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当中

刑法当中

发布时间: 2022-01-17 21:53:27

Ⅰ 《刑法》当中增设了什么新的刑罚方式

目前《刑法》中规定的刑罚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

Ⅱ 刑法概念当中的附行为是什么意思

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指行为人设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的成就与否决定名师法律行为的效力的发生或者是消灭的民事行为。 所附条件必须有以下特点:须危尚未发生的客观事实。须为发生与否不能确定的事实。须未合法的事实。须未当事人约定的事实。须与当事人欲发生的法律效果不相矛盾。 所谓条件的成就,就是约定的作为条件的客观事实出现。所谓条件不成就,也就是约定作为条件的客观事实未出现。 条件又可以分为很多的种类。根据所附条件的作用,分为停止条件和解除条件。停止条件又称延缓条件,指关系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条件。解除条件,是指关系法律行为效力消灭的行为。根据作为条件的内容,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积极条件又称肯定条件,是指以某种客观事实的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消极条件又称否定条件,是指以某种客观事实的不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根据条件可否由当事人的意思决定其成否,分为随意条件、偶成条件、混合条件。随意条件,是指可由当事人一方的意思决定其成否的条件。偶成条件,是指以偶然发生的事实而决定其成否的条件。混合条件,是指由当事人的意思与偶然事实混合决定其是否成就的条件。

参考资料:网络

Ⅲ 刑法中有哪些法律拟制

法律拟制,又称法定拟制,是将原本不符合某种规定的行为也按该规定处理。

法律拟制的目标通常在于:将针对一构成要件所作的规定,适用于另一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规定了许多法律拟制条款。比如,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定罪处罚。

该条规定的行为原本不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但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拟制,赋予其与抢劫罪相同的法律效果。如果没有这一法律拟制,对上述行为显然不能以抢劫罪论处。与此类似,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二款、第二百四十一条第五款、第二百四十七条、第二百四十八条、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第三百三十三条第二款等条款,都是关于法律拟制的规定。

(3)刑法当中扩展阅读:

法律拟制意义

1、区分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的基本意义,在于明确该规定是否修正或补充了相关规定或基本规定,是否导致将不同的行为等同视之。换言之,将某种规定视为法律拟制还是注意规定,会导致适用条件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认定结论。例如,刑法第247条前段规定了刑讯逼供罪与暴力取证罪;后段规定:“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2、如果认为本规定属于注意规定,那么,对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行为,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条件是,除了要求该行为致人死亡外,还要求行为入主观上具有杀人的故意(本书不赞成此观点)。

3、如果认为本规定属于法律拟制,那么,只要是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不管行为人主观上有无杀人故意,都必须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换言之,尽管该行为原本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成立条件,但法律仍然赋予其故意杀人罪的法律效果。

4、再如,刑法第382条第3款规定,与国家工作人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倘若认为该款属于法律拟制,则意味着一般主体参与以特殊身份为要件的犯罪时,原本并不成立共同犯罪;

Ⅳ 刑法当中"数额较大"到底有多大

刑法中有不少财产型犯罪的情节规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但各种犯罪的犯罪构成条件、社会危害等都不一样。所以,各种犯罪的数额都不一样。例举两项罪名示例:

1、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中关于诈骗罪的数额认定如下: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2)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3)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4)个人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单位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单位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5)个人进行信用证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信用证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信用证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单位进行信用证诈骗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6)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2、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盗窃的数额认定如下:

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4)刑法当中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数额较大的认定规定如下:

1、第一条 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 第二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第三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Ⅳ 刑法中的"应当"与"可以"怎么区别啊

1、法律权利不同。法律中“应当”规定的是法律主体的义务,如果违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可以”表述的是法律主体的权利,是否作出一定的法律行为,由法律主体自主决定,不论其最终选择的是允许范围内的何种行为,都将得到法律的认可、保护。从这点来看,“应当”和“可以”的比较类似于义务和权利的关系,应当即必须,可以则有选择的余地,例如刑法中,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即在量刑的时候,必须从轻或减轻,如果没有从轻或减轻,则要承担法律后果;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意思则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也可以不从轻、不减轻、不免除。
2、法律形式不同。应当和可以在法条中大部分是以法律规则形式出现的,应当即为命令性规则,可以则是授权性规则,发生的效力和我们在第一条中所说的一样。
3、法律效力不同。应当的效力比可以高。所谓应当,是法定的必须如此,如果不如此就是违法,行为效力会受到影响。所谓可以,是授权性的规定,即有权做出,而做出或者不做出则要基于行为人自身的意思表示。刑法中,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法官在适用此款时,如果没有给犯罪的未成年人从轻或减轻,则做出的判决效力会受到影响。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法官在适用本条时,如果没有给又聋又哑的人从轻、减轻或免除,则不会对判决的效力有任何影响。
说完了两者的区别,咱们也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刑法中有哪些是应当的情形:
应当从轻或减轻,老翁过失未成年;应当减轻或免除,中止过当胁从犯;
应当从、减或免除,只有从犯享此福;应当从重有两种,累犯教唆未成年。

Ⅵ 请问一下,刑法当中的"法定刑的一格"和"一个量刑档次"怎么区别的分别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我对法定刑的一格的认识与楼上的基本一致。

但是对一个量刑档次有不同理解:尽管中国不承认判例法,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直都是在用。比如:小偷A盗窃3000元,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同一个法院,会根据此案继续判案,小偷B盗窃了3200元(假设情形相当,没有特殊情况,如自首之类的),同样是也二年,绝对不会是三年,也不可能是一年,量刑的歧轻歧重都不符合“一个量刑档次”的含义。

现在某些法院运用的电脑量刑就是这个意思,在同一幅度内对类似的案件进行量刑。

Ⅶ 刑法种类有哪些

刑事处罚是指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简称刑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回定,刑事处罚包答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Ⅷ 中国刑法有几种

我国现行刑法就只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我国刑法规定的回法律处罚即“刑罚”答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类:
一、主刑的种类如下: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无期徒刑;
5、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
二、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1、罚金;
2、剥夺政治权利;
3、没收财产;
4、驱逐出境。

热点内容
民法析理 发布:2025-02-14 05:33:07 浏览:652
刑事诉讼法133条 发布:2025-02-14 05:30:51 浏览:985
夫妻只有一个人工作劳动法 发布:2025-02-14 05:03:10 浏览:820
公司印章的法律风险 发布:2025-02-14 04:25:21 浏览:700
北京李华律师 发布:2025-02-14 04:20:19 浏览:423
中介官司法规 发布:2025-02-14 04:17:01 浏览:647
财经法规案例分析无纸化练习 发布:2025-02-14 04:15:32 浏览:325
合同法多少年 发布:2025-02-14 03:59:49 浏览:683
人力资源和经济法 发布:2025-02-14 03:54:40 浏览:8
行政法有侵权必有救济 发布:2025-02-14 03:46:04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