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出资瑕疵

公司法出资瑕疵

发布时间: 2022-01-25 09:26:05

Ⅰ 出资瑕疵的三种表现形式

法律分析:1、未足额出资。公司成立时,股东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二年内按照公司章程或是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股东将剩余的注册资本缴足。实践当中存在着首次出资额就不足20%,或没有缴纳剩余的80%,这就构成股东未足额出资。2、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以货币之外的实物出资,尤其是土地房屋或其它办理产权过户的实物,股东没办理过户手续或没有交付实物。3、约定是以货币出资,但股东要求以实物出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Ⅱ 出资瑕疵的责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公司发起人要对公司出资的充实承担担保责任,确保公司资本的充足和可靠,这是保证公司人格健全的第一需要。出资瑕疵股东向已如章程规定出资的股东承担的是违约责任。公司债权人在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时,可要求出资瑕疵股东在一定范围内承担补充清偿的责任,其他对出资瑕疵承担连带责任股东承担责任的范围也包括公司债权人的请求范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九十九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Ⅲ 出资瑕疵股东对其他股东有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出资瑕疵股东对其他股东有违约责任。不论公司是否成立,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就应当向其他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是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应该坚持完全赔偿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Ⅳ 什么是出资瑕疵,瑕疵出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瑕疵在语义上进行解释便是缺点,从法律层面进行解释,瑕疵指的便是在标的物形状、质量、效用等方面存在缺陷,未能符合法定约定或者通用的相应指标。股东出资瑕疵内涵研究方面,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学者认为,股东出资瑕疵属于股东缴付现物存在品质和权利上的瑕疵,其中包含了法律和自然瑕疵,如所交付的标的物未能符合相应的章程或者国家规定标准,不具有相应的功能和功效,影响着公司对标的物的无法正常使用,即认定是股东出资瑕疵。有学者指出,在法律层面对股东出资设定明确规则状况之下,如相应股东在出资时,未能符合相应的规定,可认定是股东用于出资的财产是出资瑕疵。通过对部分学者出资瑕疵概念的查阅和汇总得知,股东出资瑕疵主要是指股东履行出资义务时,未能符合国家相应法律规定和公司的章程,其中包含了出资义务不履行,不适当履行。不履行主要指的是未进行出资,履行不适当主要指的是出现出资延迟、出资金额不足、抽选出资的方式等。
公司法对股东民事责任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由于部分规定的制度内容比较笼统,在实际当中可行性不强。当前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制度内容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出资瑕疵股东在公司法当中的民事的责任追究,仅限于补足相应的出资差额即可,可见股东存在出资瑕疵问题所承担的民事责任比较小。即便是股东补充与补偿相应的出资差额和相应的出资利息,也远远弥补不了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所造成的损失。这样的股东出资瑕疵的责任承担方式和处罚方式,未能有效地制止股东出资瑕疵问题的再次出现。
(2)现行的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中,未能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鉴于公司法对股东责任未能进行详细的划分,使得对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的区分界限比较模糊,这样便缺乏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尽管公司其他的一些股东或者成员知道股东出资瑕疵的行为,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不愿意行使其他的法律手段来追究相应股东的民事责任,这样便使得公司法的制定和实施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债权人对其出资瑕疵并不知情,也没有更多途径保障其权利,这样便是的债权人的利益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3)新公司法对于解决股东出资瑕疵方面的问题,相关出资瑕疵内容比较笼统,未能明确确定诉讼主体制度方面的相关内容,对于诉讼主体规定内容的缺失,必然导致诉讼程序出现障碍。这样的状况充分反映出公司法本身存在一些制度缺陷,不单影响当事人利用法律途径来保障自身利益,同时也加大了法院使用新公司法的内容来维护当事人利益的难度。
(4)当前学术界众多学者对于股东出资瑕疵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关于出资瑕疵预防制度建设的建议未能达成共识,在公司法当中也未能对这一方面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这样便使得股权出资瑕疵在防范措施方面存在缺失,导致股东出资瑕疵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自然会影响到公司其他利益主体的权益。
解决对策
为了保障现代企业能够在安全和稳定的状态下进行运营,针对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制度方面的问题,首要的工作便是要建立股东实体权益保障制度。通过这一制度,能够有效地对相应股东出资瑕疵的责任进行追究,在实际操作当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法律应明确股东出资瑕疵追缴出资权利的主体,权利主体应及时、合法、并正确的行使该项权利。通过构建相应的追缴出资管理制度内容,借助合法的途径来保护相应利益主体的权益。其次,法律要制定追缴出资法律程序,通过设置可操作性较强的追缴程序,股东出资瑕疵行为出现之后,其他的股东公司和相应的债权人能够按照相应的法律程序来保护自身的权益。最后,法律应当明确出资瑕疵的责任人,公司可委托或借助验资机构来对具体的出资瑕疵行为人进行核实并验证。若由于验资机构的原因未能核实并验证该出资的,则相应的验资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更有利于保障其他股东权益。
当前我国公司法根据股东出资瑕疵,对于其他股东和债权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制定了三种法律责任,第一,违约责任;第二,差额补缴责任;第三,资本充实责任。与之对应的相应责任承担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继续履行;第二,采取补救措施;第三,赔偿损失费;通过分析得知相应的责任类型和承担方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难以补偿,由于股东出资瑕疵所造成的利益方经济损失。因此,本人认为应当注重对股东瑕疵出资责任立法方面的完善。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当不断的完善货币出资不实方面股东的责任立法内容,同时要详细的列出货币出资瑕疵的类型。其次,要不断的完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瑕疵出资,民事责任相关立法内容,并在相应立法当中,加大对该类民事责任的承担范围和惩处力度。最后,应当完善股东出资追缴权利,相应内容的立法不断的维护。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3)完善股东瑕疵出资责任立法
按照公司法规定内容,公司在成立时需要对所有股东的出资额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规定。但实际操作当中,未能对一些非货币出资形式的协议进行规定,这样便使得公司的资产存在不透明状况,为了改善股东出资义务履行的监督机制,不仅要对货币出资方面的内容进行规定,同时也要注重对一些非货币出资形式进行规定,并将相应内容列入到公司的章程当中。在完成这一协议规定内容之后,还要对股东出资义务履行的状况实施有效的监督,通过制定股东出资信息的公示制度,让公司的货币和非货币出资状况能够得到公司全员的监督。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公司自身的利益,同时也能够保障其他主体的权益,对于降低公司的交易风险意义重大。
(4)构建股东出资瑕疵预防机制
公司法虽有对股东出资瑕疵所承担的相应民事责任进行规定,但是存在诸多不足,且多数是在事后进行惩罚。如果法律能在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便可以降低股东出资瑕疵出现的频率。因此,针对该情况,本人认为应当构建股东出资瑕疵的预防机制,通过不断的完善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对企业的法人以及企业的信用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借助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些限制机制,例如,构成股东出资瑕疵行为之后,相应的行为人不能乘坐高铁或者飞机,在银行贷款方面设定贷款限额,这样能够更好的约束股东能够正常出资,避免股东出资瑕疵现象频发。

Ⅳ 出资瑕疵的责任有什么

法律分析:出资瑕疵承担以下责任:出资瑕疵股东应当承担继续履行出资义务的责任;出资瑕疵股东应当对其他按期足额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承担行政责任,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且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其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Ⅵ 出资瑕疵的出资瑕疵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公司在设立时,出资人通过签订公司设立协议、章程认缴公司出资,在公司成立后,出资人取得股东资格,享有股权,同时股东应按公司章程的规定实际缴纳出资,如股东没有按章程的规定缴纳出资就是出资瑕疵,其形成的股权,这里我们称之为瑕疵股权。在公司增资扩股时,没有按增资协议缴纳出资与上述情况相同。
在实践中形成出资瑕疵的主要形式有:
1、未足额出资。公司成立时,股东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二年内按照公司章程或是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股东将剩余的注册资本缴足。实践当中存在着首次出资额就不足20%,或没有缴纳剩余的80%,这就构成股东未足额出资。
2、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以货币之外的实物出资,尤其是土地房屋或其它办理产权过户的实物,股东没办理过户手续或没有交付实物。
3、约定是以货币出资,但股东要求以实物出资。
4、约定是以特定物出资如土地使用权、房产等,但股东要求替代出资。
5、作为出资的实物或其他非货币财产的价格明显不足。
《公司法》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这一条的内涵是很广,扩大了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范围,但也可能会出现更多、更新的出资瑕疵表现形式。
抽逃出资是对公司财产的一种侵犯,与出资瑕疵在性质上有所不同,本文所涉及的出资瑕疵不包括抽逃出资的情况。

Ⅶ 出资瑕疵的责任是什么

法律分析:瑕疵出资指出资人违反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未足额出资或出资的财产权利有瑕疵,不包括根本未出资和履行出资义务后的抽逃出资行为。出资瑕疵的责任如下:1、公司发起人要对公司出资的充实承担担保责任,确保公司资本的充足和可靠,这是保证公司人格健全的第一需要。2、出资瑕疵股东向已如章程规定出资的股东承担的是违约责任。3、公司债权人在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时,可要求出资瑕疵股东在一定范围内承担补充清偿的责任,其他对出资瑕疵承担连带责任股东承担责任的范围也包括公司债权人的请求范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九十九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第二百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Ⅷ 公司法的问题!急求!如果股东出资瑕疵,期限内未足额履行出资义务,

股东是按认缴额履行义务啊,但是你看到前提了吗,前提是出资瑕疵啊。
广义的瑕疵出资包括未履行出资义务、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出资后抽逃出资等典型形态,亦包括以无权处分的财产出资、以赃款/物出资等特殊形态。其中,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又包括承诺出资的财产价值不足、承诺出资的财产已交付给公司但未办理过户手续、承诺出资的财产办理了过户手续但未交付公司使用等具体形态。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缴出资和实际出资不是一个概念,认缴就是股东开始对公司承诺会出的钱,规定在公司章程里,可能不是一次性付清,会有年限,但是最终一定要出全的,这其实相当于对公司对其他股东的约定,实际就是实际的,就比如说4个每人认缴出资200万,甲和乙各出了100,约定3年付清剩下的,丙和丁出全了,丙之后又抽回了100万,三年后甲付清了,乙没有付清,所以现在,甲丁是足额出资,乙出资不足,丁抽逃出资,但是公司法规定,股东虽然在表决和分红是是按实际出资来算的,但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认缴出资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按认购股份承担责任,注意是认缴!!!(公司法3条)所以你说乙丁是不是违反自己的股东义务,瑕疵了?如果这时候有债务,公司偿还了还剩一部分付不起,难道乙丁不该为未出的资负责嘛?因为本来就该是每个股东都出资全了,然后以公司资产偿还债务,现在有人没出全,公司资产就是不全的,还不上的地方当然要用补全的出资还啊,而且都说了是在未出资的部分100万内承担补充责任,也是合理的吧,就算债权人不提,其他股东也可以按违约责任让乙丁补足出资再还债啊,所以法律只是给了债权人一种权利而已,反正就在这100范围内,总是要补足的。。。

*瑕疵出资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

瑕疵股东应承担的责任可分为瑕疵补正责任及赔偿责任两类,其中瑕疵补正责任又可细分为补足出资责任、归还出资本息责任。赔偿责任亦可分为对公司、对其他股东、对债权人等三类主体的责任。

1、对公司的补足出资责任
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可作为权利人向瑕疵股东提起补足出资的诉讼,对于未履行出资义务或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的义务在于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承担本金责任即可。对于抽逃出资的股东,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有权要求其返还所抽逃的出资本金及利息。

对公司的补足出资责任,公司及其他股东皆可作为诉讼主体,向其主张权利。

2、对公司债权人的补充清偿责任

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不仅限于瑕疵出资本金,还包括利息,但其责任为“补充赔偿责任”,即对公司本身不能清偿的部分才承担责任,而对公司不能清偿的标准一般应以对公司采取穷尽执行措施后仍不能清偿为准。而且,瑕疵出资股东的责任只在于其未出资或抽逃出资的本息为限。

Ⅸ 出资瑕疵情况下的股东资格如何认定

出资瑕疵情况下的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如下:
1、如果存在轻微的出资瑕疵,可认定其股东资格,同时要求瑕疵股东及时补正瑕疵;
2、如果存在严重的出资瑕疵情形下,即严重影响到了公司的经营,或者对公司造成了重大的损失,造成公司破产的,则在公司解散的同时,可以认定其丧失股东资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Ⅹ 出资瑕疵怎么解决

法律分析:出资瑕疵的解决方式有:

1、公司催告出资瑕疵的股东足额缴纳;

2、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的,公司可以通过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

3、出资瑕疵的股东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热点内容
合同法期末考试的试卷 发布:2025-02-12 08:31:14 浏览:117
道德小故事400 发布:2025-02-12 08:29:48 浏览:182
狄律师 发布:2025-02-12 08:23:32 浏览:442
勘察设计合同条例 发布:2025-02-12 07:33:36 浏览:2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平等保护 发布:2025-02-12 06:23:05 浏览:191
对教师的职业道德 发布:2025-02-12 06:22:31 浏览:155
张大乐律师 发布:2025-02-12 05:51:35 浏览:684
条例准则主要内容 发布:2025-02-12 05:46:37 浏览:366
法律责任的承担主要包括 发布:2025-02-12 05:01:51 浏览:833
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建筑 发布:2025-02-12 05:01:07 浏览: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