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269

刑法269

发布时间: 2020-12-20 16:12:01

1. 刑法第269条的性质是什么

刑法第269条的性质是转化型抢劫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 【抢劫罪】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本条中的“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并不要求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构成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该三类行为之一,均可成为转化型抢劫的前提。

因为“两高”1988年3月16日在《关于如何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批复》中指出:

“在司法实践中,有的被告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虽未达到‘数额较大’,但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严重的,

可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依照《刑法》的第一百五十三条抢劫罪处罚;如果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不算严重,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1)刑法269扩展阅读:

举例说明: 某晚深夜,张三悄悄进入李四房间,盗窃李四的笔记本。因作案时一不小心将椅子打倒,惊醒了李四,李四立刻对张三实施抓捕。张三当场一拳将李四打倒在地,后逃跑。

现对此案进行具体分析:张三入户盗窃李四笔记本,已构成盗窃罪。张三当场一拳将李四打倒在地,属于当场使用暴力,且张三使用暴力的目的是为了抗拒抓捕,符合转化型抢劫罪犯罪构成。因为暴力发生在室内,故转化为入户抢劫。

据此,行为人转化前的犯罪情形或者行为人转化后的犯罪情形,只要其中有一项符合抢劫罪的加重情节的,就应当认定为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因为之所以行为人前后两行为能够转化,正是考虑到转化前后两个行为之间具有衔接性、连贯性和不间断性,如果两行为之间不具有连续性,则无需转化而是分别认定为数罪,所以其转化前的加重情节与转化后加重情节之间具有延续性,也即转化前的加重情节为转化后加重情节的延伸。

2.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具体解析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2)刑法269扩展阅读

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条依据签署解释,对于“入户抢劫”作了进一步的细化规范,即规定:认定“入户抢劫”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

二是“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抢劫行为虽然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不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进入他人场所,而是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抢劫的,不属于“入户抢劫”。

三是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入户实施盗窃被发现,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的,如果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发生在户内,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如果发生在户外,不能认定为“入户抢劫”。

3. 刑法269.267.289条的内容

法律人 犯抢夺 诈骗 盗窃 为抗拒抓捕 毁灭伪造证据而实施的暴力行为转化为抢劫

4. 简述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的成立条件

1、刑法第269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版力或权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转化型抢劫的成立条件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只有三个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目的)+当场(时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

5. 刑法269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是对事后抢劫的规定,即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等犯罪,为内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容灭罪证等目的,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原所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抢劫罪】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6. 如何理解和看待刑法第269条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

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行为人必须首先专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属行为。2、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3、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只有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

7. 《刑法》第269条是怎么规定的

适用这一规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这是适用本条的前提。实施的上列行为虽未达到数额较大,但是,如果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严重的,仍可以按照抢劫罪论处。(2)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窝藏赃物,是指为防护已到手的赃物不被追回;抗拒抓捕,是指抗拒公安机关或者任何公民,特别是失主的抓捕、扭送;毁灭罪证,是指毁灭作案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品等以免被采取成为罪证。如果出于其他目的,不能构成抢劫罪。(3)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所谓当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现场,或者刚一离现场就被人发觉追捕的过程。如果在盗窃、诈骗、抢夺犯罪完成以后隔了一段时间,在其他地方被发现,当对其抓捕时,犯罪分子行凶抗拒,不适用本条。其暴力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实行数罪并罚。所谓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是指犯罪分子对抓捕他的人实施殴打、伤害等足以危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或者以立即实施这种行为相威胁。如果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或者没有伤害意图,只是为了挣脱抓捕而冲撞他人的,可以不认为是使用暴力的情况,而仍然以原来的犯罪论处.

8. 《刑法》第269条是怎么规定的

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罪过程中,因发生上述法定事实而转化为抢劫罪。笔者认为,《刑法》第269条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语法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加以修改和完善,从而达到逻辑严紧,用语明确规范,准确地表达立法意图的要求。
一、法条表述在逻辑上存在错误。整个条文给人的感觉是,要认定转化型抢劫罪首先必须确定先行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笔者认为,转化型抢劫犯罪不应以先前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只要行为人前行为属于盗窃、诈骗或者抢夺即可。因为,盗窃、诈骗、抢夺是数额犯,而抢劫罪不是数额犯,其构成犯罪不需要考虑财物数额大小,否则无法体现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也不利于司法实践的操作性。因而,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无论构成犯罪与否均可构成转化型抢劫。建议将前提条件修改为:“以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财物为目的,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二、主观条件方面存在的缺陷。笔者认为对“窝藏赃物”的表述是不准确的,不能表达出立法本意的全部内容。实践中行为人被事主发现后对其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其目的并不在于将赃物窝藏起来,而在于进一步排除事主对物的支配和控制,继续占有赃物。同时,“毁灭罪证”中的“罪证”一词是指犯罪的证据,如前诉述,转化型抢劫罪前提条件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并不一定要构成犯罪,所以“罪证”一词的表述也是不够严密的。因此,笔者建议,将转化型抢劫犯罪的主观条件修改为:“控制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
三、转化型抢劫罪时空条件方面存在的缺陷。从字面上看,法条中的“当场”是指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的“当场”,而非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当场”。作为转化型抢劫客观要件之一的“当场”,应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体,在判断行为人的有关行为是否具有“当场”性时,应综合考虑暴力、威胁行为与先前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在时间、场所上的连接性、事实上的关联性等多种因素。笔者建议,将“当场”提前到主观条件前面与主观条件一起作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状语,这样可以避免歧义。
四、法条中应明确从轻处罚的原则。从刑法理论上看,转化型抢劫罪是属于“临时起意”的犯罪行为,其主观恶性较“预谋”的抢劫犯罪要轻,处罚时不应同等对待,应相对从轻处罚。
五、法条中应明确规定相对负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能成为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这样有利于保护、挽救、教育未成年人,符合我国立法精神。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应将《刑法》第269条修改为:“以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财物为目的,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当场为控制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而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从轻处罚。相对负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除外。”

9. 《刑法》第269条关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是什么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专暴属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论处。
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行为人必须首先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2、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3、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只有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
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刑法第263条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这种情况在刑事法学理论上称为转化型抢劫罪,亦称为事后抢劫罪。
而在此过程中,对方没有使用暴力或者其他行为对抗你(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暴力、威胁行为,就不能成立抢劫罪。)

10. 如何理解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的抢劫罪,是指转化型抢劫罪。即原来不是抢劫罪专,但因实施了特定的属行为,而应按抢劫罪进行定罪量刑。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但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如果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则转化为抢劫罪,应以抢劫罪进行定罪处罚。

对于转化型抢劫罪的具体认定标准,可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

热点内容
有关打麻将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2 21:17:45 浏览:827
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1-22 21:11:19 浏览:371
军训条令条例 发布:2025-01-22 21:03:40 浏览:175
司法大讲堂 发布:2025-01-22 20:50:42 浏览:534
签约个人法律顾问 发布:2025-01-22 20:27:38 浏览:514
民事诉讼法主管 发布:2025-01-22 20:00:28 浏览:625
2015社会与法 发布:2025-01-22 19:59:36 浏览:764
东南司法所 发布:2025-01-22 19:51:40 浏览:990
侵害姓名权法律责任股东 发布:2025-01-22 19:28:40 浏览:117
婚姻法中精神损害赔偿 发布:2025-01-22 19:08:19 浏览: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