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运与海商法
A. 国际货运代理行规及及涉及到的法律条款有哪些
这个细说来就比较多了,捡几个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跟你说下。
行业规则方专面有《中华人属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
海运方面重点看的是两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也就是传说中的海牙规则)。其他的例如《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次要。
空运方面重点也是三个,《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以及:《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也就是华沙公约)。以及IATA的一些规定,如《IATA危险品法规》这些很重要。
其他类似中国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航空法等可看可不看。而且这些条例在实际中也不见得有用。
铁路和多式联运我接触的不多,就不说了。
特别强调要多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PC600,这个虽然是外贸上必须的,但是做国际货运也要熟悉,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B. 国际贸易中,FOB CFR CIF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同
CIF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
CFR是指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卖方需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港所需的费用。但货物的风险是在装运港船上交货时转移。
FOB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按离岸价进行的交易,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运港被装上指定船时,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2、费用和保险费不同
FOB价格=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净利润
CIF价格=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净利润
FOB术语中的保险费由买方负责办理,卖方应于货物装船前通知买方。CIF术语中保险费由卖方负责办理并支付保险费,卖方按合同规定办理保险并将保险单交给买方。
FOB价换算为其他价CFR价=FOB价+国外运费。CIF价=(FOB价+国外运费)/(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CFR价换算为其他价FOB价=CFR价-国外运费。
CIF价=CFR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CIF价换算为其他价FOB价=CIF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国外运费。CFR价=CIF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3、装船通知告知买方的时间不同
FOB和CFR术语卖方在装船前需要告知买方装船内容、装船细节以使买方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办理货物的海上保险,而CIF是由卖方负责投保,在货物装船后的几天内告知买方装船通知。
按CFR条件成交时,由卖方安排运输,由买方办理货运保险。如卖方不及时发出装船通知,则买方就无法及时办理货运保险,甚至有可能出现漏保货运险的情况。因此,卖方装船后务必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否则,卖方应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和损失。
C. 国际货运代理案例题,求详细解答。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货运代理合同被视为有偿委托合同的一种 货运代理人承担以下义务:1、事务处理义务,除依约处理事务外,还包括依指示处理义务、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忠实义务和自己处理义务;2、报告义务;3、利益交付义务。货运代理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为过错推定原则。货运代理人选择的承运人不存在,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此案:1)租船公司和煤炭公司签订的应属于代理合同2)基本上可以认定是代理人的身份;但是应查明是否履行了事务处理义务和报告义务3)租船公司应根据自己的所要履行的义务来部分承担滞期损失4)煤炭公司因为没有履行“煤炭运输委托合同”中关于受载期的义务而直接导致新加坡船公司发送滞期损失;所以煤炭公司应承担主要赔偿义务 但是实际中:“货运代理”在理论和学术研究上处于海商法和传统民法的交界和边缘地带。国际货运代理人的业务范围与国际货物运输密切相关,但又不属于国际货物运输本身,不属于典型的海商法范畴,故海商法界多是从操作流程的角度进行一些实务上的研究,在法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不多,未能像国际货物运输的研究一样,形成完整严谨的理论体系。货运代理合同又不属于合同法分则中的有名合同,尚未引起民商法学者的足够关注,故民法学界虽然关于委托合同和代理制度的研究蔚为可观,但关于货运代理合同的专题研究却颇为罕见。
上述种种原因,造成对国际海上货运代理合同认识上的诸多分歧,尤其是在货运代理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方面。 所以个人认为关于此案例可以分开来处理1)租船公司单独与新加坡船公司处理:“煤炭运输租船合同”的赔偿事宜2)租船公司单独与煤炭公司协商处理: “煤炭运输委托合同”的相关赔偿事宜
D. 报关与国际货运的含义和国际商务是一个含义吗
唔一样
报关与国际货运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具备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和国际货运技能,熟悉国际货物运输业务,具有一定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国际货物运输组织和运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报关业务与海关法规、报检业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仓储与配送管理、航空运输业务、国际货代实务、货代英语等课程。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外贸企业、货运企业、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等从事国际货运代理的经营、管理、策划等工作。
国际商务
一、专业概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中外合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解决处理国际贸易业务工作中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了解有关经济法规和各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政策;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职业能力:
(1)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了解有关经济法规和各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政策;
(2)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3)熟练地应用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的业务工作;
(4)了解涉外经济法规和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政策。
(5)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
E. 无船承运人与货代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我们从两者与托运人及收货人的关系来看,无船承运人与托运人是承托关系,与收货人是提单签发人与持有人的关系。
也就是说托运人订舱时, 无船承运人是根据自己的运价本向托运人报价, 以托运人的身份向船公司洽订舱位, 安排货物的运输。 而我们所熟悉的国际货运代理人,其与托运人是被委托方与委托方的关系,与收货人则不存在任何关系。
其次就是两者的法律地位也不同。
根据《海商法》对承运人的定义为“承运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与托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人”,《海商法》更强调了承运人作为契约一方的意义。所以说无船承运人具有契约承运人的法律地位。而国际货运代理人则是委托方代理, 帮助托运人安排货物运输, 向托运人提供代理服务。
再者就是两者成立的条件及审批程序不同。
按照《条例》的规定, 对于无船承运企业实行的是登记制,而不是审批制, 并且只需要交纳80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 每设立一个分支机构只需增加20万元保证金就可以了
F.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目前,我国主要有以下几部涉及调整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关系的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民法通则》权(简称《民法通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简称《合同法》)。
这两部法规,对代理及合同问题做了专门规定,这些规定与货代经营休戚相关,对规范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简称《海商法》)。该法的规定也涉及到对货运代理业的调整。当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契约承运人时,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其行为直接受到《海商法》的调整。
以上三部法律与货代经营的关系最为紧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简称《外贸法》,1994颁布,2004重新施行),《外贸法》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基本法,是其他相关法规和条例的立法基础,货代经营作为我国涉外经贸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其规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该法是我国对涉外海事案件立案、判决和执行的法律依据,目前,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已将有关货运代理合同产生的纠纷案件列为海事法院管辖范围。所以,对货代经营也有紧密的影响
G. 国际货代和无船承运人的区别是什么
1、 从二者与托运人及收货人的关系来看:
无船承运人与托运人是承托关系,与收货人是提单签发人与持有人的关系。 托运人订舱时, 无船承运人根据自己的运价本向托运人报价, 以托运人的身份向船公司洽订舱位, 安排货物的运输。 待货物装船后, 收到船公司签发的海运提单的同时, 无船承运人签发自己的提单给托运人。 货物抵达目的港, 收货人凭其所持有的无船承运人签发的正本提单到无船承运人代理的营业所办理提货手续。而在此之前, 无船承运人的代理机构已经从实际承运的船公司处收取了该货物。 无船承运业务涉及到两套提单的流转:无船承运人自己的提单 (HOUSE B/L)和船公司的提单 (MASTER B/L)。 无船承运人接受托运人的订舱, 办理货物托运手续, 并接管货物, 应托运人的要求签发HOUSE B/L,提单关系人是托运人和实际收货人。 同时以自己的名义向船公司订舱,通过船公司的班轮实际承载该货物,得到船公司签发的MASTER B/L,提单关系人是无船承运人及其在目的港的代理。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托运人是被委托方与委托方的关系,而他与收货人则不存在任何关系。
2、从二者的法律地位来看:
无船承运人具有契约承运人的法律地位。我国《海商法》对承运人的定义为“承运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与托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人”,《海商法》更强调了承运人作为契约一方的意义。根据《条例》第七条的规定"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是以承运人身份接受托运人的货载, 签发自己的提单或者其他运输单证的人。" 也就是说, 无船承运人是和托运人订立货物运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 亦即无船承运人符合《海商法》要求其作为契约一方的规定,具有承运人的法律地位。《条例》第七条又规定,“无船承运人是通过国际船舶经营者完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换句话说, 无船承运人本身并不提供、经营船舶, 所以相对实际承运人而言, 无船承运人是契约承运人。而国际货运代理人则是委托方代理, 帮助托运人安排货物运输, 向托运人提供代理服务。
3、二者成立的条件及审批程序不同
按照规定,成立货运代理企业实行审批制,对注册资金问题也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中,经营海上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的,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人民币,经营航空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的,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万元人民币, 经营陆路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或者国际快递业务的,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200万人民币。(经营前面两项以上业务的,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其中最高一项的限额)。 如果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要设立分支机构, 则每设立一个分支机构,应当增加注册资本50万元。然而, 按照《条例》的规定, 对于无船承运企业实行的是登记制,而不是审批制, 并且只需要交纳80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 每设立一个分支机构只需增加20万元保证金。从以上的规定可以看出, 成立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的条件比国际货运运输代理企业条件要容易得多, 主要是没有注册资本最低额。
4、二者签发的运输单据能否被银行接受不同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如(UCP500)第30条规定:“除非信用证另有授权,银行仅接受运输行签发的在表面上具有下列注明的运输单据: 注明作为承运人或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运输行的名称, 并由作为承运人或多式联运承运人的经营人的运输行的签字或以其他方式证实;或注明承运人或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运输行的名称, 并由作为承运人或多式联运经营人的具名代理人或代表的运输行签字或以其他方式证实。” 通常, 国际货运代理人签发的运输单据只具有货物收据的作用, 表明其根据约定将货物发送到目的港。 由于货运代理人无法证明其运输单据是对货物的运输过程负责, 所以通常该运输单据不被银行所接受。 相反,无船承运人签发的提单构成承运人单据, 属于UCP接受的运输单据的范畴内。 基于贸易和航运惯例的认可, 无船承运业务得以进入国际商贸领域。
5、无船承运人与国际货运代理人关于相关费用的计收方面也有所不同
无船承运人因其双重身份, 即相对于托运人来说是契约承运人, 相对于实际承运人来说是托运人, 可以在业务中收取运费或赚取差价; 而国际货运代理人由于其代理人的身份,只能向委托方收取佣金。而运费差额通常是远远高于佣金的。 这也是许多国际货运代理人介入无船承运领域的重要原因。
H. 国际货运代理人和无船承运人的区别
区别如下:
1、无船承运人与托运人是承托关系,与收货人是提单签发人与持有人的关系。 托运人订舱时, 无船承运人根据自己的运价本向托运人报价, 以托运人的身份向船公司洽订舱位, 安排货物的运输。 待货物装船后, 收到船公司签发的海运提单的同时, 无船承运人签发自己的提单给托运人。
货物抵达目的港, 收货人凭其所持有的无船承运人签发的正本提单到无船承运人代理的营业所办理提货手续。而在此之前, 无船承运人的代理机构已经从实际承运的船公司处收取了该货物。无船承运业务涉及到两套提单的流转:无船承运人自己的提单 (HOUSE B/L)和船公司的提单 (MASTER B/L)。
无船承运人接受托运人的订舱, 办理货物托运手续, 并接管货物, 应托运人的要求签发HOUSE B/L,提单关系人是托运人和实际收货人。 同时以自己的名义向船公司订舱,通过船公司的班轮实际承载该货物,得到船公司签发的MASTER B/L,提单关系人是无船承运人及其在目的港的代理。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托运人是被委托方与委托方的关系,而他与收货人则不存在任何关系。
2、无船承运人具有契约承运人的法律地位。我国《海商法》对承运人的定义为“承运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与托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人”,《海商法》更强调了承运人作为契约一方的意义。
根据《条例》第七条的规定"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是以承运人身份接受托运人的货载, 签发自己的提单或者其他运输单证的人。" 也就是说, 无船承运人是和托运人订立货物运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 亦即无船承运人符合《海商法》要求其作为契约一方的规定,具有承运人的法律地位。
《条例》第七条又规定,“无船承运人是通过国际船舶经营者完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换句话说, 无船承运人本身并不提供、经营船舶, 所以相对实际承运人而言, 无船承运人是契约承运人。而国际货运代理人则是委托方代理, 帮助托运人安排货物运输, 向托运人提供代理服务。
(8)国际货运与海商法扩展阅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七届第6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1992年11月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 1992年11月7日 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_网络
I. 货代和无船承运人有什么区别
“无船承运人”与“货代”之间的区别
无船承运人是货运代理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国际海运条例》颁布之前,有关无船承运业务主要是通过货运代理人的经营活动体现的。货运代理人一般以以下三种法律身份介入国际货物运输:
(1)充当货主的代理人,为其货物拼装、租船订舱、办理货物保险以及海关等有关单证手续、把货物交给承运人并取得提单等。
(2)充当承运人的代理人,指货运代理人在取得承运人的授权的情况下,以承运人的名义揽货并接受货方的订舱,并在获得承运人授权的前提下签发承运人提单。
(3)充当无船承运人,接受托运人的货物并签发自己的提单,以自己制定的运输路线开展运输活动。作为第三种情形中的货运代理人,由于其实际上是以无船承运人的身份承运货物并且签发自己的提单,已经构成我国《海商法》下;与托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人,是该提单所涵盖的运输下的承运人(契约承运人),依法应当对全程运输负责;而接受其委托具体从事该提单项下货物运输或部分运输的承运人则是实际承运人,仅对其运输区段负责。
国际航运中,尤其是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一级货代由于其有权签发自己的提单并独立对托运人承担责任的民事行为能力,经常以无船承运人的身份承运货物。
两者不能成为同一主体:货运代理有代理和事主两种身份,而无船承运人只有事主一种身份。在实践中,无船承运业务经营主体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是专营无船承运业务的公司,也可以是兼营该项业务的货代公司,或者其他海运辅助业务公司等,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引起偏差。结合实际操作,笔者认为,就货运代理人是否应取得无船承运人资格而言,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1)依照《国际海运条例》的规定,只有经营无船承运业务的货代公司才需要取得无船承运人资格。
(2)国际班轮公司在接受货代公司订舱时,如果货代公司代表货主,班轮公司应当在海运提单的托运人中直接显示真正的货主名称,这时,国际货代公司不须取得无船承运人证书。
(3)国际船舶运输公司在接受货代公司订舱时,如果货代公司不代表货主,而是以本人名义,要求在海运提单的托运人栏中显示货代公司名称的,则国际班轮公司必须确认货代公司取得无船承运人资格后,才可以接受其订舱。
因为此时国际货代公司与船舶运输公司之间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国际货代公司此时的身份实际上是无船承运人。
两者成立的条件及审批程序不同。《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规定,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必须依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资格。企业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海上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人民币。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每设立一个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的分支机构,应当增加注册资本50万元,同时该细则规定,禁止具有行政垄断职能的单位申请投资经营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承运人以及其他可能对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构成不公平竞争的企业不得申请经营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从我国交通部对于无船承运人有关申请和审批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交通部获权受理登记无船承运人以后采取了降低进入门槛的制度[10]:采用登记制度,不搞审批,由申请人向交通部提交申请书、营业执照影印件和提单样本;不对无船承运人的注册资金进行规定,唯一的前提条件是申请人需交纳80万的保证金以用来清偿其因不履行承运人义务或履行义务不当所产生的债务及支付的罚款。《海运条例》第七条规定:经营无船承运业务,应当向交通主管部门办理提单登记,并交纳80万保证金。
识别标准:
1.无船承运人或货运代理人与托运人之间订立的合同。如果签订的是货物运输合同,合同中所使用的术语是“承运(carry)” ,则其身份应是无船承运人,他与托运人之间是契约承运人与托运人的关系。如果签订的是委托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以代理人的身份行事,使用的术语是“安排运输(Arrange Transportation)”则其身份应是货运代理人,与托运人之间是委托方与被委托方的关系。
2.无船承运人或货运代理人与实际承运人签订的合同。无船承运人作为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他是以自己的名义行事的,与实际承运人间是托运人与承运人的关系,这样就使得真正的货物托运人与实际承运人间无直接法律关系。而货运代理人只能以托运人的名义行事,他与实际承运人之间是托运人代理人与承运人的关系,此时托运人才是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
3.是否有权签发提单或其他类似运输单证。无船承运人接受托运人的货物后,以承运人身份向托运人签发自己的提单或其他类似运输单证,并对货物的全程运输承担责任。由于其有权签发提单,他与收货人之间是承运人与持有人的关系。而货运代理人向托运人收取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是收货凭证(Forwarder’s Cargo Receipt,FCR),他无权签发提单或其他类似运输单证。他是托运人的代理人,以托运人代理人的身份行事,他与收货人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4.无船承运人和货运代理人所收取的报酬。无船承运人以自己名义行事,以承运人身份向托运人收取总包干运费,然后以托运人身份与实际承运人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向实际承运人支付运费,获得合理的运费差额。他不能从承运人处收取佣金,但可以向货运代理人支付佣金。货运代理人若按照总运费的一定比例从承运人处收取佣金,被认为是以委托人的代理人的身份行事,但如果向委托人收取总包干运费,则被认为是以自己的名义行事。在美国,货运代理人只能从承运人或无船承运人处收取佣金,并从发货人处收取少量服务报酬。
5.是否能够接受外国公司和外国无船承运人的委托,经营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无船承运业务。无船承运人能够接受外国公司、外国无船承运人的委托,经营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无船承运业务,并代签提单,向船公司订舱和签订运价协议,收取代理费。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公告第5号第3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没有经营性分支机构的境外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应当委托在当地具有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的经营者代理签发提单业务。中国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在没有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区从事无船承运业务。需要委托代理签发提单的,该代理也应当具有无船承运资格。没有取得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者,不得接受其他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的委托,为其代理签发提单。
J. 国际上有哪些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 要详细的颁布日期 颁布国家或地区 主要内容
(1)水路运输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水路运输方式包括国际海上运输、沿海和内河运输,适用的国内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运输合同分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及实施细则》,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集装箱运输规则》、《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规则及实施细则》和《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海牙规则、《修改的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议定书》,即海牙--维斯比规则、《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及《联合国多式联运公约》等。
(2)陆路运输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陆路运输方式有铁路和公路运输,陆路运输对货物在大陆内的流通起着重要作用,铁路和公路运输又有自己的运行特点。公路运输方面国内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国际公约有:《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国际公路车辆运输公约》。
铁路运输方面国内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国际公约有:《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议》、《铁路货物运输国际公约》。
(3) 航空运输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航空货物运输方面国内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国际航空货物运输适用的国际公约有:《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华沙公约,海牙议定书、《瓜达拉哈拉公约》。
(4) 多式联运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我国有关多式联运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中对多式联运作出的规定,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国际公约有《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国际商会制定的《联运单证统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