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1-23 21:32:58

Ⅰ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版斗争,权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Ⅱ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法律分析:我国刑法的任务包括以下几点:(1)、保卫国家政权;(2)、保护合法财产;(3)、保护公民权利;(4)、维护社会秩序。另外,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不仅指保护被害人的权利,而要包括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因为他们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版务,是保证准确、权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Ⅳ 刑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刑法的基本内容有:

1、第一篇总则共五章一百零一条

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②犯罪和刑事责任,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

③刑罚的种类,其中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④量刑、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假释和时效;

⑤其他规定。

2、第二篇分则共十章三百五十一条

①危害国家安全罪;

②危害公共安全罪;

③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

④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⑤侵犯财产罪;

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⑦危害国防利益罪;

⑧贪污贿赂罪;

⑨渎职罪;

⑩军人违反职责罪。

3、附则

规定了刑法施行的日期及对纳入普通刑法的单行刑法或过时的单行刑法规内容的失效及保留继续使用的内容的规定。

(4)刑法的任务是什么扩展阅读

刑法内容的相关任务

1、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严厉打击直接危害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危害国家安全等犯罪行为,被视为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

2、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作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其实就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证。

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成为了我国刑法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4、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保障,同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被确定为刑法的一项重要任务。

Ⅳ 刑法的性质与主要任务有什么

刑法是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适用于实施了较严重的危害社会、触犯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的犯罪人,刑法所采用的调整方法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即刑罚方法。我国目前的刑法规范是1997年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散见于经济法规和行政法规中关于追究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等。

刑法的性质及任务

①刑法的性质。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的名义制定的有关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②刑法的任务。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犯罪的本质、概念及特征

犯罪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但犯罪的阶级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犯罪的社会性从属于犯罪的阶级性。

我国《刑法》等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具有以下特征:①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到刑罚处罚性。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每一个犯罪构成都包括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基本犯罪类型新《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十大类,分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其中,每一类犯罪又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罪名。

刑罚的种类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主刑和附加刑又各有多种。属于主刑的各个刑种只能独立适用;属于附加刑的各个刑种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另外,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Ⅵ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您好!我国刑法的任务就四条: 1、保卫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制度; 2、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权利; 4、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谢谢阅读!

Ⅶ 刑法的目的是什么

《刑法》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的统一。

运用刑法同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作斗争,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浴血奋战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的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安居乐业、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而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正是以危害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颠覆国家政权,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因此,我们必须同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作斗争,以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刑法正是这样规定的,它把危害国家安全罪列为一切犯罪之首,并且在规定的12种犯罪中,有7种罪可以判处死刑;规定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任何时候再犯罪的,都构成累犯,并予以从重处罚;对于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都可以判处没收财产。此外,刑法首次设专章规定了直接关系国家安全的危害国防利益罪,对危害国防利益的各种犯罪作了具体规定,这些都为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武器。

运用刑法同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侵犯财产的犯罪作斗争,保卫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我国刑法的根本任务。

我国刑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决定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赖以存在并不断巩固的经济基础,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源泉,而一切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所侵害的正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因此,刑法的根本任务即是运用刑罚同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和一切侵犯财产的犯罪和侵犯罪作斗争,同一切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犯罪作斗争,为了同一切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作斗争,我国刑法专门规定了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和侵犯财产罪两章,对于各种各样的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作了详细规定,从而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获得了有力的保障。

运用刑法同一切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地犯罪作斗争,保护人民群众地合法权益,是我国刑法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一切权利,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并且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又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我国刑法必然把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国刑法专门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其中规定对于杀人、强奸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对于破坏选举、报复陷害等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和重婚、虐待等妨碍公民婚姻家庭权利的犯罪要予以刑罚处罚,这就充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必将大大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运用刑法同一切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作斗争,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是我国刑法的中心任务。

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国家的巩固、社会的安定、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最终都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而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和必要前提;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因此,运用刑法同一切破坏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犯罪作斗争,以扫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的障碍,是刑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进而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我国刑法一方面设专章规定了“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对各种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司法秩序、妨害国(边)境管理秩序、妨害文物管理秩序等犯罪作了具体规定;另一方面,在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等章中,规定了有关破坏经济秩序、社会秩序方面的犯罪。刑法的这些规定,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Ⅷ 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我国《刑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了刑法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Ⅸ 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规定定刑和量刑,惩罚犯罪,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

Ⅹ 我国刑法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根本任务是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回卫国答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热点内容
人大刑法解释 发布:2025-02-12 17:39:28 浏览:635
法院是法律吗 发布:2025-02-12 17:16:04 浏览:658
关于收养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12 16:57:34 浏览:684
当法官有生命危险 发布:2025-02-12 16:18:10 浏览:714
考法官公务员经验谈 发布:2025-02-12 15:41:00 浏览:707
建筑设计方法学 发布:2025-02-12 15:28:06 浏览:800
安阳法院月薪 发布:2025-02-12 15:26:06 浏览:127
美国就香港立法 发布:2025-02-12 15:25:14 浏览:731
原因行为民法 发布:2025-02-12 14:51:44 浏览:165
九六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4:50:47 浏览: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