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考刑法题

司考刑法题

发布时间: 2020-12-20 16:48:30

『壹』 一道司考刑法选择题的一个选项,请大侠指点~谢谢~

甲因疏忽大意而致人死亡,已经将此题限定在过失致人死亡罪当中。
既然如此,对于甲的疏版忽大权意的过失,只能是应当预见死亡而没有预见。
如果是只能应当预见到重伤,但是人死了,对于死亡的结果应当是归于意外事件。
再次提醒你,这是司法考试,不是法律事务。

『贰』 一个司考的刑法问题

这个算是毋庸置疑的。这个过程只需要考虑丙和乙在主观上和客观上有没有救助的意思。丙在主观上没有救助的意思,客观上藏匿刘某,所以丙没有救助的意思;乙在主观上不确定是否有救助的意思,至少是放任,不作为,在客观上开车离开并未积极救助,也没有救助的意思。总的来说便是逃避了。

『叁』 司法考试题刑法部分

司法考复试真题制分科目分题型整理2002-2009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691500100nuwn.html

『肆』 刑法司法考试题

一、张某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被害人冯某残疾,其行为构成交通回肇事罪,应当答承担刑事责任;王某只是在案发当时给张某提供了一系列处理意见,并未明确表示让张某逃逸,其行为不应当认定为教唆。
二、张某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首先,在事故发生后,张某并没有立即逃离事故现场,而是拨打120,对被害人冯某进行积极的救助;其次,冯某被抬上救护车后,可以认定其已经获得有效的救助,这个时候张某离开事故现场不会对冯某的生命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最后,法律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规定,其精神旨在惩罚肇事后对被害人负有救助义务,能够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行为。本案中,张某在案发当时已经积极对被害人冯某实施救助,履行了其所负有的救助义务。综上,张某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但应当承担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伍』 一道刑法司考题。。。。

甲并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因为甲没有杀人的故意,其动机只是“要吓他一下”,内不希望、也容不追求、更不放任他人的死亡,所以不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再者,甲之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释,甲应当负一半责任以上,且发生了1人死亡、1人重伤的客观后果。对于此罪,主观上应当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因为,甲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司机,应当预见到超车可能会发生意外的后果,但是却没有预见到。
至于a、c,就不解释了。

『陆』 司考刑法题

四人伪造国家机关复证件后制招摇撞骗的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的罪名,属牵连犯。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从该犯罪事实相牵连的两种刑罚来看,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而且从本案的具体情形来看,被告人是以招摇撞骗为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由此来看,招摇撞骗行为重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故就此犯罪事实应定为招摇撞骗罪。

『柒』 司考题 刑法

第一题
法理上的依据:首先,故意伤人罪的构成要件,主观上,要求犯罪嫌疑人有杀人故意,故意分两种,一种为直接故意,一种为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明知行为会发生危害后果而积极追求该后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行为会产生危害后果而放任其发生。本题中,该行人被撞倒后,题干并没有交代其伤势如何,某甲将其抬上车后抛弃的行为属于明知该被害人被抛弃在荒野会导致其死亡而放任,最终导致该被害人死亡之结果,构成故意杀人罪。至于为什么没与交通肇事罪并罚是因为有法律上的依据,即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属于法条竞合。本案由于造成被害人死亡后果,因而适用故意杀人罪。(法条竞合,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
第二题。
看似与第一题一样,其实有本质区别,甲的行为更为恶劣,肇事后,甲发现乙甚至清醒,再起犯意,行故意杀人之犯罪,应与交通肇事罪并罚。此种情形并不属于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六条之情形。该第六条规定的法条竞合的情形是 “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而本案中甲实行的是再次碾轧乙的行为,同时先触犯了交通肇事罪后又故意杀人,应当并罚。
希望我解释明白了。。

『捌』 一道刑法司法考试题

1、以故复意杀人罪分别起诉甲制、乙二人。二人行为性质相同。
2、甲、乙二人均有杀人的故意,并实施了犯罪行为(二人分别投毒)。丙的死亡与二人的犯罪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故不论理论上的结果如何,二人行为的性质是不变的,只有在量刑时才会有所区别。
3、甲、乙犯罪,无合谋情节,故不存在主、从犯。

『玖』 一道刑法司法考试题目

  1. 酒后驾驶造成受害人重伤,构成交通肇事罪;张某与王某为共犯;

  2. 逃逸的目的内是什么,就是逃避容法律追究,虽然已打120使被害人得到救助,但二人还是畏罪潜逃,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除非报警后在现场等待警察的到来,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构成交通肇事的自首情节。

    望采纳!

『拾』 两道历年司法考试题(刑法)

04那道真题张铭楷的解释是.公共汽车上形成一个人数众多的特定空间 而03年真题设定是一个只有老板和甲的空间.

热点内容
卫生条令条例 发布:2024-11-16 03:10:36 浏览:133
保护原则刑法 发布:2024-11-16 03:04:55 浏览:488
民法典手卡 发布:2024-11-16 02:55:41 浏览:838
单位法律知识讲座通知 发布:2024-11-16 02:30:12 浏览:182
观其复道德经 发布:2024-11-16 02:21:55 浏览:301
七零九律师 发布:2024-11-16 02:20:19 浏览:465
广东司法亲子鉴定 发布:2024-11-16 01:59:43 浏览:104
民法典之意 发布:2024-11-16 01:57:40 浏览:269
劳动法最近案例 发布:2024-11-16 01:43:34 浏览:741
刑法总论ppt 发布:2024-11-16 01:33:36 浏览: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