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司法
公开公正求公平,
为党为民心赤诚.
法制理念牢牢记,
行政用权依法行.
❷ 关于法律的古诗词
1、《石鼓》 宋 : 苏轼
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2、《戏子由》宋 : 苏轼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意在说明只有精通法律才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3、《秋怀》宋 : 陆游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所谓“亲笞榜”并不是说他充当了司法官吏,而是说他关心和注意观察南宋时期的司法状况,表达了陆游关注热点的转变。但使他失望的是,南宋时期随着政治日渐腐败,司法状况也一直下滑,以致出现了他诗中描写的“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的现象。】
4、《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宋 : 苏辙
胶西前辈郑康成,千载遗风及后生。旧学诗书儒术富,兼通法律吏能精。
【苏辙赞美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所开创的说经解律一代学风加惠“后生”,也反映了当时读书读律、既崇儒术亦申律学的时代特点。郑玄不仅说经,而且引经解律,使律学附庸于经学。一时之间,通经解律成为士人向往的学风,也是东汉律学的一大特点,其影响及于魏晋。】
5、《次韵子瞻见寄》宋 : 苏辙
闭门却扫谁与语,昼梦时作钧天游。自従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自从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意在讥讽王安石变法时加强立法,使得社会受到法律的控制,即使深山更深,也无所逃于法律的束缚。】
6、《新作南门》 宋: 苏辙
我家读书自我翁,耻言法律羞丘戎。中年出入黄门中,智巧不足称愚忠,虽云寡过亦无功。
7、《送师道弟守德庆》 宋 : 陈宓
得暇诗书休释手,先公法律自治身。【表现了诗书时刻在手的儒家本色,也阐述了在以法治世、治人之前先要治身,即以法律约束自身行为的法理念,表达了对法律的尊重和内心的自省。】
8、《咏史上·宣帝》 宋 : 陈普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诗中前二句盛赞宋朝以法治世曾经起到的积极作用;后二句借咏史抒怀,进一步表达他对以法治国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南宋末期法纪败坏、国将不国的抨击。】
9、《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宋: 陈襄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表明了陈襄治学涉猎的广泛,而且法律之书和诗书一样同在左右不离,这在他的施政实绩中,也得到了确切的证明。】
10、《长歌行》宋:梅尧臣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描述了北宋时期运用法律控制社会的情景,富贵之家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得妄为;至于贫贱之家,也应畏惧法律的制裁,即所谓“笞榜”,而不敢为非。表达了宋初以来运用法律控制社会所取得的效果,也显示了梅尧臣重视法律的法观念。】
11、《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宋 : 梅尧臣
疾苦无不求,前人唯法律。昼锦荣既浮,康民美方溢。真为丈夫志,岂是名过实。
12、《商鞅》宋 : 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表达了对于商鞅变法成功的总结,和对于商鞅这个历史人物的肯定。王安石认为诚信不仅是治民之要,也是法律的价值所在。商鞅变法的成功,就在于“法必信,令必行”,充分发挥法的功用,这也正是王安石从变法失败中深深感悟到的。】
13、《次韵黄簿》宋 : 陈造
先生不著惠文冠,须信论才当价难。法律剡章真未尽,盍言粹学辈豪韩。
14、《送师道弟守德庆》宋:陈宓
得暇诗书休释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既表现了诗书时刻在手的儒家本色,也阐述了在以法治世、治人之前先要治身,即以法律约束自身行为的法理念,表达了对法律的尊重和内心的自省。】
❸ 歌颂法律的诗歌
1、《长歌行》
作者:宋代·梅尧臣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译文:富贵不应该拘束法律,贫贱的人,也不需要畏惧法律。人生下来就是这样的痛哭,死去也应该一样的安静平和。
2、《法律的名义》
作者:海魂
国柱基石,草民天戚,法治入宪。
法律步入历史至高点,悦入寻常百姓家。
可依必依,那是秩序的范围。
必严必究,那是规则的刚性。
为民忠诚,那是存在的意义。
廉洁高效,那是公正的化身。
让有理的诉讼人能赢,
让有困难的人能诉,
让公平如阳光沐浴众生,
让正义如春种落地生根。
无数燃灯者,
年青年壮年老,疲劳过劳病劳。
点燃自我,照亮乾坤。
法律的名义,
保障民生权益,捍卫和谐安宁。
振飞经济,苦痛善济,沉冤必雪。
(3)诗词司法扩展阅读
封建社会法律由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王或者大臣制定;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制定;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由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人民议会制定。
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时相当重要的部分。
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❹ 关于“法治”的诗词有哪些
1.《咸阳县令求清渭楼诗和何子应长句》年代:宋作者:苏籀
秦如蒹葭未饱霜,四维不举空豪强。
神疲鬼乏赴功利,兆自襄公终始皇。
富极薰天力斡地,诸侯西来谁敢当。
范雎李斯乘利势,蒙骜白起先戎行。
韩卢前奔宋鹊举,角逐海内如驱羊。
干戈取之刑法治,举事夸淫惟快意。
2.《比得寒疾用道士养生法治其内郡幕徐天隐遗以》年代:宋作者:毛滂
江南卑湿地,往往如长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齿牙。
初犹遭蒸炊,又似缚且檛。
淫祠乱昏俗,过福专群鸦。
参军支病骨,抱案随吏衙。
3.《送杨舒州》年代:宋作者:卫博
我昔怀军书,西行尽淮泗。
是时敌方张,长江饮渴骑。
憨将何一律,两地一朝弃。
川原厌膏血,关山接烽燧。
岿然舒子国,屹立干戈地。
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
4. 史记·八书·乐书 司马迁 西汉
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5.史记·七十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西汉
拔之。後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阏与下。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❺ 有关法治的诗句、名言警句
法治的名言警句汇总如下
1、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2、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3、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4、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5、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6、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7、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8、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9、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
10、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11、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12、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美国总统威尔逊
1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14、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15、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16、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美)凯尔森
17、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18、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19、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2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21、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庇尔
22、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英国)瓦谢尔
23、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24、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战国)管子
25、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26、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27、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28、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29、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30、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❻ 有哪位知道关于司法的诗词85字左右就可以。急求!
苛政猛于虎
这个你去看看吧
应该可以
❼ 谁有关与法律的诗词
法律知识农户应知应会歌 (四五普法教材歌谣) 普法四个五年期,规划从2001年起。 学习法律十二个,国家、省、州三条例。 (《刑法》、《婚姻法》、《公司法》、《合同法》、《土地管理法》、《立法法》、《行政复议法》、《房地产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土地承包法》、《行政许可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信访条例》、《乡村公路条例》、《法制宣传教育条例》) 各种法律要熟记,依法依规维权利。 衣食住行和生产,承包山林和土地。 饲养动物与修造,老人小孩及邻居。 社会活动与交往,处理各方的关系。 为人为己讲道德,都有法律法规依。 植树栽竹自己地,遮光滴水根吸肥, 大的损失须赔偿,小的矛盾互体谅。 乡村公路修扩建,占用山林和土地。 干扰施工就违法,支持公益识大体。 条例十七、十八有规定,协商一致顾大局。 大小道路本无主,谁人通行尽自由。 一旦有路是公用,妨碍通行依法处。 石头矿产国所有,自营山林和表土, 挖矿采石必办证,随意采挖追责任。 无论谁家山和地,水利资源是国家的。 引水方便要提供,损点小利不扯皮。 水的源头不让用,终究依法得处理。 山林、土地权属争,证件四方界限定。 要讲体谅要依法,矛盾纠纷莫激化。 和气生财是福星,辛勤耕耘是根本。 出行无论去哪里,坐车安全要注意, 乘车不乘乱和破,车好技好不超座。 雇工转工要注意,安全生产是第一, 出了事故有法依,损财伤神难扯皮。 小孩不满十六岁,在外惹事又生非, 打骂索要损钱物,民事责任家长背。 学生在校校方管,学生在家家长担。 半路途中有违法,学校家长都要管。 责任是否自己担,民法通则有界限。 学生从小学美德,学校家长负主责。 各种法律不能违,违法受处失大悔。 学生时代多学法,走入社会是贤达。 老人在外闯了祸,民事责任和过错。 自己能担自己担,自己不能赡养管。 这是家庭文明史,为人美德有一言。 家庭建设依法定,改建扩建须办证。 邻里关系处理好,不碍光线和通行。 砍树需要办手续,施工按图不强行。 家庭关系要和气,男女老少不攀比。 事多事少不心烦,缺钱少米不生气。 有力多少出多少,能劳则劳包容些。 家人有病需求医,不能信神拜天地。 敬老养老有法律,保证冬暖夏凉被和衣, 无论老人嘴杂多,必供生活柴和米。 无论老人多不仁,油盐酱醋要保证。 老人住宿要优先,有病及时上医院。 公婆体谅儿和媳,只望子孙有出息。 如果儿媳不孝顺,种下苦果苦自己。 法律追究不姑息,屋檐水滴现窝里。 政府管事多又杂,主要精力搞开发。 矛盾纠纷基层化,疑难纠纷转司法。 邻里有难怎么办,中心户长在身边。 依法依德来治国,社会平安保和谐。 内容繁多暂到此,与时俱进再完善。
❽ 法律诗句
以下由惶感编辑整理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
一婢赤脚老无齿。辛勤奉养十余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至今邻僧乞米送,
仆忝县尹能不耻。俸钱供给公私余,时致薄少助祭祀。
劝参留守谒大尹,言语才及辄掩耳。水北山人得名声,
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塞闾里。
少室山人索价高,两以谏官征不起。彼皆刺口论世事,
有力未免遭驱使。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穷终始。往年弄笔嘲同异,
怪辞惊众谤不已。近来自说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绿駬。
去年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国家丁口连四海,
岂无农夫亲耒耜。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
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苗裔当蒙十世宥,
岂谓贻厥无基阯。故知忠孝生天性,洁身乱伦定足拟。
昨晚长须来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每骑屋山下窥阚,
浑舍惊怕走折趾。凭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嗟我身为赤县令,
操权不用欲何俟。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
先生又遣长须来,如此处置非所喜。况又时当长养节,
都邑未可猛政理。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窥涯涘。
放纵是谁之过欤,效尤戮仆愧前史。买羊沽酒谢不敏,
偶逢明月曜桃李。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秋怀(陆游)
少时本愿守坟墓,读书射猎毕此生。
断蓬遇风不自觉,偶入戎幙从西征。
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
平生养气颇自许,虽老尚可吞司并。
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
石鼓(苏轼)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従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维鱮贯之柳。
(其词云: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又云:其鱼维何,维鱮维鲤。
何以贯之,维杨与柳。
惟此六句可读,余多不可通。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模糊半已似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
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AA11。
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
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耇。
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伏犬戎随指嗾。
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
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
何人作颂比《嵩高》,万古斯文齐岣嵝。
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
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名字记谁某。
自従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
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
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
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
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公令鬼守。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
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补充
西周
亲亲尊尊行五礼,(亲其所亲,尊其所尊;五礼:吉凶礼宾嘉)
质牛剂器贷傅别。(买卖:牛、奴隶称为质,器具等称为剂;借贷关系:傅别)
六礼七出三不去,(婚姻六礼;休妻制度)
立嫡以长不以贤。(嫡长子继承制)
听讼断狱表刑礼,(民刑区分;德主刑辅,出礼入刑,相为表里)
辞色气耳目真伪。(五听)
官来伙反内惟过,(五过)
群臣官吏刺国人。(司法三刺)
春秋战国
郑铸刑书晋铸鼎,(名称不同,也有先后,但都在鼎上铸)
邓析私杀用竹刑。(邓析私写竹刑,被王杀之,但用其竹刑,讽刺)
盗贼网捕魏杂具,(魏国李悝做法经六章)
商鞅律改法治秦。(秦改法为律,有内涵)
轻罪重刑法经论,(重刑原则)
六禁杂典具总则。(六禁规定在“杂”章;“具”为总则,具其加减)
强秦励耕军功奖,(井田制、军功等制度强国)
废卿郡县奸诬连。(削弱地方权力,建立县亭制,诬告反坐,株连制度)
汉
上请恤刑相首匿,(上请制度;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
缇萦上文废肉刑。(文:指汉文帝;废肉刑是“虽有减刑之名,却有杀戮之实”)
春秋决狱心定罪,(春秋决狱的宗旨是:以心定罪)
秋冬行刑应天人。(秋东时节,天地肃杀,好日子,以后就有了“秋审”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魏八议,(曹魏)
南陈北魏官当始。(官当在两个地方开始:南朝陈国和北朝魏国,不是三国的曹魏)
齐重罪,(重罪十条)
晋齐五服以制罪。(晋律北齐,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相犯者远近高低各不同)
北魏死刑需复奏,(死刑复核)
南北宣布废宫刑。(法律宣布废,但后世还有)
北魏胡刑鞭与杖,(胡人之刑:鞭与杖)
齐律启后又承前。(齐律地位很高,但说隋律有承前启后也是正确的)
隋
隋文炀帝开皇律,
莫要十罪要十恶。
商周黥劓剕宫辟,(旧五刑)
更得笞杖徒流死。(新五刑)
唐
高祖建唐显武德,(唐高祖夺天下,作《武德律》)
贞观作律加役流。(贞观之治)
永徽高宗唐疏议,(高宗年代作永微疏议,史称唐疏议,)
刑统汇编政六典。(刑法汇编;行政法典)
公罪私罪吏忧喜,(公罪轻私罪重,官吏两为难)
未举自首揭自新。(自首和自新的界限)
类推以明举轻重,(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赃杀保辜化外人。(六赃;六杀;保辜;化外人)
宋
编敕破律宋刑统,(皇权当道,一人说了算)
折杖配役常凌迟。(但《宋刑统》没有正式规定“凌迟”)
契约细分买典借,(商事发达)
室女分承准妻离。(女人地位提高:在室女可以继承;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出离婚)
翻异别勘另审诉,(注意操作方式)
证据勘验原被举。(讲究证据调查;举证责任明确)
南宋庆元凌迟定,(凌迟源于五代西辽)
立命继子与绝女。(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称立继,夫妻俱亡,立继从其尊长,称命继;女子和继子有继承权,但分在室女和出嫁女时候各人继承比例不同)
明
明刑弼教朱大诰,(大诰只在朱元璋时代用,明刑弼教是对刑罚理学角度另一种解释)
大明会典学六唐。(行政法)
重轻两极卫廷杖,(标榜新意,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卫”是间谍;廷杖让老臣颜面何存?
借口奸党充军刑。(奸党:是为皇帝任意杀戮功臣提供法律依据;充军是流刑以外增加)
清
大清律例集大成,(封建法律的大成者)
事成条则例统称。(法律形式:事例、成例、条例、则例)
大清会典仿明政,(行政法)
文字无狱类大逆。(虽无“文字罪”,但将其视为“大逆”)
晚清
现行刑律渡新律,(清楚哪个是过度性的)
首创商律和民草。
司法行政始离异,
钦定宪纲挽残局。
民国
临时约法史宪件,(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天坛宪草限袁贼。(孙文限制袁世凯的法律手段:共和制)
奈何约法复辟帝,(袁世凯也作约法扫除障碍)
贿选宪法正式行。(曹琨贿赂当选,正式实行宪法)
明清会审制度
(明)
重案朝审五大宦,
九卿圆审翻供皇
(清)
京师热,笞杖快决好空牢,(笞杖等轻刑集中复核,能放则放)
清秋爽,斩绞监侯死复审,(地方上报死刑(斩绞监侯)的复审)
霜降朝,刑部嫌重附京侯。(1、刑部判决重的;2京师附近斩绞监侯的复审)
❾ 关于法治的 诗句
1、《秋怀》宋代诗人陆游
原文: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回,吏牍围坐答高于城。
译文:下巴的胡须都白了感到好落寞,开始读法律亲自打榜。诉讼民满院子闹到市场,官吏文书围坐高在城。
2、《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宋代诗人陈襄
原文:
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译文:法律行为随手而做,诗书满箱子都是。老了需要多学习,身体疾病多非常希望健康。
3、《自尤》宋代诗人苏洵
原文:
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
译文:这就是法律所无奈,还可以抬起头披苍天。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朵还听说。
4、《长歌行》宋代梅尧臣
原文: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译文:富贵不应该拘束法律,贫贱的人也不需要畏惧法律。人生下来就是这样的痛哭,死去也应该一样的安静平和。
5、《官倒》近现代:田遨
原文:
转手真财薮,撑腰实祸阶。
但求严法治,当可净风霾。
译文:手上钱财众多,看死是撑腰的其实是祸端。但求法治严苛,可以净化风霾。
❿ 与法律有关的诗词
网页链接
【1】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回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答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示儿
【3】[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无题
【4】[当代]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我喜欢学习法律知识。好诗词太多,学习不尽。
第一次验证码写得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