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私密

民法典私密

发布时间: 2022-02-02 20:57:32

⑴ 有了民法典公民的隐私权就能不被侵犯了吗

政治辩析一般可以从正反两面,或者逻辑递进,或者总分、分总,这几种方式来回专答。
以正反为例:属
先亮明观点:不一定。
正面回答:民法典的出台,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更加科学合理严谨,是隐私权保护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应该予以肯定(可展开)。
反面:但是,法律规定再如何完美,也有一个法律落地的过程,即对法律理解、适用、执行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不科学不完美,都将导致民法典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沦为一纸空谈。
做法:因此,新法的出台对公民隐私权保护而言,不是终点,而只是起点。立法者角度而言,还要对法律进行解释、指引;司法者而言还要对法律正确理解适用;普通民众而言还要对法律加强学习、主动运用、保护自己。

⑵ 民法典草案完善隐私定义的宪法依据是什么

民法总则草案分11章,包括基本原则、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期间的计算、附则,共186条。主...

⑶ 民法典中的隐私是指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⑷ 民法典网络隐私侵权怎么处理

1.
网络上受到侵权如何处理,要依据侵权的类型而定,如果是侵犯著作权的,可以向著作权管理部门投诉,如果侵犯人的名誉权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2.
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⑸ 民法典个人隐私的规定

法律分析: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他人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尊重隐私权,不得对之加以侵害或妨碍。个人信息权益并非具体人格权,而是一种受到法律保护的人格利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⑹ 根据《民法典》,下列属于侵害隐私权的有()。(多选题) a、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某银行将客户的资料打包外卖给他人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所以C符合题意;A属于正当行为未侵犯隐私权;B属于不尊重他人与题干不符;D属于违纪;故选C

⑺ 民法典关于隐私权的规定是怎样的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⑻ 民法典规定夫妻之间窃取对方隐私算侵权吗

夫妻之间窃取对方隐私属于侵犯隐私,即使是夫妻关系,但男女双方仍然享有自己的隐私权。所以夫妻之间窃取对方隐私算侵犯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⑼ 民法典隐私权有哪些侵权行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⑽ 民法典1034条维护公民哪方面的安全

是个人信息方面的安全。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热点内容
密室免责声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16
双方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58
劳动法对临时年龄工规定 发布:2025-02-08 18:23:50 浏览:467
职场伦理道德 发布:2025-02-08 18:23:15 浏览:487
老婆出轨保证书怎么写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8 17:52:03 浏览:844
民法通则健康权 发布:2025-02-08 17:43:30 浏览:822
成都共享单车法规 发布:2025-02-08 16:34:16 浏览:102
新婚姻法没有证据能离婚吗 发布:2025-02-08 15:54:51 浏览:46
刑法分论案例 发布:2025-02-08 15:36:42 浏览:562
江都法院拍卖 发布:2025-02-08 15:09:01 浏览:689