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罪过刑法

罪过刑法

发布时间: 2022-02-02 16:16:13

㈠ 解释刑法伤的“罪过”

刑法上的罪过分为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回将引起的危害社答会的记过所持的一种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包括两个方面:
1、认识因素:指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在认识方面的种种因素,一般包含行为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条件、认识义务、认识内容和认识程度等具体内容;
2、意志因素:指行为人在对于自己的行为及相关事实进行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加以控制、设计的心理态度。

犯罪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前者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后者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犯罪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前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至于发生危害结果;后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至于发生危害结果。

㈡ 刑法定罪的基本原则

刑法基本原则有三
1罪行法定原则,即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具体来说专,罪行法定原则要求:属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新法溯及既往;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排斥习惯法;刑法规范应当适当(明确规定罪刑、禁止处罚不当法行为、禁止不确定刑)
2.刑法面前人人平等也是对定罪起至关作用的基本原则
具体来说,要求:平等的保护法益;任何实施犯罪的人都严格按照法律认定犯罪;任何犯了罪的人都根据其犯罪事实和法律规定量刑;仍和被确定为有罪并处以刑罚的人都严格按照法律执行刑罚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与量刑有关,与定罪关系不大。

㈢ 关于罪过

与未满16周岁女子发生性关系无论对方愿意与否均构成犯罪,但是如果两人当时是恋爱关系,你情我愿,属情节轻微,根据刑法13条“但书”规定,可不视为犯罪。

你说你当时13岁,他已成年,根据你的发育情况和当时情况不知道他是否知道你当时未满16周岁,如果他知道,那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

但是证据很重要,事情过了这么多年,取证很难办的

㈣ 刑法中的罪过到底是指什么

刑法中的罪过指的是: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如下:

①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②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③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④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⑤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⑥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⑦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罪过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作为法律概念,是抽象的。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犯罪行为中主观意识时,又是具体的。

(4)罪过刑法扩展阅读

刑法中罪过的相关明细

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合称罪过: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是任何犯罪都应当具备的必要要件。如果仅有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结果,而没有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的,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2.犯罪目的和动机:其中犯罪目的是目的犯应当具备的必要要件,缺少犯罪目的的不构成目的犯,而对于非目的犯来讲,犯罪目的是定罪量刑时所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情节。犯罪动机一般是量刑中的酌定情节,不影响定罪,但是在少数犯罪中,犯罪动机也影响犯罪的成立与否。

3.认识错误:包括行为人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和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两种。研究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对于正确地认定行为人罪过的有无及强弱,进而确定刑事责任的有无及大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㈤ [刑法]简述罪过的概念及分类

罪过分主观罪过、抄意外事件、不可抗力
主观罪过分故意(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与过失(出于自信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
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出于自信过失:行为人虽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疏忽大意过失: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儿没有遇见,以至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意外事件
不可抗力:行为虽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担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

㈥ 刑法中罪过形式是什么意思

罪过是主观目的的表现。主要指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罪过形式主要指版过失和故意权,其中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所以所,故意犯罪当然是罪过的一种。

要判决定罪,主要看是否符合某项罪名的犯罪构成,包括主观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这四个最基本的面,某些罪还要看犯罪结果等等。在一个行为中,只有一个罪过的形式,“法律上说要判定一个人到底有多少罪过”这句是不严谨的。罪数也是通过犯罪构成来判断的,罪过是需要通过具体情况来认定的,而不是说在一个行为里判定有多少罪过。

罪过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作为法律概念,是抽象的。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犯罪行为中主观意识时,又是具体的。

㈦ 刑法学中的罪过是什么意思

故意和过失
故意有直接故意(直接对人开枪)和间接故意(打猎为了打中某动物,而对可能会打到旁边的人的结果无所谓)
过失有疏忽大意(应该遇见到,而没预见到)和过于自信(遇见到了,但轻信能够避免)

㈧ 什么是罪过

觉得爱一个人很难,缺任然爱,不放手,也不继续爱。。

㈨ 罪行和罪过有什么区别

罪行为客观表现,指犯罪行为。

罪过指主观恶性程度,指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表现。

㈩ 刑法上的罪过指什么

法律分析:1、刑法上的罪过指:

①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②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③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④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⑤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⑥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⑦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罪过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作为法律概念,是抽象的。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犯罪行为中主观意识时,又是具体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热点内容
2018劳动法产假假期 发布:2025-02-08 21:33:51 浏览:928
民法规定特殊情况 发布:2025-02-08 21:16:29 浏览:930
福建水路交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08 21:06:26 浏览:729
刑法哲学下载 发布:2025-02-08 20:14:30 浏览:630
法院小段子 发布:2025-02-08 20:01:44 浏览:252
王田律师 发布:2025-02-08 19:59:53 浏览:891
法律硕士填写报考院校 发布:2025-02-08 19:58:12 浏览:393
密室免责声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16
双方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58
劳动法对临时年龄工规定 发布:2025-02-08 18:23:50 浏览: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