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罗马公民法来源

罗马公民法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2-01 12:08:08

⑴ 罗马公民法是从什么时候算起的是十二铜表法以后,还是王政时期,还是罗马共和国建立时

罗马公民法这种法律制度由公元前450年开始公布的"十二铜表法"逐渐演变而来。在共和国的最后几个世纪,"十二铜表法"已被新条例新原则的发展所取代。这些新条例和新原则有不同的来源:有的来自习惯上的变化;有的来自斯多亚派教义;有的来自判决书,尤其是来自大法官的文告。罗马大法官是有权维护和解释特殊诉讼法和向陪审团发布判决案件指示的高级行政官。陪审团仅解决事实问题;全部法律争端要由大法官裁决,一般说来,他的解释就成了未来判决类似案件的先例。因此一系列司法程序的建立,同后来英国的习惯法有某些相似之处。

⑵ 罗马公民法的规范渊源

罗马公民法这种法律制度由公元前450年开始公布的"十二铜表法"逐渐演变而来。在共和国的最后几个世纪,"十二铜表法"已被新条例新原则的发展所取代。这些新条例和新原则有不同的来源:有的来自习惯上的变化;有的来自斯多亚派教义;有的来自判决书,尤其是来自大法官的文告。罗马大法官是有权维护和解释特殊诉讼法和向陪审团发布判决案件指示的高级行政官。陪审团仅解决事实问题;全部法律争端要由大法官裁决,一般说来,他的解释就成了未来判决类似案件的先例。因此一系列司法程序的建立,同后来英国的习惯法有某些相似之处。

罗马法达到其鼎盛阶段是在元首制时期。这种较晚的进步,部分是由于法律扩大到更加广泛的司法领域,既扩大到异地外来人的生活和财产方面,也扩大到意大利公民方面。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事实:奥古斯都和他的继承人授权给一些杰出的法学家,让他们在法庭审判时对案件的法律争议问题发表意见。在2至3世纪之交,罗马先后出现五大著名法学家:盖约、巴比尼安、包鲁斯、乌尔比安和莫迪斯蒂努斯。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有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他们的著作来解决。由于罗马法是在法学家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它由3个分支组成,这就是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公民法基本上是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作为公民法,它是以成文和非成文两种形式存在着,包括元老院的法令、元首的命令、大法官的布告,也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古代习惯。当然十二铜表法也包括在内。

⑶ 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原因是什么

公民来种律制度由公元前450始公布自"十二铜表"逐渐演变适用于共期公民用调整罗马公民间关系(公民保护罗马公民较宽松)万民意即各民族共律继公民逐渐形发展起罗马司体系重要组部用调整罗马公民异邦间及异邦异邦间民事律关系罗马律罗马司体系万民比较熟发达部期罗马基本内容(万民规制除罗马外罗马帝比较严厉公元前8至6世纪王政期古罗马律表现形式原始习惯公元前6世纪末奴隶制家形罗马律文习惯向文演进公元前451前450罗马制定著名《十二铜表》罗马发展史重要程碑前习惯口耳相伟含混清司官使用习惯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现使刑事诉讼定罪量刑民事诉讼裁决确定公律条文作准绳程度限制贵族司专断十二铜表罗马社政治斗争特别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产物集习惯并结合社经济发展需要编纂罗马习惯向文转变重要标志罗马发展基础贵族享太特权任意解释曲解习惯权利所谓习惯文规条导致平民贵族间矛盾益剧烈两阶级经久斗争才罗马文部文早称十二铜表关于自含义类认识史现种同认识通指宇宙秩序本身作切制定制基础关于义基本终极原则集合萌发于古希腊哲其智者派自区认自明智永恒则专断仅于权宜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士...

⑷ 求罗马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

二者有以下几方面区别:
1、对象不同:

()公民法的对象是罗马公民 ;

(2)万民法的对象是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非罗马公民之间;

2、内容不同:

(1)公民法的内容是公法较多;

(2)万民法的内容是所有权与债法;

3、来源不同:

(1)公民法的来源是民众大会、元老院决议,习惯法规范;

(2)万民法的来源是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固有的“私法”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以及地中海商人通用的商业习惯与法规等;

4、程序不同:

(1)公民法的程序形式主义;

(2)万民法的程序更为灵活。

(4)罗马公民法来源扩展阅读

早期的“古罗马平民”与“古罗马公民”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不过两者都是自由民,至于奴隶的地位则没有任何差别。

王政时代后期,古罗马平民大都是外来的移民以及脱离古罗马血缘群体的社会成员,被排除在古罗马公民的血缘组织之外,因而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无权性(比如公有地的使用权),经济上的私有性和对罗马贵族和氏族部落的依附性。从法律上看,《公民法》适用于古罗马公民,而《万民法》适用于古罗马平民。

任何在罗马出生的男人都是罗马公民,奴隶除外。公民有权投票,妇女除外。公民有权立约,有权具备合法的婚姻。公民不能够被判处死刑,除非他们被控诉叛国罪。

马的自由民指居住在罗马境内但不具备罗马公民的身份,自由民的根本特征是享有财产权。自由民可区分为上层和下层,即贵族和平民两部分。前者不仅拥有大量地产和其他财产,而且享受各种政治特权。

⑸ 罗马法的公民法主要内容

公民法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万民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于是共和国后期形成了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
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它吸收了公民法和外来法的合理因素,但又有所发展和突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
万民法的产生,使罗马私法出现两个不同体系。但是市民法和万民法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实际上,经过一段时期的适用与完善,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且使用有效,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因而能适应帝国时期新的社会发展要求。
法学家活动
在罗马法的发展中,法学家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推动了罗马法和罗马法学的发达。
公元前1世纪,罗马进入帝国时期。在帝国前期,法学家活动非常活跃,罗马法学的发展也进入繁荣时期。许多法学家还被皇帝授予法律解答权,其解答成为法律的重要渊源。
法学家们著书立说,解释法律,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有普罗库尔学派和萨比努斯学派。其间出现了最著名的五大法学家:盖尤斯、伯比尼安、保罗、乌尔比安、莫迪斯蒂努斯。
五大法学家的法学著作和法律解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概括罗马法学家的活动和作用是:解答法律;参与诉讼;著书立说;编纂法典,参加立法活动。
《国法大全》
查士丁尼皇帝(公元527~565年)为重建和振兴罗马帝国,成立了法典编纂委员会,进行法典编纂工作。公元528~534年,先后完成了三部法律法规汇编。
第一,《查士丁尼法典》(Codex Justinianeus)。这是公元528~529年编出的一部法律汇编。它将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进行整理、审订和取舍而成。
第二,《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译为《法学阶梯》(Institutiones)。它以盖尤斯的《法学阶梯》为基础加以改编而成,是阐述罗马法原理的法律简明教本,也是官方指定的”私法“教科书,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又译为《法学汇编》(Digesta),于公元530~533年编成。这是一部法学著作的汇编,将历代罗马著名法学家的学说著作和法律解答分门别类地汇集、整理,进行摘录,凡收入的内容,均具有法律效力。
第四,公元565年,法学家又汇集了公元535~565年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所颁布的敕令168条,称为《查士丁尼新律》(Novallae)。
以上四部法律汇编,至公元12世纪统称为《国法大全》或《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国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

⑹ 古代罗马公民法逐渐演变为万民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思路 解析: 解答时,应首先仔细审题,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是回答原因;其次,应主要抓住罗马共和国的扩张这一总体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民族矛盾、经济发展等法制建设的新需求。 参考答案: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扩张使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间出现新的矛盾,特别是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引起社会动荡;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也引起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因此,罗马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万民法。

⑺ 罗马公民法的介绍

罗马公民法这种法律制度由公元前450年开始公布的十二铜表法逐渐演变而来。在共和国的最后几个世纪,十二铜表法已被新条例新原则的发展所取代。

⑻ 罗马习惯法和公民法

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确立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非纯粹的道德规范,也不是完全的法律规范,而是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准法规范。
习惯法和成文法是相对应的。
市民法就是罗马共和国前期形成的仅仅适用于罗马市民的法律体系,其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主要是罗马议会制定的法律、元老院的决议、裁判官的告示以及罗马法学家对法律的解释等。

随着罗马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扩大,在共和国后期,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渐创制形成了适用于罗马市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的法律规范 ――万民法。

不同的概念范畴,并不冲突,书上的话也没错。公民法早期是以习惯的形式表现的。
简单地理解,可以是:习惯或成文是说法形式,公民法,物法等等是说内容的。
如果你不是法律专业不用分那么清,简单理解为形式和内容就可以了

⑼ 罗马公民法的内容

公民法来,是古代罗马国家固有的源法律,包括民众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带有规范性的决议、法律以及习惯法规范,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市民法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以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涉及土地等财产方面的不多。市民法的特点是体系不完整、带有保守性、形式主义比较浓厚等。具体内容不是很了解

热点内容
婚姻法第11条规定 发布:2025-02-09 03:22:06 浏览:936
上海劳动法律咨询电话 发布:2025-02-09 03:15:38 浏览:901
佛教道德 发布:2025-02-09 03:15:38 浏览:54
司法体制原理 发布:2025-02-09 03:06:38 浏览:146
毒杀猫咪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9 02:32:16 浏览:292
冠邦律师 发布:2025-02-09 02:20:36 浏览:760
公司员工涉及到的法律 发布:2025-02-09 01:58:25 浏览:661
签购房合同请律师费用 发布:2025-02-09 01:56:20 浏览:85
商品房交接书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9 01:18:41 浏览:155
张庭法学 发布:2025-02-09 01:08:00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