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尸体的归属

民法尸体的归属

发布时间: 2022-01-18 11:50:57

A. 老人死了,尸体归属都写什么

老人去世以后,他的尸体归属大多数都是属于他的亲人,所以一般就是写一下他有什么亲人之类

B. 尸体是民法上的“物”吗

人死之后,主体资格不复存在,遗留的人体即肉身,即回归为自然物。作版为自然物权,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在文明社会里它不象其它自然物那样可以为人们随意处置以至丢弃,但它的确是一种存在的、脱离生命不再具有主体资格的物。

C. 遗骸能否作为民法上的物权客体

乙还是不能作为民法上的物权客体的。因为人一旦去世,他的所有的权利都通过继承或者其他的方式转移到了别人身上。

D. 人死后尸体的归属权属于谁

人死后如果有捐献遗嘱的,而且家属办理了捐献尸体的手续,这样尸体就是属于接受捐献的某单位。如果没有捐献,最终都是属于生于斯长于斯归于斯的那片土地。

死者生前基于自己的人身享有对自己尸体的处分权。这可以通过遗嘱的形式,并由其亲属或遗嘱执行人来实现。在死者生前没有处分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其尸体的处分权即归属于死者的亲属。

虽然这种处分权的行使必然要受到法律和公序良俗的限制,但是亲属对尸体享有管理、保护和埋葬等权利,享有捐献尸体及尸体的部分器官、组织以及收取相应补偿款的权利,当死者尸体受到侵害时,享有防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的请求权。




(4)民法尸体的归属扩展阅读:

影响尸体腐败的因素:

尸体腐败也要受到来自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地说,尸体腐败的发生及进展的快慢,与地区、温度、环境、体格、死因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的差别,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尸体腐败的发生与发展。

首先,尸体腐败主要是细菌作用的结果。因此,凡是对细菌繁殖发育有利的条件,都能促进腐败的发生与发展,而细菌繁殖发育的最好条件,是适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

E. 尸体是否能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1、尸体受法律保护
尸体作为丧失生命的人体物质形态,其本质在民法上表现为身体权客体在权利主体死亡后的延续法益,法律对其进行保护,是保护身体权的延续利益。世界各国民法都对人死后的人格利益给予保护,尸体所包含的人格利益也不例外,因此,尸体本身是受法律规制和保护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由此可见,非法侵害死者的遗体,其近亲属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尸体的处分权主体
那么,谁有权对死者尸体进行处分呢?尸体是人身体的死后延伸,对尸体的保护是对人身体权保护的延伸。毫无疑问,死者生前基于自己的人身享有对自己尸体的处分权。这可以通过遗嘱的形式,并由其亲属或遗嘱执行人来实现。在死者生前没有处分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其尸体的处分权即归属于死者的亲属,虽然这种处分权的行使必然要受到法律和公序良俗的限制,但是亲属对尸体享有管理、保护和埋葬等权利,享有捐献尸体及尸体的部分器官、组织以及收取相应补偿款的权利,当死者尸体受到侵害时,享有防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的请求权。因此,任何人均不能在不通知亲属的情况下擅自将尸体进行利用或火化,否则即伤害了亲属对于死者的感情,也侵害了亲属依法享有的对于死者尸体拥有的相应权利。

F. 尸体的所有权归谁

基于亲属与死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及情感,尸体的所有权由死者的亲属享有是最为合适的,这就是,在近亲属死亡之时,其身体物化为尸体,其近亲属取得该尸体的所有权。至于是依何种方式取得,我们认为不是继承,也不是其他方式,而是在身体变为尸体之时,由其近亲属原始取得,是在尸体作为物的形态出现时,第一次由其近亲属作为所有人取得所有权。这种原始取得不是一般的由生产、取得原物的孳息、强制、先占、添附、时效取得和善意取得等方式而取得,而是一种特殊的原始取得、特定的原始取得,就是近亲属取得死者的尸体的所有权。

G. 尸体是不是民法上的物

严格说来是。 尸体符合物的多个条件,有形、有使用价值、可以控制,虽然尸体有别与普通的物,有一些特性,但不影响其法律属性。

满意请采纳

H. 人的尸体属不属于民法上的物

1、人的尸体不属于民法上的物。
2、民法上的物是指作为民事权利的客体之一,是指存回在于人身之外,能够满足人答们的社会需求而又能为人所实际控制或支配的物质客体
3、民法上的物具有以下特征:
a、存在于人身之外。
b、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
c、能为人所实际控制或支配
d、物以独立成一体的有体物为限

I. 女方丧偶再婚后死亡 遗体归属

北京专业婚姻律师温馨提示:根据法律规定,丧偶另嫁并领取了结婚证的,是受法律保护的。上一段婚姻已经结束,所以下一段婚姻是合法的,具有法律效益,女方死亡后,遗体归再婚这方。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J. 民法典规定死人是否有民事权利

死人在法律上已经不是民事主体,不享有民事权利,不承担民事义务。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热点内容
北海司法学校 发布:2025-02-14 02:08:12 浏览:574
修改工作时间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4 02:01:28 浏览:288
立法动力 发布:2025-02-14 00:37:34 浏览:699
弃婴道德 发布:2025-02-14 00:29:07 浏览:668
劳动法一年工龄一个月工资 发布:2025-02-13 23:02:38 浏览:889
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 发布:2025-02-13 22:00:24 浏览:66
法官黄松 发布:2025-02-13 21:23:32 浏览:167
司法考试真题分科 发布:2025-02-13 21:17:32 浏览:288
正阳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13 20:35:55 浏览:228
大学期末经济法总结2000 发布:2025-02-13 20:12:21 浏览: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