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思维与请求权基础
『壹』 求2012年段波YY讲民法的音频和文档,最好是有他1月的春节特别节目《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体系》
YY频道7450欢迎您 我这里只有几期 虽然在YY上跟着听课是不错 但是还是建议跟段波课件系统的听 有助于系统理解考点 你可以去段波老师新浪微博上 那里有他发布的YY课件!
『贰』 如何用请求权基础的方法解答民法实例题
合同履行中的三大抗辩权 在合同履行中,当事人可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这些抗辩权利的设置,使当事人在法定情况下可以对抗对方的请求权,使当事人的拒绝履行不构成违约,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①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②先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③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止履行。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经营状部分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用;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第二阶段为解除合同。当事人依照上述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但是,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是有一定条件和限制的。如无确切证扰证明对方零部件失履行能力而中止履行的,或者中止履行后,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而拒不恢复履行的,不安抗辩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叁』 朱庆育:什么是请求权基础
《请求权基础》是2012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迪特尔·梅迪库斯。
请求权是民法理论中重要基石概念及制度。本书结合《德国民法典》,清晰地揭示请求权基础之构造思路,并将德国相关立法中的修订内容纳入本书。本书该版尤其就契约法与侵权法之竞合做了重点修订,更为精准。
作品目录
第六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导论体系问题
第一节民法习题
一、法律职业活动
二、法律适用与案件事实
三、多个问题
第二节请求权体系
一、请求权体系的目标
二、请求权规范、辅助性规范、反对性规范
三、审查多项请求权的顺序
四、多个请求权目标
五、多个被请求人
六、多个请求人
第三节重要私法制度概要
……
第一章 基于债务合同的请求权
第二章 类合同请求权
第三章 物上请求权
第四章 因侵权行为与危险而生的赔偿请求权
第五章 因不当得利而发生的请求权
1.关于补充的问题。个人认为并不存在某个标准,当请求权具体到某个程度,从而符合该标准时,可以认定这是一个请求权基础规范。请求权基础规范,应当按照如下步骤判断。
2.请求权基础,用王老先生的话说,是得支持一方当事人向他方主张的法律规范。
说白了,即可以发生请求权的法条。
以题目补充中的《合同法》第108条“预期违约”为例,其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行为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判断的依据之一,是请求权基础的两大要素: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个人认为,“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行为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为构成要件。“履行期限届满前承担违约责任”,为法律效果。结合请求权基础的概念,可以判断此种“完全性法条”,即系所谓请求权基础。
所谓概括性的“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可等同于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属于债权请求权范畴。
再以中国《侵权责任法》第6条“过错责任”为例。“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可解构为侵权四要件,此为构成要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为法律效果。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请求权基础。
3.需要注意的是,符合构成要件+法律效果的法条,不一定就是请求权基础。
譬如《台湾民法典》第224条规定,“债务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关于债之履行有故意和过失时,债务人应与自己之故意或过失负同一责任。但当事人另有订立者,不在此限。”
存在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但是此乃规定债务人归责事由,不是请求权基础。
譬如中国《物权法》第106条关于“善意取得”的规定。同样存在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但是不发生请求权,只是发生“善意取得”效果,这个效果属于“无权处分”的一个“例外”。
『肆』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的书怎样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最新版)》旨在建构请求权基础的理论体系,期能为民法实务提供可资遵循的思维及论证方法,以增进法律适用的合理性及客观性。
作者简介
王泽鉴,1938年出生于台北,毕业于台湾人学法律系,获得过慕尼黑大学法学士。曾担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教授,并在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政经学院、澳洲墨尔本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现任台湾大学法律系教授。专攻民法,主要著作有《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1-8册)、《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民法概要》、《民法总则》、《债法原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民法物权》等。
内容简介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最新版)》重视方法论上的运用,所设实例主要针对民法领域重要的基本问题,并多引用判例学说及德国法的理论,有助于读者理解相关法律的解释适用,对民法的学习应有助益,《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最新版)》对于大陆和台湾地区民法的比较研究也应有所助益。
『伍』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中援引的法条是哪部法的法条啊
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请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不作为)的权利。请求权是相内对权的典范,即仅容仅相对于某个特定的人产生效力。
请求权是民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请求权概念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一是在民法基础理论领域,请求权作为权利分类的一种类型出现;二是在债权的效力领域,关于请求权与债权的请求力的关系;三是在物权法的领域,对物上请求权的认识问题;四是在责任竞合的研究领域,对请求权竞合理论的争论。
『陆』 我国民法请求权基础有哪些
物权(物权请求权)债权(债权请求权)占有(占有保护请求权)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请求权)人格权(人格权请求权)身份权(身份权请求权)
『柒』 你好..我想问你有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的读後感吗
不好意思,只看了一遍,没有读后感。。。。。
『捌』 请求权基础有哪些五种
法律分析:
1、债权的请求权。
(1)缔约过失请求权。
(2)侵权的请求权
(3)无因管理请求权。体现在请求本人偿还必要费用;请求本人清偿必要债务;请求本人承担损害赔偿之责。
2、物权请求权,具体包括返还原物请求权、停止侵害请求权,排除妨碍请求权、妨碍预防请求权。
3、占有保护请求权,主要包括在占有受到侵害的情况下,而使占有人享有的占有返还请求权,妨碍排除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
4、人格权和身份权上的请求权,人格权上的请求权,主要是指人格权受到侵害情况下,产生的停止侵害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身份权上的请求权,主要包括抚养请求权,赡养请求权等。
5、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主要是指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的情况下,产生以停止侵害请求权,排除妨碍请求权、消除危险的请求权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二条: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依法请求损害赔偿
『玖』 民法中请求权与基础权利的关系问题
我认为,不论基础权利是对世权(如物权)还是对人权(如债权),请求权产生的基础都是“基础权利受到侵害时”。债权到期而债务人未清偿债务不也是基础权利受到了侵害吗?因为债权已经无法及时有效地实现了。
『拾』 在看民法书, 其中请求权与基础权利的关系中 "基础权利"的具体概念是什么, 都包含哪些基础权利
最佳答案检举 你说的应该是宪法问题吧。基础权利,指人所必需的权利,比如生命权,财产权。理论一点就是,人生存及其追求幸福的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