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与法考有区别吗
『壹』 法考和司考区别
法考是从司考变革而来,年由“国家司法考试”变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对于考生来说,这几点应该变革注意:
一是报名资格。改革后规定“(五)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简单理解就是以实施办法颁布时间(2018年4月28日)为分水岭,
【实施办法后入学的学生报名资格】
第一种: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第二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
第三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第四种:在一定时期内,对艰苦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应试人员,在报名学历条件、考试合格标准等方面适当放宽。
【实施办法颁布前(2018年4月28日)入学前的考生报名资格】
1.本办法实施前已入学或者已取得相应学历的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2.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也就是说,2018年4月28日前入学的非法本都可以考。
2018年4月28日前注册学籍的自考生、成人本科,都可以考。
都可以一直考,没有期限限制。
放宽地区政策仍然实行。
二是需要报考的人。改革后规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申请律师执业、公证员执业和初次担任法律类仲裁员,以及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是考试方式。由一年一考变为一年两考,分为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客观题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主观题考试,考试间隔大概在一个月左右(具体以司法部公布的考试时间为准),客观题成绩两年内有效,假如当年的主观题成绩不合格,下一年可以只考主观题客观题成绩保留。
『贰』 司考和法考有什么区别
一、考名改革
2018年之前名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2018年后改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即“司考”变为“法考”。
二、报考条件改革
1、原报考条件:“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2、改革后报考条件:
(1)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三、法考科目改革
原科目为: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试卷四;一、二、三卷考客观选择题,试卷四考主观题。每张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各卷考试时长均为180分钟。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试题。各卷科目为: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现科目为:客观卷一、客观卷二、主观题卷。
客观题考试实行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应试人员应当使用计算机鼠标或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直接作答。
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主观题试卷:8:30—12:30,考试时间240分钟。
主观题考试为一卷,实行计算机化考试。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18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主观题考试设置选作题的,应试人员可选择其一作答。
『叁』 司法考试与律师考试,有何种区别
律师考试只能取得律师资格,国家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担任公证员和取得律师资格都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9月进行。前身为律师资格考试,自2002年后,吸收检察官考试和法官考试两类系统内部职业资格考试考核,改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
律师考试现在已经取消了,如果想考律师资格则必须通过司法考试,非法律专业人士,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就可以报考司法考试。
『肆』 司考和法考有什么区别
法考vs司考卷式结构
司考:题量更多
原「司考」,客观题三卷共300个选择题;主观题一卷共7道题(1个简答题+6个案例分析题)。
法考:题量更少
现「法考」,客观题两卷共200个选择题;主观题一卷共5道题(1个论述题+3个必做案例分析题+1个选做案例分析题)。改革后,分为两卷考察,体现了法考的阶梯性。第一阶梯的客观题难度较小,只需要选对即对,侧重考察法律知识的广度;而第二阶梯的主观题难度较大,侧重考察法律知识的深度,需要进行论述说理,远远大于原司考主观题的难度。
法考vs司考考试风格
司考:侧重基础
原「司考」考试在于考察法律知识的广度和基础,客观题与主观题考察区分度不大,基本上两者之间可以直接转化;其中40%的题目是直接可以根据记忆内容(法条或讲义)得出正确答案的;还有50%的题目是需要分析题目或选项表达的意思,对接知识点、甚至组合科目不同章节知识点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的;再剩余的10%是争议问题或偏题或难题等很难得到分数的题目。
法考:客观题,侧重广度;主观题,侧重运用。
现「法考」在于考察法律知识的深度和运用,客观题和主观题考察区分度较大。客观题重点考察法律知识的广度。原来很少涉及的小法或不考的小法在现在的法考客观题中会涉及,部分考题在题干或选项中涉及垮科目的综合考察,如民法民诉结合,民法商法结合等。改革后的主观题是侧重考察法律知识的运用。虽考题量减少了,但考察科目并没有改变,这就意味着将存在数个科目在同一个题目进行组合命题考察的模式。比如,18年及19年真题中均出现了民法、商法与民诉法结合考察的大综合案例题目。这就不仅要求考生知道知识点是什么,还要求考生在具体的案例情形中能够分析出每一句话暗示什么,强调什么。
法考vs司考出题人变化
司考:命题组出题
原「司考」的出题形式是,提前确定各个科目的命题组成员(个位数组成),然后由命题组在几个月内对当年的真题进行命题。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研究命题组出题人的研究重点和观点趋势,猜测今年考试的重点和争议问题的观点;因此最有可能压中原题。
法考:题库出题
现「法考」的出题形式是,从各大高校收集题目,然后组成题库,考试题目抽取题库的题目组成试卷。什么意思?就是考试中心的人员会按照今年的情况先讨论罗列出一张【考点清单】,然后要求大家根据清单上所列的考点去题库中检索具体的题目,组成试卷。因此,反向可以得出我们的备考重点就是各科目最重要的考点+各科目新增知识点。
————————————————————————以上资料来自来胜法考法硕公众号
『伍』 司法考试和律考有什么区别
律考获得的是律师从业资格。
司法考试获得的不仅有律师从业资格,还有在法院,检察院出任法官检察官等职位的资格
报名是网络报名。各地有考点。今年是9.16开考。
『陆』 司法考试和法考是一个吗
是的。不同时期的称呼,其实都是同一个考试。
『柒』 法考和司考的区别
形式上不一样,本质上却没什么不同,前天我推荐了梁慧星的民法总论,昨天我推荐了老钟的司考课程,今天我就顺带说下不同科目的老师吧,回忆一下青葱岁月。
先说谁好呢,昨天说民法,今天说刑法?还是放在刑法话题下说吧,今天就说商法经济法的老师吧,我要提两个人:@商经法鄢梦萱 和 @商经法刘安琪 。
前一个是我司考时听的老师,后一个是我在微博上发现的宝藏老师。
鄢老师讲课自带重点,没有废话只讲考点,即便课讲的这样好,还是没有名言警句醒脑——过了司考就能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学累了、不想学了,想想这句话就有劲了,明天有奔头了,考试自然就有动力过了[馋嘴]
刘老师是我在微博认识的老师,课我是没有系统听过,某次早上直播讲课时我听了一段,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倒不是重点,我诧异的是一大早上直播带着考生学习,这在高中毕业以后再也没遇到过了,关键是每天都有[允悲]。
至于宝藏不宝藏,课程对不对你的胃口,那是个人看法,你有你的我有我的,能帮到备考的你最好,帮不到的话也别怪我[笑cry]
『捌』 司法考试和法考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法考是司考改革后的名称的教程,全称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现在只有法考了。
区别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
1、卷式结构
司考:客观题三卷共300个选择题;主观题一卷共7道题(1个简答题+6个案例分析题)。
法考:客观题两卷共200个选择题;主观题一卷共5道题(1个论述题+3个必做案例分析题+1个选做案例分析题)。改革后,分为两卷考察
2、考试风格
「司考」考试在于考察法律知识的广度和基础,客观题与主观题考察区分度不大,基本上两者之间可以直接转化
「法考」在于考察法律知识的深度和运用,客观题和主观题考察区分度较客观题重点考察法律知识的广度。
3、出题人变化
司考:命题组出题
法考:题库随机出题
『玖』 法考和司法考试是一回事么啊
法考是从司考变革而来,2018年由“国家司法考试”变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对于考生来说,这几点应该变革注意:一是报名资格。
改革后规定“(五)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简单理解就是以实施办法颁布时间(2018年4月28日)为分水岭,
【实施办法后入学的学生报名资格】
第一种: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第二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
第三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第四种:在一定时期内,对艰苦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应试人员,在报名学历条件、考试合格标准等方面适当放宽。
【实施办法颁布前(2018年4月28日)入学前的考生报名资格】
本办法实施前已入学或者已取得相应学历的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就是说,2018年4月28日前入学的非法本都可以考。2018年4月28日前注册学籍的自考生、成人本科,都可以考。都可以一直考,没有期限限制。放宽地区政策仍然实行。
二是需要报考的人。改革后规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申请律师执业、公证员执业和初次担任法律类仲裁员,以及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是考试方式。由一年一考变为一年两考,分为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客观题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主观题考试,考试间隔大概在一个月左右(具体以司法部公布的考试时间为准),客观题成绩两年内有效,假如当年的主观题成绩不合格,下一年可以只考主观题客观题成绩保留。
『拾』 法考和司法考试是一回事么
一、考名改革
2018年之前名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2018年后改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即“司考”变为“法考”。
二、报考条件改革
1、原报考条件:“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2、改革后报考条件:
(1)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三、法考科目改革
原科目为: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试卷四;一、二、三卷考客观选择题,试卷四考主观题。每张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各卷考试时长均为180分钟。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试题。各卷科目为: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现科目为:客观卷一、客观卷二、主观题卷。
客观题考试实行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应试人员应当使用计算机鼠标或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直接作答。
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主观题试卷:8:30—12:30,考试时间240分钟。
主观题考试为一卷,实行计算机化考试。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18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主观题考试设置选作题的,应试人员可选择其一作答。
四、法考时间改革
原考试时间:仅一个批次,考两天,时间为9月的第3个周六、周日。
试卷一:周六 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二:周六 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三:周日 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四:周日 下午14:00—17:30,考试时间210分钟。
现考试时间:客观题分两个批次,也就是两天。时间为8月最后一个周六、周日。
第1批次考试时间:
试卷一:周六 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二:周六 14:00—17:00,考试时间180分钟。
第2批次考试时间:
试卷一:周日 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二:周日 14:00—17:00,考试时间180分钟。
主观题考试时间为10月第二个周末:8:30—12:30,考试时间240分钟。
五、法考查分改革
改革前:在考完的第二天上午公布真题,过3~4天公布真题答案,考完一周左右对真题答案提出异议,考后两个月左右公布成绩。分数线另外公布。
改革后:现在是客观题卷成绩考后一周左右公布,同时公布分数线;主观题卷是考试下一个月底公布成绩及分数线;二者均无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