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最高院
最高法发布与民抄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释,分别涉及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民法典担保制度、物权、婚姻家庭、继承、建筑工程合同、劳动争议等方面。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同时发布,增加声音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申请人格权侵害禁令、居住权、保理合同等案由。
『贰』 最高法发布第一批民法典司法解释,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第一批民法典司法解释包含七个方面,分别是涉及时间效力、担保制度、物权、婚姻家庭、继承、建筑工程合同、劳动争议。
最高法院发布了首批7件民法典的司法解释,主要是帮助人们更好的去理解法律条款。普通人看到这些解释,能够快速了解里面的内容。我觉得新出的司法解释很好,虽然无法知道具体的条例,但是大概清楚是什么样的。自己在做相关事的时候,心里会有一个底。
3、关注民众的利益司法解释包含7个方面,而每个方面又有多种不同的情况。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法律一直是以人民为中心,保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新的解释中,食品、医疗、药品等,都有明确的条例规定,从根本上保护我们的权益。
『叁』 最高法第一批发布了什么民法典司法解释
你好,民法典尚未正式施行,相关司法解释也未发布。
『肆』 正在看最高院民法典时间效力规定呢,提问:真正的继承人怎么丧失继承权真正的
你说的是指这个吧。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专继承权:
(一属)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伍』 最高法发布民法典实施配套司法解释,为何刚一发出就引起无数争议
12月30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记者李万祥确保《经济法》全面实施。12月30日,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司法解释全面清理情况,并公布了第一批支持民法典的7个新司法解释,将于2021年1月1日与民法典同步实施。
民法典设计了许多新的担保制度,以解决实践中债权人过度保护、无形担保影响交易安全、过度担保等问题。根据立法的巨大变化,《民法典》保障制度司法解释致力于平衡各方利益,消除隐性保障和过度保障。例如,削弱了未登记动产抵押权的物权效力,未登记动产抵押权在破产程序中不享有优先权;承认抵押权预告登记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顺序优先权;保护了一般担保人的预告求偿权等等等。
『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民法典实施现在还能使用吗
能用。
《民法典》属于实体法
民事执行中的查封扣押冻结的规定,是《民事诉讼法》的内容,属于程序法。
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独立,彼此不产生影响。
『柒』 民法典生效后对于二审败诉的案件到高院申请再审能不能适用新生效的民法典当证
不能,二审是终审,适用当初的法律。
『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典209条的司法解释
民法典明年1月1日才执行,哪来的司法解释。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会有司法解释
『玖』 最高法发布民法典实施配套司法解释,其他法律应该效仿吗
《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梳理出591件司法解释和相关规范性文件,修订制定了第一批支持民法典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
《民法典》第一部司法解释着眼于解决时效问题。在民法典适用的时效性方面,重点解决了民法典与合同法、物权法等九部法律的衔接问题。它依法严格规定了追溯适用的适用条件,统一了判断标准,保证了民法典的正确实施。《民法典》大大完善了担保制度。为有效规范担保交易秩序,降低融资成本,促进融资融通,最高法在清理废除以往9个与担保有关的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民法典》担保制度适用司法解释,扩大增信手段,保障债权实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拾』 新的民法典1月1日实施,如在高院再审期内能不能按新法判决
民法典1月1日施行后,如在高院再审期内,仍然要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不能适用民法典去判决。
《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五条 民法典施行前已经终审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民法典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