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笞刑
㈠ 古代刑法为何会钟情于“打屁股”
古语有云:“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同于当代“打不得骂不得”的教育方式,早年父母教育子女往往是简单粗暴,劝说、教育与体罚相结合,倘若孩子犯下大错自然少不了一顿打,而父母选择下手的部位通常是孩子的臀部,我想不少读者都曾有过被打屁股的经历。
不仅如此,打屁股还是古代无比重要的一种刑罚,公堂上犯人被打屁股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时我们不免会有些疑问:古代刑罚为什么喜欢打屁股呢?
总而言之,打屁股这一刑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犯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全,不过它终究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政治黑暗时期会彰显出变态扭曲的一面,譬如“光腚子”受刑,如同缠足那样,伤害无数人的身心,或许这就是古代百姓命运悲惨的体现吧!
㈡ 秦朝时有那些肉刑法
肉刑主要有:(1)黥刑。(2)劓刑。(3)斩左趾。(4)宫刑。
秦朝的刑罚种类
秦朝的刑罚种类大致有8大类30余种。包括死刑、肉刑、流放刑、徒刑、笞刑、羞辱刑、经济刑、株连刑,其中前五类相当于现代的主刑,后三类相当于现代的附加刑。
㈢ 古代惩罚人有哪些刑法
l、汤镬
例: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中语文第一册)
汤镬:死刑的一种,也作“烹”,是把人放过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
2、黥
例: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高中语文第一册单元统习)
黥;又称墨刑,其法是以刀刻凿人面(体)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汉以前,墨刑主要施于犯人面、额之上,适用于较轻罪犯;以后,墨刑间或有之,主要用于选奴、窃盗和辅助刑。
3、斩
例:君既系狱,……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高中语文第二册)
斩:死刑的一种。古时分腰斩和斩首,腰斩用铁鑕(今铡刀),斩首用刀刃。隋以后新刑告皆指斩首之刑。此处即为斩首。
4、刖
例;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韩非子?和氏》高中语文第三册单元练习)
刖;断脚之刑。刖刑系以膑刑演变而来。膑刑是去掉犯人的膝盖骨,犯人受膑刑后不能行走,受刖刑即断足后,装上假肢仍可行走,故刖刊轻于膑刑。
5、刺配
例;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语文第四册)
刺配:脸上刺了字,发放送往远地充军。刺:即上文的黥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上字,用墨染上颜色。配;流刑,发往远地充军。
6、笞
例:履至君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高中语文第四册)
笞:古代新五刑的一种,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背部或臀部。笞刑自十至于五十下。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这里指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7、谪戍
例: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泰论》高中语文第四册)
谪戍:流刑,将有罪的人流放到边远地区防守。课本注为“被征发戍守边远地区”是不准确的。
8、菹醢
例: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涉江》高中语文第五册)
菹醢: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泥,制成肉酱。
9、杖
例: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促织》高中语文第五册)
杖;自隋起定为五刑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杖刑自五十至于一百下。
10、宫刑
宫刑;又称腐刑,是仅次于死刑之刑。男子阉割生殖器,女子幽闭。因犯人阉割后畏风须暖,要在蓄火如蚕室之宫刑狱中将养百日,所以宫刑也叫做隐宫、下蚕室。大家熟悉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曾因“李陵之祸”而遭受了宫刑。
㈣ 笞刑和杖刑有何区别
前面的是用鞭子抽,属于早期刑法
后面的是用棍棒打,后期刑法
㈤ 民国时期罪犯受哪些酷刑
1、清末已经废除的笞刑、流刑等传统刑罚在民国初期曾一度恢复,并对有明确的限定,如:
A\毛金荣的“堪受笞刑证书”内容如下:
体格:强种;应执行之笞数:一百八十下;堪受笞刑之证明:身体强旺,可以易笞;能否一次终了:体强,可以一次终了。
B\陈秀龄的“堪受笞刑证书”内容如下:
体格:强种;应执行之笞数:一百八十下;堪受笞刑之证明:体无亏损,可以易笞;能否一次终了:体强,可以一次终了。
执行笞刑时由江宁地方检察官氿毓□监视官监视,
2、到20年代初法规里终止肉刑后,但由于监狱改良运动的不彻底,很快变通为内部操作且不受限制的“训诫”,那就大大激发了打手狱卒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他们不断精益求精升级传统刑罚,水鞭 老虎凳 辣椒水 土飞机 电椅 烙铁等一套标准流程走下来,打手们自己都累的半死,他们大量吸收了英美日先进前沿的整人虐法,搞了无数的技术创新,却又缺乏监管和控制。
3、民国后期,鞭打等对人身体侵犯、具有暴力性的惩罚措施,从学校、军队、监狱陆续淡出,表明人对具有暴力色彩的惩罚措施的不接受与反感。
㈥ 古代刑罚种类多样,将脚砍掉的 刑法叫什么啊
刖刑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
其余的为
黥是古代的一种肉刑,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劾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
劓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
笞刑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杖刑是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部的一种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沿用到清代。
膑刑是古代的一种剔去漆盖骨的酷刑。
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商,周,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
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把人放在炭火烧红的铜柱上烤的酷刑。
汤镬是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的一种酷刑。
车裂即是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
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立凌迟一条。宋代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正式列入刑法之内,明清两代沿用。
腰斩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
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
㈦ 笞刑是什么
简答点就木板打屁股
㈧ 笞刑的司法应用
笞刑是一种古老的刑罚方式,正式开始于西汉文帝、景帝时期,景帝时,规定笞刑只能打臀部。在隋唐五刑中,笞刑、杖刑是比较轻的,打十至五十下的为笞刑,打六十至一百下的为杖刑,责打部位为背、臀、腿。宋代则分为臀杖和脊杖,分别打臀部和背部,脊杖较重。元代至清末,笞刑、杖刑均只打臀部。在英国前殖民地的刑法中,笞刑是十分常见的,尤其在东南亚,例如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一些非洲国家。
在香港殖民地时期初期,笞刑主要是针对中国人,英国人因此而经常滥用,犯人受罚的过程通常吸引大批人围观,有人因为受笞刑所引致的伤而死。1877年,政府废除公开笞刑,但在监狱内仍继续执行。在1950年代政府才加强监管,以防被滥用,规定未满14岁的犯人不得鞭打超过6下,未满16岁不得鞭打超过12下,未满21岁不得鞭打超过18下,直到1990年才正式废除笞刑。
日本古代有仿自中国唐律的笞刑,打屁股,明治维新后推行文明开化而废止,但在殖民地台湾和朝鲜曾施行笞刑,都是打屁股,限打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性。
1904年1月12日,台湾总督府律令第1号发布《罚金及笞刑处分例》并制订《罚金及笞刑处分例施行细则》,法例明定“应科处3个月以下自由刑、或100元以下财产刑之台湾人之犯罪,得处以笞刑;若先前被处财产刑却未能缴清者,得经折算执行笞刑。”1904年5月1日开始施行。
系后藤新平设计,时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下令。
1910年日本并吞朝鲜后,1912年发布《朝鲜笞刑令》和《朝鲜笞刑令施行规则》,在日治朝鲜半岛施行笞刑,1920年4月1日,大正天皇颁布《朝鲜笞刑令废止制令》,明令废止笞刑。
台湾的笞刑直到1921年4月28日,时任台湾总督田健治郎发布律令第7号“废止罚金及笞刑处分例”,下令从1921年5月1日起终止罚金易科笞刑处分。
每次笞刑行刑前,都要医师会诊,如果判断出受刑人身体不堪负荷,要等到身体状况许可才动刑。
刑具是竹板,打屁股。
1日拘留或1元罚金易科1下笞刑。
朝鲜每次打屁股不能超过30下。
台湾每次打屁股最多不能超过25下,最多可分4次。
日本各殖民地的笞刑行刑过程不公开。
由于笞刑会对被施者造成严重的皮肤创伤,以及笞刑的不人道及侵犯人权,当今多个国家已经废除笞刑,但仍有少数国家继续施行。在马来西亚,笞刑主要惩治毒犯、强奸犯及非法入境者。曾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大马笞刑”短片中,推使马来西亚的8000名律师要求政府废止笞刑,但政府仍坚称是合法的刑罚。在新加坡,50岁以下的健康男性(不论是否新加坡人)都可被判鞭笞,而当中的最高刑罚是24鞭,惩治对象不一定是重犯。在监狱中触犯规定,不论男女,都有可能受鞭刑。
㈨ 见新闻上说在香港犯了法要着笞刑啊还是秘秘执行请问是真的吗
只有新加坡才有鞭刑。
香港怎么会有这个,舆论压力政府也受不了。
㈩ 什么是笞刑
笞刑,始于战国时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轻刑,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作为减刑后的刑罚。汉景帝时期的《棰律》规定了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同时在实刑时中途不得换人,彻底固定下笞刑的刑具是竹板和长度厚度。这个是古代刑制改革的要点之一。
笞刑—— 五刑之一
五刑既,笞、杖、徒、流、死.
(1)笞刑——指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
(2)徒刑——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
(3)流放刑——迁刑、谪刑(适用于官吏犯罪)
(4)肉刑——指黥(墨)、劓、刖(或斩趾)、宫等四种残害肢体的刑罚
(5)死刑——弃市(杀之于市,与众弃之);戮(先对犯人使用痛苦难堪的羞辱刑,再杀之);磔(裂其肢体而杀之);腰斩;车裂;吭(即坑,活埋);定杀(将患疾疫的罪人抛入水中或生埋处死);枭首(处死后悬其首级于木上);族刑(夷三族或灭三族);具五刑(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 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