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法理学
① 司法考试法理学音频讲义用谁的好
听了之后个人觉得扬帆(男)讲义写的比较多和全,但是拿系统强化班的专来说吧,听了他的音频属有一种找不着北的感觉吧。因为内容多往往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全讲完,跳着讲的话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所以个人不推荐挺他的音频(挺久了真的很想睡,到后面没耐心了还不如自己看),讲义倒可以看看,是三大本的精简版。如果要听音频的话,万国和众合的都是按照考点来的,在你大致自己复习一遍的基础上再听的话,大概会事半功倍~众合是王锴,万国是郭晓飞,觉得还不错~
② 如何应对司法考试法理学
导读:。司法考试法理学“枯燥乏味”,常常让人感到无从下手。它没有直接的法律条文可资援用,其学习好坏完全在于一般通行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该学科基本概念较多,易为混淆的司法考试知识点也很繁杂,因此对学法人来说法理学考试内容复习难度较大,总令人觉得无从把握。到底该如何呢?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您奉上本文,希望可以对的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推荐 司法考试法理学的特点 2012年司法考试辅导:立法的几种效力 2012年司法考试辅导:立法的概念和体制 2012年司法考试辅导:法的效力的层次和范围 (一)认真学习西方法学理论 我个人认为:“不懂西方法学,就不能称为懂得法学”。从整体上看,我国现代法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西方法学的范畴。其基本的理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甚至基本概念都是西方的产物。我国是在近代才开始走向法律现代化的,当时的法律主要是参考西方的法律,依据西方的法律精神制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这时的法律也带有明显的移植西方法律的痕迹,相应的法学研究也很大程度上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这并不是我们不愿意自己创新,也不是为了展示我们宽大的胸襟,而是在西方文化的强力压制下的不得不如此的选择。一味地强调中国特色,希望从故纸堆出发展开研究,从而单独创造出与西方迥然不同的一套法律理论体系,这是不现实的。 对于在晚生外发型的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来说,虚心地向西方学习,尽快地掌握西方社会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理论,这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也是首要的选择。看一看我国目前的法律名家就可以清楚这一点,他们中有哪一位(中国法律史专家除外)不是以精通西方法律文化而出名的,尽管他们对中国自己的法律文化未必达到精通的程度。借用一位企业家的说法“当前中国企业在管理方法上,最好的创新就是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现成的管理理论”,那么我们也不妨这样说:“当前中国法学最好的创新就是学习和采用西方法治国家的法学理论”。西方的法律文化中包含着宝贵的西方社会的法律经验和智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其中含有大量的具有普适性的东西。为此,我们应大量地阅读西方的法学经典文献,并且最好是外文原着,同时如果有机会,最好能多听一些到学校来讲学的外国法学家的讲座。 (二)扎根中国本土法律资源 我个人还认为:“不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就不能称为真正懂得法学”。法律一方面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地方性。人类学家吉尔兹认为“法律是地方性知识”。 中国的法律学者主要还是研究中国的法律现象,解决中国的法律问题。任何人都无法割断自己的历史传统,简单地移植西方的东西。轻率地否定传统不仅是无益的,甚至是危险的。法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且它还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如果不是应用性学科的话)。仅仅了解一些西方法学的抽象理论,或一些西方司法的判例,而对中国人自己的传统及现实生活不理解,没有深刻的体察是不行的。为此,我们应牢记霍姆斯的一句话:“法律的生命从来就不是逻辑,而是经验”。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结果中国人民在它的指引下取得了胜利。当前我们也只有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学理论与中国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才可能真正弄清法律的本质,做出有自己特色的法学研究成果。一味“言必称希腊”,动则“美国如何,法国如何”,蔑视或无视中国的法律观念和法律实践是不可能学好法理学的,也根本不会有真正的学术创新。 我个人认为,我国目前法学之所以被人称为“幼稚”,之所以没有产生世界级的法学大师,其内在的原因主要就是法学工作者缺乏深厚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底蕴基础。苏力教授的大作《法制及其本土资源》,整本书可以说都是在证明在法学研究中中国传统及现代文化的重要性,值得同学们一读。目前在我国法学界研究法社会学逐渐成为潮流,这绝不是偶然的,它意味着法学学者已经认识到掌握和继承自己传统文化在法学研究上的极端重要性。刑法学家教授有这样一种信仰,“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研究”。 牢记这句话,相信同学们在学习法理学的过程中会受益良多。 (三)注重学习法律的历史 一位哲学家说过:“哲学就是哲学史”,那么我们不妨也这样说:“法理学(法哲学)也就是法理学史”。实际上有一位西方法学家就认为,法理学就包括两门科目:一门是西方法律思想史,另一门是当代法律思想。 不精通法史学及法律思想史学,就无法深入研究法理学。在近200年前德国学家萨维尼就指出,法律就象语言一样,既不是专断的意志,也不是刻意设计的产物,而是缓慢、渐进、有机发展的结果。法律的理论就存在于法律产生、发展的历史之中。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语言学家不精通历史的,不精通历史的法理学家也闻所未闻。 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理工学科不同,法理学研究必须要了解以前学者的观点是什么。这里不存在当代思想一定比近代思想高明,现代思想一定比古代思想高明的问题,不存在只需了解当代学者的思想就足够搞研究的问题。如果说因为柏拉图、孔子是古人,所以他们的思想就不如现代人的思想深刻,那只能让人笑掉大牙。庸俗的进化论观念在法理学领域没有市场,简单地套用它们是要碰壁的。实际上研究西方法律的人,没有一个会忽视柏拉图,尽管他认为“法治是次等的政治选择”;而研究中国法律的人也没有谁会轻视孔子,尽管他是一个坚定的仁治论者。相反他们的观点是我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可以不同意,甚至反对他们的观点,但我们无法“绕过他们”、“回避他们”。历史是一面镜子,法理学是特别讲究知识积累的一门学科。不通晓历史上的法律思想,要搞好法理学研究是不可能的。美国法学家霍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一页纸的历史抵得上一卷书的推理”。相信这对搞法学的人是一种警示。 (四)关注社会现实 法理学不是空中楼阁。法理学不赶时髦,不以是否时尚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目标,但它一刻也离不开具体的法学(法律)实践,因为这正是它的生命之所在。仿照黑格尔的说法,可以说法理学是最抽象的,表面上离现实最远,同时也应是最具有现实性的,实际上最贴近现实的。现实生活是法理学发展的源头和动力所在,离开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法理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法律具有神圣性,而法理学却既不神圣,也不神秘。正如贺卫方教授所说:“法学研究要有一种关注社会的维度”。 同学们应该时刻关心我国法律、法学的进展情况,“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不行的。如了解我国宪法修改的情况,了解法学前沿的进展。同时,同学们也要关心国际法的有关情况,如美国进攻伊拉克的违法性问题等等。 不仅如此,由于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社会处处有法律,法律理论寓于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之中。学习法理学并不一定要从理论出发,完全可以从自己身边的琐事及平凡人物出发来学习和思考问题。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法律问题,同样也没有纯粹的非法律问题。“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话不俗,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要真正学好法律,同学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法理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这样写到:“回顾我自己在法学院(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大学)的岁月,从准备参加政治生活的观点来看,我所选修的最有价值的一门课程就是郎?富勒博士讲授的法理学即法哲学……这不是一门要考学位的必修课。但是在我看来,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从事公共生活的法律系学生来说,它是一门基础课。因为从事公职的人不仅必须知道法律,他还必须知道它是怎样成为这样的法律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法律缘由。” 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和核心,真正要学好法律必须从法理学开始。 (五)高效应对司法考试法理学 针对司法考试的复习,对法理学这座大山,应当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1.切忌死记硬背,尽量多思考,用书上所举例子、其他课程中相应的知识或已掌握的现有知识来理解法理学,使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问题,不要单纯地把法理学看成是独立的部分,而应该将法理学与其他部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法理学可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抽象的法理,也就是一般考试教材中放在最前面的那些内容;另一部分是具体的法理,即是教材中的宪法、刑法、民法等内容。了解了法理学,便于学习其他的法律知识,而学习了其他法律知识再反过来可以验证一下法理部分讲的对不对、有没有用。如果能做到这样学习和思考,就会在法理学复习中产生兴趣,使整本教材所列的内容前后呼应、融会贯通。 2.对选择、判断这类题型,一定要明白为什么选择这个或这几个答案,而选其他的就错。判断题要知道错在哪里、怎么改是对的,千万不要背辅导书上的答案。出题主要考察是否掌握了一般与特殊、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分类标准与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因此,遇到一个问题有不同划分标准(如法律规范的分类、法的分类),一种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怎么样、特殊条件下是怎么样的(如违法的构成一般要求行为人有过错,但特殊侵权行为则不要求;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一般适用中国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类知识时,需格外注意,要弄清搞懂,不能存在“差不多时”、“好像是这样”的模糊认识。 3.对论述题,复习时重点在于知道有几个要点,尽量用书上的语言表达,回答的顺序要准确,同时要对要点进行简单说明。司法考试答题时做到要点明确、解释清楚。 4.对分析题,注意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复习时自己可以设计若干具体说法,然后从法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冷静考虑出题者的用意和角度,把与之有关的原理一一对照,从中找出合理的根据。 在掌握了较好的复习方法的基础上,再针对法理学的重点进行学习,对难点进行理解,对易错点加以注意、避免,司法考试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③ 在司法考试中,法理学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
法理学复习应考对策
在题型上,目前的司法考试法理学内容只有选择题一种,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在考核的内容上,原来主要集中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识记上,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其答案在指定教材上基本都能找到原话,因此比较容易作答;但近年来,考查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些明显的变化可能会成为以后司法考试的趋势。下面讲讲这些趋势及其相应的对策:
首先,分值有所加大。在以往的律考中,法理学所占分值一般在10分左右,而在2002年的司法考试中史无前例的增加到15分。尽管这一趋势短期内不可能再有很大的提高,但对参考人员来讲,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题型有所变化。律考的题型到了1998年变得比较固定,主观题题型主要是案例分析,客观题基本上是选择题,包括单项、多项和任意选择题三种。而法理内容的题目则基本集中在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题中。但是到了2002年的司法考试,在任意选择题中出现了法理学的内容,这样来讲,其难度也相对加大。
第三,考点愈加细化。每年的考试总会有少数题目或者少数选择项让人感到比较偏,大家会觉得其陈述似是而非,甚至在教材中似乎没有相关内容。这样的题目不会太多,有时候只是出题人设置的一种陷阱,他不可能让考生拿到所有的分,这种题目可以拉开考生得分的档次,又可以扰乱考生在答题时候的心理和思路,故无论什么正式的考试都会有几道这样的题目;而从整个考试上作为考生的应试策略来讲,他不可能指望每一道题目都能答对。从时间分配等角度来说,放弃这一两道徒费时间的题目会为其他内容节省大量的时间。因此,可以说,这种题目既要引起考生的足够注意,又要求大家有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在复习时候周全一些,在考试时候统筹对待。
第四,难度有所增加。以往的律考试题多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识记,近几年则已经逐渐转向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从命题者的角度来讲,因为法理学中的知识点是相对固定的,能够出题的内容基本上都已经考过了。再和以前一样出题就会出现重复,因此出题人只好变换形式出题。所以这两年的考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绝大多数都已经考过,但是考生却更难得分。这样看来,光靠死记硬背指定教材显然已经无法应对,只有理解教材内容并学会用其分析具体问题才不致丢分太多。
此外,法理学内容的考查还有一个和其他部门法学不一样的地方。法理学大多是理论的内容,因此命题人在出题时不像其他民法、刑法等部门法学受具体法律条文的约束,考生在答题时候一般都能在相关法条中找到依据;法理学命题者可以不受具体法律条文的限制,把许多毫不相关的问题揉杂在一起,这样就增大了考试的难度,使得考生在复习时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建议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统筹复习时间。安排好整个法理学各部分知识的复习时间,包括教材的学习时间,其后的练习测试时间,以及在整个司法考试的过程中法理所占的时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熟悉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吃透理解。
其次,掌握知识体系。尽管法理部分的内容看起来庞杂繁复,但还是有其脉络和体系的。知识的体系化是记忆的最好方法。沿着其结构逐渐掌握每一个内容,再掌握这一内容下的具体知识点,从而做到从一点入手可以串起一系列知识点,教材的基本内容就会历历在目了。
第三,注意细节内容。这是针对考点愈加细化的特点而言的,同时也是在掌握知识体系以后下一步要做的工作。重点的内容必须重点掌握,这是拿分的基础;同时,一些相对较偏的知识点我们也不应该放过,这常常是命题人用来拉开差距和扰乱考生心神的法宝,丢分会很可惜;但也不能本末倒置,把功夫都花在了这类地方。总之,结构清晰,细节丰满,才能使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第四,变换角度复习。记忆是参加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但光靠死记硬背远远不够。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注意多种学习方法的使用。比如,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可以加以比较,总结其异同之处;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能否换一种说法;抽象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体现和实例;命题者对于这一知识点会用什么方法来出题等等。
最后,对于任何考试,所谓应试绝招之类的东西可能会有一点道理,但是,不经过长时间踏实的复习,而仅想通过这些绝招之类的就能在短时间内突击成功,无异于梦想天上掉馅饼。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大家还是要认认真真复习,不要企图投机取巧。
资料提供:法律敎育网
④ 法理学 答案是什么呀
司法的基抄本要求为正确、合法、合理。
司法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司法公正,包括实体法的公正和程序法的公正。这是司法活动的性质和法的内在精神要求的。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中包括 I、法律对全体公民平等。II、公民依照法律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III、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受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法律的追究。
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即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排除主观想象、分析和判断的依据。要以法律的标准和尺度审理案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
4、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其中包括 I、国家的审判权和检察权分别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统一行使。II、司法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III、司法机关在司法中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正确的适用法律。这是由于司法权的三个性质即专属性、行使职权独立性和合法性决定的。
⑤ 法理学,如何处理好司法和传媒的关系
大家都很熟悉一个传统的观点,那就是司法机关不应受传媒的不当影响,包括不应该屈从于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要求传媒相对于司法案件,应该保持神圣态度,不得预先做出不客观的报道或者有偏向的评价、评论。
对传统媒体来说,要做到上面的要求是比较容易的,但现在的问题是网络突然放大了传媒,超出了传统传媒的功能,变成了一种几乎难以约束的力量。而且,这个力量是野性的,它可能对司法造成一定的冲击。曾几何时,人们惊呼要戒备媒体审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说,当今网络世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些论坛上还潜伏者所谓的五毛党,据说它还扩建成水军。还有一些论坛上砖头横飞,理性的公共论坛远未建成。
如果要绝对隔绝网络舆论对司法判决的影响,除了要求法官自身对网络舆论闭目塞听、充耳不闻之外,几乎别无他图。而问题在于,让法官做互联网时代的鸵鸟,成为网络世界的绝缘体,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吗?如果我们的司法在互联网时代还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容易迷失在网络舆论的导向之中;法官们也是那么敏感,那么容易被滔滔人言所裹胁,我们本来就很难期待有什么法官的自由心证,有什么司法审判权的独立。
如果司法有足够健全的制度,法官也培养出了一种足够理性的定力,那么,大可不必避讳网络世界,完全可以出入于网络的大学堂,向网络学习,顺便了解一下网络当中所渗透的国情民意。
之所以提出司法向网络学习,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在当今中国网络也同时具有某种权力救济的功能。比如许多根据法律被排除在法院受案范围之外的案件,甚至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得到公正的司法救济的案件,正是通过网络而成为公共事件,并得益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最终得到解决。
⑥ 法理学题目 司法的功能和价值是什么
司法的功能复:
惩罚功能。我国是制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司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因此打击敌人、惩罚犯罪是我国司法机关的首要功能。
调整功能。我国司法制度的调整功能主要是通过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来实现的。
保障功能。所谓保障功能,是指司法制度对社会关系的保护作用。司法制度的保障功能是通过司法机关和司法组织的各项司法活动发挥出来的。
服务功能。所谓服务功能,是指司法机关和司法组织对活动对象所具有的服从、服务作用。司法制度的服务功能是通过司法机关和司法组织实现其宗旨和目的的活动体现出来的。
教育功能。所谓教育功能,是指司法机关的活动对公民所具有的教育、感化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司法不同于资本主义司法的显著特点。
司法核心价值观包含“公正、廉洁、为民”三个方面,内容明确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的、系统的整体。它总结了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概括;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体人民法官的共识。
⑦ 司法考试法理学怎么复习,谁能指导一下
法理学是各门部门法的基础,随着司法考试的改革,司法考试开始注重对于法学的基础理论的考察,法理学在司法考试中的地位在最近几年有所上升,使得法理学在司考中的地位大为提高。因此,法理学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司考法理学中有大量的概念,要加强对于相似概念的比较和区分
法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因此,蕴含着大量的法律概念。对于相似的概念之间的区分与联系一直是司法考试的重要考查对象。2000年试卷一第5题考查了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的执行和法的解释四个概念的区别;2003年的卷一第84题就考查了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职业和法律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2004年卷一第51题、52题分别考查了法制与法治、执法与守法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概念之间的比较和联系几乎成为每年必考的内容,大家在平时的法理学复习中要注意相似概念的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要复习好法理学,需要我们在思想上要重视它
很多考生认为法理学在司法考试中的比例不大,并且认为法理学的考试没有固定法条,复习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因此都抱着一种放弃的态度,听之任之,寄托于考场的临时发挥,或者希望在临考前抽一点时间看看。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司法考试考查考生的全面的法学素养,而法理学考查正好反映考生的综合法学素质。法理学的试题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侧重于能力的考查和概念、理论的应用和理解,决不是临时突击一下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法理学的复习,才能在司法考试中真正拿下法理学。
司考复习法理学注重对法理学各个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
有些考生认为法理学的内容漫无边际,无从着手。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法理学的内容虽然繁杂,但是仍然有它的体系和结构。法理学的内容一般分为法的本体、法的运行、法的演进以及法与社会等几个部分组成。司法考试的出题也都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进行的。法律教|育网考生应当对照着考试大纲,对于各个知识点务必掌握,不能有所遗漏。近几年的司法考试开始灵活化,不再直接考查对于概念和知识点的记忆,而是注重对于概念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考生应当深入理解法理学中的各个概念的含义,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概念的死记硬背。
法理学的复习,要重视司法考试的历年真题,真题是最好的练习题,通过历年真题的练习和分析,能够使我们真正了解和熟悉司法考试的考查方向、考查重点、考查模式,同时也能够将书本上的法学原理和概念进一步深化理解。而且法理学的部分考察的知识点一般都具有常规性,重要知识点的考查的重复率是很高的,只是经常会换一个角度来考查,因此,通过司法考试真题的练习,要对于历年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和概念要特别的留心,例如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渊源、法律关系、法律适用、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与社会方面等知识点,这些往往是司法考试的重点,也是高频考点,需要在复习中特别留心。
法理学的考查近几年出现了向应用型发展的趋势,并且注重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相联系,在法理学的复习过程中要学会学以致用,培养自己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判断具体事例中的各种问题。在做题的过程中,要认真的分析题目中隐含的各种信息,确定它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然后再用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法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每年都会有新的法理学知识点出现,因此,要对照今年与去年的司法考试大纲,找出本年的新增知识点。必须认真对待这些新增知识点,因为这些新增的知识点的考查率往往是很高的。在2006年的司法考试中,新增的法律责任竞合、法律与和谐社会、法律与节约型社会的问题在题目中均有所体现。对于新增的知识点因为是第一次出现,往往难度并不会很高,因此,只要认真熟悉一下这些新知识点的内容,一般就可以将这部分分数拿住。
最后,再说一下法理学在司法考试卷四的考查,由于最近几年的司法考试改革,加重了对于法学理论的考查力度,因此,在试卷四中出现了法理学的主观题。在考试以前,要加强对于这种题型的训练和准备。这种题型往往是运用法理知识对于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在2005年的法理学主观题就是当时司法界中对于判例在中国审判中的作用进行讨论的反映。因此应当注意当前的社会热点,归纳一下,利用法理学知识进行分析,有备无患。其次,还应当注意一下论述题的格式,注意层次,有条理,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不能从头到尾只有一段,层次不明确,这样的答案得到的分数是不会太理想的。
⑧ 司考法理学中什么是当代中国司法的要求和原则
严格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为了保证法律的正确适用,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
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实质公正,也包括形式公正,其中尤以程序公正为重点。
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公正司法是法的精神的内在要求。其次,公正对司法的重要意义也是由司法活动的性质决定的。人们之所以委托司法机关裁决纠纷并信任其决断,就是因为其公正和不偏不倚。公正与裁判,既是一种里表关系,又是一种唇齿相依关系。再次,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是其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如果司法机关不能保持其公正性,司法机关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社会基础。虽然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应当公正,但是公正对司法有着特殊的意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我国法的适用的一条基本原则。
在法的适用领域,“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不 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
财产状况等,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 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
第二,任何 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
护,不能歧视任何公民。
第三,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能偏祖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要切实保障诉讼参加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第四,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任何超出法律之外的特殊待遇都是违法的。
⑨ 司法考试大纲的法理学
一、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1.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指法律规则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由哪些部分或要素来组成的,以及这些部分或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
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所谓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法律规则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
1) 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
2) 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所谓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它是从人们大量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法律行为要求。分为三种:
A 可为模式。 B 应为模式。C 勿为模式。
所谓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做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法律后果又分为两种:
a) 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
b) 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否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消、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
2.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
我们在法律条文中所看到其表述法律规则的情况也是颇为不同的,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突出的情形:
1)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2) 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
3) 一个条文表述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
4) 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3. 法律规则的分类
1)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它又可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
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它也分为两种:
A. 命令性规则
B. 禁止性规则。
2) 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法律条文中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律规则属于此种规则。
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3)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职权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
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权利性规则中,有些属于任意性规则。
二、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根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在用语上,法律原则与法律原理(简称法理)是有一定区别的。
1.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
1) 在内容上不同。
2) 在适用范围上不同。
3) 在适用方式上不同。
4) 在作用上不同。
2. 法律原则的种类
1) 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2) 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3) 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三、权利和义务
1. 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1) 权利的概念
所谓法律权利,就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一个完整的法律权利的结构,包括:
A. 自由权。
B. 请求权。
C. 诉权(胜诉权)。
2) 义务的概念
义务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主体的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是法律规定人们应当作出和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界限。
2.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1) 基本权利义务与普通权利义务
2) 绝对权利义务与相对权利义务
3) 个人权利义务、集体权利义务和国家权利义务
3. 权利和义务的相互联系
第一,从结构上看,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第二,从数量上看,两者的总量是相等的。
第三,从产生和发展看,两者经历了一个从混然一体到分裂对立再到相对一致的过程。
第四,从价值上看,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它们在历史上受到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因而两者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
四、法律概念
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法律概念本身不是法律规则法律原则,而是表述规则和原则之内容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概念不是完全独立的法的要素,而依附于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
法律概念,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的(原本的)法律概念(如合同、正当防卫)和非基本的(与法律相关的)法律概念(如放火、杀害);根据其所描述的对象,可以分为时间概念(如期间)、空间概念(如居所、行为地)、涉人概念(如公民、合伙人、当事人)、涉事概念(如违约、侵权)、涉物概念(财产、标的)。
⑩ 怎么复习“司法考试法理学”
一定要复有准确制的方向,准确的资料,不要轻信什么改革,司考每年都有小变动,而一些网校等会将这些变动夸大。
把基础知识巩固牢固,这就需要诸多的练习题。三大本不能少。
熟练掌握法条的所有知识,这是司考的关键。
视频音频资料、模拟题、真题一起上,这样的资料,是提升资料,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