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
① 刑法分论的作者简介
王新复,北京大学教授。
王新制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法学博士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1999年7月至今,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1995年7月至1999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
1986年7月至1989年9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担任书记员、助理检察员;其中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在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锻炼一年。
学历背景
2003年8月—2004年12月,McGillUniversity(加拿大),法学硕士(LL.M.)
1992年9月—1995年7月,北京大学法律系刑法学专业,法学博士
1989年9月—1992年7月,北京大学法律系刑事诉讼法学专业,法学硕士
1982年9月—1986年7月,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律学专业,法学学士
所授课程
1.《刑法学(总论)》(本科生)
2.《刑法学(分论)》(本科生)
3.《刑法总论研究》(研究生)
4.《刑法分论研究》(研究生)
5.《外国刑法专题》(研究生)
② 刑法分论的重点
重点法条解读非常不错哦,基本上涵盖了司法考试常见的刑法条文的。推荐买一本回。
如果对分论不是很熟悉的话,建答议还是系统的学习一遍比较好。然后再考虑复习重点的发条。你的学习比较早,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还是都学下吧,等考试前两个月再重点看重点法条。
③ 关于刑法分论的
④ 刑法分论中哪些罪是数罪并罚的,哪些又是归为一罪的有什么原则
数罪并罚的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所依据的原则。即对数罪回怎样实行并罚的答准则。从世界各国的立法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则:
1、并科原则,又叫相加原则。根据“有罪必罚”和“一罪一罚”的刑法原则,对数罪分别宣告刑罚,然后数刑相加,合并执行。
2、吸收原则。基于“重刑吸收轻刑”的思想,在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中,选择其中最重的刑罚为执行的刑罚,其余较轻的刑罚被最重的刑罚所吸收,不予执行。
3、限制加重原则。以数罪中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或者在数罪分别宣告的数刑的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并规定刑期最高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度。
4、折衷原则,又叫综合原则,即以上述其中一种原则为主,其他原则为辅,而不是单独采取其中某一种并罚原则。
以上四种数罪并罚的原则,并科原则失之过严,带有浓厚的报应刑主义的色彩,并且,实际上难以执行,也无必要,因此,世界上单纯机械地采用并科原则的国家极少。吸收原则因为一人犯数罪,只以最重刑论处,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一人犯数罪和一人犯一罪所处刑罚相同的不合理现象,从而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⑤ 该怎么学习刑法分论分论内容太多了。
学习刑法分则,主要是分清刑法的种类,各罪名的特征,含义,及其区别。重点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贪污贿赂,妨碍社会管理秩序这几项。量刑背下来不现实,主要区分量刑的不同。
⑥ 怎样复习刑法分论
根据分则的章节分布,突出重点。首先注意常用罪名,如杀人、抢劫、伤害、盗窃回、强奸、绑架等严重答暴力犯罪,主要是记忆罪状描述,可以理解记忆,根据犯罪构成记忆;其次是涉及民生及经济方面的罪行,也是最难记忆的,不排除有专出偏难刁题的老师;最后是涉及社会管理方面的罪名。涉军罪名一般考点较少。
主要是背诵,特别留意罪名中有例外规定的,如要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方构成本罪,侮辱、诽谤等;或者有犯罪数额、次数限制的等等。对于刑罚部分,要注意刑种。
⑦ 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有什么区别
刑法总论主要规定刑法的目的、任务、原则、刑事责任、刑罚种类以及适用、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等刑法理论;刑法分则规定具体的罪名及刑罚,简单讲就是犯罪构成及刑罚。
⑧ 如何速成刑法分论
没有速成法!如果有就没人在天天用功学习,死记硬背了!
⑨ 刑法分论的内容简介
《刑法分论》既可以供法学专业本、专科生、自学考试者学习《刑法学》,也可以供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和司法考试的读者学习研究之用。
全书结构清晰。作者首先介绍了刑法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然后按照《刑法》分则的顺序,分十章对十类犯罪逐类进行介绍、分析和研讨,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和“渎职罪”等。既符合《刑法》的逻辑体系,也有利于读者由浅入深,逐步领会、掌握各罪的基本内容。
全书分析细致。作者在对上述每一类罪进行研析时,一般都以两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对每一类罪的概述,包括该类罪的概念和特征、该类罪的种类;第二部分是对该类罪中的每一个具体犯罪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通过第一部分的介绍,可以使读者理解该类罪的基本情况,对该类罪的共同特征有宏观的认识。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使读者对每一个具体罪名的构成要件有清楚而准确的把握。
全书研讨深入。作者在对每一个具体罪名进行研析时,以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刑法》原文;第二部分是该具体罪名的概念和特征;第三部分是认定本罪应注意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对该罪的处罚。既完整了罪、责,刑、罚的体系,又给读者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