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法典宣讲
① 民法典关于农村树木的解释
树木对地球环境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由于对树木乱砍乱伐没有严肃处理,造成我国木林资源严重减少,目前我国意识的木林资源的重要性,加大了处罚的力度,那么砍伐树木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砍伐树木的法律后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八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2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2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5倍至10倍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5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2倍至3倍的罚款。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5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超过木材生产计划采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前两款规定处罚。
二、滥伐林木罪会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滥伐林木“数量较大”,以十至二十立方米或者幼树五百至一千株为起点;滥伐林木“数量巨大”,以五十至一百立方米或者幼树二千五百至五千株为起点。
采伐林木不用申办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形:
1、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不用申办林木采伐许可证。但国家保护的Ⅰ、Ⅱ级野生植物和古大树采集、采伐需依法申请办理采伐许可证。
2、因扑救森林火灾、防洪抢险等紧急情况需要采伐林木的,当时可以不办采伐许可证,但组织抢险的单位或者部门应当自紧急情况结束之日起30日内,将采伐林木的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三、乱砍乱伐树木的危害
乱砍乱伐树木的危害巨大,主要有:
1,水土流失,出现石漠化,并且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2,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局部或全球生态失衡,物种减少或灭绝.
3,气候发生改变,局部雨水减少,天气平衡失调,恶性天气增多,自然灾害频发.
4,空气环境质量下降,氧气减少,沙尘增多,温室效应加剧,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② 民法典如何保护农村独生子女在拆迁补偿中的权益
您好,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如果村委会以已经出嫁或是其他理由不予补偿时,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③ 民法典宣讲可以有几波吗
什么可以有几波?民法典明年1月1日实施,在这前后,肯定各种宣讲不断
④ 民法典宣传标语
1、学习民法典,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民法典的颁布实内施将进一步提容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化水平。
3、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
4、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权利、推动国家治理的法律宝典。
5、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 走进群众心里。
6、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7、切实贯彻实施民法典 谱写法治中国新篇章。
(4)农村民法典宣讲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民法典的颁布以及9部法律的废止既不是对我国民事法律规范的推倒重来,也不代表此前的学习都是无用功。民法典新修订内容不超过3%,所以民法典主要还是对我国现有民事法律规范的汇编与整合,重者恒重的备考原则依旧有效。
民法典在明年生效主要是为了给公民、社会以及国家机关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缓冲时间,与考生无关,请老老实实学习民法典。
如果正在学习民法:不少老师已经根据民法典草案(和民法典差别很小)讲授了新课,建议听一下。
⑤ 2021年新民法典是否规定农村房屋可以强制执行
你好,民法典没有这么具体的规定。关于农村房屋是否可以强拆,分两种版情况。一种权是如果没有相关的审批手续,也没有土地证或不动产证,那么就是违章建筑,就算造起来几十年也一样是违章建筑,当然是可以强拆的。另外一种就是如果房屋的手续齐全,有土地证或者不动产证,那就是个人财产,不能随便的强拆,就算要强拆,也要通过法院的判决,并提前告知房主,而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将房屋拆掉。
⑥ 民法典关于农村宅基地的继承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宅基地是不可以继承的,因为它不属于公民的财产,但是宅基地上面的房子是可以继承的。继承农村的宅基地还有很多的限制条件。宅基地继承必须要有房屋为基础,通过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才能够获得宅基地的继承权利;宅基地只能继承使用权,目前宅基地权利分为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类,宅基地的所有权是属于农村集体组织所有,资格权只有农村集体组织成员才能获得,而只有使用权能够进行继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三百六十三条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⑦ 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怎么写
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1、开展社会治安、经济民生、农业农村三大领域违法犯罪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严惩三大领域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代县、法治代县,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2、进一步优化诉讼费退费流程。针对诉讼费退费内部审批流程过多等导致诉讼费退费不及时的问题,按照省高院、市中院统一部署全面优化法院诉讼费退费流程,方便诉讼当事人办理诉讼费退费业务。
3、推动诉讼档案便捷化使用。针对当事人、律师查阅诉讼档案难,相关单位及法院系统内部查档调档慢、多头调阅,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建设电子诉讼档案管理平台,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诉讼档案服务,促进司法为民便民利民。
4、广泛开展“三个规定”和《民法典》宣讲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审判业务骨干外出解读和宣讲民法典,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大力推进以案释法、普法,淳化村风民风社风活动,让“三个规定”和民法典真正走进广大干部群众心里。
5、深化司法救助工作。严格落实《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动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司法救助工作,实行案件化办理相关救助事宜,及时发放救助资金,探索救助资金来源多样化与社会救助的衔接。
6、集中清理旧存积压案件。深入开展旧存积压案件清理工作,充分发挥审判监督职能,进一步完善督办机制。坚决纠正冤假错案,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7、开展执行案款深度清理专项行动。推进执行案款深度清理工作,全面开展执行办案流程与“一案一账号”系统案款偏差数据核查补录工作,确保执行案款实现专户专用,执行案款底数全部核查清楚,不明款全部清理认领到位,无法定理由超期未发放案款全部清理发放到位。
⑧ “民法典进校园”宣讲活动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要从小抓起,从学生开始培养法律思维对建设法治社版会具有积极意义。民法典进权校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法典,知道民法典对其生活的影响,促使学生运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民法典进校园可以促进民法典的实施,只有理解了法律才能更好的适用法律。民法典进校园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途径之一,可以唤醒民众对法律的尊重和敬仰,提高法治的地位,使民众尊法守法。
⑨ 2021民法典内容农村工作有什么规定
对于农村工作这块民法典有很多规定。
⑩ 2021年最新民法典农村老人自己的房产如何确权,房产手续不齐全的情况如何维护
这种情况想要确权的话,只要到土地部门办理不动产证就可以。
不过手续不全,没有办法申请,这个只能适用土地证明作为证据。直接到法院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