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正确率

民法正确率

发布时间: 2020-12-20 15:58:18

1. 准备公务员考试应该看什么书啊

一、基础阶段。此阶段主要是从知识上进行准备,此阶段复习通常看《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比较基础的教材就可以了。

二、强化提高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将第一阶段学习的各知识点进行实际运用并融会贯通。考生在此阶段可多进行模拟练习,主要是拿真题来训练,教材资料也是以真题为主

考公务员必读的书

1、《沧浪之水》,阎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2、《中国政府管理与公务员考录》,于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中国人事制度概论》,刘俊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

5、《论十大关系》,毛泽东

6、《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年

7、《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祝雪虎,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

8、《公务员礼仪手册》,金正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

9、《基层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建设》,苏保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图形世界探秘》,杜国平,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考公务员各阶段需要的书籍

前期复习推荐教材: 2018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中期复习推荐教材:2018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系列·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2018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后期复习推荐教材: 2018年公务员考试全真模拟试卷

(1)民法正确率扩展阅读:

申论,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考试。

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2. 法律解释的特点是什么 法理学的

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和必要性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法律解释是指特定的人或组织对特定法律规定意义的说明。例如,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条第2款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但在司法实践中,到底什么是“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以及哪些活动属于“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则需要作出具体的说明和界定。对此,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指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精神状态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显然,这些说明和解释,对于保证司法人员正确适用《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是很有必要的。
(二)法律解释在法律实施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由于法律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因此需要法律解释化抽象为具体,变概括为特定。法律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行为规范,不可能对所有生动复杂的社会现实都作出规定,无法准确预见事件和行为可能发生的种种场合。因此在将具有概括性的规则适用于具体情况时,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为了统一适用法律,就需要对法律的含义作出统一的、正确的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法律解释是从法律制定到法律实施中间的桥梁。
2.由于人们在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上的差别,也由于人们利益与动机的差别,因此会对同一法律规定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对法律规定中的一些专门术语有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法律解释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
3.由于立法缺憾,需要通过法律解释改正、弥补法律规定的不完善。由于种种原因,立法是不完善的,诸如法律应规定而未规定,法律规定模糊不清,法律规定之间互相矛盾,等等。这些情况造成了法律适用的困难,因此需要法律解释来弥补、消除、改正法律规定的不足。
4.通过法律解释解决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法律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又不能朝令夕改,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社会生活是变动的、发展的,有时发展得慢些,有时发展得快些。这就使法律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不适应。运用法律解释是解决这种不适应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法律解释伸展、扩张或限制法律规定的含义,以适应发展了的社会现实。在我国,法律解释可以适应改革时期的特殊需要。在社会转型、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法律全面地规范和调整;另一方面,又需要这种规范和调整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法律解释就可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及时对某些行为做出新的法律评价,以积极推进改革并有效地维护改革成果。
5.通过法律解释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律教育。在中国目前这93样一个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法学工作者和法律界人士进行的,旨在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法律解释工作,对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
(一)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的概念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
解释两种。所谓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有权作出法定解释的机关、官员和个人,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不同,通常是由法律规定或由历史传统决定的。
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学理解释,一般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做出的学术性和常识性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常不被作为执行法律的法定依据。虽然如此,非正式解释在法学研究、法学教育、法制宣传以及法律发展方面还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二)当代中国法律解释体制法律解释体制,是指正式解释的权限划分。当代中国关于法律解释的体制主要是在1982年宪法的有关规定以及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基础上建立的。根据这些规定,当代中国建立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的各机关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释体制。
1.全国人大常委会所进行的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所进行的解释也叫立法解释。它包括对宪法的解释和对法律的解释两部分。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用法律加以补充规定。这里所说的法律指狭义的法律,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立法解释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决定、决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通过创制新的法律条文对原有法律规定做出具有补充性质的解释。
在我国,立法解释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法律实施中产生的疑义,即对法律规定本身不十分清楚、明确的条文进行说明,或者规定本身虽然清楚、明确,但实施法律的人不了解立法者的立法精神,因此需要立法解释,适应社会发展,赋予法律规定以新的含义。在没有对原法律进行修改、补充、废止之前,通过赋予法律规定新含义的方法补充法律。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常委会办公厅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一系列法律问题所作的答复,虽然不是正式的法定解释,但对正确理解和执行法律具有积极的作用。
2.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所做的解释。(1)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所做的解释也叫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做的解释。这类解释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审判解释,另一种是检察解释。审判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对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做的解释。我国的审判解释权由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统一行使,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都没有对法律的审判解释权。检察解释是指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检察机关在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进行的解释。如果审判解释与检察解释有原则性分歧,则应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解释或决定。在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为了更好地协调和配合,统一认识,提高工作效率,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有时采取联合解释的形式,共同发布司法解释文件。(2)司法解释的重要性。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的,这是由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它们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成为法律解释具体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在其他国家,由最高立法机关或其常设机关主要负责法律解释95的情况也是很少的。在我国,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时间和它作为议事机构的性质上来看,它也无法承担主要的法律解释工作。建国以来,常委会法律解释的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从数量上看,目前司法解释最多。这是由它作为司法机关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它的任务就是适用法律于具体案件。(3)司法解释的任务。从内容上划分,司法解释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对法律规定不够具体明确而使理解和执行有困难的问题进行解释,赋予比较概括、原则的规定以具体的内容;②在多项法律对同一问题作出规定出现理解和执行困难时进行统一解释;③对各级各类法院之间应如何依据法律规定相互配合审理案件、确定管辖问题进行解释;④为统一案件审理标准而就某一具体案件说明应如何理解和执行某些法律规定;⑤由于社会情况发展、变化,对某类犯罪的定罪量刑的依据有不同的理解需要新的解释。法律调整应当与社会现实相协调,法律必须随社会的发展而赋予某类行为以不同的法律意义,做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法律评价。(4)司法解释的具体方式:①在总结大量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作原则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这种解释的特点是:结合司法工作但不针对某个具体案件;用概括性的方法解释法律的含义;解释的结果对司法机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反复适用性。这种解释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统一司法实践。
②直接针对具体案件事实阐明某一法律规定在某一特定场合应如何理解和适用,如最高人民法院在一则批复中,对于在适用《继承法》时,尽了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是否拥有继承权的解释,以及关于承担抚养年幼弟妹的兄姐在年老无子女时,是否应由弟妹抚养的解释。这种解释的结果使法律规定中抽象文字的含义在本案中具体化,对同类案件的审理具有示范作用。
3.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解释。(1)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解释也叫行政解释,是指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解释。它包括两种情况:第一,是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做的解释。比如,国家技术监督局在“技监局发(1990)485号”、“技监局发(1992)491号”文件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所规定的“违法所得”的确定和计算方法所做的解释。第二,是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在行使职权时对自己所制定的法规所进行的解释。(2)有权进行行政解释的机关包括: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务院以及制定行政规章的各部委;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国家机关授权的下级机关。(3)国务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它所作出的或由它授权作出的解释,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这种解释不能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不得同所解释的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解释。(4)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解释在国家的法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政需要完善的行政法规体系。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法律解释是建立统一、协调的行政法规体系的重要条件。随着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适应行政管理法制化的要求,新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必然大量涌现,要协调这些法规和规章之间的关系,保障其有效地实施,必须借助于行政解释。
4.地方政权机关的解释。(1)国家地方政权机关所进行的法律解释包括两种情况:第一,是对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做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进行解释或做出规定。第二,是对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进行解释。(2)地方政权机关的法律解释的特点是:只有法定的地方国家政权机关,即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执行机关才有此项职权;解释只能在本地区所辖范围内发生效力;解释必须符合国家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国家政策,否则无效;地方国家政权机关无权解释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解释法律的方法有多种。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的方法可以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三种。
(一)字面解释这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含义解释法律,既不缩小,也不扩大。
(二)限制解释
这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广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如《婚姻法》第15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里的“父母”与“子女”都应作限制性解释,前者应限制在未成年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的父母,后者应限制在成年和具有劳动能力的子女。
(三)扩充解释
这是指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窄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广的解释。例如,《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一词应做广义解释,即不仅包括宪法和法律,还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3. 司法考试培训 哪个培训机构通过率高点

讲真,你觉来得去看官网的自数据会准么,肯定都是往高的说呀。而且通过率90%的机构也并不一定比75%的机构更适合你,

选老师比选机构重要,一定一定一定要去各个机构的官网或者公众号找试听课试试,先根据老师简介,一般都有授课风格和方式,初步判断哪个适合自己。比如我当时有关注BT学院的法考公众号,看到一篇是木木老师分享的备考做题技巧,收获很大,感觉跟着她应该没问题。但是正式报班前我还是去找了她的试听课,毕竟还是要出钱的呀,不敢乱决定。之后听了试听课,十分确认木木老师教的很好,而且也了解了bt学院的班级服务,很专业的辅导机构了。所以就报名了。

最后高分过,具体多少就不秀了,今天刚好刷到这条,想想还是要感谢下木木老师的。

4. 法考客观题题型是什么

客观题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

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4)民法正确率扩展阅读:

报名客观题人员报名时应当具有以下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证。

2、毕业证书。本人毕业证书应当能够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查询或认证。

3、申请享受放宽政策人员,须具有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户籍。网上报名时,应上传户口簿首页及本人页电子照片。

4、电子证件照片。报名人员应当提供符合规定格式(宽413像素×高626像素)要求的本人近三个月内彩色(红、蓝、白底色均可)正面免冠电子证件照片。

5、司法行政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1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网上报名时,应当签署《应届毕业生承诺书》等等。

5. 注册会计师一共要考几门啊

注册会计师与ACCA哪个更难考?高顿ACCA小编从以下3个方面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1、核心科目的考试难度看,ACCA是无法与CPA相比的,甚至比会计师职称考试难度都相差甚远。ACCA 考试的难度是以英国大学学位考试的难度为标准, 具体而言,第一、第二部分的难度分别相当于学士学位高年级课程的考试难度, 第三部分的考试相当于硕士学位最后阶段的考试。第一部分 的每门考试只是测试本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着重于为后两个部分中实务性的课程所要运用的理论和技能打下基础。第二部分 的考试除了本门课程的内容之外, 还会考到第一部分的一些知识,着重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第三部分的考试要求学员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决断力。不仅会考到以前的课程内容, 还会考到邻近科目的内容。

2、专业外延看,ACCA涉及面比CPA广泛得多。ACCA因为所有的试题都是采用英文的,所以对于英语会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能通过,在补一些考试相关的词汇就可以了,当然建议能有六级的水平更好。对于英语好对管理有喜好的人可以一试。

3、CPA的通过率严格的控制在15%左右,很多人考了很久都无法通过。ACCA要通过14门考试,全球单科通过率基本在 30-40% 左右,中国学员通过率为50-60%。小编再送一个ACCA考试资料包,可以分享给小伙伴,自提,戳:ACCA资料【新手指南】+内部讲义+解析音频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6. 关于标准盘 上下盘 让球盘的解释

汽车的点火正时,会因发动机不同而有所差别。也会因燃油采用的不同而有专一定差别。调校正点属火正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点火“时机”或初始“点火提前角”,从而为获得最佳的发动机效能。定义:在车辆发动机“压缩行程”终了时间,当活塞到达行程“上止点”时,火花塞通过点火系统提供的高压能量(高压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压缩混合气,这个时刻称之 为“最佳”的点火时刻,也即“正时”。为使“点火正时”能量达到有效利用或最大化,一般要提前一定的“量”,故当活塞即将运行到达“上止点”的那一“时刻”进行“点火”并燃烧做功。而这个时刻并非绝对的位置(顶部),而是有一定位置或角度差异(量)的,常称之为“点火提前角”。

7. 有人说法学就业前景不好,你怎么看

任何时候,单纯从所学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就业前景的好坏,其实都不科学。因为,再热门的行业,也有学习不好的学生(还要考虑毕业院校),再冷门的专业,也有对口的工作机会。甚至可以说,有的时候,冷门专业,反而就业前景更好一些。

咱们还是先来说说法学这个专业吧。其实,法学专业是一个大学科,往下细分,还是能分出很多类别来,今天只是从综合角度考虑。

同样是身边的例子,那些转行的人虽然衣食无忧,但相比那些一直坚守在法学一线的毕业生来说,发展空间,明显是后者要大得多。小编认识的很多人,虽然在毕业的头几年显得有些落寞甚至落魄,可如今不是成了大律师,就是在公检法举足轻重,这都是之前很多人想不到的。

所以,怎样选择,还是看你个人的努力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8. 民事答辩状要送达原告吗

需要送达原告,并在五日之内送达。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抗辩。

被告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抗辩书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出抗辩的,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听证进行。

民事辩护有两种情形:一是原告向一审人民法院起诉后,被告对申诉(申诉)提出抗辩。二是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后,一方当事人不服上诉,被上诉人对上诉提出抗辩。

人民法院收到原告和上诉人的申请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副本送达被告或者上诉人,被告或者上诉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抗辩。被告和被告可以对原告或者上诉人的起诉、上诉的事实、理由、理由,以及请求的事项,提出有目的的抗辩,说明理由、要求,提出事实和证据证明。

这样,人民法院就能够充分了解当事人对诉讼的意见和要求,合理、合法、及时地处理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被告应当在答辩期限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并阐述了对原告诉讼请求及其事实和理由的看法。

因此,被告有义务在法律期限内提出抗辩,这也是保护告知原告的权利。在实践中,司法人员还应严格遵守辩护的实施,被告在法律期限内没有提交,应视为放弃提交,被告超过法定期限提交的辩护,不再接受。

(8)民法正确率扩展阅读:

民事答辩状在两种情况下提出:

一是原告向第一审人民法院起诉后,被告就诉状(起诉状)提出答辩状。

二是案件经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终结后,一方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就上诉状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和上诉人的上诉状以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间内将副本送达被告或被上诉人,被告或被上诉人应当在法定的期限内提出答辩状。

9. 民事诉讼法一道,请具有法律相关知识的人士帮忙解答。谢谢,需要保证正确率哦,答案准确,马上悬赏。

民事诉讼法第复四十四条 审判人制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2、3的情况都能得到支持。1、2属于“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3属于“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
第4题:法院对此回避请求应不予支持,无需自行调取证据,也无需要求对方反证。民诉法只规定了申请回避的应当说明理由,没有规定证据不足的处理。因此如果法院认为要求回避的理由缺乏证据应该驳回。
第5题合议庭组成不合法。应当组成新的合议庭,王某不能再担任审判长。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10. 怎样才能让抄的作业看起来像自己做的

在走钢丝时一边后空翻,一边双手分别转5×5魔方同时倒背国家民法(滑稽)

热点内容
军训条令条例 发布:2025-01-22 21:03:40 浏览:175
司法大讲堂 发布:2025-01-22 20:50:42 浏览:534
签约个人法律顾问 发布:2025-01-22 20:27:38 浏览:514
民事诉讼法主管 发布:2025-01-22 20:00:28 浏览:625
2015社会与法 发布:2025-01-22 19:59:36 浏览:764
东南司法所 发布:2025-01-22 19:51:40 浏览:990
侵害姓名权法律责任股东 发布:2025-01-22 19:28:40 浏览:117
婚姻法中精神损害赔偿 发布:2025-01-22 19:08:19 浏览:760
所谓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2 18:58:05 浏览:598
篡改文件还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22 18:48:32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