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电商法对吃货

电商法对吃货

发布时间: 2022-01-28 15:00:30

A. 电商法关于刷单的处罚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电商法关于刷单的处罚是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刷单的处罚是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规定:

第八十五条电子商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实施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实施侵犯知识产权、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

第二十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1)电商法对吃货扩展阅读

《2019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中规定:

第二条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规定,严厉打击网络虚假宣传、刷单炒信、违规促销、违法搭售等行为。严肃查处违规推销宣传婴幼儿配方食品的行为。

严厉打击通过组织非法寄递空包裹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刷单炒信等违法行为。督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进一步加强对刷单炒信行为的监测监控,完善商品(服务)信用评价体系,配合执法工作开展。依法查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限制平台内经营者参与其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活动等行为。

B. 请问,《电商法》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进行电商大洗牌,限制中小卖家。

C. 电商法哪些规定对在线销售有影响请列示。

什么影响都没有,所有电商平台都没有规则上的改变,一切照旧

D. 社交重构零售格局,移动电商如何巧妙借势“吃货IP”

继“双11”之后,电商造节的风潮也越来越普遍, 物质丰腴的时代,如何吃的更好撩拨着每个吃货的心:“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我这一辈子,唯一放不下的,就是筷子了,我不是饿,我只是嘴巴寂寞。”

“吃货节”也便由此应运而生。毕竟吃货作为热门IP,自带话题性,话题性便意味着【流量洼地】,有流量的地方,自然就会有电商的身影,十年前淘宝正是借助流量优势,逐渐成长为电商霸主。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达9成的用户对社交App产生依赖,随之而生的社交电商也成为香饽饽。

日前,移动社交电商平台萌店启动“5·17吃货节”,通过“营销赋能”、“用户运营赋能”和“流量赋能”等三方面,为传统零售业赋能“社交零售”,助力传统商户向移动互联网端转型升级。社交重构零售格局的新时代,萌店为何选择“吃货”这一IP做营销?其背后又折射出了哪些商业逻辑?

水乳交融:商业娱乐化,娱乐商业化

本次的“萌店5·17吃货节”全面升级社交拼团玩法,匹配不同的用户场景和消费驱动,整合了秒杀团、超级团、免单团、进口团等不同的促销玩法匹配用户需求驱动传播,在给予消费者低价福利的同时,更带来趣味性的购物享受,既延续了以往的传统营销,又玩出了新意。

比如在具体玩法上,萌店首次挑战10万人拼团,推出时令水果荔枝,共享超低折扣还有“百团大战、争分夺秒”,即最快成团既可全员拿高额现金红包等趣味营销活动,让购物像组团打怪一样,省的不单单是钱,更多的是分享的乐趣。

在一个互联网喧嚣的时代,任何行业的成长都已经离不开娱乐营销的要素,甚至在很多时候娱乐化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和流行的最重要的因素和方向。购物作为一种大家经常会遇到的生活场景,在传统购物中很难找到乐趣,只是一种单纯的购买行为,如今产品同质化严重,购物平台也多样,竞争激烈。要想从【存量市场】进入新一轮的【增量市场】,娱乐化营销手段是撬动增量市场的很不错的支点。

传统的营销方式越来越难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娱乐化、好玩被证明是这个时代里更高效的传播驱动元素。消费升级时代,升级的不单单是产品本身,在营销上、购物过程中也应具备趣味属性,给用户打造一个全新的消费理念,唯有此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升级。

在江湖老刘看来,消费形式的变更和娱乐营销代入的需求,是这一轮消费升级的内在驱动力。鉴于此,“萌店5·17吃货节”赋予用户更多的娱乐感知,而不单单是一个消费行为,借此也能提升平台的品牌基调,进而重构渠道价值。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体验手机移动购物和社交分享的乐趣,萌店赋能商家多维度场景入口,用户可通过登录萌店APP、萌店公众号、萌店优选小程序或通过社交分享等购物入口进入“吃货节”页面下单购买,大大增强了促销活动的效果。

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社交电商迎来了首个拐点,谁能够在这个节点完成独角兽的蜕变,谁能用趣味营销方式撩拨住用户的心,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购物体验,将成为社交电商行业的领军者。

知己知彼: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巧妙借势“吃货IP”

品牌要找目标人群,并不是想一个简单的名词,例如“年轻的”,“中高收入的”,这是不精准的细分方法。

假如 ,某个品牌的人群使用的以上两个标签,会造成两个后果。传播成本会非常高,因为符合条件的人群很多,不“精准”,电商便失去了小投入大产出的意义。不精准的细分,导致品牌和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必然削弱,而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就不可能产生溢价力。对于中小品牌来讲,没有差异化在电商等于没有产品力。

在江湖老刘看来,数字时代的营销,无一不是建立在对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深入分析和体察上。社交电商最本质的需求就是理解客户,通过从网上收集社交信息,更深入的理解某类商品的营销模式,通过交易数据与交互数据的完美结合,为业务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目前,萌店已经拥有超过3500万用户,平台上的大部分用户都是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对生鲜食品和进口零食具有高频消费意愿的中等收入群体,生鲜和食品是萌店平台消费者主要购买品类,占比达50%以上。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萌店5·17吃货节”不是跟风造节,而是在洞悉平台用户的基础上,巧妙借势“吃货IP”。

无社交,不电商:社群时代,发挥圈子效应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太多了,我们决策时必须进行筛选,筛选的方法就是通过社交关系。回想一下我们所有的决策,小到买什么书、看什么电影,大到买什么房、怎么进行儿童教育,影响决策的因素,50%以上可能是来自社交关系的反馈。用户的消费习惯无疑在倒逼着电商行业的转型。鉴于用户消费习惯的转变,萌店不断尝试找寻用户所在的场景,和用户沟通、互动。

据萌店方面透露,此次启动“吃货节”旨在赋能商家转型“社交零售”,刺激用户需求并聚集相同或类似需求。通过身边朋友的推荐,一方面快速获取商品信息,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正如我们所知,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基于熟人做信任背书,营销转化成实际销售的概率也更大。通过商品把品牌融入到社交网络中去,融入到用户的社交关系中去,和用户互动起来。

基于3500万+用户,以碎片化的社交场景为切入点,再结合10万人超级团、团免、“百团大战”拼手速等营销玩法,更能刺激用户的购物欲望。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的个别人物法则中,描述了三种人导致了流行的发生: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在社群中以这三类人群居多,品牌首先在这一圈层引爆,随后通过社交网络不断传播。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后,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优质商品的拼团信息,以一种口碑传播的方式在朋友圈形成裂变传播,形成一个社交+电商的生态闭环,这种营销方式将有助商家向“社交零售”转型。

事实上,无论是电商社交化,还是于社交流量中拓展商机,都表明了社交关系在今后电商布局中的重要性。萌店注重社交电商化不仅是一个新零售渠道,更是一个战略布局,还是一个传统企业学习和消费者从交流到交易的试水。从某种意义来说,如今的萌店以“朋友圈的品质生活”为载体,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全渠道流量入口。

在品牌营销甚嚣尘上的5月,有趣创意和互动才能引发消费者的关注。“萌店5·17吃货节”通过娱乐化的购物形式,引发吃货们的共鸣。随着吃货节落下帷幕,萌店作为“社交电商”的最佳诠释者也将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吃货们的日常中留下深深足迹。

江湖老刘,创新图强的精神气质、文节俱高的价值观念、封闭内敛的行为模式、犀利独特的TMT观察,立志成为全面的、专业的、深入的、有独立观点的TMT行业观察者。文章转载与商务合作加个人微信号:lll957669664。

E. 2019年的电商法是不是针对小卖家的

电商法主要针对的是大商家。小商家暂时不必惊慌,慢慢来,官方会一步一步知道。

F. 电商法对商家提出的新要求有哪些

1、 代购、微商、主播等需纳税
电商法规定包括“代购”在内的电子商务经营者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并且依法纳税。电子商务经营者包含了代购、“带货”主播、朋友圈微商、抖音卖货、在淘宝、微店、小程序等平台开设小店的个人卖家等。
2、不能删差评刷好评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其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的评价,否则可能被处以最高50万元的罚款。
3、捆绑搭售必须明示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否者将被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4、大数据杀熟被禁止
电商法要求电商平台推出允许用户关闭“个性化推荐”的选项,对大数据杀熟起到制约作用。
5、押金退还不及时将被罚款
电商法要求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对押金退还不设不合理条件,符合押金退还条件的,需及时退还。
6、平台自营应显著标记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在其平台上开展自营业务的,应当以显著方式区分标记自营业务和平台内经营者开展的业务,不得误导消费者。
7、平台需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电商法规定,若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平台需要依法担责。
8、商家不得随意砍单
商品缺货、操作失误、系统出错、产品质量、订单异常等,电商交易合约关系并不稳固。电商法规定,用户选择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平台经营者不得毁约,格式条款等含有消费者支付价款后合同不成立的,其内容无效。
9、强化经营者举证责任
电商法对此要求经营者有提供相关证据的义务,如果丢失、伪造、篡改、销毁、隐匿或拒绝提供相关资料则承担法律后果。
10、不能强制商家“二选一”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G. 电商取消订单违反《电商法》,17家平台被点名,对行业内部将会有何影响

随着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意制定了电商法。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会定期对不同的电商平台进行调查,保证各大电商平台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方案,有利于消费者的购买。

然而,官方公布了17家因为制定不合理的规定,导致商家和平台容易出现单方面取消订单的行为。17家平台被先后点名,对整个行业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第一个影响是各大平台不得以不合理的原因取消订单,第二个影响就是17家平台要做好内部监管。

总的来说,电商法可以保证平台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各大平台都不应该以不正当以及不合理的原因取消消费者的订单。更何况消费者完全有能力购买某一件商品时,平台突然取消消费者订单的行为,反而会增加消费者狠差劲的消费体验。消费者也会通过合理的方法维护合法权益,从而保障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

H. 新电商法对电商行业的影响

2019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正式实施。该法在诸多方面对社会关切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为未来电商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经历了20多年的增长之后,电商迎来了有法可依、全面法治的时代,告别野蛮生长,逐渐走向成熟。
1代购不再无序
伴随着电商法的正式实施,原来可以随时做代购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必须进行登记。电子商务法第十条、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以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为原则,而且要履行依法纳税义务。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代购都没有进行登记,也就意味着并没有向国家缴纳相应的税款
“电商法的出台将使现阶段处于司法盲区的海外代购有章可循,代购的违法成本将会增加,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利大于弊,在购买商品时不仅质量可以得到保障,同时在售后维权等环节的权益也会得到保护。海外代购市场会在法律框架内更加良性有序发展。”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副教授龙朝晖说。
很多人都担心电商法的出台是对代购微商的一次打击。但其实这是“误读”。对代购微商进行登记,一是可以规范市场,二是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商家只要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代购微商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刷单刷好评被禁止
导致短信和电话“轰炸”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谩骂,威胁等情况。
3平台不能再任性
电商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
“在电商法生效实施后,电商平台不得利用算法优势进行不公平竞争,也不得通过所谓
在平台治理方面,电商法对平台责任进一步强化,电商平台是管理电子商务产业的重要环节。电商法中规定区分电子商务“自营”与“他营”,平台经营者开展自营业务,应当对其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承担商品销售者或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这与一般线下的经营主体承担的责任相一致。
此外,电商法还涉及到很多关于平台责任的规定,例如安全保障义务、信息保护义务、商家信息核查义务等。未来,电商平台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电商法充分考虑了行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在保障电子商务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规范了电子商务行为,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I. 电商法出台之后代购微商该如何应对

一般分为三种销售模式:

第一种为单一国内主体销售模式,需要成立国内主体(个体户或公司)作为经营主体从事跨境电商业务。

第二种为单一海外主体销售模式,需要成立境外主体公司。境外主体公司开通独立电商网站,接受消费者的订单,并通过跨境支付工具实现资金的跨境流转。

第三种为AB双主体模式,需要成立国内(A)和境外公司(B),以B作为销售主体,A为B的国内委托企业。A为消费者提供“委托购买海外商品服务”,A接受消费者的委托后,向B采购相应的境外商品。

B作为销售主体,在境外采购商品,向A以跨境电商方式出售商品,通过跨境支付工具收外币并通过阳光清关方式海外直邮商品给A的消费者。

现货还可以买,只要办理好相关的营业执照。

税负是销售额的11.2%+商品差价的3%,如采用跨境电商方式清关则税负为11.2%。

(9)电商法对吃货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

第十一条: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依照前条规定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在首次纳税义务发生后,应当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并如实申报纳税。

第十二条: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依法需要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的,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第十三条: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

J. 电商法今日起实施:整治刷好评、杀熟等将有法可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019年1月1日电商法终于实施了,可以说这个电商法的实施绝对是一件大事内,对于网购事业还有这容些代购微商的行业将会迎来一次重大的变革。可以说电商法的实施就是要约束那些做网购的行业,就是要让他们遵循法律,依法进行做电商。

电商法针对个人代购刷单大数据杀熟捆绑销售都有作出规定,可以说这是对电商行业的一次重大洗牌,我们消费者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我们拭目以待吧。

热点内容
地方性法规不可以设定 发布:2025-02-10 22:49:45 浏览:629
法律硕士有学历吗 发布:2025-02-10 22:23:26 浏览:366
搜狗输入法官方下载2015 发布:2025-02-10 21:46:22 浏览:230
媒人隐瞒病情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0 21:34:01 浏览:178
劳动法连续 发布:2025-02-10 21:33:50 浏览:811
上海财经大学商法 发布:2025-02-10 21:27:38 浏览:374
艺术硕士和法律硕士 发布:2025-02-10 20:09:00 浏览:929
新劳动合同法第50 发布:2025-02-10 20:03:40 浏览:731
不批假算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0 19:36:00 浏览:651
2017上海养犬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10 19:29:16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