一直以统一为主流。
5. 历史上的朱桓案发生在哪一年
不是叫朱桓案,而是叫“郭桓案”。发生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
当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状告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员李彧、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等共同舞弊,由郭桓经手的浙西秋粮共四百五十万石,但他只上交了二百六十余万石,其余一百九十余万石为他及其他官吏贪污。
他们侵吞地方上缴国库的秋粮,偷盗库存金银和钱钞。经查,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等。
(5)中外刑法扩展阅读:
郭桓案过后的影响:
1、“郭桓案”摧毁了由勋功贵族、官僚、地方豪强组成的腐败网络。如此一来,他们的经济势力遭到削弱,隐瞒的土地、人口重新纳入政府税收范围,增强了国家的税收能力。
2、腐败一惩处,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直接促成了“永乐盛世”的出现,史载“洪永熙宣之际,府藏衍溢”。
3、“郭桓案”后,朱元璋将记账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以杜绝贪官污吏通过篡改数字贪赃枉法。
6. 能不能推荐几本关于刑法 民法的课外书籍,我想多了解中外法律界观点与中外法律制度政治形势现状。
1、《中外法律界高层名家访谈录:聆听与知》张慎思著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5-1;中外法律界高层名家访谈录
给未来法学大家们的一本书
☆这是影响价值取向的一本书
作者从记者的视角记录了老一辈法律人立志、奋斗、报国的事迹。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与他们为国家民族的贡献,读时会让你豪情激荡,掩卷会让你心有所往☆这是影响人生取向的一本书
书中记述了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优秀法律人的事迹。他们以自己的勤奋执着、敬业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活跃在国际法律舞台上,把中国展示给世界,也把世界带到了中国。他们是新中国的骄傲,也是法律学子们的榜样!循着他们成功的足迹,法律学子可以找到自己成长的路径。
☆这是指导职业取向的一本书
书中有许多知识性的介绍,如关于国际法律机构的状况、作用、工作环境、入职条件、招聘方式的介绍,聪明且有志向的法律学子们可以从中受到许多启示。
2、《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例如: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问题,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其学术背景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阐释学、语言哲学等。以力求从平易中展现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交叉学科的知识引入到中国的法学研究中来,并融合进中国法学。
3、《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论文集。作者追随法儒孟德斯,而力图推陈出新,以“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的原则,以奠定比较法律文化研究的基础。
收入本书的19篇文章里,13篇刊于《读书》杂志,这些文章曾经以其锐利之思想、清新之文风而引人瞩目,不但令众多外行一窥法理堂奥,因得以亲近法律,同时也使法律学子领略了法律写作的另一种样式,耳目为一新。
本书是自1992年初版之后的第一次重印。重印时作者对原书作了少量技术性订正。
4、《中西法律文化比较——法理文丛》崔永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本书是一本对中西法律文化进行专题比较研究的专著。主要从治国方略、犯罪学说、刑法观念、私人财产权观念、法律自然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自由观、正义观、人性观及立法、司法等方面对中西法律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以考其异同,辨其短长,为中国的法律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著作还选取了西方一些著名思想家的法律思想予以介绍,并将其与中国思想家的法律思想进行比较,试图通过此类个案研究来深化对中西法律文化的理解。最后,本著作还列专章对一些西方学者有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论述进行评介,从西方文化的视角来观察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提供一个新的坐标。
5、《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史广全著法律出版社礼法融合是法史学中的一个大题目。自法史学科成立以来,它就为众多学者所瞩目。时至今日,人们对它的关注仍然没有减弱。历久而弥新,这恐怕是礼法融合问题研究的显著特点。
本书以下几个方面是异于以往礼法融合研究之处的:第一,在结构上,理性透视与历史演进相结合。即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共时态研究与历时态研究相结合。第二,在方法上,采用文化学的研究视角,结合制度史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制度层面的建构和精神层面的思潮是互动的,制度层面的礼法关系演进往往与思想家的思想演变联系在一起。第三,在研究的历史时段上,上伸下延。以往人们往往将研究的着眼点集中于汉至隋唐,使得研究的历史空间被人为缩小了。应该上伸至春秋战国,下延至宋元明清。第四,将礼法融合的历史演进划分为“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总结出礼法融合的两个模式。第五,加大了对宋以后家法族规与礼教的发展在礼法融合进程中作用的研究。
6、《法意探微》陈苏著法律出版社内容简介:根据现行法律以合法途径取得的一切财产,都具有同等效力的合法性。法律平等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实在是法律在保卫自身的尊严与效能,保卫现实社会财产制度运行的合理结果。充分尊重并平等保护公民财产权利,依法满足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需求,才能充实和巩固公民对社会现实的信任与对社会未来的信心。
在人类诸多伟大发明中,门,这个建筑部件是最有法律意义的,因为它用物质的形式把个人与社会、自家与他人区别开来,并由此产生了可能是最古老的处理私人与社会关系的法则,我把这个法则叫做“敲门规则”。
现代文明提升了人类的知识理性,但偏见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缺陷却并未随着知识的增多和专业的细化而减少,相反倒可以说,偏见往往与专业有关。在一定意义上,法律实质是一种消除偏见的机制,但是,当法律的运用成为一种专业时,法律专业人士如何消除自身的专业偏见便成为一个重要任务。
7、《西窗法雨(第二版)》刘星著法律出版社本书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文章短小、精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作者颇为尖端、颇为前沿的研究心得,在这样的论说里,进入法律的智慧天地,享受智慧的乐趣。
8、《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三版)》张晋藩著法律出版本书从多角度研究和剖析了中国法律的悠久传统,极大地丰富了对中华法系的认识,并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阐述了近代法律的转型,为读者理出了中国法律古今的脉络。
本书将法律制度与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活动与重大事件叠现,探讨法律传统特征,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和可读性。
本书是法律史学科考研与考博的必渎书,也是学科外人士了解中国法律传统与衍变,领悟现代中国法律精髓的首选佳作。
9、《刑事诉讼主体公权与私权》傅宽芝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本书主要探讨为准确、及时打击犯罪又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刑事司法公正的刑事司法理念,既要国家专门机关有充分的公权和保障,也要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享有足够私权和保障,两者平衡是关键。书中不仅从纵向和横向揭示了刑事诉讼各个阶段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而且提出了解决公权与私权配置和保障失衡的立法建议。
以上书目谨供参考!我既不是书商也不是广告商哟~。这些书是我从当当网上买来读过的,个人觉得值得向你推荐。为说明书的情况,关于书的介绍是我从网上复制的。中外法学理论浩如烟海,这几本书虽然仅是沧海一粟,也希望能给你以启迪和帮助。顺祝未来法学大家学业有成!
7. 国际航空法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一)国际航空的基本制度
1.领空主权原则
2.航空器国籍制度
航空器的国籍采用“登记主义”原则,即航空器的国籍取决于注册,它具有其登记国的国籍,而且它只能在一个国家进行有效登记,若同时在两个国家登记,其国籍便没有效力,从事国际航空飞行的航空器应具有适当的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航空器受登记国的法律管辖。
(二)国际民航的损害赔偿责任
1929年《华沙公约》规定了国际民航的损害赔偿责任,1975年《蒙特利尔公约》进行了修改,目前采取推定过失原则。
(三)国际民航安全制度
“反劫机三公约”,即1963《东京公约》、1970《海牙公约》和1971《蒙特利尔公约》。
这方面最主要的三个公约就是《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东京公约》)《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海牙公约》)《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蒙特利尔公约》)(这三个公约我国均已参加)此外,还有《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上面《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1991年,这方面又有一个《蒙特利尔公约》问世,其全称为《注标塑性炸药以便探测的公约》。
1.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包括;
(1)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使用暴力或暴力胁迫或其他胁迫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航空器;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中的人实施暴力行为并且足以危及航空器的安全。(2)实施某种行为使得航空器不能飞行或危及其飞行安全,包括:对使用中的航空器的破坏或损坏、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危及其飞行安全的装置或物质、传送明知是虚假情报。
2.下列国家拥有管辖权:
航空器登记国,即罪行是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内发生的;降落地国,即在其国内发生罪行的航空器在该国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该航空器内;承租人主要营业地或永久居所地国,即罪行是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材内发生的;嫌疑人所在国;嫌疑人国籍国或永久居所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罪行后果涉及国,包括受害人国籍国或永久居所国,后果涉及领土国,罪行危及其安全的国家,根据本国法行使管辖权的其他国家。
3.引渡“或引渡或起诉原则”劫机是可引渡的罪行,各国没有强制引渡的义务。国家可以依据引渡协议或国内法决定是否予以引渡。不起诉即引渡。
8. 杜宇的主要论文
1.《刑事和解与传统刑事责任理论》,《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刑法解释的另一种路径:以“合类型性”为中心》,《中国法学》2010年第5期。
3.“The Customary Law in the Practice of Criminal Law: A Real and Powerful Role”, Vol.1,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Hart Publishing , Oxford, 2013.
4.《合分之道: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阶层关系》,《中外法学》2011年第4期。
5.《司法观的“交战”:传统刑事司法对恢复性司法》,《中外法学》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
6.《刑法上之“类推禁止”如何可能?——一个方法论上的悬疑》,《中外法学》2006年第4期。
7.《当代刑法实践中的习惯法——一种真实而有力的存在》,《中外法学》2005年第1期。
8.《刑法视域中“类型化”方法的初步考察》,《中外法学》2002年第4期。
9.《“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安排与司法践行》,《法律科学》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0.《作为超法规责任阻却事由的习惯法——刑法视域下习惯法“违法性”判断机能之开辟》,《法律科学》2005年第6期。
11.《作为间接法源的习惯法——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立法机能之开辟》,《现代法学》2004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12.《系统论视野中的有组织犯罪》,《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
13.《法治国视野中的卧底侦查》,《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2期。
14.《犯罪构成与刑事诉讼之证明:犯罪构成程序机能的初步拓展》,《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第1期。
15.《刑事和解与传统诉讼体制之关系》,《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
16.《刑法规范的形成机理:以“类型”建构为观察视角》,《法商研究》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6期全文摘引。
17.《刑事制定法视域中的习惯法——一种被压制的知识形态》,《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
18.《合流与分化——民、刑领域习惯法演进的比较观察》,《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4期。
19.《再论刑法上之“类型化”思维——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扩展性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20.《自然犯、法定犯分类的理论反思——以正当性为基点的考察》,《法学评论》2002年第6 期。 21.《犯罪观的“交锋”:刑事和解与传统犯罪理论》,《浙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22.《刑法视域中“理性预期”的初步考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3.《刑法学上“类型观”的生成与展开:以构成要件理论的发展为脉络》,《复旦学报》2010年第5期。
24.《理性思辨、实证考察与举证分配——死刑遏制力的疑问及其澄清》,《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秋季卷。
25.《刑事政策与刑法的目的论解释》,《法学论坛》2013年第6期。
26.《报应、预防与恢复:刑事责任目标的反思与重构》,《刑事法评论》第3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7.《“类型”作为刑法上之独立思维形式——兼及概念思维的反思与定位》,载《刑事法评论》第2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8.《犯罪论结构的另一种叙事——消极性构成要件理论研究》,《刑事法评论》第1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刑事和解:批评意见与初步回应》,《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1.《事后承诺与阻却犯罪成立》,《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4期。
32.《刑法体系化的三种思路——兼论“类型”的体系形成功能》,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33.《刑事解纷方式的历史轮回——以“刑事和解”为观察脉络》,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34.《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根基》,载《学术研究》2000年第12期。
35.《再析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
36.《习惯法的刑事司法适用:举证与审查》,《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37.《再论经济犯罪的概念》,载《学术交流》2003年第10期。
38.《黑客现象及其法文化意蕴》,载《学术交流》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
“基于类型思维的刑法解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1)
《刑法学》
《刑法学专题》
《法律诊所与模拟法庭》
9. 我国犯罪论体系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德日、英美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犯罪论体系也就是犯罪构成体系。
我国传统的“耦合式”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由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构成。这种一元的犯罪论体系在直观上并不反映认识犯罪的逻辑过程,具有静态的特征。其缺陷在于:1. 它难以包容一些合法的抗辩事由问题,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胁迫等。在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中,违法性不是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而是作为犯罪的特征而确立的,至于违法性阻却事由,也不是放在犯罪构成的范围内,而是作为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加以确立。如果一个行为人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而造成正在进行行凶的不法侵害人死亡,根据刑法规定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我们依据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来分析,在犯罪客体上,行为人侵犯了为刑法所保护的人身权利;在犯罪客观方面,具有杀人致死的行为;在犯罪主体上,行为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在犯罪主观方面,行为人的杀人行为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行为人的行为充足了犯罪构成四要件,因而我们可以得出其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结论。这导致犯罪构成理论不能充分发挥其服务于人类认识犯罪、作出定罪判断的工具作用。2.不利于发挥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由于传统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具有耦合式的逻辑结构,在应用该理论分析某一具体犯罪时,往往通过对四要件的逐一遴选之后,就可以在认识阶段上一次性的得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结论,而没有进一步的违法性、有责性的排除分析,失去在定罪过程中应有的谨慎,未免有扩大定罪范围之嫌,不利于限制司法权,保障被告人的权利。
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 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构成。其三元的犯罪论体系虽然较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显得繁琐,但直接反映了判断犯罪成立与否的动态认识过程。
【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411/17/139225.shtml】
【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_spid.asp?ArticleID=27681】
我认为,引入大陆法系递进式的犯罪构成体系,对于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刑法学》一书中,我们认为,在犯罪的认定上必须采用排除法,构成要件的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之间,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各要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明确。根据这种递进式结构,在将某一行为认定为犯罪时,须进行三次评价,构成要件该当性是事实评价,为犯罪提供行为事实的基础;违法性是法律评价,排除正当防卫等违法阻却事由;有责性是主观评价,为追究刑事责任提供主观根据。以上三个要件,形成一个过滤机制,各构成要件之间具有递进关系,形成独特的定罪模式。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构成要件该当性具有推定功能,只要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原则上可推定构成犯罪;存在违法性,原则上可推定行为人有责任。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考虑一般情况,其评价标准对所有人平等适用,违法阻却、责任是考虑特殊、例外情况,当存在例外情况时,递进式推理即中断。以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为框架的犯罪论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我国现行犯罪构成理论的缺陷。当然,引入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并非简单地照搬与机械地套用,还应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与司法实践加以融合。
林 燕《论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
【http://www.bloglegal.com/blog/cac/1650012251.htm】
三、英美法系犯罪构成的特点
英美法系没有大陆法系系统的犯罪构成理论,但长期的刑事司法活动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犯罪构成。
(一)"合法辩护"地位特殊
一般认为英美法系犯罪构成具有双层次的特点,即有实体意义上的犯罪要件和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要件。前者指犯罪行为和犯罪意图,后者指"合法辩护"。大陆法系将后者内容置于犯罪构成范畴之内,从反面来填补犯罪构成要件,而英美法系则置于犯罪构成范畴之外独立成章,直接定名为"合法辩护",合法辩护作为广义的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消极要件而存在。英美法系刑事诉讼采当事人主义模式,强调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和诉讼作用,使他们在诉讼中积极主动互相对抗争辩,而审判机关则只起着居中公断的作用。刑事诉讼主要通过控辩双方对证人的交叉询问来推动。这样的诉讼模式决定了其犯罪构成要件的特点,集中体现的就是"合法辩护"。
(二)没有违法性这一实体要件
英美刑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民间司法资源之于国家刑罚权的对抗作用,发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积极性,在动态中实现国家权力和个人自由的平衡。英美法系是典型的判例法,三权分立和民主是其思想基础。在这样的体制下,一切是与非都交给法院来判决,警察只是负责维护社会的安全。因此违法性就安排在合法抗辩这个环节,即诉讼法的环节,这样也是合理的。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通常将违法性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主要研究违法阻却事由,例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而在英美法系刑法理论中,并没有违法性这一实体要件,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作为合法辩护理由,在犯罪构成加以论述。而在诉讼中仅把其作为合法抗辩理由。而在我国和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中,违法性仅是犯罪的一个特征,在恒定是否社会危害的时候用。
(三)举证责任分配特殊
在诉讼中,实施了符合法定犯罪要件行为的人,即被推定是有实际危害和应承担刑事责任的,控方的证据必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程度,被告人则没有协助证明自己实施犯罪行为的义务。在行为特征符合犯罪实体要件后,如果行为人能说明自己不具有责任能力,如是未成年人、精神病或者说明行为是合法的,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再或者是说明有其它免责的情况,如认识错误、被胁迫、警察圈套等,就不负刑事责任。可见英美法系在诉讼中直接融入了犯罪构成的内容,双方当事人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诉讼活动,与诉讼活动的紧密联系,增加了犯罪构成操作上的便利性。英美法系偏重自由主义和程序公正,认为如果犯罪构成仅仅反映犯罪而无法体现定罪过程,只能是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刑法是犯罪人的人权宣言"社会保护机能的单方体现会忽视甚至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利。其犯罪构成正是应此理念设计。控方就被告人的行为和心态作出有罪指控,达到"排除合理怀疑",辩方就指控提出辩护证明行为没有实际危害或主观责任,也就是所谓的"合法辩护"。合法辩护在此过程中发挥着突出作用,它从反面来说明行为负刑事责任的根据,实质则在于限制所能认定的犯罪的行为范围,并且通过控辩双方对抗的直观审判进程来实现刑法的人权保护机能。
四、英美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英美法系的犯罪论体系进行有了准确的把握。笔者认为其更为积极的意义在于,给我们反思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提供参照,并对其进行重构提供有益的素材和方法。与英美刑法犯罪构成体系相比,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缺陷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有几点:
(一) 欠缺阶层性与递进性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由四大要件构成,这四个要件之间相互依存,一存俱存,一无俱无,不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内部结构特征,四大要件的整体对犯罪成立与否具有决定作用,任一要件不能脱离其它要件而独立存在。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要我国犯罪构成体系被学者们形象地称之为"耦合式"的犯罪构成体系或平面的"齐合填充式"的犯罪构成体系。
(二)合法抗辩事由与体系分离
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合法抗辩事由是与体系分离的。在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中,违法性不是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而是作为犯罪的特征确立的,至于违法性阻却事由,也不是放在犯罪构成的范围内,而是作为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加以确立的。如果一个行为人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而造成正在进行行凶的不法侵害人死亡,根据刑法规定,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我们依据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来分析,很难说其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死罪的犯罪构成。
(三)影响刑法人权保障功能的发挥
如前所述,由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具有"耦合式"的逻辑结构,在应用该理论分析某一具体犯罪时,往往通过对"四要件"的逐一遴选之后,就可以在认识阶段上一次性地得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结论,而没有进一步的违法性、有责性的排除分析,其结果失去在定罪过程中应有的谨慎,不仅不能明确违法的相对性,而且未免有扩大定罪范围之嫌,不利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从形式上保障被告人的权利。两大法系理论的这种程序上的意义还集中体现在违法性、有责性的判断与构成要件符合性内部结构的设置,而有责性因素在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系统中并非没有或缺失,而是被设置于犯罪主体要件与主观要件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设置地位上的差异使得刑罚理念所一直倡导的保障人权的功能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犯罪构成理论对构成要件的设置更注重程序性相比,在实践中取得的真正成效甚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主张借鉴英美刑法犯罪构成体系的优点,对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引入消极构成要素(合法抗辩事由),对构成要件进行阶层性改造等。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特别是在实现程序正义和保障人权的刑法功能上尤值得我国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理论,虽然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渊源关系不深但近年来对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影响较大。其犯罪构成理论不注重抽象研究,也缺乏系统性,但在个案研究方面,挖掘的较深,从而发现和总结出普遍性的原则。此外在整个理论的着眼点方面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优点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吸收。我们也要看到各国犯罪构成的形成深刻的受到本国的历史文化,法律传统及习惯的影响,只有符合本国习俗和观念的犯罪构成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执行力。因此,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的社会现实状况,充分考虑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法律观念即所谓的本土资源,关注人们的生活及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犯罪构成,从而更好的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及制度。
10. 考研考哪些科目
会计考研都考的科目是:英语、综合能力(包括财数学、语文与逻辑),复试政治,专业课以及英语听力和口语。其中政治,专业课由各校单独组织命题,另两门为全国统考
一、会计学硕士考试初试科目:1.政治100分。2.英语一100分。3.数学三150分。4.会计学或管理学150分(综合考察会计、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
二、会计专业硕士初试考试科目:1.英语二100分。2.管理学联考综合能力200分。其中数学基础(只考察初等数学,无高等数学)75分;逻辑推理60分;写作65分(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