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山阴县刑法

山阴县刑法

发布时间: 2022-01-27 03:23:42

Ⅰ 山西太原日报有关朔州市山阴县张庄乡涉嫌贪污的有哪些

怀疑有人贪污,可以向当地纪委或检察院举报。只要不是诬告,没有证据也可以举报。贪污是违法犯罪行为,只要证据确凿,一定会受到惩罚。

刑法
第三百八十二条【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Ⅱ 清朝监狱、刑法的故事(100分)

大清的刑法主要分为2个阶段
1.在鸦片战争前的刑法主要为大清律例和大清会典
2.但是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主要沦为西方半殖民化的工具,原来的律和典无法适应之前的需要,而且西方文明的传入也使清朝原来的刑法体系发生改变,主要为:
大清现行刑律(1910体例变化,民法刑法分立,废除酷刑)、大清新刑律(1911总则分则体例,引进刑法内容原则)
但是很可惜,单大清新刑律开始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朝很快就灭亡了,但是这些刑法并没有随着清的灭亡而消亡,而是基本被中华民国所吸收继承.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监狱法典《大清监狱律草案》
《大清监狱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拟就于1910年,出自于日本著名监狱学家小河滋次郎之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立的监狱法典。
在“诸法合体”的封建立法体系中,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各王朝都未曾制定一部独立的监狱法典,监狱法律主要混列于各王朝的大法之中。如唐代的唐律、宋代的宋刑统、明代的大明律等。直到清末,中国古老的以刑制为主体的法律制度和以苦辱惩治为目的的监管制度,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制度的挑战。而且,一批识时务,趋革新的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受进步思潮的影响,开始形成了学外国以维新救国的设想,进行了变法图强的尝试。其后又提出“折衷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从而逐步完善了清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治法律体系,向着资产阶级的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当法部奏议狱制亟待改良,并得到一些手握重兵,倾向改良的地方督抚的支持,特别是为了适应清政府“仿行宪政”的需要时,制定监狱法典才被提到变法修律的议事日程上来。
为制定法典,清政府翻译了西方一些国家以及日本的监狱法规和监狱学专著。派人东渡日本考察审判、监狱改革事宜,出席第八届国际监狱会议。1908年,清政府正式聘请日本著名监狱学家小河滋次郎拟定草案。1910年,《草案》拟成。但《草案》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而未能颁布实行。
《草案》共十四章,二百四十一条,分总则和分则两个部分。第一章为总则,总则确定了监狱的种类,规定监狱分为三种:徒刑监、拘留场,此两者是“以犯罪之人,置之执行刑罚之地”,是“实质的”监狱。留置所“乃拘留判决未定者之处所”,包括未决监、感化场、民事监等,属于“法制的”监狱。总则还包括监狱的监督权和在监人的待遇等内容。按中国的历史习惯,“监狱归法部管辖”,监督机关为法部,监督方法“以巡阅为最善”。每两年巡视一次,法部官吏或推事、检察官都可巡阅监狱,以达到监督威慑囚犯,总结狱政成绩的目的。在监人的待遇有:不许伤害在监人的身体。监狱构造和卫生设施要无害在监人的健康。在监人于狱中若有苦痛,可向监狱官吏、监督官署或巡阅官吏起诉等。第二章和第十四章为分则,其内容具体繁多,主要是关于收监、拘禁、戒护、作业、教诲及教育、给养、卫生及医疗、出生及死亡、接见及书信、赏罚、领置、特赦减刑及暂释和假释等各种规定。
《草案》是清政府为了挽救危亡的封建统治,进行狱制改良,屈从帝国主义列强压迫形势下的产物。因而,《草案》在设范立制时难脱中西狱之间的平衡,成为既有监狱理论原则,又拖着传统狱制尾巴的拼盘,深深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但《草案》作为我国第一部独立的监狱法典,其以教育刑论(着眼于教化罪犯)为理论基础,以教育改造为原则,从而为改革中国封建重刑主义之下的狱政腐朽,监狱卑陋,囚系惨刻状况展开了前景。而且,《草案》作为部门法,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监狱立法的一次尝试,无论体例结构,还是条文内容,都改变封建体系“诸法合体”的陈规,成为1913年北洋军阀政府制颁《监狱规则》的蓝本,其大部分条款又被后来国民党政府制定监狱立法时所沿用。

清代监狱里的黑暗和潜规则
清朝文学家方苞在文章《狱中杂记》中,把他当年关在牢狱的所见所闻全记了下来。即使今天读来,狱中公权私用,官府的权力被那些牢役用来给自己谋利,其敲骨吸髓,手段之残忍,仿佛人间地狱,着实恐怖。
方苞在文中说: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他当时关在刑部监狱,看见每天都有三四个犯人死掉后便从墙洞里拉出去。见他吃惊,同一牢房的原洪洞县杜县令走过来告诉他说,这还算好的,今年气候还好,死的人不多,往年发瘟疫的时候,每天都要死十个人呢。
方苞问怎么会这样,杜县令说:“狱中有老监四座,每座有五间房子,牢役们只开当中那间的窗户和天窗透气透光,旁边的四间都不开窗,但里面却经常关着二百多个犯人。每到晚上,牢门落锁,天亮才开,犯人拉屎拉尿全在里面,气味极其难闻。冬天的时候,一些穷的犯人没有被褥,就在在地上睡觉,哪能不生病?所以深更半夜的时候,有人死了,活人也只得和死人脚靠脚、头靠头地躺着,监房里疾病传染,死的人当然也就多了。”
说到这,杜县令恨恨的说:“也真是可怜,那些杀人越货的强盗和惯犯,他们精气特别旺盛,倒基本不生病,那些得病死的,反倒是那些罪轻被押或者被牵连的,或者当作人证暂时羁押的,你说这不是荒唐吗?”
方苞便问:“北京不是还有顺天府的监狱和五城兵马御史衙门的监狱吗,怎么刑部监狱里关的犯人这么多啊?”杜县令说:“你不知道,近年来的案件,只要案情稍微重一点,顺天府、五城兵马御史衙门就不敢管;而掌管京城九门守卫的步兵统领抓的犯人,也放在刑部监狱关押;那些衙门的书吏、狱官、禁卒们,觉得关的人越多,就越有利可图,所以稍微有点牵连的,就一定想方设法捉进来。”
说到这里,杜县令叹道:“这里就是鬼门关,进来了不死也得脱层皮。不管你有罪无罪,先给你戴上脚镣手铐,让你吃尽苦头,等到你受不了,就进来劝你找保人,然后估计你家里有多少财产好勒索。勒索来的钱,这些人就瓜分了。比如要去掉脚镣手铐关到老监外面,得要好几十两银子。至于那些榨不出油水的穷犯人,那就倒霉了,戴上刑具关押,一点也不会客气,还要用他们来警戒其他犯人。”
据说山西阳高县有个叫黄升的人,被无辜牵连进了牢房。牢役们先把他用链子锁在尿缸边,那链子套在他的脖子上,坐也坐不下,只能靠着栅栏半蹲着。拘了大半天后,牢役们出来和黄升谈价钱,说:“你想舒服呢,也不难,就看你肯出多少钱。你看,里边屋里,铺盖和桌子啥都有,你要吃什么也行,但住那屋得有条件。”黄升问他什么条件,牢役们说:“进那屋花五十吊。你要再花三十吊,就帮你去掉链子;地下打铺也是二十吊;住高铺加三十吊;你要吃菜吃饭,哪怕是吃鸦片烟,我们都可以代办,按次算也行,长包也行,还可以给你便宜点,反正都有价钱。”
倒霉的是这个黄升当时身上没带钱,牢役们见自己说了半天没收获,大怒,众人便一拥而上,将他打个半死,又罚站一夜,第二天家人送钱来才放了下来。
按说死刑犯最难敲诈了,但刽子手勒索起来更是触目惊心。譬如家中有钱的死囚,刽子手往往派他的同伙去找亲属谈,其中对要凌迟碎剐的,就威胁说:“要是顺从我的话,当时先刺心脏,给个痛快;要不然,四肢剐完了,人还会有气。”对那些判绞刑的,就说:“要是顺从我,一绞就断气;不然绞三次,让他慢慢死。”就算是判砍头,没什么技术好要挟,也要留下死人的脑袋做抵押,问收尸的家属要钱。
如此一来,那些刽子手往往都能勒索到几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只为减少犯人的苦楚,那些没钱的家庭,往往把自家的财产当光,去贿赂那些人。真碰上那些一点钱都没有的,那就不客气了,往往要按照前面威胁的那样来行刑。
就连负责捆绑犯人的衙役也生财有道,谁要是不肯掏钱的话,这些人就乘捆绑的时候折断犯人的筋骨。譬如每年秋天各地都要集中处决犯人,为了震慑那些犯人,往往有陪绑制度,也就是说,捆绑到行刑地等待执行死刑的,大概有十分之三四,其他的只是陪绑。那些在捆绑时没交钱的,被弄伤后往往要好几个月才能痊愈,有的甚至被弄成残废。
方苞曾劝一个老牢役说:“你们跟那些犯人没仇没恨的,不过想得点财物;那些穷人要真没有,你们就不能当做点善事放过他们吗?”那人冷笑道:“放过他们?我们这是为了立下规矩,警告其他人犯,要不这样的话,那不人人都心存侥幸,不肯掏钱?”
见他不明白,那老牢役说:“这里面是有学问的。比如同案被捕的三个人,同样刑具拷打,一个人给了二十两银子,他骨头受了点轻伤,养了一个多月才好;第二个人多给了一倍的银子,只受了点皮肉之苦,二十天后就好了;第三个人比第一个人多了六倍的银子,打完后,当天晚上就健步如飞,跟平时没啥两样。这要是没有差别,哪个人肯多出钱呢?这就是规矩,规矩是不能坏的!”
熟谙官场的老手还在后面。有某姓兄弟二人,犯的把持公仓的大罪,以律当斩立决。判决下来后,管文书的书吏说:“你们给我一千两银子,我有办法让你们不死。”两兄弟大惊,问他有什么办法,书吏说:“这也不难,我另准备一份判决词,原文不用改动,只不过把后面两个没有家属和亲戚的同案从犯的名字来换你们两个,等到案文加封上奏的时候,偷偷地换一下,反正他们死了没人给他们喊冤。”另一个书吏有点担心,说:“这样做,死掉的人固然没什么问题,但万一主审官发现怎么办呢?如果让他们发现,我们就活不成了。”书吏笑道:“这你尽管放心,他要发现的话就得重新上奏请示,重新开判决词,我们这些人固然活不成,但主审官也得一个个罢官走人,对他们来说,这只不过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又没人喊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是不会认真对待的!对他们来说,保住自己的官职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后来,这个人还真就这么干了,结果两名可怜的从犯被处了死刑。主审官后来发现,被吓得口张舌翘,却也不敢追究。方苞在文中说,他在狱中还见过这两兄弟,同牢房的犯人指着他们说:“这两人就是用谁谁的命换他们脑袋的。”
《狱中杂记》最后还说,有些奸狡的人因长期关在牢里,干脆和狱卒内外勾结,不出去了,他们在牢里负责惩罚犯人,帮狱卒勒索财物,自己也捞了些钱。比如山阴县有个姓李的,因杀人被关在监狱里,用这种办法每年也能搞到几百两银子。
本文节选自《帝国的绯闻-----大清野史三百年》

罕见的清朝刑法牢狱照片http://pic.qikoo.com/comic/111828_200808,16418531,684d55,s6327_43378,1.html

清朝末年的一些刑法(图)http://club.chinaren.com/bbs/index.jsp?boardid=13&hotmsgid=86737207

Ⅲ 求一篇文言文的翻译,开头为“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

贺循,字彦先,是会稽山阴人士。他的祖先庆普,在汉代传授《周礼》,也就是当时所说的庆氏礼学。宗族高祖庆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汉安帝的时候担任侍中,因为要避开汉安帝的父亲的名讳,于是改姓贺氏。贺循的曾祖贺齐,在吴国为官,是一个名将。祖父贺景,是一个杀敌校尉。父亲贺邵,担任过中书令,被孙皓所杀,把家人迁移到了边远的郡。贺循从小蒙受家庭大难,被流放到海边,吴国被平定,于是回到本郡。贺循操行崇尚高洁严肃,孩童不敢亲近他,言行举止,一定按照礼仪谦让,国相丁乂召请贺循担任五官掾。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最好。后来担任武康县令,当地民俗大多喜欢厚葬,还有拘束于禁忌,回避年月,因而停办丧事不埋葬死者的,贺循对这些都严加禁止。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著作郎陆机上奏章推荐贺循说:“我看到武康县令贺循德行深厚,气量博大,人才清廉,能明察深远,由衷信服纯朴的德行,风范操守庄重严峻,连续在两座县城试用,结果刑法政令严肃稳重。以前蒸阳县令郭讷有美好的举止姿态,疏放旷达,大器有见识,颖悟超群,开朗豁达,机敏聪悟,他的才能丰富,是个干练而有办事才能的人。贺循留守在下等县城,名列一般人中,很不得志;郭讷回到家中小巷,漂泊失意有些年月了。他们都是出自新的疆土,在朝中没有知己,居处在偏远的地方,志向又不能亲力谋求,时光转瞬即逝,可是长久没有仕进之路,这实在是乡里那些有智慧的人所深深遗憾的事啊。我等谨思御史出使到各州的原因,各州本都有朝廷的人,不只是要平均分配显达之路,把您的恩惠传播到外州而已,实在是因为庶士的风格不同,四方的风俗有别,阻隔的危害,边远的国土尤其厉害。至于荆、扬这两个州,人家各达几十万,现在扬州没有属官,而且荆州和江南竟然没有一个担任京城中官职的人,这的确不是圣朝对待天下本该有的心思。至于才能名望资质人品,贺循可以担任尚书郎,郭讷可以做太子洗马、舍人。这都是众望所归,不只是希望达到清贵的仕途,姑且填充正选的官位啊。恭谨地列说他们的资质和品行,请求承蒙皇上检察。”过了很久,贺循终于被召进朝廷,补任太子舍人。

赵王司马伦篡夺皇位,贺循转任侍御史,假托有病离开了官职。后来被授官南中郎长史,没有去就任,恰逢叛贼李辰在江夏起兵,朝中的大将军都不能征讨,个个都望风而逃。李辰的另一个统帅石冰侵占扬州,赶走了会稽相张景,用以前的宁远护军程超代替了他,用他的长史宰与领受了山阴县令之职。从前的南平内史王矩、吴兴内史顾秘、秀才周玘等倡导起义,向各个州郡发出檄文来征讨他,贺循也召集众人响应他们。石冰的大将抗宠拥有军队几千人,驻扎在州郡的讲堂里。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贺循迎接张景回到会稽郡,贺循当即感谢打发了兵士,闭门不出,论功报赏的事,他一概不参与。

等到陈敏作乱,诈称有皇帝诏书,让贺循担任丹阳内史。贺循以脚有病为由推辞,他手不能控制笔,又口服寒食散,披散头发袒露身子,以表示不能再任用,陈敏最终不敢苦苦相逼。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过问这件事。等到陈敏被打败,征东将军周馥上奏任命贺循领受会稽相,不久又任命为吴国内史,采取用公车征召贤良的人的方式,他都不就任。

Ⅳ 在经营场所闹事 法律上怎么处理呢

这种情况应当及时报警,如果行为恶劣,公安机关则可按照寻衅滋事进行治安处罚。如果屡教不改,且变本加厉,造成严重的人身或财产损失,则可构成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

Ⅳ 刑法是如何归定卖身契的

卖身契怎样才有法律效应啊
有奖励写回答共8个回答
笔有千秋业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聊聊关注成为第1213位粉丝
这是古代才会有的东西,在现代不管如何定立卖身契都不合法,都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个人的人身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有关卖身契的概念解释如下:
卖身契开头,我卖身 结尾,我肯定 最后,我签名 卖身契 契,本意为刻。通常所说契约,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将事先约定的事项用刀、笔等工具,刻、写在金属、木材、纸帛等物质上,以表示对许诺事项的信守的一种凭证。 在历史文献中记载契约的称谓很多,诸如:判书、质剂、傅别、分支、书契等。《周礼·秋官·朝士》中说:“云判,半分而合者,即质剂傅别分支合同,两家各得其一者也。”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契约则广泛地应用于双方的买卖之中,其含义也逐渐演变为专指有关买卖的文书。如:田契、绝卖契、租约、典约等。在敦煌和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中,亦发现许多卖地契、卖牛契、卖宅舍契、卖儿契等。可见契约应用的历史之久,范围之广。 我们在浙江省绍兴县档案馆发现一件题为“舍书全福”的历史档案。乍看标题,颇令人费解,但其内容却十分清楚,这是一张亲生母亲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将儿子卖与寺庙为僧的卖身契。其文如: 立出舍书。绍兴萧山县二十三[都]四图外沙靖江殿人亲母周门沈氏,今因年岁不能丰热(熟),并无依靠,口食难肚,将三子周炳炎,年八岁,生于十一月廿八日,辰时建生,情愿挽中削发出家,于本府山阴县深云禅寺,投拜莲元大禅师为徒。拔剃之后,任凭教训。倘若夜晚山水不测,各从天命。如有亲戚哄(骗)逃拦走失,要亲母寻还归寺,两边情愿,各无悔,永远存照。丙批当付身价洋银拾元正。恐后无凭,立此并照。外加盘费洋争贰元三角。

Ⅵ 历史上有苏三这个人吗

有。
苏三原名周玉洁,又叫顾立春,明朝山西省大同府周家庄或河南省归德府永城或河北省广平府曲周县人。五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起名苏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
苏三天生丽质,聪慧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南京原礼部(吏部)尚书的公子王景隆(王金龙)上京赶考时与其结识。苏三和王景隆传奇般的恩怨和爱情故事被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成《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又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广为演出。

介绍:
因话本和戏剧闻名的苏三,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也确实发生在山西洪洞县。
说法之一,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现山西省山阴县北周庄)。王三公子名叫王金龙,是曲周县王家集人。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
说法之二,官宦子弟王金龙相遇苏三,因是同乡(根据记载两人同是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人)一见钟情,过往甚密,并立下山盟海誓。在那里不到一年, 王金龙床头金尽,被老鸨赶了出门。苏三要王金龙奋发上进,誓言不再从人。王金龙发奋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士。老鸨偷偷以1,200两银子为身价把苏三卖给山西马贩子沈洪为妾。沈洪就准备带苏三回故里。 沈洪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与赵昂合谋毒死沈洪,诬陷苏三。并以一千两银子行贿,知县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屈忍画押,被判死刑,禁于死牢之中,适值王金龙出任山西巡按,得知苏三已犯死罪,便密访洪洞县,探知苏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全部人员到太原。
王金龙为避嫌疑,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刘氏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贪官知县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金龙终成眷属。后王金龙之父得罪权臣太监,苏三和王金龙只好回归老家永城。苏三有幸,传奇般地同王金龙团聚。

Ⅶ 山阴县北周庄镇新岱岳村举报土地违法占用去哪投诉

对于土地违法,一般向本县的土地管理部门(国土局)去举报,可以直接到土地管理部门去举报,也可以拔打全国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12336。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龙宗智 发布:2025-02-11 21:24:59 浏览:289
刑法同业竞 发布:2025-02-11 21:19:32 浏览:995
后勤领导干部学习准则条例心得 发布:2025-02-11 21:03:29 浏览:639
注册公司后法律条文 发布:2025-02-11 20:02:13 浏览: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宣传 发布:2025-02-11 19:33:43 浏览:191
消费者权益属于社会法吗 发布:2025-02-11 19:29:40 浏览:14
广东计划生育条例2017 发布:2025-02-11 18:47:46 浏览:217
一个店铺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11 18:05:14 浏览:830
教育法学案例 发布:2025-02-11 17:45:19 浏览:198
镇公共法律服务 发布:2025-02-11 17:11:04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