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附加题
1. 刑法题,速度!
1,本案较复杂,本案应该是由盗窃转换为抢夺或者抢劫。对于盗窃属于共同犯罪,但是对于抢劫是否构成共同犯罪需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他们在预谋时就已经做了类似的准备,则属于共同犯罪。如果在丁发现之后,而预谋(如眼神交流之类)也属于共同犯罪,如果以前有过类似的行为也属于共同犯罪。如果没有以上三种情况,则应该是甲丙乙构成盗窃的共同犯罪,甲单独构成抢夺或者抢劫。
2,
甲构成数罪。强奸、抢劫、故意杀人。
区分数罪的标准通说认为,应以犯罪构成作为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据此,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成立数罪,行为数次符合同一个犯罪构成的,构成数罪。但是在适用犯罪构成标准说时,还必须注意刑法的特殊规定。例如,根据犯罪构成标准说,有些行为成立数罪,但刑法却规定为一罪。例如,以勒索财物的目的绑架他人后杀害被绑架人的,符合绑架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但《刑法》第 239条规定仅以绑架罪论处。又如,司法工作人员因收受贿赂而徇私枉法的,符合《刑法》第399条规定的徇私枉法罪的犯罪构成和第385条规定的受贿罪的犯罪构成,但《刑法》第399条第4款规定对这种行为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区分一罪与数罪时,虽然原则上应以犯罪构成为标准,但同时也要考虑刑法的特殊规定(我一般是看行为与目的或结果之间的关系。)。
数罪并罚的原则,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数罪并罚执行刑期的规定,是指在人民法院判决宣告之前,一人犯有数罪,除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以外的刑罚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拘役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由此可知,数罪并罚执行刑期有三种具体规定: 一、数罪中有一罪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执行执行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巨贪蒋艳萍,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一百万元,与犯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的刑罚合并,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一万元。 二、数刑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刑期。如:拐卖妇女罪被判有期徒刑七年,强奸妇女被判有期徒刑九年,介绍卖淫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该罪犯的数刑中总和刑期为十九年,决定执行的刑期为十九年以下,数罪中最高刑期为九年,该犯的实际执行期应为九年以上十九年以下酌情决定执行期。 三、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拘役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不超过二十年。这是数罪并罚最高执行刑期的规定,如数罪都被判处管制,总和管制达到五年,但最高执行刑期不超过三年,也就是说最高执行三年管制。 另外数罪中被判处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也应当执行,并且有几个执行几个,刑法规定“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2. 刑法附加刑问题B
刑法中所说的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至于如果变动,在你的刑法附加刑问题A中以做回答。
3. 附加刑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多选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三种。
1、罚金有三种适用方式:选处罚金,单处罚金,并处罚金。
罚金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2、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没收财产有两种适用方式:一是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二是并处或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合法所有并没有用于犯罪的财产。在没收财产时,不得以追缴犯罪所得、没收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来代替或者折抵。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须的生活费用。
4、驱逐出境是指对犯罪的外国人强迫离开中国国(边)境的一种特殊的刑罚方法。它只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对本国人不适用,因此,我国刑法将其作为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的特殊刑种作了单独规定。
4. 简答题我国附加刑的种类刑法模拟题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5. 我国刑法规定了5种主刑和3种附加刑,在下列六中刑法中属于附加刑的是哪一种
刑法
第三十二条【主刑和附加刑】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主刑种专类属】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6. 刑法论述题有哪些是常考的
一. 论述犯罪的基本制特征
二.论述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
三.论述犯罪故意
四.论述犯罪既遂
五.论述犯罪未遂
六.论述犯罪中止
七.论述继续犯
八.论述想象竞合犯
九.论述结果加重犯
十.论述连续犯
7. 我国刑罚中的附加刑有哪四个
附加刑,指刑法规定,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其特点是既能独立适用,也回能附加适用。附加刑包答括:(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从法律性质上讲,罚金是一种刑罚方法,而非经济制裁、民事制裁或行政处罚。罚金刑属于财产刑的范畴,它是以强制犯罪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交纳金钱为内容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嫌疑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根据我国刑法第54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下列4项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没收财产属于一种财产刑,也是我国刑法附加刑中最重的一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8. 刑法附加刑问题A
要的,根据《刑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9. 刑法修正案八中的附加刑问题
附加刑分为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四个对罪犯分别判处罚金的应当合并执行,将分别得罚金数额相加对罪犯判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应当直接执行没收财产刑,因为它较重,后者吸收了前者
10. 刑法附加刑问题C
没收财产,可单独适用。
一,《刑法》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二,什么是“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
特点;1,“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违法财产、合法财产一部或全部。2,“没收财产”是刑罚的一种,它与罚金的区别在于,罚金的标的只限于金钱(人民币),而没收财产”即包括金钱(人民币)也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3,“没收财产”得到限制。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4,“没收财产”与“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是有区别的。没收财产”是刑罚;“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是司法行为。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裁定予以没收。
三,是否是犯罪分子的合法财产、违法财产或其家属财产,由人民法院审理认定。
四,如何理解“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1,"个人必需的生活费用",是指没有劳动收入的,应当保留其所在城市最低生活标准;“扶养的家属费用”包括基应当支付的夫妻间间“扶养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赡养费”。
五,“债权人是在执行完毕之后才得知这一情况那么应如何救济”。1,债务必须是没收前形成的;2,没有争议的债务或有争议但已被法律确认的债务;3,是合法的债务。4,没收执行完毕后,债权人因未接到法院公告、通知或不知道没收的,应当确认债务后返还债权人。
引用法条;
《刑法》第五十九条【没收财产的范围】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刑法》第六十条【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刑法》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一条 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人民法院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后,应当发出公告。公告期间为六个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参加诉讼,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在公告期满后对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进行审理。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经审理,对经查证属于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裁定予以没收;对不属于应当追缴的财产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对于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上诉、抗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